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技巧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73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商务谈判技巧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务谈判技巧1.docx

《商务谈判技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谈判技巧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务谈判技巧1.docx

商务谈判技巧1

商务谈判中的四种探测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对方的底价、时限、权限及最基本的交易条件等内容,均属机密。

谁掌握了对方的这些底牌,谁就会赢得谈判的主动。

因此,在谈判初期,双方都会围绕这些内容施展各自的探测技巧,下面就有关技巧做一些介绍。

一、火力侦察法。

   先主动抛出一些带有挑衅性的话题,刺激对方表态,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反应,判断其虚实。

比如,甲买乙卖,甲向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交易品种,并询问这些品种各自的价格。

乙一时搞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甲这样问,既像是打听行情,又像是在谈交易条件;既像是个大买主,又不敢肯定。

面对甲的期待,乙心里很矛盾,如果据实回答,万一对方果真是来摸自己底的,那自己岂不被动?

但是自己如果敷衍应付,有可能会错过一笔好的买卖,说不定对方还可能是位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呢。

在情急之中,乙想:

我何不探探对方的虚实呢?

于是,他急中生智地说:

“我是货真价实,就怕你一味贪图便宜。

”我们知道,商界中奉行着这样的准则: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无好货”。

乙的回答,暗含着对甲的挑衅意味。

除此而外,这个回答的妙处还在于,只要甲一接话,乙就会很容易地把握甲的实力情况,如果甲在乎货的质量,就不怕出高价,回答时的口气也就大;如果甲在乎货源的紧俏,就急于成交,口气也就显得较为迫切。

在此基础上,乙就会很容易确定出自己的方案和策略了。

二、迂回询问法。

   通过迂回,使对方松懈,然后乘其不备,巧妙探得对方的底牌。

在主客场谈判中,东道主往往利用自己在主场的优势,实施这种技巧。

东道方为了探得对方的时限,就极力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好客,除了将对方的生活做周到的安排外,还盛情地邀请客人参观本地的山水风光,领略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往往会在客人感到十分惬意之时,就会有人提出帮你订购返程机票或车船票。

这时客方往往会随口就将自己的返程日期告诉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对方的圈套里。

至于对方的时限,他却一无所知,这样,在正式的谈判中,自己受制于他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聚焦深入法。

   先是就某方面的问题做扫描的提问,在探知对方的隐情所在之后,然后再进行深入,从而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例如,一笔交易(甲卖乙买)双方谈得都比较满意,但乙还是迟迟不肯签约,甲感到不解,于是他就采用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

首先,甲证实了乙的购买意图。

在此基础上,甲分别就对方对自己的信誉、对甲本人、对甲的产品质量、包装装潢、交货期、适销期等逐项进行探问,乙的回答表明,上述方面都不存在问题。

最后,甲又问到货款的支付方面,乙表示目前的贷款利率较高。

甲得知对方这一症结所在之后,随即又进行深入,他从当前市场的销势分析,指出乙照目前的进价成本,在市场上销售,即使扣除贷款利率,也还有较大的利润。

这一分析得到了乙的肯定,但是乙又担心,销售期太长,利息负担可能过重,这将会影响最终的利润。

针对乙的这点隐忧,甲又从风险的大小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即使那样,风险依然很小,最终促成了签约。

四、示错印证法。

   探测方有意通过犯一些错误,比如念错字、用错词语,或把价格报错等种种示错的方法,诱导对方表态,然后探测方再借题发挥,最后达到目的。

例如,在某时装区,当某一位顾客在摊前驻足,并对某件商品多看上几眼时,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摊主就会前来搭话说:

“看得出你是诚心来买的,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

”察觉到顾客无任何反对意见时,他又会继续说:

“这衣服标价150元,对你优惠,120元,要不要?

”如果对方没有表态,他可能又说:

“你今天身上带的钱可能不多,我也想开个张,打本卖给你,100元,怎么样?

”顾客此时会有些犹豫,摊主又会接着说:

“好啦,你不要对别人说,我就以120元卖给你。

”早已留心的顾客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说:

“你刚才不是说卖100元吗?

怎么又涨了?

”此时,摊主通常会煞有介事地说:

“是吗?

我刚才说了这个价吗?

