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780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docx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目标20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目标

现状分析:

低年级学生绘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

当他们对世界有了认识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了绘画:

一些线条、一些不规则的形状、一些莫名的符号等等。

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

绘画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孩子们想象、表现、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们纯熟的绘画技法。

让美术不仅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抓住孩子们创造契机,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建立在孩子的经历之上,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孩子成为活动的中心、真正的参与者;用合理的语言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要表达的主题,以达到训练儿童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的目的。

知识领域:

1、造型表现:

难忘夏天、机器人伙伴、诱人的瓜果、感觉肌理、虾和蟹、自然现象、老人和儿童、想想说说写写画画、

2、设计应用:

贺卡、相同图案拍拍队、小挂件、青花盘

3、综合探索:

瓜果的想象、亮眼睛、什物拼贴、印出来印出来、纸线绳小浮雕、画触觉、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措施:

1、按大纲要求,备好课、上好课。

2、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

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

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3、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

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不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

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室的卫生和整洁。

4、采用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5、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接受美的熏陶。

6、美术作品欣赏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的效果,从而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

7、实行新的评价手段,更加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难忘夏天

教材分析

《难忘夏天》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一节课。

本课安排在暑假过后的第一节课,是因为学生在暑假中对夏天有亲身体验,通过亲身的感受,组织讨论、欣赏、对话等活动,体验夏天带给我们的难忘瞬间。

结合语文、自然、音乐学科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探究、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语文、自然、音乐学科的辅助下,以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一幅难忘夏天的撕贴画。

在学生充分感知以后,欣赏同龄孩子的作品,欣赏时贯穿和渗透色彩、构图、等美术知识。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绘画能力、动手能力还很弱,但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思维是非常活跃和自由的。

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低年级的学生大多喜爱夏天,夏天里发生的很多让他们难忘的事情。

夏天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比如火辣辣的阳光让人汗流浃背;绿树下的浓阴带来的丝丝凉意;突如其来的雷雨;雨后的彩虹;香甜可口的西瓜……通过看看、听听、说说、画画等方法,大胆表现对夏日印象的感受,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夏日生活的多彩有趣和难忘,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夏日的歌曲,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够回忆出具有夏日特点的事物、景色及游戏的场景,说出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技能目标:

创作一幅具有儿童趣味的“难忘夏天”绘画。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回忆夏日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夏日,抓住自己难忘的细节,用美术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对夏日的理解。

教学难点:

注意造型色彩,生动地表现出夏日多彩、有趣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师:

一年有四季,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有人喜欢银装素裹的冬天,也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夏天,你们有怎样的记忆?

生:

……

师:

说得真好,你们只说了关于夏天的一小部分,没关系,让我们听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我想听完以后,你们一定会对夏天有了更多的记忆。

2.视频歌曲《夏天到》播放

师:

听了优美的歌曲,看了优美的画面,你能从中找出关于夏天特有的事物吗?

太阳、游泳、麦子、知了、池塘、青蛙、荷花。

师:

除了这些,还有吗?

冰激凌、西瓜、萤火虫、夏夜、雷雨……

师:

这些词语的确都代表着你们对夏天的所有记忆,同时这些文字也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关于夏天的画面,夏天真的令人难忘啊。

二、引导观察,归纳总结

1.作品欣赏,师生交流

师:

关于夏天,诗人用写诗来表达对夏天的感受;画家呢,就用画笔来传达,你们看,小画家们是怎么来画的呢?

图1:

《运瓜》夏天真是太热了,能吃口西瓜该有多解渴啊。

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忙着运西瓜呢,有的在搬;有的在抬;有的在摘,好不热闹啊!

图2:

《瓜田》有卖瓜的,自然也会有种瓜的,爷孙俩在丰收的瓜田里,一边吹着夏日的微风,一边品尝着西瓜,心里该有多美呀。

图3:

《游泳》碧蓝碧蓝的水啊,看着就清凉,在这里游泳一定很惬意。

图4:

《炎热的夏天》夏日的眼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用水粉中的柠檬黄画出夏天的阳光吧,这是孩子对夏日最直接地表达。

图5:

《夏日印象》还有这张,在孩子的记忆中,夏天就是这样火火的感觉。

那一股股热浪迎面而来,你能感受到吗?

