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050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语文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docx

《语文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试.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考试.docx

语文考试

2012年天中分校高三语文三月测试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辟谣/独辟蹊径埋怨/埋头苦干人才济济/济世安民

B.责难/多难兴邦肖像/惟妙惟肖首当其冲/安步当车

C.着迷/不着边际折耗/不折不挠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纰缪/未雨绸缪劲旅/疾风劲草削足适履/日削月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学历荫蔽出奇致胜出淤泥而不染

B.委曲拘囿知人论事船到桥头自会直

C.歉收谙熟一如既往吹皱一池春水

D.作客沮击登山览胜春雨贵如油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偷门”“错字门”“会所门”……北京故宫几年接连曝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余波未过,又传出故宫所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摔碎的消息,口耳相传,这消息立刻传遍各地,国人无不痛心疾首。

虽然故宫一再宣称正在积极进行修复,但常识告诉我们,其文物价值已经不能与原件相提并论了。

A.瞠目结舌B.口耳相传C.痛心疾首D.相提并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由于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锡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C.面对千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翘首期盼,如何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不仅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更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

D.常州的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凭借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海内外游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世称柳河东。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

B.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更近于诗体。

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

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C.《红楼梦》以林黛玉、贾宝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在古代文言小说的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项链》的作者莫泊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契诃夫和《守财奴》的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以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享誉世界文坛。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

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

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填词。

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谱与歌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

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人独自作谱作词的究属少数。

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或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共同合作。

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

“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又如《碧鸡漫志》卷二说:

“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

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

”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

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

如《玉梅令》,姜夔《玉梅令》词序说:

“石湖(范成大的号)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

”又如《明月逐人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说:

“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

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

如姜夔《长亭怨慢》词序说: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

又如《鱼游春水》一词,《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

“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

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不过这种先有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按谱填词,往往会为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

所以《碧鸡漫志》卷一说:

“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

”先作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达。

但是这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

杨缵《作词五要》说:

“第三要填词按谱。

自古作词者能依句者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

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

”张炎《词源》卷下也感叹道:

“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所以望望然而去之。

”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不多。

一般词人作词,本来并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

他们大都只是选取前人的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填之。

他们把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来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义了。

 (摘自中华书局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一般是先有乐谱再填作歌词,不过也有先作了歌词再配上乐谱的情况。

B.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匮乏,只能根据现成的乐谱填词,或找能作谱的人合作,自己填词。

C.能够独自作谱作词的作者并不多,因为既要求作者通晓音乐,能独自创调制谱,还要会填词。

D.按谱填词,因在语言上受句法声调的限制,不如先词后谱更便于如意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柳永与教坊乐工的合作,一词一谱,相得益彰,使其作品盛传于世,这也是柳永名声大噪的缘由之一。

 B.周邦彦与江南某氏有瓜葛,使他常常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频频为新谱作新词,因而词集中新调新谱更多。

 C.范成大自创新曲《玉梅令》,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只好请姜夔出手相助,为其新谱填词。

 D.吴曾所记《明月逐人来》由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也是宋词中歌谱与歌词分别出于二人之手的范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词人同时又能作曲,或者能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就可以先作词,再配上谐美的歌谱,从而创造出传世经典。

B.填词讲究歌韵合协,即曲谱与文字语句协调,但真正能做到乐句与词句合拍的少,能依谱用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C.好多词人谈及音律望而却步。

若不能通晓音律,文学功底再好,要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也是难于登天的事。

 D.一般词人作词,并不要求合乐歌唱,往往不协律腔,仅依前人作品的字句声韵仿作,事实上已经把词诗律化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9~12题。

 哑女

张玉庭

  风狂,雨猛,浪高。

  洪峰刚到,奉命抢险救人的解放军就开进了村子,哑女被解放军救了出来。

  那肯定是个挺结实挺腼腆的小战士,她能感觉到。

比如,那小战士刚碰到了她的手,就触电似的猛地把手缩了回去。

然后才一把握住了她的手,稍稍迟疑了一下,把她背了起来,转身就走。

  小战士的肩膀宽宽的,小战士的双手把她箍得紧紧的。

  她知道小战士极累,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在小战士那宽厚的背上,她觉得特别安全,她特别想用哑语说声“谢谢”。

可是不行,她没法比画,也不能动手比画:

一是水流特急,不敢松手;二是即便她比画了,那小战士也看不到。

  她急得直叹气,眼泪汩汩地流成了河。

  水很急,小战士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头的高地上趟,她能感到小战士踉跄的脚步,她特别想下来,可是不敢。

  洪水太猛,浪头太大。

  她能感到小战士急促的呼吸,一心疼,泪水也就变成了滚滚的瀑布。

  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瞄准小战士宽宽的左肩膀,狠狠地咬了一口。

  小战士抖动了一下,但很快,又牢牢地站稳了。

然后小心翼翼地趟着水,一步一挪,直把她背到了高地。

她特别想看看小战士的脸,可小战士头也没回,一转身便冲进了激流中。

她赶紧伸出右手,一遍,一遍,把小战士留在地上的脚印量了又量。

  第二天,水退了不少,战士们就要走了。

堤坝上军旗飘飘。

军旗下是一排铁打的兵。

  突然,就在部队迈步开拔的一刹那,哑女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泪汪汪地拦住了他们。

  首长惊呆了,看了看她,意思是:

“怎么?

