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079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docx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

摘要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

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

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依据,做好事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应根据它的方针、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作调整。

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必须而且必然在动态管理中得到发展。

但是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常常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为提高工程质量,扩大企业影响,提高技术等级,争创少数“精品、名牌”工程,无形中增大了投入,使其它工程的质量状况得不到保障;其次,为严抓质量,加大奖罚力度,奖罚额度之大超出了单项工程本身的价值,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易造成恶性循环,未必有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久开展;第三,加大现场监控力度,实行监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质量问题的产生,但易造成施工人员和监控人员情绪上的对立,也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求发展的建筑企业设置质量控制点,其管理层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很多企业将成本、利润奉为宗旨,这种现象由上至下蔓延,形成一种不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氛围;最后,很多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多是“事后处理型”的,很难起到预控的作用,这就形成这样一个怪现象:

企业宁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事后解决质量问题,也不愿多花一点功夫在事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短视的行为必须纠正。

关键词: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质量体系

Abstract

Constructionisformingprojectentityprocess,alsoisthekeyindeterminingthequalityofthefinalproductstage,engineeringqualitylargelydependsonconstructionquality.Inthispaper,theengineeringprojectconstructionphasequalitycontrolasystematicresearch.Firstofall,startingfromthebasictheoryofprojectqualitycontrol,thispaperexpoundstheISO9000familyofstandards,andforspecifictermsaregivenintheconstructionofthebasicrequirementsandapplications.Second,startingfromthecharacteristics,principlesofqualitycontrol,focusontheinfluenceof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people,machine,material,method,ringfivemajorfactorsareanalyzed,andfromthewholeprocesscontrol,processcontrol,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ntrolmeasures;Then,startingfromthereasonsaffectingthequalityofconstructionanddegree,andtheengineeringqualityaccidenthiddendangerhascarriedontheclassificationandgrading,basedonpeople,machine,material,method,ringfivefactorsofpotentialqualityevaluationindexsystemofpotentialqualitybasedonAHP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stepsandmethods,andisverifiedbyabridgeengineeringexample,constructionqualityproblemsofcorrectiveandpreventivemeasuresareputforward,andisengagedintheformer,threeapproachesareanalyzed;Finally,focusonthequalityandtimelimitforaproject,thecostoftheprojectistheunityofoppositesbetwee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rojectqualityandtimelimitforaproject,costcontrolandcoordination,isbasedontheanalysisoftheharmoniousidea,establishedthequalityandscheduleandcostcontrolofdynamicoptimalcontrolmodel,fuzzycontroltheoryforoptimizationofconstructionschemeandvalidatedbyanexample.

KeyWords:

EngineeringprojectsQualitymanagement

 

目录

第一章施工单位质量管理1

第一节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现状分析1

第二节施工单位不规范、竞争过度3

第二章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6

第一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6

第二节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6

第三节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7

第四节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8

第五节突出抓好质量通病控制,为顾客提供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9

第三章强化质量责任制10

第一节要强化质量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 10

第二节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搞好过程的检测和检验11

第三节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11

第四节人性化管理换位思考12

第五节持续改进, 积极学习, 大胆创新 12

第六节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2

第四章结束语 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第一章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第一节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作为建筑企业,工程质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提供最佳产品和优质服务,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 情况下,一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手段落后,不重视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不能实现全面、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成为了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施工企业在注重施工成本的同时必须面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质量通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施工质量为基础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施工质量问题做出科学的应对,以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此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过于粗放,导致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的不足。

例如:

套用施工质量控制点、套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分包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等都造成了施工质量隐患。

而这一现状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现状。

 

  1市场过度竞争,建设单位行为欠缺规范 

  建筑业是行业中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一种,手工作业和简单的辅助工具是主要的手段,市场准入标准比较低,从而引来了一些缺少资本的小企业和个人,从而导致了过度的竞争。

除此之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建设工程的业主并不符合市场主体的标准,有的甚至不是完全的法人,许多不规范行为存在于建设工程项目中。

部分建筑企业为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关注效益的基础上往往忽略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在缺乏技术规范、管理体系以及监督体制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

 

  2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的农民在我国建筑业一线施工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尽管拥有高昂的斗志,但他们缺少的是关键的专业技术指导,违规操作造成的工程事故大大的影响了工程质量。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施工的项目相对较多,施工团队也因此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施工团队中多数都是被雇佣的农民工,其施工技术相对较低,且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先对不。

在施工团队建设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施工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对建筑质量的监督工作是经由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

然而质监站的监督体制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质监站监督的工程项目很多,但质监站人员有限,导致工作力度降低。

正常情况下,材料管理应包含对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结构配件等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企业从材料的选用到材料的施工管理都不到位,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条件下,施工质量自然也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根据以上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及现状分析来看,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实践中对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优化与完善。

 

  5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工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和落实层层负责、道道把关、人人参与的质量责任制。

要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竣工交付的工程定期进行用户调查,检查工程质量,听取用户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达到政府、业主、用户满意。

在工程施工前明确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标准,是施工人员时刻把施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要不断增强全员创优意识,落实各项创优措施,强化质量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深入开展质量创优竞赛评比活动,真正抓好创优工作。

 

  6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从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入手,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使公司的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和监督层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首先,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

避免因员工的失误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

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潜其潜能,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

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着力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

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选择好的施工队伍,还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7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的采用需要将工序质量控制作为核心,依此为基础对施工工序进行必要的完善。

