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6820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docx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精题

《范县署中与舍弟墨第四书》(泛读)

《母亲》(精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写作水平

B.深化中学语文

C.增强人文修养

D.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

2.大学语文课文篇目应该是()

A.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

B.中国现代作品

C.唐诗宋词

D.中国古代作品

3.袁可嘉作品中的母亲跟下列()中的形象更相似:

A.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B.高尔基《母亲》

C.肖复兴《母亲》

D.叶赛宁《写给母亲的信》

4.“迎上门来堆一脸感激”,指的是()

A.谢天谢地,儿子你终于回来了

B.庆祝儿子大学毕业

C.庆幸八年抗战的胜利

D.庆幸我还活着

5.“书名人名如残叶掠空而去”,意思是()

A.见到母亲,高兴得把书本撕烂扔向空中

B.见到母亲,高兴得把以前认识的人全忘了

C.与母爱相比,我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太微不足道了

D.与母亲相比,所有名人名著都是秋风中的残叶

6.郑燮《范县署中与舍弟墨第四书》给读者的感觉是()

A.啰嗦

B.反智

C.不相信弟弟

D.亲切

7.“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反映了作者()

A.对佃农虚伪的客气

B.想要佃农多交佃租

C.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D.生怕佃农造反

8.“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中“小头锐面”的意思是()

A.长得白面书生

B.为人刁顽刻薄

C.善于投机钻营

D.身材短小精干

9.《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母亲”有“春宝”和“秋宝”两个儿子,()

A.两个儿子同父同母

B.春宝是母亲出典给秀才后所生,秋宝是与原配皮贩所生

C.秋宝是母亲出典给秀才后所生,春宝是与原配皮贩所生

D.两个儿子后来都在母亲身边

10.母亲出典给秀才是因为()

A.她的丈夫抛弃了她

B.母亲有点喜欢秀才

C.她的丈夫对她花言巧语欺蒙哄骗

D.生活所迫

11.查尔斯·兰姆一生没有妻室儿女,却津津乐道地描写他与子女的天伦之乐,反映了()

A.兰姆精神错乱

B.兰姆充满人情味而又莫名孤独的悲哀

C.作者厌倦了现实生活

D.作者还想娶妻生子

12.肖复兴《母亲》中的继母是一个()

A.忍辱负重,充满母爱的人

B.胆小怕事,感情脆弱的女性

C.大刀阔斧,不拘小节得巾帼须眉

D.厚亲生而薄非己出的后母

13.“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表达了作者()

A.“母亲老了,自然规律”的感叹

B.“母亲脊椎有病,我没有照顾好”的后悔

C.“这是母亲为儿女操劳的结果”的感激之情

D.“我也不年轻了”的担忧

14.叶赛宁《写给母亲的信》中“你穿着破旧棉袄,常到大道上去张望”,表示()

A.母亲生活简朴

B.母亲喜欢散步看风景

C.母亲一心一意时时刻刻只盼着儿子归来

D.母亲孤独无聊

15.袁可嘉的《母亲》是一首()

A.自由诗

B.古体诗

C.象征诗

D.新格律诗

二、多项选择题

1.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我们()

A.了解国际形势

B.更加热爱生活

C.更加痛恨腐败

D.心胸更加开阔

2.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应该是()

A.以记诵为主

B.只要听老师讲授

C.阅读、思考

D.听讲、联想

3.“一双老花眼充满疑惧”,反映了母亲()

A.凡事多疑

B.关心儿子

C.过于高兴

D.不认得儿子

4.“见了你才恍然于根本的根本”,“根本的根本”指的是()

A.无私的爱

B.超越恩怨的包容

C.默默地奉献

D.科学技术

5.从《母亲》第一段看,作者袁可嘉认为母亲()

A.可爱,但不够大气

B.可敬,但对“我”太不放心

C.可爱,为儿受了不少苦

D.可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6.课文《母亲》给读者的感觉是()

A.一个革命的母亲

B.一个贤妻良母

C.一个平凡的母亲

D.一个伟大的母亲

7.课文《母亲》的形式特点是()

A.诗行比较整齐

B.平仄合律

C.基本上每句四顿

D.节奏随意

8.课文《母亲》的韵律特点是()