有情况?

  哑女也就红着脸,哭着,极认真地用手比画着,描绘着那个小战士的模样。

  首长明白了三分,又问了问村主任,就立刻猜到了哑女的心意。

他威严地看了看他的战士,然后下了道命令:

“昨天进小王庄抢险的战士,立刻出列。

  一排战士站了出来,全是宽宽的肩,就像一座长城。

  哑女却泪汪汪地看看首长,红着脸,求救似地指了指自己裸露出的肩膀。

  首长又下了道命令:

“解开上衣!

把肩膀露出来!

  于是哑女上前,小心翼翼地看,小心翼翼地找。

突然,她一把搂住一个腼腆的小战士,泪水又一次流成了瀑布。

  在小战士宽宽的左肩上,有一排细细的牙印。

  小战士的脸刷地红了!

哑女却突然不再害羞,她泪汪汪地抚摸着那排牙印,轻轻地帮小战士扣上了衣扣,然后走到小战士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战士的脸更红了。

  自然,也就在这一天,小战士得到了一双绝对合脚的布鞋,那是哑女熬了一个通宵,眼里旋着泪花花,一针一线为他做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4期

  9.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洪峰刚到,奉命抢险救人的解放军就开进了村子”,这不仅表现人民军队训练有素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尤其表现了人民军队抢险救人的迅速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B.这篇小小说主要由两个故事情节构成:

一是“小战士”救“哑女”,表现人民军队爱人民;二是“哑女”寻“小战士”,表现人民军队人民爱。

  C.作品对“哑女”和“小战士”没有作任何语言描写,表明“哑女”和“小战士”都无话可说。

  D.这篇小说所塑造的“哑女”聪明善良纯朴却又有些故作多情,而“小战士”结实腼腆也很威武,却又有不懂生活情趣的问题。

  E.这篇小小说构思精巧,先写解放军在抢险中救了哑女,然后补叙小战士救人的过程,再接着顺叙哑女被救后寻找小战士的情景,最后写哑女为小战士做了一双合脚的布鞋。

故事结构严谨,布局详略有致,主题鲜明,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真实而感人。

10.“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瞄准小战士宽宽的左肩膀,狠狠地咬了一口。

”你认为“哑女”主要想到了什么?

她为什么“狠狠地”“咬了”小战士“一口”?

(4分)

  答:

 

11.“一排战士站了出来,全是宽宽的肩,就像一座长城。

”哑女要寻找解救自己的“小战士”,为什么“一排战士站了出来”?

小说多次写到“宽宽的肩”,其寓意是什么?

“就像一座长城”的本义是什么?

(6分)

  答:

12.试鉴赏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提示:

可想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从多角度写景和写景的作用等方面作答)。

(6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题。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

“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

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

“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日: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①,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②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日: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注】①燕乌集阙:

宫阙名。

②炫熿:

张扬炫耀。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奏其效奏:

演奏

B.简练以为揣摩简:

选择

C.于是乃摩燕乌集阙摩:

接近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

傲慢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B.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D.妻侧目而视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揣摩天下形势,相中富强的秦国:

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以不愿“高飞”为由,拒绝了苏秦。

B.苏秦游说秦王落空,知耻发愤,回家精研太公兵法,他顺应山东诸国合纵抗秦的大势,说服赵王而有了“约纵散横”的局面。

C.苏秦失意时愧对家人,见于颜色;得志时感慨世情,流于言辞。

而大嫂“位尊而多金”的表白,撕开了家庭间温情脉脉的面纱。

D.苏秦推行合纵连横的谋略,或“抑强秦”或“并诸侯”,外交政策相反而目的相同,最终是要获取个人的尊位,而不顾忌手段。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3分)

译文:

(2)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3分)

译文:

(3)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两题。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

(4分)

 

(2).“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分)

 

(3)默写(5分)

19、请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五题作答,如果每小题作答,则按顺序计分。

(1)野马也,尘埃也,             。

(《庄子·逍遥游》)

(2)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4),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

(5)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阁序》)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7),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四、语言文字应用

2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漫画”。

(不超过50个字)

①漫画是绘画的一种。

②漫画在内容上大多描绘现实生活,讽刺时事,有时也歌颂好人好事。

③漫画常采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有时也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④漫画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效果。

