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321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docx

江西赣州会昌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精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

②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

③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下列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是()

A.太阳光照B.地下热水C.海洋鱼类D.阔叶林

3.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70年代

4.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泥石流经常发生在()

A.黄河三角洲B.川、滇、黔山区C.黄土高原D.天山山麓

6.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荷兰围海造陆,全国1/5的土地是从海洋中得来的

②排干三江平原的大面积沼泽,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③我国解放后治理淮河、海河的大中型水利工程

④加拿大大规模开垦五大湖以北的草原,生产小麦,增加出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江西省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千米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红土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

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

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带全家外出打工。

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

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树木。

造成江南水乡大沙漠的根本原因是()

A.能源结构长期单一B.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C.执法不严D.气候变迁

8.针对滑坡、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加强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

9.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海岸侵蚀加强    B.土地盐碱化加剧

C.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D.高纬度降水减少

10.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

11.世界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是()

A.产业革命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70年代后D.20世纪80年代后

12.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死亡率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13.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C.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流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山区流向平原B.从农村流入城镇

C.从贫困区流向发达地区D.从东部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迁移能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一般不会产生种族、民族、宗教上的矛盾

B.人口迁移对迁出国来说,减轻了人口压力,增加了许多侨汇收入,不会给迁出国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C.人口迁移对迁入国来说,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有时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D.一般来说,由于战争、灾荒、贫穷、逃难所形成的国际难民不属于移民活动

16.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17.下列地区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低高”时期的是( )

A.美国、加拿大B.澳大利亚、新西兰

C.韩国、德国D.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及

18.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低低低”模式

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高低高”时期

C.我国的人口再生产已接近“低低低”

D.非洲国家是“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典例

19.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B.政治变革C.交通和通信D.战争

20.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21.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比迁入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C.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D.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22-24回答:

22.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B.14.3%C.0.9%D.1.2%

23.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24.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读下图回答25~26题。

2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 

A.93%B.23%C.13%D.60%

26.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

27.对环境人口容量不确定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环境承载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B.人均消费水平的差异

C.不同的假设条件和估计方法的结果是不同的

D.因为人口容量是不可能估计的

2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B.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居民的膳食结构D.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2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0.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

D.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二.综合题:

(共55分)

31.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读图6并分析:

(共12分)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分)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①主要原因是    

                               。

(4分)

②直接后果是

                                  

                             。

(6分)

32.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共12分)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国,老人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①__

______;②___________。

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

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

 

33、读“寒潮路径示意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受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________天气,气温将明显________。

(2分)

(2)寒潮多由________锋面活动造成,多发生在________季节。

(2分)

(3)寒潮给人类经济活动带来哪些危害

(2分)。

(4)寒潮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4分)

34.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6分)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0.93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_____(“高”或“低”)。

(1分)

(2)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________(“高”或“低”)。

(1分)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5.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是呈________趋势。

(2)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原为人口净迁出的____________市(直辖市),开始变为净____________地区。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5分)

31、(12分)

(1)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  (2分)

(2)①主要原因:

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4分)

②直接结果:

弥补了人口流人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劳动力不足,人才外流等。

(6分)

32、(12分,每空2分)

(1)AB

(2)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交通等压力大劳动力不足社会福利负担比较重

33、(10分)

34.(6分)

(1)低(1分)

(2)高(1分)

(3)甲组人口中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2分)

(4)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