A.押韵随意

B.隔句押韵

C.押平声韵

D.音韵回环

9.从《范县署中与舍弟墨第四书》看,作者与其弟弟的感情是()

A.客气有余,信任不够

B.严肃有余,随和不够

C.兄弟友于,亲密无间

D.相互信任,无话不谈

10.我们可以这样对待父母()

A.鼓励他们继续艰苦朴素锻炼身体

B.经常跟他们聊聊天

C.经济上给予帮助

D.想发脾气就发

单选题

1.C;2.A;3.D;4.A;5.C;6.D;7.C;8.B;9.C;10.D;11.B;12.A;13.C;14.C;15.D.

多选题

1.B,D;2.C,D;3.B,C;4.A,B,C;5.C,D;6.C,D;7.A,C;8.B,D;9.C,D;10.B,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萧红作品的是:

A《生死场》B《八月的乡村》C《呼兰河传》D《小城三月》

2、《小城三月》是属于萧红作品中的哪一种?

A、处女作B、成名作C、代表作D、最后一部作品

3、最先肯定萧红的文学才华、帮助她出版第一部作品、对她的思想有深刻影响的著名作家是

A萧军B胡风C茅盾D鲁迅

4、深受鲁迅思想的影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现代女作家是

A冰心B萧红C丁玲D张爱玲

5、《小城三月》主要讲的是以下哪一组人物的故事?

A、“我”和翠姨B、“我”和堂哥C、翠姨和堂哥D、翠姨和她的未婚夫

6、萧红的最后一部小说命名为“小城三月”,其主要原因是:

A翠姨的故事发生在小城的三月份B翠姨短暂的生命就是在小城的三月结束C小城三月的美好而短暂是翠姨人生的隐喻D萧红非常怀念小城的三月

7、《小城三月》里有一段“我”和翠姨买绒绳鞋的情节,你认为这一情节的主要作用是:

A表现“我”和翠姨之间的友谊B刻画翠姨的性格

C表现翠姨对“我”堂哥的爱D表现“我”和翠姨的生活情趣

8、《小城三月》里翠姨妹妹的形象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表现姐妹情谊B暗示翠姨不愿意出嫁的原因

C衬托翠姨的性格形象D是翠姨爱情悲剧的见证

9、翠姨的生病以致死去,主要病因是:

A心脏病B妇科病

C抑郁D神经错乱

10、“我”的堂哥对翠姨:

A一往情深B其实不理解

C无所谓D不满意

11、在婚姻问题上,翠姨想加一个:

A自己喜欢的男人B有钱的男人

C有地位的男人D有事业心的男人

二、多项选择题

1、有关“萧红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是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小说别体B、结构严谨,情节紧凑

C、人物性格鲜明,形象完整D、情节常为场景和片段的描写所打断

E、常常以一个小女孩“我”的口吻讲故事

2、《小城三月》主要的艺术特色有:

A、儿童视角B、散文化的结构C、诗化的风格D、鲜明的人物形象

E、首尾呼应F、情节曲折

3、下列属于现代作家萧红作品的是

A《呼兰河传》B《八月的乡村》C《小城三月》D《马伯乐》E《早春二月》

4、《小城三月》一头一尾对春天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首尾呼应B点明故事发生和结束的时间C增加小说的抒情效果

D象征翠姨美好而短暂的生命E隐喻爱情的萌动和悲剧性

5、《小城三月》在文体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A情节紧凑B叙述有层次C首尾呼应D非情节化

E以场景和片段的描写为主F一头一尾构成隐喻

6、小女孩“我”在《小城三月》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A是故事的叙述者B是翠姨爱情的见证者C增加故事的亲切感和可信性

D增加小说的抒情性E在翠姨和“我”的堂哥的爱情中起了关键作用

一、单项选择

1.B2.D3.D4.B5.B6.C7.B8.C9.C10.C11.A12.C13B14.D15.C

二、多项选择

1.ADE2.ABCE3.ACD4.ACDE5.CDEF

6.ABCD7.ABD8.ADEF9.ACD10.BCE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2.艾兴多尔夫是19世纪后期()的杰出代表

