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7754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促进学习的评价(第5版).ppt

好的评价=GPS,AssessmentforLearning,王少非博士台州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内容,一、课堂评价的指向:

促进学习二、促进学习的评价:

策略,从“神题”说起,20/31/1009寸+1寸=1尺123456091、3、5、7、9央视2013年5月27日的特别关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题:

“有个人到一个地方去,他来去乘的交通工具是一样的,可他去时只花了一个小时,回来却花了两个半小时。

请问这是为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跟其它三种不同的动物。

”五年级学生的数学题:

有三组数字,分别是(1、3、7、8);(2、4、6);(5、9),每组数字都因一个共同规律,请说出规律。

历史与社会试题:

1、黄花岗起义第一枪谁开的?

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

2、黄花岗起义第二枪谁开的?

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

3、黄花岗起义第三枪谁开的?

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

教材中说“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任何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那里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

”R.Stiggins“如果评价不能在课堂层面有效地运行,那么其他层面的评价都是在浪费时间。

”R.Stiggins,案例一,写作课教师首先提供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和分析。

小组和班级讨论该文为什么优秀。

随后教师提供了一篇糟糕的文章,由学生来分析,找出其特征。

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找出其基本差异。

基于这种分析,班级通过合作讨论确定了高质量的作文的关键特征。

学生合作将这些特征转化成评分规则(rubrics)。

学生开始起草作文。

然后,学生交换草稿,相互分析和评价,运用评分规则的语言提供关于如何改进的描述性反馈。

教师应学生的请求提供关于特定质量维度的描述性反馈。

结束时,并非每一篇作文都是优秀的,但大部分都有较高质量。

且大部分学生在上交自己的作品时都很有信心。

案例二,Gail是五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属F等,因此要呆在失败者行列。

他已准备放弃数学。

可是他的老师分发了另一张卷子。

那是一张老师希望学生从测验中学习的工作表。

表上列着测验中的20道题,要求学生填写其在测验中的表现。

Gail检查了答案,对12题,错8题。

教师要求学生诚实地评价为什么会错。

Gail发现8道做错的题中有4道是因为粗心所致,自己知道如何订正,另外4道他真的不知道如何解决。

接着教师分发了一张测验所覆盖的数学概念表,让Gail和他的同学们确定自己不理解的概念是什么。

Gail发现他的错误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教师已经准确地指出每道试题所要测量的能力,并根据学生未掌握的概念对学生分组进行补充性教学,也让学生知道避免简单错误的策略。

当这些工作完成时,教师用同一卷子实施了另一次测验。

Gail得到100。

他从自己的座位上高高的跳起来。

他的成功经历开始了。

一、课堂评价的指向:

促进学习,选拔认证监测判断诊断,

(一)评价的多重目的,外部评价对促进学习作用有限,外部评价的目的决定了其难以很好成为教学决策的基础。

编制;实施时间;分析单元;反馈时间。

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的一个孤立的环节。

评价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的基础。

课堂层面的评价就是要为教学和学习的改善提供决策基础,即引导教学和学习。

(二)课堂评价的目的,(三)良好的课堂评价的特征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改善的课堂评价才是良好的评价。

好的评价=GPS,学习即旅程评价即GPS,DPS何以导航?

清晰的目标准确的定位(6条轨道上24颗卫星,地球上每一点均能观测到6-9颗卫星)及时的反馈主体的理解,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三位一体)准确的信息收集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参与(自我评价),二、促进学习的评价:

策略,评价促进学习的关键,教师能基于证据调整教学,做出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改变或改善;学生能运用证据主动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两个系列的问题,

(一)提出清晰明确的目标并让学生知道,父亲的脚后跟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

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

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的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

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

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

“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

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

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

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丢失。

黄武雄:

老师,我们去哪里谈中学数学,促进学习,即推动学生达成或接近预期的学习目标。

目标决定评什么,怎么评。

目标必须准确、清晰地加以陈述,并让学生知道。

目标从哪里来?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的关键依据!

如何让学生明确目标,学生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

“所评即所得”三种方式:

直接将目标告知学生;运用良好的作品样例;运用评分规则。

直接告知,在教学之前;运用学习目标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或进行这些活动;将学习目标术语转换成学生可理解的语言。

解释:

“我们要学习推断,也就是要学习运用一些线索作出合理的猜测。

”提供目标列表:

“我们要学习分数。

要读出和写出1/2、1/3、1/4、1/10;读并写出带分数;将十分之几转换成小数。

”,运用样例,让学生知道我们期望的优质表现。

优秀的样例;有普遍性问题的糟糕样例一个程序:

展示一个匿名的良好作品的样例。

学生按评分指南的一个指标独立评分;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分数,用评分指南上的语言解释理由;班级共同确定分数,让学生自愿解释理由;就差作业重复同样的过程。

运用评分规则,课程标准:

运用模型和适当的词汇比较和分析多边形、多面体、椎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两图形有何相似之处?

