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121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考点跟踪训练11文言文阅读

1.(2018·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

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

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

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

“引至舟山放侬。

”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

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

自计曰: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乃私语乡人曰:

“吾诱贼入化人坛矣。

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①姚长子,筑土城自卫。

困之数日,饥甚。

我兵穴舟窒袽②以诱之。

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③之,百三十人尽歼焉。

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④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⑤,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⑥矣。

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⑦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

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⑧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

悲夫!

【注释】①脔(luán):

把肉切割成小块。

②穴舟窒袽(rú):

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

袽,败絮。

③蹙(cù):

逼近。

④主后:

此处指继承人。

⑤去一锸(chā):

挖走一锹土。

⑥几希:

很少。

⑦醢(hǎi):

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⑧旌义:

表彰(姚公的)义举。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佣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

(4)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

2.(2018·金华、丽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

先君③曰: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④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

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

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⑦。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

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发墨:

指砚台磨墨易浓。

③先君:

这里指苏洵。

④祥:

吉祥之兆。

⑤主:

以……为主,着重于。

⑥当涂:

地名。

⑦迨、过:

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求二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苏轼在《天石砚铭》(并序)中说“或主于

德,或全于形”。

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

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3.(2018·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

然厄于命,家中落拓。

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

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

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①已尽。

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

小女子责之曰:

“人尚无食,汝欲食耶?

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

”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②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

翁惊讶失色,曰:

“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

”其妻女曰:

“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

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③力耶?

姑先质资④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

”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

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典质:

典当。

②抹额:

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③狸奴:

猫的别称。

④质资:

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①翁每饭必食以腥    ()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②借贷无门,典质已尽()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③明告其故而归之()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④翁不得已,姑从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4)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

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甲】贾胡买石

江宁有西域贾胡,见人家几上一石,欲买之。

凡数至,主人故高其值,未售也。

一日,重洗磨,冀增其价。

明日,贾胡来,惊叹道:

“此至宝,惜无所用矣!

石列十二孔,按十二时辰,每交一时,辄有红蟢子①布网其上;后网成,前网即消,乃天然日晷②也。

今蟢子磨损,何所用之?

”不顾而去。

(选自王士禛《香祖笔记》)

【乙】方竹柱杖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

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

“弟子奉诏西行,祗③别和尚。

”煮茗既终,将欲辞去。

公曰:

“昔有客遗筇④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

”亟令取之,须臾而至。

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

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

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⑤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柱杖何在。

曰:

“至今宝之。

”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

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

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

(选自冯翊子《桂苑丛谈》)

【注释】①红蟢(xǐ)子:

这里指石上自然形成的像红蜘蛛一样的东西。

②日晷(ɡuǐ):

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③祗(zhī):

恭敬。

④筇(qiónɡ):

竹名,可以做柱杖。

⑤朱方:

地名。

这里与前面的浙右同指一个地区。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曰:

“至今宝之。

A.今操已拥百万之众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C.时人莫之许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主人故高其值()

②不顾而去()

③煮茗既终()

④且朱崖所宝之物()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四处)

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柱杖何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

(5)结合两文内容,说说贾胡、朱崖“惊叹”“嗟叹”的原因各是什么。

(6)说说两则故事给你的共同启示。

5.(2017·永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

“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

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①心曰: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②。

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

”子列子笑谓之曰:

“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拊(fǔ):

拍击。

②佚乐:

逸乐。

佚,同“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居君之国而穷()

②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③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④子列子笑谓之曰()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居君之国而穷

A.其妻望之而拊心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辍耕之垄上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4)客曰:

“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结合本文内容,简述理由。

6.(2017·金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恶圆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

“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

‘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

少喜之,长必好之。

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

嗟!

嗟!