A.浪漫派

B.湖畔派

C.自然主义

D.现实主义

3.诗中的“飞花”指的是()

A.天真

B.理想

C.自由

D.以上皆是

4.“此地是一片雪国/我头上也白发如雪”的意思与下列哪项内容最接近()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掺掺戚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环顾四面,我发觉/片片飞花呀全是冰雪/此地是一片雪国/我头上也白发如雪”,反映了作者()

A.认为现实与梦境一样飘着雪花,感到愉悦

B.醒后心情失落、孤独,发现原来寻觅已久的东西其实就在故乡,可“我”已年老了

C.以为现实就是故乡

D.思乡之愁消失了

6.以下不是“乡情诗”的是()

A.叶赛宁《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

B.李白《静夜思》

C.《荷马史诗》

D.余光中《乡愁》

7.以下称谓非本课所讲“乡情诗”是()

A.乡土诗

B.田园诗

C.乡愁诗

D.乡关诗

8.抒写“乡情”是何种文学母题()

A.上古时代文学母题

B.农耕文明时代文学母题

C.工业文明时代文学母题

D.所有时代永恒的文学母题

9.本诗中“梦回”部分有()

A.儿歌

B.游戏

C.母爱

D.亲子交流

10.本诗中属于“梦醒”部分的有()

A.月落

B.飞雪

C.行走

D.客死

单选题

1.B;2.A;3.D;4.D;5.B;6.C;7.D;8.D;9.B;10.B

第四讲复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卡夫卡是( )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

A.德国

B.波兰

C.匈牙利

D.奥地利

2.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 )作家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魔幻主义

3.卡夫卡的3部长篇小说是( )

A.《美国》、《审判》、《城堡》

B.《变形记》、《审判》、《城堡》

C.《判决》、《饥饿艺术家》、《城堡》

D.《变形记》、《审判》、《饥饿艺术家》

4.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和()家。

A.戏剧家

B.诗人

C.散文家

D.评论家

5.《苦恼》中“车夫嘬起嘴唇,对那匹马发出啧的一响”句中“啧”正确的读音是()

A.zá

B.zé

C.ě

D.zè

6.《苦恼》的情节特点是()

A.情节曲折

B.没有曲折的情节

C.事变惊人

D.情节突变

7.“任何人对他都变得不复存在,连笼子里那对他至关重要的钟表发出的响声也充耳不闻”(《饥饿艺术家》)表现了艺术家对艺术( )的态度

A.无所谓

B.恐惧

C.痛苦

D.忘我

8.《苦恼》中“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

”出自()

A.作者契诃夫之笔

B.主人公姚纳之口

C.引自宗教诗

D.人物军人之口

9.英国小说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在评论一位作家的作品时说对这些作品“人们无法作直截了当的阐释。

尽管风格体裁通常是平淡的累赘的,但气氛总是那么像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无法解除的苦痛。

”被评论的这位作家是()

A.福克纳

B.加缪

C.卡夫卡

D.阿斯图里亚斯

10.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之后第一次没能按时起床,母亲,父亲和妹妹相继来敲他的门,他们的动机是:

()

A.关心格里高尔的身体

B.关心格里高尔的情绪

C.催促格里高尔吃早饭

D.催促格里高尔赶火车

11.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称为20世纪()

A.西方现代派文学之父

B.西方存在主义之父

C.西方黑色幽默之父

D.西方荒谬主义之父

12、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注重表现的(),体现的是虚妄荒诞与细节真实相结合的特色。

A.外部世界

B.内心世界

C.现实世界

D.自然世界

13.通过长篇小说《城堡》的主人公K,可以看出()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A.现实性

B.完成性

C.未完成性

D.可能性

14.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他们时时感受到强大的异己势力的压迫,因而充满恐惧感、焦虑感、孤独感和灾难感,有无路可走的悲观、苦闷情绪,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A.小人物

B.知识分子

C.官员

D.农民

15.《苦恼》以冷峻的笔触写出了老马车夫的辛酸和苦恼,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

A.旧约全书

B.新约全书

C.古兰经

D.心经

二、多项选择题

1.《饥饿艺术家》通过艺术家这个形象表现了现代社会的( )

