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483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精品.docx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精品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篇一: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简介第一部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学分数:

7总学时数:

112课程内容:

正投影原理和基础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相对位置;立体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绘制和阅读组合体视图;形体构型设计基本方法;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机件的尺寸标注;标准件与常用件;计算机交互绘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材: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第6版;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第5版。

  前修课程: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课程名称:

电工技术学分数:

3总学时数:

48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基本电路、基本磁路的应用科学,是该专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分析;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应用;交直流电机及其特性的研究;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6版)(上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前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学分数:

5总学时数:

80课程内容: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

  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了解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教材:

1戈晓岚,王特典主编工程材料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何红媛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3王辰宝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前修课程:

工程图学,大学物理。

  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一)学分数:

45总学时数:

72课程内容:

工程力学

(一)(理论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以后各门力学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许多机械工程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有较系统的理解,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理论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

  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2、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定理求解或作定性分析),3、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包括用文字和图象)以及数字计算能力。

  教材: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第6版。

  前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部分)。

  后续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优化设计,金属切削原理。

  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二)学分数:

45总学时数:

72课程内容:

工程力学

(二)(材料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由基础理论课过渡到设计课程的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2、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进行适当的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定理求解或作定性分析),3、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包括用文字和图象)以及数字计算能力。

  教材: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4版。

  前修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后续课程:

机械零件,机械优化设计,金属切削原理。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学分数:

3总学时数:

48课程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内容主要包括二极管和晶体管的结构及特性;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及在信号运算及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类型的判断;直流稳压电源组成及工作原理;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6版)下册(电子技术)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前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学分数:

3总学时数:

54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机构和机器的学科。

  主要内容有:

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学:

研究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讨论机构的组成原理;从几何的观点来研究机构各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求法;研究按已知条件来设计新机构的方法。

  机构和机器的动力学:

研究在机械运动过程中作用在机构各构件上的力分析和惯性力的平衡问题;研究确定机械效率的方法和已知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以及作用力、运动构件的质量和这些构件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即机械的运转和调速问题。

  教材:

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版。

  前修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学分数:

4总学时数:

64课程内容:

研究在普通工作条件下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部件的选用和设计问题,这些零部件主要有螺纹联接、键联接、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弹簧等,讨论这些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的失效形式、设计计算准则、材料选择、工作能力的确定、加工工艺等。

  教材: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版。

  前修课程:

机械原理,工程材料,机械制图等。

  后续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课程名称:

控制工程基础学分数:

3总学时数:

48课程内容: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控制工程基础(即经典控制理论)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控制系统的发展、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分析、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系统的校正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经典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熟练运用原理与方法分析、设计控制系统。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教材:

杨叔子等控制工程基础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学分数:

2总学时数:

34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机械类、仪器仪表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常用量具测量的基本测量方法;能够掌握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应用公差标准打下基础,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测量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教材:

甘永立主编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7月第7版。

  前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等。

  后续课程:

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名称:

专业英语学分数:

2总学时数:

32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学大学英语及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对高年级学生所开的专业课。

  巩固原有的英语水平,增加对常用机械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本词汇、前缀、后缀及专业术语的掌握,了解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阅读方法,英泽汉及汉泽英技巧,并通过阅读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英文资料,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教材:

1施平主编,《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

  2刘曙光主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

  前续课程:

大学英语,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程学学分数:

5总学时数:

88课程内容:

随着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为满足机械类专业课程调整、合并的需求,在压缩传统专业课学时的情况下,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并与之融会贯通打下基础,使学生建立与现代制造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概况。

  掌握机械加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学会如何分析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原因和保证加工质量的工艺方法。

  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及产品装配工艺过程的方法。

  了解当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教材:

王杰等编著,机械制造工程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

  前修课程:

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等。

  课程名称:

测试技术学分数:

2总学时数:

40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学习、了解机械工程动态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程原理,测量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教材:

黄长艺,严普强主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前修课程:

控制工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工学等。

  课程名称: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学分数:

2总学时数:

40课程内容: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是利用各种器件、自动装置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是衡量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课程包含电气控制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两大部分。

  电气控制技术部分着重讲授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电机调速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常用低压电器知识及典型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部分着重讲授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本指令系统,同时介绍的发展史、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教材:

郁汉琪主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

  前修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后续课程: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课程名称:

机械设备计算机控制原理及应用学分数:

3总学时数:

48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学习-51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单片机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口等资源和外部存储器、可编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模数转换器等接口芯片的扩展和使用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教学等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软件编程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好基础。

  教材:

胡乾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

  前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名称:

液压与气压传动学分数:

3总学时数:

48课程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工程实践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液压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泵、马达、开关控制阀、比例阀、逻辑阀、数字阀、伺服阀和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气动基本回路和气动系统设计等。

  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先进技术的融合,通过大量工程实例,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这一技术。

  教材:

1章宏甲,黄谊主编,液压传动(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2(中国)有限公司编,现代实用气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前修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图,机床概论,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

  课程名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分数:

2总学时数:

30课程内容: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内容主要包括冲压成型的基本规律及冲压工艺,各种冷冲压成型的基本原理,常用冷冲模的结构、设计方法等。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制订冲压工艺和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

  教材:

姜奎华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前修课程: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

  课程名称:

机床数控技术学分数:

2总学时数:

30课程内容:

机床数控技术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用数字化信息控制机床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着重讲授数控编程的基础和指令代码、数控编程方法、数控装置的插补原篇二: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1第4学期第5学期.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方向:

第6学期2第7学期方向:

第6学期3第7学期方向:

第6学期第7学期4方向:

第6学期第7学期注:

金工实习:

时间为三周,一般在大二开学之前两周开始。

  实习地点为工学院老校区。

  认识实习:

时间为一周,在大三开学第一周开始。

  实习内容为到郑州各工厂参观学习。

  生产实习:

时间三周,大四开学前开始,去洛阳拖拉机厂进行生产实习。

  5篇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及开设课程简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一、培养方案

(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在机械领域从事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自然科学基础扎实,并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制图、计算、实验、测绘、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技术经济、市场经济和工业管理等知识。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发展动态。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较为熟练地应用于本专业。

  6.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初步具备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独立获取、掌握和应用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以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机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体系,设有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四个专业方向。

  实行三年基础学习,一年专业方向培养;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基础理论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主干课程:

现代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

  (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1.基本框架人文社科课程体系(29学分)通识基础教育自然科学课程体系(34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10学分)课程教学学科基础教育学科基础及专业基础(47学分)经济管理系列课程(4学分)专业教育专业必修(7学分)教方向必修(55学分)学方向选修(125学分)计划社会实践(105学分)实践教学体育实践(4学分)学科基础实践(17学分)专业实践(20学分)专题教育(6学分)注: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

制图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机电液控制实验、生产实习、专业课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2.主要专业实验:

专业综合实验、机械制造装备、机械系统设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实验。

  (九)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十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1.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教学计划中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和活跃学校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娱、体育及各种文学艺术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生产、社会实践和人文社科类系列讲座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3.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现代设计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把培养创新能力融合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此外,在二、三年级选拔一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其科研训练,从中发现部分有个性和专长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

  2.竞赛、比赛获奖以项目计算;同一项目按最高级别奖励为准,不得重复计算。

  3.超过计划要求的任选课,每门可计1学分。

  (十二)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1.毕业标准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065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学位要求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规定。

  (十三)辅修专业要求及其教学计划1.辅修专业的要求辅修本专业的学生应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本计划可适用于车辆工程、交通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专业等。

  本专业学生可辅修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等各理工科专业和经济学等文史类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