啊,这个价我可没什么赚啦。

”稍做停顿,又说,“好吧,就算是我错了,那我也讲个信用,除了你以外,不会再有这个价了,你也不要告诉别人,100元,你拿去好了!

”话说到此,绝大多数顾客都会成交。

这里,摊主假装口误将价涨了上去,诱使顾客做出反应,巧妙地探测并验证了顾客的购买需求,收到引蛇出洞的效果。

在此之后,摊主再将涨上来的价让出去,就会很容易地促成交易。

谈判行为中的真假识别

谈判行为是一项很复杂的人类交际行为,它伴随着谈判者的言语互动、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等多方面的、多维度的错综交往。

谈判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是人类众多游戏中的一种,一种既严肃而又充满智趣的游戏行为。

参与者在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中,各自寻找那个不知会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出现的谈判结果。

美国谈判学会主席、谈判专家尼尔伦伯格说,谈判是一个“合作的利己主义”的过程。

寻求合作的结果双方必须按一个互相均能接受的规则行事,这就要求谈判者应以一个真实身份出现在谈判行为的每一环节中,去赢得对方的信赖,继以把谈判活动完成下去。

但是由于谈判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利己性、复杂性,加之游戏能允许的手段性,谈判者又很可能以假身份掩护自己、迷惑对手,取得胜利,这就使得本来就很复杂的谈判行为变得更加真真假假,真假相参,难以识别。

下文仅从三方面来剖析一下谈判活动中的真假现象。

一、真诚相待〓假意逢迎

   谈判行为是一个寻求互相合作的过程。

坐在谈判桌前进行磋商,双方都是应抱有诚意而来,否则谈判行为没必要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马斯洛和尼尔伦伯格的需要理论,谈判目标是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建立在满足较低层次的其它需要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

因此,作为东道主的热情接待,安置舒适安全的环境,谈判前的叙情寒暄、私下的友好往来,谈判过程中的温、谦、礼、让都应是真诚的。

除非你想刺伤对方,故意造成谈判破裂。

   可是,在谈判活动中谈判人员接纳真诚的承受力是因人而异的。

一些老练的谈判对手会利用你在真诚面前的脆弱心理承受,假意逢迎迷惑你。

据说日本商人在一些商务谈判中就经常运用此策。

他们派专人到机场恭迎你,然后领你到高级宾馆下榻,又非常热情地宴请款待。

在你需要洗漱休息时他们又特意为你安排一些娱乐活动。

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看上去都是极其真诚的,让你盛情难却,直到你疲惫已极,还没充分恢复时,他们又提出进行谈判。

往往使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你能抱怨对方什么呢?

他们是盛情,可你是既难以推却而又难以承受。

在谈判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对手,他们非常地富有“涵养”“修养”,对我们极其尊重。

他们不仅很少指责,甚至还口口声声:

“按您的意思很好”“就您的威望来说我们不敢提出异议”等等,毕恭毕敬。

这种情况貌似对方顺从己意,实则是假意逢迎,利用对你的自尊心理的满足,滋长你的虚荣,在不给你任何实惠的口惠掩藏下,实现他的目的。

言多必失,一旦失口你还迫于维护面子,只得拱手相送。

所以在谈判中我们应提高警惕,不能被表面的虚情假意迷惑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二、声东击西〓示假隐真

   谈判是富有竞争性的合作。

虽然不是对弈,也不是战争,不是你死我活,你输我赢,但是谈判也决不是找朋友,推心置腹。

谈判虽然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但双方皆赢的利益结果很难对等。

在这种双方赢的游戏中,就允许双方施展谋略,寻获更多利益。

这是规则。

在谈判对策中声东击西,示假隐真也常是谈判者惯用的技巧。

中国历史上战国期间“烛之武退秦师”的谈判谋略就是一例。

战国时,郑国弱小,秦晋两大国联军围郑。

郑文公派烛之武和秦穆公谈判。

烛之武见了秦穆公说:

“我虽为郑国大夫,却是为秦国利益而来。

”秦穆公听后冷笑,不予相信。

接着,烛之武剖析:

“秦晋联合围郑,郑国已知必亡,然郑在晋东,秦在晋西,相距千里,中间隔着晋国,如果郑亡,秦能隔晋管辖郑地吗?