图6:

《荷塘》太热了,太热了,还是去池塘玩耍吧,那里有美丽的荷花,可爱的青蛙,还有一池碧绿的水,谁不喜欢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对多张图片的欣赏,孩子对同龄孩子的作品充满了肯定,也最能为孩子所接受,直观的画面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多种绘画的表现手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选色做底

师:

看了以上的作品,你觉得哪个颜色最能代表夏天呢?

生:

……

师:

夏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五彩缤纷,充满着色彩的一个季节。

光有色纸还不能完全表达关于夏天的所有记忆,你们看看这些画面,跟我们刚才看到的小朋友的图画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学生撕纸作品)

图7:

《吃西瓜》

师:

看看这个小朋友,吃得多欢啊。

这张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生:

是撕纸贴画。

图8:

《乘凉》

师:

夏日的夜空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

在乘凉数星星。

师:

是呀,这样的夜晚注定是让人难忘的啊。

老师小的时候在夏天也最喜欢做这件事了。

你们觉得这样贴出来的画面跟画的图画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

颜色很鲜艳,看上去很有立体感。

图9:

《夏天的冰激凌》

师:

这张图画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生:

是那个冰激凌,好像真的一样。

4.教师示范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表现关于夏天的图画。

6.作业展评

小朋友相互评论,看各自的作品是否给人以夏天的感觉。

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反思与总结

机器人伙伴

教学内容:

通过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幻想,体会其丰富的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性。

欣赏众多的机器人形象,了解其功能、结构、特点,并学会用常见的工具和废旧材料去构思、绘画、制作想象中的机器人。

学生情况:

二年级是学生充满幻想的年龄段,而机器人也正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成功激发他们探究机器人的兴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教师准备:

播放图文、影像的设备,自制机器人模型等。

学生准备:

机器人图片、书籍,机器人玩具或模型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机器人相关的图文、影像赏析,认知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和科学意义等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的机器人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绘画、粘贴、拼接、穿插等各种技法的运用,体现机械的结构美,感受幻想的空间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教学重点:

搜集机器人的科普资料、图文影像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设计机器人、制作机器人等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实现艺术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结合。

教学难点:

在认知机器人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方法表现出来,体现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动漫明星,请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播放课件:

变形金刚、霹雳5号、星球大战毁灭者……)

2.师:

好多同学带来了自己喜爱的机器人玩具,请你说说,它是谁?

它有什么本领?

3.师:

同学们在讲述自己的机器人玩具时,说出了为什么喜欢这个机器人,我们会想:

如果我要拥有一个真正的机器人该多好啊!

对吧!

你想让你的机器人有哪些本事?

二、发展阶段激发创作

师: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总结一下大家对机器人的需求:

协助或取代人类有难度的工作,特别是一些人们不容易完成的工作。

比如,危险的工作、高难度的工作、机械枯燥的工作……

设计意图:

归纳机器人的功能,为后面的机器人设计环节奠定基础。

师:

机器人并不是现代的产物。

早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创造了机器人

师:

让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都是什么样子的。

(各行各业中的机器人图片)

机器搜救犬机器拉琴手  游戏中的机器人

机器人棋手机器人号手救护机器人骑车的机器人

设计意图:

突破机器人就是“人”的形象的框框,注重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师:

说说看,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

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当助手?

设计意图:

畅想未来,联系实际,激发创造奇迹的欲望。

师:

把你的机器人画出来。

师:

未来的社会更进步,生活更美好,你画出来的机器人也应该是漂亮的,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彩笔,把机器人装饰得更美丽吧。

师:

同学们设计出了自己的机器人,很明确它们有什么本事,它擅长做什么工作,让我们把自己的机器人放到它工作的地方去。

三、评价总结为下一课时废旧材料制作机器人作好准备

师:

同学们看一看,评一评,谁的机器人最巧妙,谁的机器人最奇特。

设计意图:

激励学生大胆想象,打破常规,自由创作。

为第二课时的废旧纸盒制作机器人拓宽表现题材。

师:

同学们画出了自己喜爱的机器人,还讲述了各自机器人的特点,我们相信:

不久的将来,这些大胆的想象和构思就会变成现实,让这些特别而有趣的机器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乐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画出了自己喜爱的机器人,说说看,你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机器人呢?

