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7506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x

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

高三上学期期终考试题

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4页。

2、答卷前,请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

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

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

D、踪迹(jì)姊(jiě)妹载(zǎi)歌载舞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B.目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中。

C.今年,政府要下大力气,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D.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开滦,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产量增加了两倍,使一个开滦变成了三个开滦。

4.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①,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②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

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①贲(bēn)、育:

孟贲和夏育,相传为古代的勇士,能力举千钧。

②倨傲鲜腆:

傲慢无礼。

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

背叛,叛逆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

通“现”,显露

C、其间不能容发发:

头发

D、不称其志气称:

相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非子房其谁全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C、且其意不在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属于表现作者所谓的“忍小忿而就大谋”的一组是()(3分)

①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②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

③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④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⑤高祖发怒,见于词色⑥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A、①④⑤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认为张良有节制力、忍耐力,有远大的抱负,能够在受屈辱时处变不惊,勇气十足。

B、此文文笔纵横开合,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风格。

C、此文根据《史记?

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

D、苏轼列举三个故事来证明己论: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勾践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高祖胜而项羽败,因项羽不能忍而轻用其锋。

9、断句、翻译(10分)

⑴给下面这段文字用“/”断句:

(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3分)

②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①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

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赏析。

(3分)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2)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

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3)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浅议经典文化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有文化教养的人。

亚理士多德认为,教育不仅仅在于完成一种职业训练,更在于使人摆脱“卑陋”的习性,提升德行和操修,追求善的生活。

现代文学先驱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

现代教育越来越专业化,知识体系的划分日益复杂纷繁,许多学校开始变成技术人才的短期培训基地,受教育者的知、情、意或德、智、体往往很难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心性和德行培养往往被忽略。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剑桥大学斯诺爵士撰写的《两种文化》一书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导致人文教育的危机。

于是,学者们纷纷倡导“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以补充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美德。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潜心古典学问是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的唯一途经。

”经典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经典确立的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告诉我们生活的基本意义和人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

今天,我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远离了基本的常道、常理、常法,比如诚信、公正、善良、宽容、无私、勇敢等。

从鲁迅那代人开始就把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奋斗的基本目标,到今天,必须承认我们还需要继续他们的工作。

提升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文学经典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传统。

现在的学生容易盲目地追求工具理性,把一技之长和社会实用性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全部,忽视内心情感和德行的培育,无法调整心灵的失衡、焦虑和痛苦,难以应对社会和人生中的各种困境。

在许多学生看来,只要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学好了,似乎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连中文系的大学生也会经常问老师:

学习《诗经》、《楚辞》有什么用?

背那么多唐诗宋词干什么?

或许,它们对于我们当下找工作确实帮不上什么忙。

可是,当我们在人生中碰到不幸、挫折时,面临公与私、义与利、荣与辱、生与死的取舍时,电脑会提供答案吗?

机器能解决问题吗?

但文化经典却会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

作家白先勇说得好:

“要说文学经典有用,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投射、一个根源。

如果中华民族没有屈原、杜甫、曹雪芹,我们这个民族将多么苍白;如果没有福克纳的小说,美国的精神文化就缺了一个大角;英国若少了莎士比亚,简直不可思议。

……文学经典的功用,主要是情感教育,有了文学的教育,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感情要成熟得多,看过、看通、看透《红楼梦》的人,的确要比没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高出一截。

……文学教人懂得欣赏美。

如何看夕阳,如何看月亮,如何看花开花落,潮来潮往?

什么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什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教人如何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大千世界。

”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真”的问题,“美”和“善”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和伦理、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和修养。

托尔斯泰早就讲过:

科学是另一回事,它不能给我们人生中的大问题提供答案,这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

科学只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手段,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就如金钱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桥梁一样,人不能栖息在桥上。

忘却了经典的人往往南辕北辙,在流行歌曲、肥皂剧和各种流行文化中去寻找精神慰藉,除了得到暂时的发泄外,极易成为商业文化的俘虏。

虽然文学有制造快乐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通过快乐要教会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文学有宣泄人情感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净化我们的情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按照亚理士多德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B.按照洪堡的观点,真正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或德、智、体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C.按照斯诺爵士的观点,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按照某些大学生的观点,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不必再为之花费时间和精力。

E.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科学技术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

13.关于文学经典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经典是民族心灵的直接反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学经典能使人的情感更加健康,能正确应对各种挫折和困境。

C.文学经典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能使普通人具备诗人的眼光。

D.文学经典能解答人生的重大问题,让人懂得真善美到底是什么。

14.第二段引用了列奥·施特劳斯的话和《文心雕龙》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经典具有哪两方面的特点?

(4分)

15.根据文意,造成经典文化教育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妻子的生日   孙春平

妻子的生日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

那天,我下班回家,阻止她下厨房,张罗着去饭店潇洒一顿。

妻子问,琳琳来电话了吗?