郑只会落于晋人之手。

秦晋毗邻,国力相当,一旦郑被晋所吞,晋国的力量便超过秦国。

晋强则秦弱,为替别国兼并土地而削弱自己,恐非智者所为。

如今,晋国增兵略地,称霸诸侯,何尝把秦国放在眼里,一旦郑亡,便会向西犯秦。

”秦穆公听后连连点头称是,请烛之武坐下交谈。

烛之武继续剖析:

“如果蒙贵王恩惠,郑得以继续存在,以后若秦在东面有事,郑国将作为‘东道主’负责招待过路的秦国使者和军队,并提供行李给养。

”秦穆公听后非常高兴,遂和烛之武签订盟约。

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了秦晋联军,是因为他根据秦、晋两国势均力敌,互有威胁,且互有猜忌的局势。

在谈判中,烛之武假言郑已知自己要灭亡了,因而将要灭亡的国家对什么都已无所谓,使秦穆公造成错觉,以为烛之武真是“为秦国的利益而来”。

然后逐层剖析、陈述秦晋联军对秦的利益影响,表面上处处为秦国着想,隐藏了实则为郑国解燃眉之急。

示假隐真的谈判策略重点在假象要逼真,自己的真正目的要隐得深而巧妙,不被觉察,否则会弄巧成拙。

三、抛出真钩〓巧设陷阱

   谈判是一种双方信息的交流、竞争。

谁能够更多的掌握对手的谈判信息谁就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所以无论是政治谈判还是商务谈判,获取、搜集、识别对手的信息已经是一项重要的谈判工作。

因此,相对应地要求谈判各方也都很重视对自己的有关谈判信息采取严加保密措施。

然而我们对信息的保密性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时时、处处、不分有无效用地“死守”情报。

相反,应当灵活地“将计就计”地活用情报。

适当的“泄密”就是一种巧用情报的谈判策略。

具体来说,“泄密”也有抛出真钩——泄漏真实情报和巧设陷阱——泄漏假情报两种。

手段不同,目的一致。

中、日上海国际大厦买卖农业机械谈判,中、日双方进行了几次讨价还价后,日方的报价还不能使中方满意,但是中方一时也找不出更有力的说服去打动对方,迫其让步。

中方认为此时应该抛出真钩,不要再“死守”自己已与另外两国进行接触的商业秘密,于是便说,我们的主管部门的外汇批价有限,如要增加需再审批,那谈判只能拖延,而其他两国还在等我们的邀请,随手把有关外汇使用批文及其他两国的电传递给对方。

日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考虑利益得失和担心谈判破裂,只好吞下这抛来的真钩,满足了中方的要求。

当然,这样的泄密是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适时,适地,适量,准确把握火候、分寸,也能起到落子定局的奇效。

在谈判中还有一些人利用对手迫切了解自己情报的心理,“将计就计”有意地把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假情报,放在对方容易看到或听到的地方。

比如有的谈判高手在谈判休会期间故意忘了带走一两份文件或公文包,或者很粗心地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些商业机密,掘下一个陷阱,让你往里钻,叫你上当。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曾在一次战役中将一份假情报放在一位已战死的上尉公文包里,然后撤离战场,德军在清扫战场时意外惊喜地获得这份重要的“情报”!

后来,德军果然中了圈套,损失惨重。

对于假情报的泄漏要不让对手察觉,过于轻易地被对方获得反会令其怀疑,所以有时不妨故设障碍,又及时放行,吊其胃口,诱敌深入。

那么如何识别真假情报呢?

应该头脑冷静,多方证实,不能轻下结论。

商务谈判中的拖延战术

“争分夺秒”有它的优点,“拖延时间”也有它的用处。

两个法宝兼备,是谈判人员应有的谈判艺术。

商务谈判中的拖延战术,形式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

由于它具有以静制动、少留破绽的特点,因此成为谈判中常用的一种战术手段。

拖延战术按目的分,大致可分以下四种:

清除障碍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目的。

当双方“谈不拢”造成僵局时,有必要把洽谈节奏放慢,看看到底阻碍在什么地方,以便想办法解决。

   柯南道尔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生性固执,在写完探案集第四卷后,执意不肯再写,用实际行动,让笔下的福尔摩斯与罪犯莫里亚蒂教授同坠深谷,“一了百了”了。

