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560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docx

《国际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docx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这里专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商品表示)低于另一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说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提供曲线(offercurve):

又称相互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的国际价格或贸易条件下,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意义:

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

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

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获利

缺陷:

不具有普遍性

2.比较优势模型下,均衡的相对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3.如何分析比较优势下自由贸易的贸易利得?

9

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

(1)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productivityandcompetitiveness)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到达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

(2)贫民劳动论(thepauperlaborargument)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的,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

与竞争的国家。

(3)剥削(exploitation)

若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

5.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模型相对工资是如何确定的?

(不考)

6.专业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

--不会

原因:

①多种要素的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

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

③运输费用的存在(导致一些非贸易品)

7.论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

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国际贸易的原因

*意义:

更全面的解释了国贸基础,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参与国贸提供了理论依据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

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

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

第三章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specificfactor):

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预算约束线(budgetconstraint):

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以购买的各种商品

组合点的轨迹。

1.特定要素模型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为多少?

2.特定要素模型下,劳动是如何在两部门之间分配的?

3.模型分析:

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各方收入分配如何变化?

4.试推导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并作图。

5.试述特定要素模型下,国际贸易是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

确定贸易对特定集团利益(部门)影响的关键是贸易改变了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日本:

贸易后,日本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资本所有者收益,土地所有者受损,工人

的情况不确定。

美国:

与日本相反,食品的相对价格提高,资本所有者受损,土地所有者收益,工人的

情况不确定。

结论:

特定要素模型下,贸易会使得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收益,与进口部门相竞争

的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受损,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收益影响不确定。

6.简评特定要素模型。

意义:

①可用于解释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且这种分析更接近现实;

②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贸易使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等产量线:

获得一定产出所需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

等成本线:

生产某一商品相同成本下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

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factorabundance/endowments):

一国拥有某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

A国劳动丰裕,B国资本丰裕实物定价:

(TK/TL)A<(TK/TL)B,价格定价:

(w/r)A<(w/r)B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

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K/L)A<(K/L)B:

A为资本密集型

1.模型分析:

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收入分配如何变化?

2.资源的供给发生变化,导致产品的产出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各发生什么变化?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能否解释现实中各国贫富差距问题,为什么?

要素价格均等化观点:

均衡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绝对价格

也相同,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同质,因此,两国商品的相对成本和绝

对成本相同,即两国国内的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也必然相同。

但该定理的成立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且很难实现:

①.两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要素同质);②.技术水平相同;

③.贸易使两国产品价格相等(贸易壁垒、交易费用、运输费用存在);

要缩小国际间要素报酬的差距,不仅需要商品自由贸易,还要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里昂惕夫如何解释赫俄模型不能通过美国的实证检验的?

(先谜后解释)

按照H-O定理,美国应当出口K密集型产品,进口L密集型产品,(K/L)m<(K/L)x.

里昂惕夫的检验证明:

美国主要出口L密集型产品,进口K密集型产品。

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约为其他国家的3倍,因

此,如果以其他国家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从有

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

素。

这样,上述矛盾现象,即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

人力资源说:

美出口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的L密集产品,而是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逆转:

如美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美的粮食生产显然属

于K密集型,然而美生产的机械制成品相比确实L密集型,这样,美国出口的粮食在国际上是K密集

型,在国内却成了L密集型。

需求偏向论:

美国人对资本要素密集产品的强烈偏好。

贸易保护:

认为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L密集型产品

自然资源:

美进口大量自然资源型产品,属于K密集型产品。

第五章标准的贸易模型

偏向型经济增长(biasedgrowth):

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产品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另一个产品方向上扩张的幅度,这样的的经济增长称为偏向型经济增长。

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growth):

当一个国家发生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的时候,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下降,这样的经济增长称为贫困化增长。

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export-biasedgrowth):

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

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最终实现本国的全面工业化战略。

出口导向:

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1.简述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①大国

②RS与RD曲线必须非常陡峭,即出口偏向型产品的小幅度增长会使贸易条件有大度恶

化,即价格弹性很小。

(贫困化增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实际,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使产出增加,就业增加,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Px/Py)的下降不会抵消这些所有的好处)

2.简评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3.试分析一国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水平变化情况(中性、出口、进口偏向)画图

4.分析收入变化引起的福利水平变化。

(作图)

5.分析征收进口关税引起的福利水平变化。

(作图)

第6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论述重叠需求理论的内容

代表人物:

林德(瑞典)代表作品:

1961《论贸易与转移支付》

理论假设:

①一国内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偏好不同②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同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③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越相似

理论内容:

①产品出口建立在国内外需求之上

②两国间贸易的流向和规模由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决定

③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取决于两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结论: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模型就越大,而重叠需求是贸易的基础,所

以,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可以越密切。

反之,两国收入水平

相差悬殊,重叠需求少,贸易往来就越少。

评价:

①需求角度:

解释北北贸易

②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要素禀赋理论:

南北产业间贸易,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

重叠需求理论:

北北产业间贸易,制成品

第七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economiesofscale):

产品平均成本的变化取决于厂商生产规模,随单个厂商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esofscale):

产品平均成本的变化与单个厂商规模无关,而取决于整个行业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规模,随之扩大平均成本递减。

1.论述垄断竞争模型。

假设:

①各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异,消费者不会由于微小的价差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②每个厂商都把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

模型建立:

若对其行业产品的需求越大和竞争对手的价格越高,则单个厂商的产品销量就

越大,反正,行业中竞争对手越多,单个厂商价格越高,销量就越少。

模型如下:

Q=S×[1/n-b×(P-P*)]

[Q:

厂商销售量,S:

整个行业总销售量,n:

厂商数目,b:

常数项,

P:

该厂商产品价格,P*:

其他厂商平均价格]

模型含义:

如果所有厂商制定的价格相同(P=P*),那么每家厂商分享1/n市场份额;价格

高于其他厂商的平均水平(P-P*>0),只能拥有较小市场份额;P-P*<0,则能拥有较大市

场份额。

评价:

①垄断竞争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②实际经济中,只有少数行业是垄断竞争,多数寡头垄断,只有少数厂商参与竞争

且彼此相互影响;

③寡头垄断中的两种行为,勾结行为和战略行为被排除在外。

2.试述垄断竞争模型下国际贸易导致的结果(作图)

3.解释产业集聚的原因

行业集中会导致外部规模经济的原因:

①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

②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

③有助于知识外溢

4.试述国际贸易新理论和传统比较优势的异同

5.文字阐述坎姆模型的内容

第8章贸易保护理论+第九章贸易政策的实践

幼稚产业:

本国有潜在优势,但出于发展初期,这种潜在优势无法发挥的行业,这类行业一旦发展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最佳关税率(optimumtariffrate):

是这样一种税率,它使得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于其贸易量减少的负面影响的净所得最大化。

管理贸易政策:

是一种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一磋商谈判为手段,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政策的体制。

二元经济:

指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内,现代化的、资本密集型的、工资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

和非常贫困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

工资差别论: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制造业和农业的工资差别,为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制造业提供了另一依据这种理论称作工资差别论。

1.简述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理论内容和政策主张。

理论内容:

①主张国家经济学

五大阶段:

原始未开化→畜牧时期→农业时期(自由)

→农工业时期(保护)→农工商业时期(自由)

②主张生产力理论

从工业利益高于贸易利益的观点出发,引申出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重要,特别需要加以

保护的观点。

所以,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

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

③主张国家干预(具体政策主张)

保护对象的选择:

只应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保护农业,工业中保护的重点,又是那

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对于较为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复杂

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受保护对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成长起来。

保护的程度:

实行有节制的保护,而不是绝对禁止进口。

保护关税的税率一般保持在

20%-60%之间。

保护期限:

应以30年为限

实施步骤:

逐步提高关税

保护的理由:

(略)

2.试分析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原因。

①规模经济

②不完全的资本市场(新兴企业不受金融机构信任,不易贷到款)

③无偿占用(搭便车问题)→(厂商不愿做第一个开辟市场的人,国家应给先进入这一产

业的厂商以保护和支持)

3.试评价幼稚产业理论。

4.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前提条件:

①高技术企业不能获得外溢到其他企业的知识所带来的收益;

②在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行业里存在着垄断利润。

内容:

某些产业存在不完全竞争,有超额利润,在国际上存在着争夺这些超额利润的竞争。

因此,政府原则上可能通过变更博弈规则(补贴),将这些超额利润从国外转移到国内

企业,用出口补贴组织国外竞争者的投资和生产。

而由此增加的国内企业利润超过了补

贴的数额,(若不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增加了国民收入。

评价:

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所需要的信息可能要比得到的信息更容易被外国报复。

5.简述二元经济结构下产业部门的特点。

①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更高

②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应的是更高的工资率

③资本的报酬率较低

④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⑤城市中的长期失业问题与较高的工资水平并存

6.模型分析对垄断进口商征收关税可以抽取部分垄断利润(假设、图形)

第10章国际要素流动

试分析国际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假设、画图)

第11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

以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从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格。

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①周期性不平衡

经济周期对一国国际收支有着重要影响。

繁荣时:

逆差,萧条时:

顺差。

(繁荣:

Y多,C多,进口的;萧条:

国家促进出口,C少,进口少)

②结构性不平衡

因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水平不平衡

③价格性不平衡

在一定汇率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必然导致必然导致出口下降,进口

增加,国家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如果一国物价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则会发生相反的情

形,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顺差。

④收入性不平衡

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

国民收入变动包括周期变化和长期增长。

·周期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周期性不平衡

·收入长期增长则会导致持久性的不平衡如果一国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该国的

国际收支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收入性不平衡

2、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①对国民福利的影响

经常账户的逆差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流入超过流出,因而增加了可享用的经济资源,提高了国民福利水平;顺差则反之。

②对国家收入的影响

经常账户的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扩大,从而提高一国生产能力,用国外需求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提高国民收入;逆差则反之。

③对物价的影响

顺差会使国内物价上涨。

充分就业后,出口扩大能使物价上涨;逆差相反。

第12章汇率决定

一价定律(lawofoneprice):

假定商品在国家之间的运输成本为零,也不存在贸易壁垒,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urchasingpowerparity):

一个给定时点的均衡汇率等于一国商品绝对价格与另一国商品绝对价格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urchasingpowerparity):

在长期,不同国家价格水平的变化决定了这些国家之间汇率的变化,即一种货币的汇率升值或贬值的幅度与本国与外国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值相等。

抛补套利:

国外投资存在汇率风险,投资者通过在外汇市场操作规避汇率风险的套利行为。

无抛补套利:

指一个投资者没有通过远期外汇市场操作来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

(通过远期汇率市场来规避汇率风险)

即期交易:

远期交易:

掉期交易:

期权和期货:

1.简述无抛补的利率平价和抛补利率平价内容与公式

2.简述费雪效应

结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得出:

r-r*=π-π*

该等式告诉我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会最终导

致利率水平下降;反正,则反之。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为费雪效应。

3.试用货币分析法分析汇率决定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此,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

重要假定:

①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即货币需求同某种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

Md=P·L(Y+,r-)

②购买力平价持续有效e=P/P*

计算:

1.试举例如何进行抛补的套利行为2.举例进口商如何利用套期保值

3.举例出口商如何利用套期保值

 

第13章国际收支调整

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MV=PQQ:

最终固定住充分就业水平;V:

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

马歇尔勒纳条件:

当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它的贸易差额,小于1贬值将是贸易逆差恶化,等于1不影响贸易差额。

丁曲线效应:

1.论述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2.试用吸收分析法(外贸乘数和支出乘数)分析如何调节国际收支.

3.试述货币分析法下(货币主义者),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货币主义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货币供给需求的失衡引

起的,可通过市场自发调节或者政府调节货币供给与需求,从而使国际收支均衡。

货币需求方程式:

Md=kPY(Md:

名义货币需求余额;k:

期望名义货币余额与国民收入之比)

货币供给方程式:

Ms=m(D+R)(m:

货币乘数;D:

基础货币国内部分;R:

国际储备)

①固定汇率制下调节国际收支:

失衡过程:

国内信用扩张→D增加→Ms增加→利率r下降→资本外流→逆差

调节过程:

资本外流→官方储备下降→Ms减少→r上升→货币供求相对→国际收支均衡

②浮动汇率制下调节国际收支:

失衡过程:

国内信用扩张→D增加→Ms增加→1)r下降→资本外流→逆差

2)e上升

调节过程:

1)资本外流→官方储备下降→Ms减少···

2)e上升→贸易收支改善,同时,P上升→Md上升→货币供求平衡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支出变动政策:

改变一国对国内生产及外国进口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水平的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

支出转移政策:

调整需求的方向,使之在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之间转移的政策(汇率政策)

斯旺图形:

米德冲突:

对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某些特定情况下内部均衡目标与外部均衡目标相互冲突。

丁伯根原则:

一国政府要实现几种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就需要几种相互独立的政策手段。

永恒三角形:

开放经济下,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不能同时实现。

论述:

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时)如何调整内外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