……你的想法很好!

同学们回家后就请爸爸妈妈帮忙一起收集家里的鞋盒、牙膏盒、烟盒等各种各样大小现状不同的包装盒,下一节美术课我们动手用这些纸盒制作机器人,好不好?

(小组分工,商量带剪子、刀子、锥子、细铁丝、粘合剂、彩色纸等工具和材料)

设计意图:

为第二课时的各小组合作制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反思与总结

 

贺卡

(一)

教学内容:

《贺卡

(一)》和《贺卡

(二)》是“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在教学进度安排上,正值初秋,期间有“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为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贺卡是人们传递友情,表达深厚情谊的信使,在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贺卡可供选择,但是这些,怎比得上一张自己精心设计,亲手制作的贺卡更珍贵,更能表达浓浓的祝福。

在《贺卡

(一)》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们欣赏各种设计巧妙、制作精美的贺卡,了解贺卡的历史、种类,并带领孩子们一起亲手制作一张别具一格的贺卡。

学生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在小学一年的学习,使用绘画工具的使用水平、绘画技能都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仍然较弱。

所幸的是,学生们对贺卡这一题材都非常有兴趣,愿意亲手设计制作一张独特的贺卡送给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

教学方式、手段:

1.欣赏。

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贺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2.讲述。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共同讲述,了解到贺卡的历史、种类及设计理念。

3.尝试。

通过多次深入浅出的动手练习,了解到贺卡的构成和基本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出一张别具一格的贺卡。

教师准备:

贺卡实物若干,各色卡纸若干,绘画工具、剪刀、胶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各色卡纸若干,绘画工具、剪刀、胶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了解贺卡的历史、种类,感受设计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学习运用画、折、剪、贴等方法,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亲力亲为,奇思妙想,亲手制作贺卡,传递友爱,感受亲情之美,体验创作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贺卡的样式、构成。

学习贺卡设计、创意之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手中的材料、工具设计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

教学设计

一、感知与体验

1.实物导入。

教师拿出一张贺卡,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

适合在什么时候送给什么人。

你自己又没有送过或者收到过贺卡?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贺卡?

2.学生讲述……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的导入,直入主题,激发学生回忆,感受亲情之美、设计之美。

4.贺卡是人们传递友情的纽带,在贺卡上都有祝福的话,贺卡讲究喜庆、吉利。

我们常见的贺卡有好多种:

过年、过节、过生日以及所有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可以送上贺卡作为祝福。

你们知道吗?

贺卡是在我们国家最早出现的,相传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过新年的时候,用金箔制成卡片,上面御书“普天同庆”赠送给亲近的大臣,后来,迅速在民间普及,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普遍了。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用1-2分钟时间,简单地设计制作一个贺卡好不好?

学生小练习。

5.学生作业讲评,分析贺卡的构成。

设计意图:

了解贺卡的由来,通过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评析作业,分析贺卡的构成。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一组贺卡。

观察,在这组贺卡中,都运用了什么样的图案,图案在贺卡中所占的位置及大小。

贺卡中文字的书写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

2.教师示范讲解贺卡的制作:

(1)折,我们常见的贺卡一般都是对折的,我们可以先用剪刀头等工具先压出折痕,然后再折,这样折出来纸张会比较平整好看。

(2)画,在贺卡的封面,封底和内页上画上风格相近,题材一致的画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一年级美术课中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绘画演示:

封面的画面可以大一些;

封底可以有小幅的切合主题的绘画;