柯氏的出版商梅斯是个精明人,知道柯氏只是厌倦了这种通俗文学的写作,对于这个给作者带来过巨大声誉和利益的福尔摩斯,柯氏还是情有独钟的。

于是梅斯一面牢牢抓住版权代理不放,同时拼命作柯氏的工作,不时向他透露福尔摩斯迷们的种种惋惜不满之情;同时又许以一个故事一千镑的优厚稿酬。

双管齐下,一年以后果然有了成果,柯南道尔又重新执笔,让福尔摩斯从峡谷里爬了出来,再演出一段段精彩的探案故事。

   试想,如果当时梅斯不是给对方一段缓冲时间,而是心急火燎,不断催逼,恐怕侦探文学史上将会失去一颗亮丽的巨星。

   当然,有的谈判中的阻碍是“隐性”的,往往隐蔽在种种堂而皇之的借口之下,不易被人一下子看破,这就更需要我们先拖一拖,缓一缓,从容处理这种局面。

   美国ITT公司著名谈判专家D·柯尔比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柯尔比与S公司的谈判已接近尾声。

然而此时对方的态度却突然强硬起来,对已谈好的协议横加挑剔,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柯尔比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对方代表并非那种蛮不讲理的人,而协议对双方肯定是都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S公司为什么还要阻挠签约呢?

柯尔比理智地建议谈判延期。

之后从各方面收集信息,终于知道了关键所在:

对方认为ITT占的便宜比己方多多了!

价格虽能接受,但心理上不公平的感觉却很难接受,导致了协议的搁浅。

结果重开谈判,柯尔比一番比价算价,对方知道双方利润大致相同,一个小时后就签了合同。

   在实际洽谈中,这种隐性阻碍还有很多,对付它们,拖延战术是颇为有效的。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拖”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要通过“拖”得的时间收集情报,分析问题,打开局面。

消极等待,结果只能是失败。

   消磨意志

  人的意志就好似一块钢板,在一定的重压下,最初可能还会保持原状,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慢慢弯曲下来。

拖延战术就是对谈判者意志施压的一种最常用的办法。

突然的中止,没有答复(或是含糊不清的答复)往往比破口大骂、暴跳如雷令人不能忍受。

   80年代末,硅谷某家电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集成电路,其先进性尚不能被公众理解,而此时,公司又负债累累,即将破产,这种集成电路能否被赏识可以说是公司最后的希望。

幸运的是,欧洲一家公司慧眼识珠,派三名代表飞了几千英里来洽谈转让事宜。

诚意看起来不小,一张口起价却只有研制费的2/3。

电子公司的代表站起来说:

“先生们,今天先到这儿吧!

”从开始到结束,这次洽谈只持续了三分钟。

岂料下午欧洲人就要求重开谈判,态度明显“合作”了不少,于是电路专利以一个较高的价格进行了转让。

   硅谷公司的代表为什么敢腰斩谈判呢?

因为他知道,施压有两个要点:

一是压力要强到让对方知道你的决心不可动摇;二是压力不要强过对方的承受能力。

他估计到欧洲人飞了几千英里来谈判,决不会只因为这三分钟就打道回府。

这三分钟的会谈,看似打破常规,在当时当地,却是让对方丢掉幻想的最佳方法。

   此外,拖延战术作为一种基本手段,在具体实施中是可以有许多变化的,例如一些日本公司就常采取这个办法:

以一个职权较低的谈判者为先锋,在细节问题上和对方反复纠缠,或许可以让一二次步,但每一次让步都要让对方付出巨大精力。

到最后双方把协议已勾画出了大体轮廓,但总有一两个关键点谈不拢,这个过程往往要拖到对方精疲力竭为止。

这时本公司的权威人物出场,说一些“再拖下去太不值得,我们再让一点,就这么成交吧!