有何不同?

尽可能列举。

运用适当的数学词汇,写出你期望的学生回答,相似性它们都有四条边(或四个角);都有平行边;都有两对等长的边;有相同的面积;底边长度相等;高度相等。

不同之处一个四角相等,另一个不是;一个有直角,另一个没有;一个是斜的(或者一个是由正方形构成的);周长不相等。

何种回答是你不能接受的?

只讲到4边4角而没有讲到其他理由;指出两个图形都有直线,这不能作为他们相似的理由。

两个图形形状不同,来自NAEP的答案实例,扩展相同:

“都有4条边。

”“都有平行边。

”不同“一个有直角。

”“一个是斜的。

”,令人满意相同“它们长度一样。

”“他们有同样数量的房间。

”不同“它们形状不一样。

”“直角数量不同。

”,SampleResponsesfromNAEP,部分满意相同-“顶边都是直线,都有四个角。

”不同-“一个有斜线,另一个没有,形状不一样。

”,最低水平相同-“它们都是方形的。

”“它们都能斜过来。

”“他们都能变成许多形状。

”不同-“形状不同。

”“一个是斜的”“一个是值的”,

(二)设计适当的评价工具,认知类型匹配评价任务应能引发学生目标所要求的认知活动。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考虑评价目标。

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其适用范围、优势和缺陷。

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内容标准:

学什么?

表现标准:

学到何种程度?

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分解:

动词+名词评价目标即学习目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评什么?

课堂评价应当关注什么?

成就还是心向?

例:

一道四年级数学题下列哪个字母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拆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个部分?

a、Zb、Fc、Yd、S本题检测的是空间想象能力,而不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技能。

除非四年级的数学课堂教过通过想象把字母或其他东西拆分。

课堂评价评什么?

通过教学获得的成就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成就例:

一道六年级科学题植物的果实通常都有籽。

根据这一条件判断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果实。

a、榴莲b、芥蓝c、柠檬d、桑葚例:

一道三年级数学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三角形?

a、帆板的帆b、斜拉桥的桥塔与拉索c、金字塔的底d、房子的人字架应当评通过教学获得的成就,而教学必须是基于标准的教学。

评价目标即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也源于课程标准。

怎么评?

题型的适用范围、优势与缺陷,提问技术,改变提问方式能够影响:

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的表达;学生展示的理解的范围;评价学生理解所需的问题的数量。

想知道学生是否了解质数的特征,问“7是质数吗?

”这个问题能让教师了解他所想了解的东西吗?

如果问题换成“为什么7是质数”呢?

(三)正确运用评价结果,对学习的评价与为学习的评价的区别评价工具是否有终结性和形成性之别?

区别不在于评价工具本身,而在与评价结果的运用。

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做出判断,而是用结果为改进提供支持。

适当地解释评价结果常模参照或标准参照正确地运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是用于作出判断,而要用于反馈(自我反馈和给学生反馈)分数、等级等评价性反馈对于促进学习价值有限。

更有价值的是描述性反馈。

DescriptiveorEvaluativeFeedback,下次要更努力。

在讲演时你要与听众保持目光接触。

准备工作做得很好。

小明同学已为上课做好准备。

他坐得很好,且很安静。

B+你的作文在观点和内容上可得5分,但语法规范只能得2分。

你在三位数乘法中犯了一些简单的错误。

下次要花几分钟检查。

你的成绩总在平均分之上。

数学成绩达标。

你已很接近目标,只需要再做一点点工作,你就能到达。

一道数学试题,我买了500克香蕉,一些苹果,以及1公斤牛肉。

我总共买了6公斤水果,那么我买了多少数量的苹果?

学生1:

4.500公斤学生2:

5.950公斤学生3:

5.500克,评价标准,对问题情境进行正确解读;在问题情境中正确运用数学工具(如加减乘除,单位转换等);答案的正确性。

学生1:

不符合标准1,没有注意到干扰性因素;学生2:

不符合标准2,在计算或单位换算中发生了错误;学生3:

不符合标准3,答案以克为单位。

一道语文试题,阅读以下问答,填写完成下列对话。

小明:

小龙:

我要去踢足球,你呢?