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

“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

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

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皂:

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③圆:

圆滑。

④卿:

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

元结的堂弟。

⑥预:

参与。

(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乳母为圆转之器()

②及见之,趋焚之()

③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

④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友人公植是一个怎样的人。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甲】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傅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选自《战国策》)

【乙】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从以欺秦。

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

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

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

”寒泉子曰:

“不可。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

”秦惠王曰:

“受命。

”(选自《战国策》)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四处)

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大王更为臣也()

②期年之后()

③愿大王图之()

④善我国家使诸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

(5)太史公司马迁有言: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说明国家的立法和任人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用人而言,你觉得秦惠王是明君还是昏君?

请结合【甲】【乙】两文稍加分析。

8.(湖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

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

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②焉。

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④,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灌水:

水名。

后文“潇水”也是水名。

②家:

安家。

③龂龂(yínyín):

形容争辩的样子。

④见辱于愚:

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山东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

“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

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文本对曰: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

【B】《礼》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

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

②蜃:

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

③苏秦:

战国纵横家。

④董生:

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

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

⑤饬:

整理。

⑥懿:

美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苏秦刺股()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虽禀性定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待燧动而焰发有地隐然而高

D.待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5)唐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

法及其作用。

10.(绍兴市上虞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世农易业

狐邱之野人世农,农田之入俭①,恒思易其业,而未有加于农者。

其舅之子驺②于邑大夫,归而华其衣,见而企焉,遂弃农而往为驺。

其主曰:

“汝自欲耳,余弗女逐也,三年而不返,则汝之田与庐,吾当使他人营之,无悔也。

”跽③而辞曰:

“唯。

”越三年而其所事者物故④欲复归而田与庐皆易人矣。

故主怜而召之,而其同里皆疾其亡故而违常也,遂恧⑤,不敢复而途殍⑥焉。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俭:

少。

②驺(zōu):

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

③跽(jì):

长跪。

④物故:

死亡。

⑤恧(nǜ):

惭愧。

⑥途殍:

中途饿死。

(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越三年而其所事者物故欲复归而田与庐皆易人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恒思易其业()

②见而企焉 ()

③余弗女逐也()

④皆疾其亡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年而不返,则汝之田与庐,吾当使他人营之,无悔也。

(4)请选出与本文的主旨最为接近的一句话()

A.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

B.良贾不以折阅废市。

C.唇亡则齿自寒。

D.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

11.(淳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题。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

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

佐曰:

“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

”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

“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

”琰之唯诺。

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

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

“文案几何?

”对曰:

“遽者④二百余。

”琰之曰:

“有何多,如此逼人。

”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

左右勉唯⑤而已。

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

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

“司户解判邪?

”户佐曰:

“司户太高手笔。

”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

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

“公之词翰⑥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司户:

官名,主管户籍。

②闲:

熟习。

③系:

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

④遽者:

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

⑤勉唯:

勉强答应。

⑥翰:

毛笔,引申为文辞。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崇义谓琰之曰()

②比四五十案()

③词彩弥精()

④降阶谢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但以行乐为事以君为长者

B.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择其善者而从之

C.将奏免之辍耕之垄上

D.案达于崇义骈死于槽枥之间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②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5)裴琰之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

12.(金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七贤画序

欧阳修

某①不幸,少孤。

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时,某始生。

生四岁,而先人捐馆②。

某为儿童时,先妣③尝谓某曰:

“吾归汝家时,极贫。

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惟喜宾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父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

罢官,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曰‘此七君子,吾所爱也’。

此外无蜀物。

”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卒于任。

比某十许岁时,家益贫。

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

“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暗。

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

以为欧阳氏旧物,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

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

盖自先君有事④后二十年,某始及第。

今又二十三年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并序。

【注释】①某:

我,指作者自己。

②捐馆:

去世。

③先妣:

对自己亡母的称呼。

④有事:

这里理解为去世。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妣尝谓某曰()

②惟喜宾客()

③家益贫()

④画为《七贤图》六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父不营一物。

(4)作者“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有何用意?

13.(福建漳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仲连笑曰:

“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③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①封:

封赏。

②贵:

认为……可贵。

③即:

如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

②非梧桐不止()

③是商贾之人也()

④遂辞平原君而去()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②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4)根据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②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14.(江苏盐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

泥沼、雨水。

②畚锸:

箕畚、铁锹。

③堵:

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