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通常由不同工序环节构成,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对最终的施工质量形成影响。

但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涉及到人员、材料、设备、方案及环境等管理要素,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需要仅仅围绕这几点要素进行开展,因此只要把握好每一道工序的不同质量控制点,在结合工程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为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科学的施工质量标准、质量检查制度等对不同的工序进行适时的管理和调整,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施工工序的质量形成影响。

 

 8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 

  严格按照我国建筑行业制定的标准开展工作,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项目组必须严把采购关、检查关、运输保险关,要加大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规格的检查和监督,品质及类型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

作为建筑企业,要保证材料的品质,采购员要由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施工企业要掌握全面的材料信息,了解材料行业的现状,了解其质量、价格及生产企业的供给能力,只有控制好材料的质量,材料成本投资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建设单位、监理部门及施工企业要严格控制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施工项目所用的主要材料,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检查,材料配备规范要有品质保证书,入场的建筑材料需要检测鉴定。

 

  9严格工程验收规范 

  竣工之后的验收工作也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必要组成部分,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两个方面。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验收来控制工程质量,对每一个施工工艺流程各个阶段进行划分,确定具体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完成以后都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二节施工单位不规范、竞争过度

虽然我国《建筑法》早已发布,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行政规定和管理要求贯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甚至不落实,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

在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等环节中都存在暗箱操作现象。

近年来,建筑市场上刮起一股“保证金”风,如企业注册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创优保证金、工程进度保证金等,基本上是各地方建筑市场自行出台的“新政”。

其结果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率,枯竭了施工企业经营活力,已成为进一步加剧过度竞争的黑色漩涡。

         

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

通过对西安市施工企业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市场不规范、竞争过度 

虽然我国《建筑法》早已发布,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行政规定和管理要求贯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甚至不落实,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

在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等环节中都存在暗箱操作现象。

近年来,建筑市场上刮起一股“保证金”风,如企业注册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创优保证金、工程进度保证金等,基本上是各地方建筑市场自行出台的“新政”。

其结果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率,枯竭了施工企业经营活力,已成为进一步加剧过度竞争的黑色漩涡。

 

2参与人员质量意识差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

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

企业高层领导对质量问题没有高度重视,把企业目标重点定在利润、进度上,没有树立起只有高质量才能带来高效益的超前意识,导致管理层及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高层领导对质量重视不够, 

(2)公司管理层质量意识淡薄, (3)一线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4)监督层的质量意识差。

3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或工艺)和环境”五大因素。

(1)对“人”的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操作者与管理者。

施工项目质量包括工程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形成施工项目质量的决定因素。

而工作质量就是对施工过程中“人”的活动效果的综合反映,它取决于每个操作者完成操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每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完成管理工作的质量,因而,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人”的素质,包括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心理行为、质量意识、责任心以及身体条件等方面。

为达到对“人”的素质的有效控制,应做到以下两点:

(1)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

就施工队伍而言:

要求人员精良、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就管理人员而言:

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

(2)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

(3)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2)对“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

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如下三点:

(1)严把材料进场关。

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

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

(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

施工现场检查也是对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尽管某一批材料的整体指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由于个体材料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于工程中,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3)安装前检查:

对于部分构件、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成品材料,除严把进场关外,安装前还要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及设计文件要求做进一步检查,确认符合要求时,方允许安装。

(3)对“机械”的控制 

机械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和检验施工质量所必须的仪器、设备等。

 

施工机械设备是人们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所必须借助的工具。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应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适宜本工程施工特点且使用维修方便为原则,合理选用。

(2)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机械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做好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杜绝或减少因机械原因而影响工程质量的可能性。

 质量检验仪器设备,是评价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是人们赖于检查施工质量的必不可缺少的工具,高质量的检测仪器,能真实地反映施工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质量数据,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进而提出正确的修正措施,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反,检测仪器不准,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控制,更谈不上质量保证。

为避免因检测仪器的偏差而导致对施工质量的错误认识,首先应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精度要求,合理选择各种检测仪器。

其次,运用前,对各种检测仪器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与校正,以确保其准确性,同时加强经常性的维修与保养,提高其可信度。

(4) 对“方法、工艺”的控制 

方法或工艺是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

三者对施工质量影响极大。

首先,施工方案的选定应力求符合工程实际,讲求其实用性和周全性,避免因施工方案有误或考虑不周而造成施工进度迟缓、质量下降。

施工方法或工艺应苛求其先进性、合理性和灵活性,施工中视具体情况,注意对施工方法或工艺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减少因施工方法不合理或施工工艺不当而影响工程质量的可能性。

(5)对“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和施工管理环境。

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和多变性,尤其自然环境更是难以控制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尽可能全面了解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技术环境:

一方面,重视设计文件的审核与设计变更的处理,准确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特点,确保准确无误按图施工。

另一方面,准确理解和运用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为搞好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2)施工管理环境:

一方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查、监控两个体系,强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和分部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另一方面实行工程资金支付签证办法和“优质优价,返工自负”的奖惩制度,为工程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

(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随机性强,是人们难以控制的,因而,应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及时了解诸如气候等各种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自然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章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笔者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3个方面:

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

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

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

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

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

水、电、煤气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煤气泄露;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第二节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

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

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

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

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

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ISO9002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

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第三节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贯彻实施ISO9002质量体系,运用ISO9002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方法及其有效的运行,是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按造ISO90002标准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对第3层次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

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施工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些对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

质量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