我摇摇头,知道她关心的是女儿的祝福。

妻子又问,也没发信息?

我说等晚上吧,她白天有课。

妻子在工厂里当质量检验员,车间里对打电话接手机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连手机都不配,生活得倒也清静自如。

那顿生日宴有些沉闷,妻子不止一次看表,又不止一次问我,你没把手机关上吧?

我便干脆把手机放到她面前,以保证她能得到女儿第一时间的祝福。

后来她又让服务员将饭菜打包,说回家去,担心琳琳将电话打进家去没人接。

我说,不是有手机嘛,何必?

妻子说嫌这儿乱,提起食品盒就走。

那是我们家里格外沉寂也有些郁闷的一个夜晚。

妻子坐在电视机前,抓着遥控器不停地调换频道,只是不说话,我有意找些有趣的话题,她也很少搭话。

我忍不住,抓起电话就要给女儿打过去,她坚决地制止,说:

“你贱啊?

”夜深,睡下。

我将手机一直开着放在枕边,但那一夜,一切都沉闷着,电话没响,手机也没响,我只听妻子不停地翻身,还有她压抑地叹息,直至我沉入梦乡。

清晨,妻子起来准备早点,脸色不好眼圈黑着。

我知道她有心事,便不再提昨日的话题。

我们只有这一个女儿,以前在家时,琳琳每临自己的生日前三五天,就开始大张旗鼓地作舆论准备。

离家去读大学,到了她生日那天,妻子则从早到晚不知要打去几次电话。

怎么到了妈妈生日这天,就忘得一干二净呢?

我心里也在抱怨,但我不能再火上浇油。

我在公共汽车上给琳琳发短信:

“你妈妈一夜未睡好。

”哼,但凡还有一点孝心,你自己想想吧!

整整一天,我的短信并没有换回任何反馈。

傍晚回家,妻子望我,我把目光避开,她的眼圈就红了。

她说从今天起,你和我谁也不要再给她打电话。

这一夜,妻子睡得很早,连电视也没看。

夜深的时候,我听门锁有哗哗的响动,惊得急起身披衣,刚刚按亮电灯,身上一直带着家门钥匙的琳琳已经站在我们床前。

女儿一手抱着蛋糕,一手提着装在塑料袋里的烤鸭,肩头披着薄薄的雪花,眼里噙着泪水说,妈,爸,我错了,我祝妈妈生日快乐……

那一刻,妻子已醒来。

她揉着眼睛,似乎怀疑这是不是在梦中。

旋即她跳下床,一个劲地拍拂着女儿肩上的雪花,嘴里也是一个劲地埋怨:

你这个傻丫头,大老远你跑回来干什么?

你不会打电话呀?

你不知道天冷呀?

你明天不上课啦?

……

琳琳只在家呆了两个多小时,后半夜就坐车返回学校去了,她不想耽误第二天的功课。

我送琳琳去车站回来时,妻子又开始埋怨我,说:

“就你手贱,发那个短信干吗?

孩子来来回回吃苦受累的,还得白搭多少钱呀?

”这哪里是钱的事,你心里热乎去吧。

这件事我以为做得挺成功——关乎对子女的教育嘛。

因此便说给了许多人。

那天,我给远在家乡的老父亲打电话,也说了这件事。

没想,父亲沉默了好久,才说,“我和你妈的生日你们忘了多少次,我和你妈埋怨过你们吗?

16.下面两则描写,分别表现了“妻子”怎样的内心活动?

(4分)

  ①我忍不住,抓起电话就要给女儿打过去,她坚决地制止,说:

“你贱啊?

  ②妻子又开始埋怨我,说:

“就你手贱,发那个短信干吗?

17.完成下面两小题。

(5分)

(1)用四个词语概括“妻子”的心理活动。

(2)“妻子”如此看重女儿的生日祝福反映了一种什么渴求?

18.作品的结尾寓意深长,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素面朝天毕淑敏

迟子建

(1)齐耳短发,白皙红润的脸色,善意的双眸,黑色圆口拉带布鞋,白底带着蚕丝一样细的黑纹棉布夹克,这就是毕淑敏就读鲁迅文学院时留给我的印象。

她在装束上那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确实很难想象她就是以《昆仑殇》享誉文坛的作家毕淑敏。

她钻入菜摊儿,站在公共汽车站牌下,跻身于商场等等,确实与别的妇女相差无二。

这也就是毕淑敏的平常,同时也是不平常之处。

我常常觉得,那些装束上很前卫,言谈举止很新潮的女性,其骨子往往却是计较、琐碎、世俗的;而装束庄重、言语谦和的知识女性,其灵魂深处才真正拥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力量,对艺术探索的执著和标新立异。

(2)谦和的毕淑敏在研究生班里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身为医生的她,对待同学们各种身体不适的咨询总是显得那么有耐心,而且还积极地带一些药送给同学。