”此时对方身心均已透支,这个方案只要在可接受范围内,往往就会一口答应。

   等待时机

  拖延战术还有一种恶意的运用,即通过拖延时间,静待法规、行情、汇率等情况的变动,掌握主动,要挟对方作出让步。

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拖延谈判时间,稳住对方。

例如,1986年,香港一个客户与东北某省外贸公司洽谈毛皮生意,条件优惠却久拖不决。

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原来一直兴旺的国际毛皮市场货满为患,价格暴跌,这时港商再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使我方吃了大亏。

   二是在谈判议程中留下漏洞,拖延交货(款)时间。

1920年武昌某一纱厂建厂时,向英国安利洋行订购纱机二万锭,价值二十万英镑。

当时英镑与白银的兑换比例为1∶2.5,二十万英镑仅值白银五十万两,英商见银贵金贱,就借故拖延不交货。

到1921年底。

世界金融市场行情骤变,英镑与白银兑换比例暴涨1∶7。

这时英商就趁机催纱厂结汇收货,五十万两白银的行价,一下子成了一百四十万两,使这个厂蒙受巨大损失。

   总的来说,防止恶意拖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要充分了解对方信誉、实力,乃至实施谈判者的惯用手法和以往实迹。

   二要充分掌握有关法规、市场、金融情况的现状和动向。

   三要预留一手,作为反要挟的手段。

如要求金本位制结汇,要求信誉担保,要求预付定金等。

赢得好感

  谈判是一种论争,是一个双方都想让对方按自己意图行事的过程,有很强的对抗性。

但大家既然坐到了一起,想为共同关心的事达成一个协议,说服合作还是基础的东西。

因此凡是优秀的谈判者,无不重视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笔者认识这样一位谈判“专家”,双方刚落座不久,寒暄已毕,席尚未温,此君就好客了:

“今天先休息休息,不谈了吧,我们这儿的风景名胜很多的哩。

   当谈判相持不下,势成僵局,此君忽然又好客了:

“不谈了,不谈了,今天的卡拉OK我请。

于是莺歌燕舞之际,觥筹交错之间,心情舒畅,感情融洽了,僵局打破了,一些场外交易也达成了。

此君奉行的这一套,据说极为有效,许多次谈不下的业务,经他这么三拖两拖,不断延期,居然不大时间就完成了。

   平心而论,场外沟通作为拖延战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随着身份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谈判桌上的心理肯定和夜光杯前的心理不一样,作为对手要针锋相对,作为朋友促膝倾谈则肯定另是一番心情。

当双方把这种融洽的关系带回到谈判场中,自然会消去很多误解,免去很多曲折。

   但是,任何形式的融洽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私谊是公事的辅佐,而公事决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这种素质也正是中国谈判者需要下大力培养的素质之一。

如果你的谈判对手发脾气……

谈判中,人的因素除了观念问题之外,情感表露也对谈判能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我们期待谈判对手的感情泄露能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例如,你的谈判对手刚刚做了一笔漂亮的生意,或者摸彩中了头奖,使他在谈判中不禁喜形于色。

对方高昂的情绪可能就使得谈判非常顺利,很快达成协议。

然而,你也会碰到个别不如意的对手,情绪低落,甚至对你可能大发雷霆。

我们偶尔在商店也会碰到,个别顾客冲着售货员就出售的货物质量或其他的原因而发生争执,大发脾气,售货员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而往往试图解释,而客户却根本听不进去,不但要求退货,而且继续大吵大闹,有时甚至双方会发生激烈的口角。

    感情泄露在谈判中有时双方都难以抑制。

个人的情绪还会有一定的传染性。

有时处理不当,矛盾激化,就使谈判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双方为了顾及“脸面”而彼此绝不作出任何让步。

结果双方之间很难再合作下去。

    因此,对待和把握谈判者的感情表露也是解决人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商务交往中,人的情绪高低可以决定谈判的气氛,如何对待谈判者的情感表露,特别是处理好谈判者的低落的情绪,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对今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有深远的影响。

    有经验的谈判专家建议,处理谈判中的情感冲突,不能采取面对面的硬式方法。

采取硬式的解决方法往往会使冲突升级,反而不利于谈判的继续进行。

对待过激的情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首先关注和了解对方的情绪,也包括你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的谈判对手表示出非常生气,或冲你大发雷霆,那么一定要密切注意对方的情绪变动,当然也要包括你自己的情绪。

应首先弄清楚对方生气的原因。

是对方在寻找报复的途径,还是个人家庭问题干扰了商业问题?

对方是想通过发脾气的手段取得你的让步,还是对方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的一种情感宣泄?