内页要留有书写祝福语的部分。

(3)写,书写祝福的话语,要求学生用水彩笔书写手写体文字,然后用细的签字笔等工具双钩描边。

(4)教师展示制作完成的贺卡。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欣赏、演示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教师详实的演示为学生下一步的练习提供了有效地帮助。

4.布置作业要求,总结本阶段学习要点。

5.学生练习,根据教师的演示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6.学生作业展示,师生共同品评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品中的优点要点评到位,不泛泛而谈,指出哪些地方是好的,好在哪里。

哪里还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

学生在第一次小练习的基础上,在得到教师全面指导后的一次完整的练习,学生在本次练习中已经制作出了一张完整的贺卡。

但是,与本课的目标:

制作一张别致的贺卡,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教师将进一步运用欣赏、演示,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制作出别具一格的贺卡。

7.贺卡欣赏(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运用教学课件,欣赏一组造型独特、更加具有设计感的贺卡;第二部分,贺卡实物欣赏,通过一组教师自己制作的贺卡,进一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8.演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贺卡,小组讨论,开动脑筋,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式样。

教师给予相应提示:

贺卡的外观;运用小贴花为贺卡锦上添花;改变折页的方式等等。

9.学生根据教师给与的提示,同学之间相互商量产生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贺卡。

教师巡视,并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

运用欣赏、讨论、讲解、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了解贺卡的设计方法,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创作环境,为学生设计制作出优秀的贺卡作品提供了条件。

三、反思与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交换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

我们的贺卡制作完成了,你想把它送给谁呢?

现在,就将你的贺卡送给他吧。

反思与总结

 

贺卡

(二)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并完成制作;本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的提升,内容则更加注重立体贺卡的制作,运用绘画及立体造型的方法加以装饰,让手工制作作品更加美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贺卡的欣赏和分析,认识贺卡的内容和传达特色,内容构成特点和绘制的不同方法。

2.方法与过程:

运用启发式学习,通过欣赏贺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合作探究法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综合实践法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内容贺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设计能力及创新思维等各种能力。

重点:

贺卡设计的基本要求。

难点:

根据不同内容构思不同的贺卡设计样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制作贺卡的相关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展示相关的贺卡作品,请学生欣赏并说明其特点及作用,师简单评述并由此导入新课。

 

二、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稍读请学生稍做了解。

 

三、新授贺卡相关知识(贺卡的初步了解、制作的步骤与方法、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贺卡的定义

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

贺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话语。

2.贺卡的分类

a.镂空卡   b.手绘卡   c.衍纸卡

A.镂空卡,用到的有“卡纸”,厚度比较大,适合做卡片。

可以白色也可以彩色。

“刻刀”,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哦,你可以画下来图案,想要镂空的地方作出标记,比如全部涂黑,然后找本废旧的书或者报纸,仔细刻就好了,刀子一定要锋利,不要出现毛边。

b.手绘卡,对绘画要求比较高,需要用到彩铅,或者马克笔,或者蜡笔。

把卡纸对折,在对折的一面作画。

自己去网上选图,照着画就好了。

c.衍纸卡,可以去文具店买衍纸条,或者干脆自己用刻刀切出5mm-10mm的纸条,用牙签或者细一点的竹棒针,把横截面积劈开,夹住衍纸一端,做出你想要的各种形状,然后在卡纸上用胶水固定。

(可以在网上查看衍纸入门教程)

一些必备的材料:

卡纸(最好多买几种颜色),尺子,笔(HB用于描绘图画,彩铅,用于上色),刻刀,剪刀,双面胶带,胶水(白乳胶和胶棒),要想做得更漂亮,再准备些丝带(用于打蝴蝶结,要和卡纸的颜色对应)

3.设计及绘画要求

设计要突出主体形象,并配以醒目标语。

绘画造型要简练,具有装饰感,色彩要单纯、明亮。

4.要标明节日贺卡的时间、祝贺的内容(事件)等

请学生就你所知道的节日贺卡举例说明。

5.贺卡设计通常的要求(师利用课件出示贺卡进行举例分析,说明贺卡设计要求。

 A、传达主题要明确      B、构思要新颖

 C、构图要简洁切题      D、形式感想与创意

6.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A.裁纸,一般买的是A4大小,量出中线位置,用纸比着,拿刀被划痕,然后直接对折,如果有不齐的地方用刀切掉。