⑤漫画在构图上,常以简练的线条构成图像。

漫画是

21.请从下列名句中任选一句,描写出你读这句名句的感受。

要求:

运用比喻的修辞格,生动形象,50个字左右。

(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2)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席幕容)

答:

选择第句。

感受:

22、“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下面是一段关于“福娃贝贝”的报道,请根据文意概括出人们选择鱼娃作为贝贝原型的三点原因。

“福娃贝贝”原型是来自江河湖海的鱼娃,她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作为吉祥物之一,在汉魏时代已在钱币图案中普遍使用了。

因“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早有吉祥图案“渔翁得利”、“富贵有余”,“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娃贝贝代表繁荣,寓意是对世界和平的发展、合作共赢的祝福。

民间还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吉语,寓事业有成;“龙门”亦常用以比喻名望大的人,谁能得到他的援引,便声名鹊起,一路顺利,梦想便得以实现。

还有,远古时代,鱼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

每年除夕,餐桌上必然有鱼,暗示吉庆有余,一般人当时都不吃,不也就是图个“年年有余”吗?

答:

5、(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梦想相伴,能使荒漠上升起一片绿色,空白处填充一片色彩,孤独时呈现一片活力。

与梦想相伴,大地就会多一分生机,生命就会多一分鲜活,心灵也就会多一分慰藉。

与梦想相伴,前程会更加光明。

你对“与梦想相伴”有什么体会、经历或见解呢?

请以“与梦想相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孤雁不孤”,这种见解有道理吗?

试作简析。

(4分)

(2)诗中为什么要提到“野鸦”?

试作简析。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②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____。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五、本答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根据画线语句的内容和句式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句子,要求前后内容对照,句式基本整齐。

(6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让我们共创辉煌。

23.下面是某校发出的一份请柬中的句子,其中有语言表达不妥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给予修改。

(修改格式为:

“……”(指出需改动的词语)改为“……”(修改后的词语))(6分)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了,我校将于教师节当天在学校礼堂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并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我校研究决定邀请您出席,并代表家长在大会上讲几句话。

希望您认真准备并依时光临。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二战期间一次外交酒会上,德国武官半开玩笑地威吓中立国瑞士的大使:

“听说你们只有五十万民兵。

如果我们的元首派百万大军进入,你们还能怎么办呢?

”大使似在喃喃自语:

“这么说,那我们一人得放两枪?

   一位年轻女士打电话到出租车服务中心要车:

“能派辆车来接我吗?

我在滨江东轮渡码头等!

”接话员:

“好的,你有什么特征吗?

”年轻女士:

“我手拿一张卷起的报纸;穿白色上衣,黑色裙子!

”接话员:

“到哪里?

”年轻女士:

“到膝盖!

    对这类或者有心或者无意的“答非所问”的情况,你有耳闻亲历吗?

有过思考吗?

请以“答非所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7分)【

(1)(4分)有道理。

孤雁形单影只,但心中挂念着群雁(1分),眼中似乎雁群就在前头,耳畔似乎听到同伴呼声,(2分)孤单痛苦当中有追求,有希望。

(1分)(将“群雁”“雁群”置换为“挚友亲朋”亦可。

认为这话没道理,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2)(3分)野鸦有群而无情,孤雁不屑与之为伍,(1分)衬托(对比)突出了(1分)孤雁寻求雁群的坚定忠贞(1分)。

(将“孤雁”“雁群”置换为“作者”“挚友亲朋亦可”)】

11.(6分)【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②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③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每空1分。

错、多、漏写一个字,则该空为0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5分)*C.*E.【A.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三种。

B.“非技术性知识则不需要通过教学而掌握”依据不足。

D.没有把握原文“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应”的分寸感。

13.(3分)*C.

14.(4分)【不轻易把思辨知识(或“知识”)(2分)当作工具(1分),用于改变生活方式、满足物质欲望(1分)。

(“思辨知识”答成“数学”,该项不给分;其他项酌情给分。

)】

15.(4分)【①是人类知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追求和保守非技术性知识可以防止将人工具化。

③非技术性知识可以救技术性知识之失,有助于人类对技术性知识的不足和滥用保持警惕。

④非技术性知识是对人类本性的精神引导和制约,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每项1分,答对三项给4分)】

五、本答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答案示例: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如果你是一条河流,就滋润一方土地;(每句3分)】

23.(6分)【①“又来了”改为“又将来临”。

②“教师节当天”改为“教师节当天(9月10日)下午三时整”。

③“我校研究决定邀请您”改为“特邀您(届时)出席”。

④“讲几句话”改为“发言”。

⑤“希望您认真准备并依时光临”改为“恭候光临”(找出不妥之处并正确修改,每项1分,5项全对给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等级评分标准

江苏省常州市2012届高三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3分)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3分)

(4)     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