弄清楚原因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在对方情绪不稳的情况下,不宜急于作出解释和澄清。

2.让对手的情绪得到发泄。

    在对方情绪还在发泄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静静地倾听对方,千万不要还击。

为了能够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应引导对方将理由讲清楚,让对方继续发泄到最好一刻。

3.使用象征性的体态语言缓解情感冲突。

    在商业上,个人情感的输赢没有实质意义。

非要弄清谁是谁非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谈判者追求的是在双方利益均实现的基础上取得双赢的局面。

因此,在缓解情感冲突时,有些象征的体态语言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使局面发生逆转的作用,如,与对方握手,赠送一份小礼物,表示请吃饭等。

经验丰富的谈判者认为,用行为表示道歉是谈判中成本最少,而回报最高的投资。

商业谈判中的报价技法

商业谈判的主要内容是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及保证条件这四大项,而价格因素是谈判中的焦点。

谈判中,报价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那么,究竟是哪一方应先报价?

先报价好还是后报价好?

还有没有别的报价方法?

   下面,我们详细谈一下这些问题。

   依照惯例,发起谈判者应该先报价,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应由投标者先报,卖方与买方之间应由卖方先报。

先报价的好处是能先行影响、制约对方,把谈判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在此基础上最终达成协议。

比如:

你报价一万元,那么,对手很难奢望还价至一千元。

南方一些地区的服装商贩,就大多采用先报价的方法,而且他们报出的价格,一般要超出顾客拟付价格的一倍乃至几倍。

1件衬衣如果卖到60元的话,商贩就心满意足了,而他们却报价160元。

考虑到很少有人好意思还价到60元,所以,一天中只需要有一个人愿意在160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商贩就能赢利赚钱。

当然,卖方先报价也得有个“度”,不能漫天要价,使对方不屑于谈判——假如你到市场上问小贩鸡蛋多少钱1斤,小贩回答道300元钱1斤,你还会费口舌与他讨价还价吗?

先报价虽有好处,但它也泄露了一些情报,使对方听了以后,可以把心中隐而不报的价格与之比较,然后进行调整:

合适就拍板成交,不合适就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杀价。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某公司当电气技师时,他的一项发明获得了专利。

公司经理向他表示愿意购买这项专利权,并问他要多少钱。

当时,爱迪生想:

只要能卖到5000美元就很不错了,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督促经理说:

“您一定知道我的这项发明专利权对公司的价值了,所以,价钱还是请您自己说一说吧!

”经理报价道:

“40万元,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呢?

谈判当然是没费周折就顺利结束了。

爱迪生因此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款,为日后的发明创造提供了资金。

   先报价和后报价都各有利弊。

谈判中是决定“先声夺人”还是选择“后发制人”,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你准备充分,知己知彼,就要争取先报价;如果你不是行家,而对方是,那你要沉住气,后报价,从对方的报价中获取信息,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谈判对手是个外行,那么,无论你是“内行”或者“外行”,你都要先报价,力争牵制、诱导对方。

自由市场上的老练商贩,大都深谙此道。

当顾客是一个精明的家庭主妇时,他们就采取先报价的技术,准备着对方来压价;当顾客是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时,他们多半先问对方“给多少”,因为对方有可能报出一个比商贩的期望值还要高的价格。

   先报价与后报价属于谋略方面的问题,而一些特殊的报价方法,则涉及到语言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

同样是报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举例说明之。

省保险公司为动员液化石油气用户参加保险,宣传说:

参加液化气保险,每天只交保险费一元,若遇到事故,则可得到高达一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这种说法,用的是“除法报价”的方法。

它是一种价格分解术,以商品的数量或使用时间等概念为除数,以商品价格为被除数,得出一种数字很小的价格商,使买主对本来不低的价格产生一种便宜、低廉的感觉。

如果说每年交保险费365元的话,效果就差的多了。

因为人们觉得365是个不小的数字。

而用“除法报价法”说成每天交一元,人们听起来在心理上就容易接受了。

   由此想开去,既然有“除法报价法”,也会有“加法报价法”。

有时,怕报高价会吓跑客户,就把价格分解成若干层次渐进提出,使若干次的报价,最后加起来仍等于当初想一次性报出的高价。

   比如:

文具商向画家推销一套笔墨纸砚。

如果他一次报高价,画家可能根本不买。

但文具商可以先报笔价,要价很低;成交之后再谈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