她总是笑微微的,雍容大度,从未听说她与谁隔阂或者给谁难堪过,可以想见她良好的修养和出色的心理素质。

我曾暗自勾勒过毕淑敏的晚年形象,一个慈祥的胖老太太坐在环绕着花草的庭院里,她是坐在藤椅里的,眯缝着眼,在享受滋润的太阳。

她膝下儿孙满堂。

毕淑敏是个有福之人,因而会有这么理想的晚年。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让我们能联想到晚年的,而你一望毕淑敏,便知这个来自雪域高原的人会有一个洗尽铅华、归于平淡的美好晚年。

(3)算起来,与毕淑敏在研究生班三年同窗的交往是极为有限的。

真正交往却是在毕业之后。

虽然这时也较少见面,但电话却成了联络情感、交换创作想法的好方式。

我只要去北京开会,总要和她联系一下,彼此聊天,谈身体,谈现状,谈未来,谈创作,等等,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记一九九七年盛夏我从美国回到北京,当夜毕淑敏来看我,提起不久前有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在纽约召开,邀她前往,而会期只有三天。

毕淑敏说她决定不去了,理由是刚到那里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得登机返程。

毕淑敏笑言:

“美国搁在那儿,又跑不了,以后再说吧。

”这是我印象中的毕淑敏说过的最豪迈最幽默最有寓意的话了。

把它套用她的文学观,我想也一样适合。

那便是从容、不急不躁、自信和有耐性。

(4)毕淑敏的生活经历我想很多热爱她的读者比我还要熟悉。

她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青年时代到了西藏当兵。

毕淑敏是个飒爽英姿的女兵。

然而在雪域高原上,恶劣的气候对女兵来讲怎么来说都是一种摧残。

然而她挺下来了,不仅挺了下来,还将这种苦难变成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经过了净化的灵魂得以在京城无边的烟尘和喧嚣之中,流淌出那么多有关西藏、有关生与死的凄美故事。

苦难之于人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是对生活永久的怨艾和变本加厉的报复,一种则是对生活的珍惜和积极的不遗余力的创造。

毕淑敏属于后一种,她用自己的笔,使那片雪域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梦想和圣地,而不是埋葬之地。

(5)毕淑敏的创作是勤奋的。

她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为我们所熟悉,最近她的长篇处女作《红处方》又引起轰动,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我婚后在大兴安岭休闲的一段日子里,正赶上各有线台在播放《红处方》,于是每日很守时很积极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可惜的是电视剧的《红处方》拍得不尽如人意,还是读原作的感觉更好。

这也就是很多作家在把自己喜爱的作品改编权交与影视单位后,总有些惴惴不安。

那滋味就像把爱子送人了,不知道他摊得摊不上个好人家而牵肠挂肚。

好在连最普通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

要想真正了解和判断一个作家,还是去读她的作品。

19.毕淑敏是享誉文坛的知名作家,在本文作者的眼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20.文章开头部分的外貌描写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分)

21.文中有多处议论性的语句,请选一句进行赏析(答题时说出第几段哪一句即可),并谈谈作者议论的意图。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根据下列语句,给“流星雨”下定义。

要求:

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1)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2)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受大气的摩擦。

(3)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焰火。

(4)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23.学校校刊开办了一个新栏目《校园作家大看台》,目的是为喜爱文学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编辑为该栏目写的开头语前两句是“大看台留下校园作家的足迹,这是一个洋溢青春的园地……”请你续写两句话,把栏目开头语续写完整,字数在30字之内。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

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

“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

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项中的"箴"应读"zhēn";c项中的璞"应该读"pú"D项中的"姊"应读"zǐ"。

2、B句“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能令人满意或还能振奋人的意志”。

从B句要表达的意思上看,有“强人所难”之意,这个意思是“差强人意”不能表达的。

其余各项的成语都运用得很恰当。

3.D

4.A

二、7小题,共33分。

5、A(迎接,出迎)

6、D(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A副词,表反问;代词,代第一人称B表顺承关系;表转折关系,都是连词C况且;尚且)

7、C(①⑤写的是难忍“小忿”的例子⑥与题干无关)

8、D(用四个故事,还有一个“韩信欲为王,高祖听张良言而赐之”的故事。

9、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4分)

⑵①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

(一句1分。

急、犯、乘是关键词)(3分)

②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屈人之下)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啊。

(一句1分,报、下人、匹夫是关键词。

)(3分)

10、

(1)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1分)

(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4分)

11、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⑵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⑶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每空1分)

12.AE(A.原文是“教育不仅仅在于完成一种职业训练”,并未否定职业训练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E.“科学技术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是托尔斯泰的意思。

“金钱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桥梁”是作者打的一个比方,用来说明手段不能代替目的。

13.D(文中说“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真’的问题,‘美’和‘善’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和伦理、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和修养”。

14.①时间方面,它产生于古代,但任何时代都适用;②内容方面,它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是人立身处世应当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

(从时间和内容两方面答,最高给4分;从两句字面答,如答为“经典可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