小明:

小龙:

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

小明:

学生甲小明:

我要和你一起去踢足球。

小龙:

我要去踢足球,你呢?

小明:

那你也去操场。

小龙:

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

小明:

你不愿意下午做这件事吗?

学生乙小明:

你相去做什么?

小龙:

我要去踢足球,你呢?

小明:

我相和你一起去打栏球。

小龙:

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

小明:

那好。

下五见。

学生丙小明:

你做什么今天上午?

小龙:

我要去踢足球,你呢?

小明:

我你想看电影去。

小龙:

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

小明:

那好。

统一。

学生丁小明:

小龙:

我要去踢足球,你呢?

小明:

小龙:

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

小明:

小龙上午应该去操场踢足球,而小明更想去看电影。

小明同意上午去踢足球。

评分标准,答案与已知材料的匹配性(符合语境)书写的正确性句法的正确性对命令要求的符合程度。

学生甲符合所有标准,除了标准1;学生乙符合所有标准,除了标准2;学生丙符合所有标准,除了标准3;学生丁符合所有标准,除了标准4。

反馈的四个层面,任务层面:

作业完成得很好信息加工层面:

思考很周密,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能不能从另一角度去想想?

自我管理层面:

很好,有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了;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个人层面:

你真聪明;棒棒棒,你真棒!

在任务和加工层面以及两者的关系上描述;在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时运用自我管理层面的描述;避免个人层面的反馈。

(HattieandTimperley,2007),良好的反馈,反馈必须清晰。

应当向学生提供关于表现状况的具体清晰的细节。

清晰性有助于保证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可利用性。

让学生能理解;抓住最重要的方面;关注与主要学习目标相关的点;考虑学生的水平,搞笑的作业,可反馈呢?

1.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

师评:

海量!

海量!

2.早上起床整理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

师评:

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殡仪馆?

老师一直都不知道3.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师评:

好吃吗?

鸡粪?

4.我的历史老师长发披肩,个子矮小,脾气不好,有一点点胸师评:

历史老师要我转告你:

“等下次上历史课,皮给我绷紧一点。

”5.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师评:

你是该忧了不及格。

6.要下雨了,农民伯伯都在地里捡小表。

师评:

哪里可捡?

周日咱们组织一次义务劳动。

7.食食物者为俊杰,适者生存。

师评: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

挑肥拣瘦,不是养生之道。

8.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坚定方向师评:

此路可继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之后,登上第九大奇迹。

9.看着天上阴沉沉的天师评:

天外有天!

10.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野猪,肥硕、笨拙的野猪已经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周旋了不知多少圈。

师评:

舍生逃命?

野猪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

11.一个萧条的年轻人孤独地走在寒冷的大街上。

师评:

可怜的孩子!

反馈必须及时。

间隔太长的时间给予反馈往往会使反馈失去应有的作用。

GPS&视频游戏事实性知识要给予即时反馈,涉及思考、理解的可稍延缓。

反馈必须持续。

学生需要持续追踪自己的进步,教师必须基于评价结果持续地频繁地给出反馈信息。

反馈应当依据学习目标。

反馈信息来源于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比较。

三种参照。

千万避免与他人作比较小学生作文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中山陵,看到了三个孙中山,一个站着的,一个坐着的,一个躺着的,最后,我还在马路边撒了一泡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

如果各位要给这篇作文评分,你怎么评?

需要我提供额外的信息吗?

如果需要,你还希望知道什么?

反馈必须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效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终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调整实现的。

“教师的一个长期教学目标就是使自己渐渐的不再作为唯一的反馈提供者”。

关注改善。

反馈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习的改善。

提供建设性、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建议;保证学生有改进的时间;反馈的数量要少,保证学生能吸收和应用。

进度重要还是落实重要?

(四)让学生参与评价,两个过时的假定:

要促进学生学习就必须给学生焦虑感;当将学生与他人做比较时,学习动力会自动产生。

视角的转换:

从学生视角看评价,学生视角中的评价,从学生视角看评价给我们的启示:

别让学生因为失败而陷于无助,丧失信心;尽快让已丧失信心的学生恢复信心“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别连续失败两次。

”结论: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决策者,任何决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决策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学生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关键用户。

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了解目标;参与设定评价标准;运用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记录自己的表现,明白、监控自己在达成目标的旅程中的进步;与他人交流自我评价的结果;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