A.荒谬

B.痛苦

C.美好

D.孤独

2.《苦恼》中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

A.贫穷的苦恼

B.失去儿子的苦恼

C.无人诉说的苦恼

D.地位低下的苦恼

3.《饥饿艺术家》中将艺术家刻画为“身穿黑色紧身服、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的形象目的是( )

A.突显其艺术殉道者的身份

B.表现艺术家精神与肉体的合一

C.象征艺术家的圣者地位

D.表现他的饥饿程度

4.《苦恼》的结尾处写到“姚纳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其中的“它”指( )

A.小母马

B.姚纳自己

C.上帝

D.死去的儿子

5.卡夫卡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 )

A.象征

B.讽刺

C.拟人

D.夸张

6.下列哪些作品是契诃夫的( )

A.《樱桃园》

B.《第六病室》

C.《苦恼》

D.《带小狗的女人》

7.卡夫卡揭示人在现代的异化的作品有()。

A.《美国》

B.《万有引力之虹》

C.《变形记》

D.《饥饿艺术家》

8.卡夫卡创作特色()

A.象征

B.荒诞

C.讽刺

D.简洁

9.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中的一位,契诃夫一生共写了700余部短篇小说,广泛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其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朴素自然

B.含蓄冷峻

C.简洁凝练

D.荒诞讽刺

10.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是什么()

A.被人嘲笑

B.失去儿子

C.穷困无助

D.无人诉说

一、单选题

1.D;2.C;3.A;4.A;5.B;6.B;7.D;8.C;9.C;10.D;11.A;12.B;13.C;14.A;15.A

二、多选题

1.ABD;2.BC;3.ABC;4.ABC;5.AB;6.ABCD;7.ACD;8.ABCD;9.ABC;10.BD

三、辨析题(先辨别对错,再简要分析说明)

1、宗桢和翠远在封锁期间他们恋爱着了。

1、答:

是。

有那么一会儿,他们经由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欢喜的,冲着这个,那对面的人儿万分可爱的了,所以宗桢断定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

并且他们有相爱的心理机制。

心理基础:

从宗桢方面来说,身为家庭的顶梁柱,日夜奔忙,对工作失去兴趣,完全褪化成一个赚钱的机器,翠远唤醒了他男人的意识,他竟然能让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掉过头来,原来,他还有一个男人的魅力。

况且相对于妻子来说,偶遇的翠远显得如此的善解人意,“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

”“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

”理智,不会纠缠,撒泼,爱她一爱,也没有脱不了身的危险。

从翠远一方来说,她其貌不扬,内敛,节制,庄重,像教会派的少奶奶,却还没有结婚,她是一个好女人,没有成就感的压抑的工作环境,刻板的虚荣的家庭氛围,她不快乐,她渴望背叛自己,渴望刺激,渴望被诱惑。

所以在那片刻,他们感觉自己恋爱着了。

一、单项选择题

1.《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

A.父子B.君臣C.兄弟D.仇敌

2.《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死于哪座山上?

A.华山B.首阳山C.嵩山D.泰山

3.《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以哪种方式死的?

A.被火烧死B.被饿虎咬死C.抱石头沉河而死D.活活饿死

4.《伯夷列传》中提到的颜渊是哪国人?

A.鲁B.齐C.宋D.卫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话出自于哪部典籍?

A.《孟子》B《庄子》C《论语》D《荀子》

6.盗跖是什么时代的大盗?

A.殷商B春秋C战国D西周

7.“同明相照,同类相求”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书?

A.《周易》B《尚书》C《春秋》D《礼记》

8.下列人物中,刺杀过秦始皇的是:

A.齐太史B董狐C张良D苏武

9.下列人物中,因骂贼而被割舌并杀害的是:

A.颜杲卿B张巡C严颜D嵇绍

10.下列人物中,用笏板击中逆贼头部、不屈而死的是:

A.管宁B诸葛亮C祖逖D段秀实

11.下列学者中,不属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的是:

A.赵元任B陈寅恪C梁思成D王国维

12.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文产生于哪场战争中?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英法百年战争D美西战争

13.陈寅恪先生是哪个省的人?

A.湖南B江西C江苏D浙江

14.屈原的故乡在当今的哪个省?

