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693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docx

大班任务意识教案

艾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用的筷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重点:

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难点:

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筷子:

“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1)筷子是什么样子的?

(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

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

(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3)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

(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

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

(4)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

(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

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等)

3、启发幼儿联想。

(1)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

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

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

(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

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

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

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

为什么?

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

还是拿下面好夹?

为什么?

(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6、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筷子好用?

为什么?

(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

(2)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四、活动延伸:

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2、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学做筷子操。

五、活动反思: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艾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2.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与需要,主动帮助别人,具有同情心。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回忆帮助他人的经历。

(2)请几名幼儿事先编排帮助、关心别人的情景表演。

  2.物质准备:

表演所需道具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

请小朋友认真看表演,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2.观看情景表演,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1)请幼儿观看第一组情景表演:

一个幼儿帮助另外一个幼儿扣身后的扣子;一个幼儿摔倒了,另外一个幼儿将他扶起来。

  2)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当别人有困难时,你该怎么办?

你帮助过别人吗?

你是怎么帮助的?

  3)请幼儿观看第二组情景表演:

一个小朋友伤心地哭,另外几个小朋友拿纸巾帮他擦拭泪水并劝慰。

  4)讨论: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是怎么帮助他的?

如果你哭时,希望别人怎么对你?

遇到别人伤心时,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

  3.说说"我知道的需要帮助的人",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1)提问:

除了我们身边的小伙伴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外,还有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帮助呢?

你有帮助过他们吗?

怎么帮助的?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小结:

你们都是很善良的孩子,都能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幸福,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4.开展互相帮助模拟活动:

互相塞内衣、卷袖子、扣纽扣等。

  四、活动延伸:

  家长平时带幼儿外出时,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积极帮助,为幼儿做乐于助人的好榜样。

 

艾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共享快乐》

教学意图:

  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独我”的教育环境。

“不愿分享”,这是十分明显的特点。

培养孩子分享不是一天一时就能形成的,需要时间、时机,当然也需要策略。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共享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及录像,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2、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感受快乐。

  3、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1、信箱背景,信(有画面),摄像机,事先录好的录像(幼儿生活中的一些交往情景),多媒体课件1、课件2。

  2、创设四个活动区域。

(根据幼儿的人数,准备一些玩具、书等新奇的东西)。

  3、墙面布置“快乐屋”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箱,引起兴趣:

  1、师:

“又到看宝宝信箱的时候了,我们来看看今天谁的信箱里有信?

  2、师读信(一封有关幼儿在家里能与客人有礼貌的说话的表扬信),师问:

“xx,你听后有什么感觉?

  幼1:

说话有礼貌,谁都会喜欢的。

  幼2:

客人表扬xx,他一定很高兴、很快乐。

  3、师:

为什么会高兴和快乐?

在生活中,小朋友做哪些事情还会感到快乐?

  应对措施:

如果幼儿说不出什么是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师引导“快乐”一词的含义。

  幼1:

说话有礼貌,大人们会夸奖我们,说我们是懂事的好孩子。

  幼2:

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所以我们会高兴。

  幼3:

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我很快乐。

  幼4:

小朋友跌倒了,我把他扶起来,我会很高兴。

……

  引出下一个环节

  师:

我这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快乐的事情,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1,引导讨论:

  1、画面上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小男孩正在夺抢玩具枪的课件)

  2、他们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明明横眉立目,冬冬流着眼泪)

  3、他们这样做会快乐吗?

为什么?

  幼1:

他们都不会快乐的。

  幼2:

这样做很没礼貌,他们没有互相谦让。

  幼3:

如果把玩具枪抢坏了,谁也完不成了,他们就高兴不了了。

  幼4:

如果没有打仗的伙伴了,一个人玩玩具枪也不好玩。

  3、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都高兴起来?