B.可以上网找些漂亮的图片,打印出来,或者是照着绘画出图案、填充颜色。

然后剪出各种形状(如方形,圆形,心形等),下面垫一层彩色的卡纸(比图案的边缘略大出来3mm左右)然后用胶水粘贴,然后在卡片上面用丝带打出漂亮的蝴蝶结,找好位置粘贴,如果有配色的纽扣,可以放在边角的地方,把整体平衡一下,还可以更加俏皮。

最后写上祝福语,剪成小标签,粘到卡片上面,(也是边角的地方,与纽扣一般在对角的位置)。

C.再找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对折,切去一点边缘,放到卡片的里面,这样一张卡就完成了。

7.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在用剪刀时,不要剪到手;

2)不要做太多的装饰,不然就太乱了;

3)使用刻刀时,小心划到手脚;

4)在使用双面胶或胶水时,要把注意用量,不恰过多;

5)在勾画和填充颜色时,应注意构图的美观性与艺术性。

四、当堂训练 

1.师选择一张贺卡请学生分析,说说其内容及特色;

2.如果让你设计一张关于友谊方面的贺卡,你会如何设计构思?

五、当堂训练

请学生设计一张关于朋友之间友谊方面的贺卡,要求如下:

1.符合同学(朋友)之间友谊与团结的特色

2.色彩搭配合理

3.体现同学(朋友)之前的友谊天长的特点 

六、学生按要求设计,教师巡回辅导

对学生构思有偏差的地方及时给予指正。

七、作业展示及讲评、展览优秀学生作业,点名表扬,讲评本次作业优缺点。

八、课堂小结

作业反馈及补缺:

反馈:

有的同学贺卡的内容与要求的联系不大,内容也不够丰富,画面比较空。

补缺:

以节日贺卡为主题展开讨论,师帮生理顺贺卡的主题、内容要求,并对他们的设计思路进行修正,使他们进行有效创作。

教学反思:

 

诱人的瓜果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瓜果有着诱人的香气,奇特的形状、美丽的颜色,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画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了解瓜果的形状美、色彩美,体会瓜果组合的形式美,能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丰富的瓜果组合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生情况:

二年级的小同学有一定的绘画和制作手工的美础,对水果很喜欢,水果是他们乐于表现的内容。

但是他们对水果的印象基本上比较概念化,容易停留在简笔画的层面,缺乏对水果的细致观察。

教学方式、手段: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活动。

2.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准备:

课件、砂纸、盘子、学生作品展示的纸工底版、水果实物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或炫彩棒、油泥或超轻粘土、剪刀、胶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细致观察,学习表现水果的造型、色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美术形式创作出诱人的水果组合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水果的外形美、色彩美,了解水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瓜果的主要特征,用多种美术表现形式表现瓜果。

教学难点:

让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美术工具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瓜果的组合造型。

教学设计

一、体验与尝试:

师:

西瓜是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水果,谁来说说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生:

外形是圆圆的。

生:

颜色是绿绿的。

生:

有绿色和黑色的花纹。

生:

顶端还有一个小把子。

师:

小朋友们说得都很棒,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请大家拿出美术练习纸,用深色的单色彩笔直接画一个西瓜,一定要画出西瓜的特点哦!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究竟长什么样!

生:

它的花纹其实是淡绿和深绿色的。

师:

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西瓜的纹路是怎样长的呢?

生:

两头聚拢在一起。

师:

大家观察得很认真!

那么,刚才同学们画的西瓜花纹正确吗?

师:

经过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西瓜的纹路是两头聚拢的。

可见,我们在画水果的时候不能凭着自己的印象去表现,而是要细心观察呀!

现在,经过老师的修改,小朋友的西瓜变得更加诱人了!

设计意图:

紧紧抓住了“诱人”二字,设计了从品尝西瓜的味道切入主题,直接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课堂气氛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