A.湖北B湖南C江西D安徽

15.《马铁奥·法尔哥尼》一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岛?

A.撒丁岛B科西嘉岛C西西里岛D克里特岛

16.马铁奥·法尔哥尼是哪国人?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7.《正气歌》属于以下哪种体裁?

A.五古B.五律C.七古D.乐府

18.《伯夷列传》属于哪一类散文?

A.游记B.史传C.书信D.小品文

19.《渔父》属于哪一种体裁?

A.赋B.骈文C.楚辞体D.散文

20.与伯夷显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是:

A.叔齐B.颜回C.贾谊D.盗跖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A5.C6.B7.A8.C9.A10.D11.C12.A13.B14.A15.B16.B17.A18.B19.C20.D

四、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迅在1934年5月16日致郑振铎的信中说:

“不动笔诚然最好。

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

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

1.鲁迅为什么说“不动笔诚然最好。

2.鲁迅为什么说“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

四、阅读理解

1.答:

因为在鲁迅看来,他所写的文章或者发表的议论,最终也会沦为被鉴赏和观看的位置,只会招来一些无聊的看客。

2.答:

鲁迅认为为了报复看客,两人毫无动作,固然将看客置身于无可观看的无聊中,从而实现了复仇,但同时也消耗了自己的生命,使得自身的爱与憎归于虚无,这在某种层面上,也是一种自我放弃。

《忆黄山》(精读)

《孟加拉风光》(泛读)

第八讲登临复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汪莘是()人。

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代

2.汪莘曾隐居()。

A.雁荡山B.泰山C.庐山D.黄山

3.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中“黄帝浮丘”、“白鹿”、“青牛”是()的神话传说。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4.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中“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这种一三、二四隔句对仗叫()。

A.流水对B.扇面对C.鼎足对D.连璧对

5.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体现的是一种()。

A.壮志豪情B.思古幽情C.隐逸闲情D.怀乡悲情

6.汪莘《沁园春·忆黄山》的风格是()。

A.清丽秀逸B.雄浑粗豪C.清空醇雅D.婉丽凄清

7.汪莘的诗《黄山高》是模仿()。

A.李白《将进酒》B.李白《蜀道难》C.白居易《长恨歌》D.白居易《琵琶行》

8.《孟加拉风光》的作者泰戈尔是()。

A.日本人B.印度人C.印尼人D.泰国人

9.《孟加拉风光》描写了()的生活。

A.犹太人B.埃及人C.吉卜赛人D.印度人

10.泰戈尔曾因()而获得诺贝尔奖。

A.《摩诃摩耶》B.《吉檀迦利》C.《飞鸟集》D.《孟加拉风光》

11.《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中道D.徐霞客

12.袁宏道是()的代表人物。

A.公安派B.茶陵派C.竟陵派D.唐宋派

13.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是一首()。

A.古风B.五律C.七绝D.七律

14.镇海楼在今天的()。

A.潮州B.广州C.梅州D.南京

15.《满井游记》的点睛之笔是()。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夫能不以游随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C.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是汪莘《沁园春·忆黄山》的艺术特色?

()

A.虚实相生B.想象丰富C.构思巧妙D.巧用典故

2.下面哪些登临之作蕴含理趣?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古代登临之作常见的内容和情感有()

A.言志抒怀B.送别情思C.怀乡思亲D怀古感今E隐逸闲情

4.下面哪些作品与登临有关?

()

A.柳永《八声甘州》

B.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D.安徒生《夜莺》

5.泰戈尔一生创作过()。

A.诗歌B.小说C.剧本D散文

6.泰戈尔的《孟加拉风光》,虽题为“风光”,实际上含有()。

A.风土B.人情C.思考D风光

7.下列登临作品中,与节日民俗相关的有()。

A.王粲《登楼赋》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

D.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汪莘《沁园春·忆黄山》词中提到哪些道教传说人物?

()

A.轩辕黄帝B.老子C.浮丘公D.容成子

9.下列登临作品中,体现言志抒怀的是()。

A.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C.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

独上边城城上楼。

D.沈约《临高台》:

高台不可望,远望使人愁。

10.下列登临作品中,体现游赏闲情(包括隐逸)的是()。

A.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B.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