  实录:

幼1:

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不应该抢。

  幼2:

应该大家一起分享玩具,这样才会快乐。

  幼3:

明明应该让着冬冬,哥哥要学会照顾弟弟。

  幼4:

明明和冬冬应该好好商量谁先玩,谁后玩,这样就不会打架了。

   4、再次观看课件2(课件内容:

明明主动把枪让给冬冬玩,并说:

“冬冬你小,还是你先玩吧,冬冬高兴得说声“谢谢”,两人都高兴得笑了。

)说一说:

“明明和冬冬快乐吗?

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下一环节

  师:

“瞧,他们都在干什么?

  三、播放录像(提前录好的有关幼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有哪些不快乐的事情?

(录像内容:

①一个幼儿主动帮助小朋友系鞋带,并说了一些有礼貌的用语。

②小朋友在排队洗手时互相挤③小朋友在活动区里能友好合作④大姐姐把正在哭着的小弟弟送回教室⑤两个小朋友正在吵架,另外一个小朋友给他们说和好了)

  2、xx事情为什么是不快乐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幼1:

一个小朋友主动帮助系鞋带,他会很快乐,因为他帮助别人做好事了,所以会很快乐。

  幼2:

洗手时应排队,不排队会很挤、很乱,这样我会很不高兴。

  幼3:

我们都会说:

“对不起、没关系”就会很快乐。

……

  3、在与小朋友玩耍时,都会遇到哪些不快乐的事情?

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在此我们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

  (师提示:

如果你想玩别人东西时,应该怎样做、怎样说…)

引出下一环节

  师:

“今天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活动区域,想一想应该怎样与小伙伴一起玩。

  四、创设情景,幼儿体验:

  幼儿自由结伴,分别到已创设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教师当场捕捉有价值的进行录像。

  五、播放刚才幼儿游戏实况录像,再次讨论:

  1、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

你们喜欢和谁在一起?

快乐吗?

为什么?

  2、幼儿情景表演

  

(1)体验想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怎么办?

  小结:

如果要别人东西玩,可以有很多方法解决,关键要有礼貌,征得对方同意,大家一起玩既是快乐的,又会有很多朋友。

  

(2)想借东西时,应该怎样说?

  小结:

如果想像别人借东西,必须说一些礼貌的话,这样别人才会高兴的给你使用。

  (3)别人遇到困难了,你看见后会怎样做?

(模仿一些交往的方法,如礼貌用语等)

  小结: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主动地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你自己也会很快了。

 

艾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礼貌的小人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意识,鼓励幼儿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笔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进行常规培养。

一、活动过程:

  教师问:

"小朋友们好。

"  幼儿回答:

"老师好。

"  教师高兴地说:

"你们真有礼貌。

现在我向小朋友提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如何讲礼貌的?

"(幼儿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画出简示图。

  幼儿说:

"每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早。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来园问好的简示图。

  幼儿说:

"小朋友应友好地在一起玩。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手拉手的简示图。

  二、当幼儿对规则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归纳总结。

幼儿说:

"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来。

"教师画出这个情节的简示图,然后归纳为:

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主动帮助。

  幼儿说:

"不能爬栏杆。

"教师归纳为:

应主动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三、有些规则幼儿说不出来,教师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

  教师说:

"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打断人家的谈话,但如果我们有急事非说不可,怎么办?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要先说:

"对不起,打扰您一下。

"教师再把此情景的简示图画出来。

  教师问:

"小朋友和别人游戏发生矛盾时,如果你认为你有理,怎么办?

"请幼儿讨论,最后确定规则:

如果游戏时两人发生矛盾,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四、请幼儿给整幅图取个名字。

  教师定为:

有礼貌的小人儿是我。

幼儿取的名字只要不离开"讲礼貌"的主题即可。

  五、结束时,教师说:

"请小朋友把这6条规则看图说一遍,然后画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在幼儿园是怎么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

"(幼儿画图时,不要求和教师画得一样,只要能说明规则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