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050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docx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版

第2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浓度、压强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从浓度、压强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与实质

(1)概念: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化学平衡会移动,在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2)实质:

改变条件后,①v正≠v逆,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分析

注意:

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条件改变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改变(  )

(2)化学反应速率v正、v逆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改变条件使v正增大了,则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4)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逆一定比v正小(  )

答案 

(1)√ 

(2)× (3)× (4)√

甲同学认为,只要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一定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这个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改变条件只有使v正与v逆不再相等,化学平衡才会被破坏,发生移动。

 

二、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①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原理

+H2O

+2H+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黄色变为橙色

橙色变为黄色

实验结论

c(H+)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aOH溶液使c(H+)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原理

Fe3++3SCN-Fe(SCN)3(红色)

实验步骤ⅰ

实验现象

溶液颜色变深

溶液颜色变深

实验步骤ⅱ

向试管①中滴加0.01mol·L-1

NaOH溶液

向试管②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颜色变浅

溶液颜色变浅

实验结论

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滴加NaOH溶液,由于发生:

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问题探究]

已知反应:

mA(g)+nB(g)pC(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t1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正增大,而v′逆不变,则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请参照上图,画出t1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其反应速率的变化,并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答案 

t1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正减小,而v′逆不变,则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②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提示:

压强是否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要看压强改变是否使浓度发生改变,从而使v′正≠v′逆。

[问题探究]

(1)对于反应mA(g)+nB(g)pC(g) m+n

t1时刻,增大容积,压强减小,v′正、v′逆均减小,缩体方向的v′逆减小幅度更大,则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请参照上图,画出t1时刻,缩小容积,其反应速率的变化,并分析化学平衡的变化。

答案 

t1时刻,缩小容积,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缩体方向的v′逆增大幅度更大,则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对于反应mA(g)+nB(g)pC(g) m+n=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t1时刻缩小容积,其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又有何变化?

答案 

t1时刻,缩小容积,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

(1)合成氨反应中,增大N2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  )

(2)C(s)+H2O(g)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C(s),v正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  )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4)增大压强可使2SO2(g)+O2

2SO3(g)平衡向正向移动,原因是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

(5)恒容容器中充入He,可使N2(g)+3H2(g)2NH3(g)平衡向正向移动(  )

答案 

(1)√ 

(2)× (3)× (4)× (5)×

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H2+I2(g)

2HI(g)的反应,其中I2(g)为紫红色,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体积加压,气体颜色加深,是否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否,因为该反应为等体反应,所以加压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加深是因为缩小体积c(I2)增大。

2.检验Fe3+的存在,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发生反应如下:

 FeCl3+3KSCN3KCl+Fe(SCN)3

(棕黄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能使该可逆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________。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入Fe粉 ③加入FeCl3固体

若有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请解释原因。

答案 ②③ 该可逆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Fe(SCN)3,加入KCl固体,只增加了c(K+)、c(Cl-),未改变c(Fe3+)、c(SCN-)、Fe(SCN)3浓度,平衡不移动。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xA(g)+yB(g)z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若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气,则平衡________移动。

(3)若保持压强不变,通入He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y、z的关系为_____。

(4)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________移动。

答案 

(1)正反应 

(2)不 (3)x+y<z (4)不

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容时,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恒压时,通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在恒容容器中,改变其中一种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的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应以浓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如H2(g)+I2(g)2HI(g)],当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时,无论任何情况下平衡都不发生移动。

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

Cl2+H2OH++Cl-+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  )

A.H+浓度减小,HClO浓度减小

B.H+浓度增大,HClO浓度增大

C.H+浓度减小,HClO浓度增大

D.H+浓度增大,HClO浓度减小

答案 C

解析 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而强于次氯酸,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后,与盐酸反应,而不与次氯酸反应。

又由于H+浓度减小,平衡Cl2+H2OH++Cl-+HClO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HClO浓度增大。

2.反应:

2SO2(g)+O2(g)2SO3(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B.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C.温度、容积不变,通入SO2气体

D.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少量H2S气体

答案 B

解析 恒温恒压下充入氮气,容器容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同等倍数减小,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恒温恒容下充入N2,对原平衡各组分的浓度无影响,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容下通入H2S气体,SO2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3.改变反应容器体积使压强变化,但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Fe2O3(s)+3CO(g)2Fe(s)+3CO2(g)

B.3H2(g)+N2(g)2NH3(g)

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

答案 A

解析 对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A项符合上述要求。

4.在常温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伴随着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受压强变化影响的是(  )

A.2NO2N2O4

B.2NO22NO+O2

C.2HIH2+I2

D.FeCl3+3KSCNFe(SCN)3+3KCl

答案 D

解析 C项是等体反应,改变压强颜色会发生变化,但是平衡不移动;D项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a>b

答案 C

解析 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即压强减小到原来的一半,A、B的浓度都变为原来的50%,达到新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即b>a,B的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及A的转化率都增大了。

题组一 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理解

1.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答案 B

解析 如果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幅度一样大,则平衡不移动,A项错;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B项对;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项错;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改变(如固液反应或容器容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平衡也不一定移动,D项错。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SO2(g)+O2(g)2SO3(g)达到了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发生下述变化,其中可确定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v(SO2)增大B.v(SO3)减小

C.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D.SO3的质量不变

答案 C

解析 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的增大或减小,仍然相等,平衡不移动;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SO3的质量不变,平衡不移动。

题组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反应:

A(g)+B(g)C(g)+D(s)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

答案 D

解析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注意本题中物质D是固体,其浓度是常数,故改变物质D的量对平衡无影响,D项正确。

4.从植物花中提取一种有机物,可用简化式HIn表示,在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在该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该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

A.盐酸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D.过氧化钠

答案 B

解析 改变条件后溶液呈黄色,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该降低氢离子的浓度,符合要求的是B、D两个选项,但是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黄色会褪去,只有B项正确。

5.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2CrO

(黄色)+2H++Cr2O

(橙色)+H2O。

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现欲使溶液颜色由橙色变黄色,可以在溶液中加入(  )

①H+ ②OH- ③K+ ④H2O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B

6.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

甲:

10mL0.01mol·L-1的FeCl3溶液和10mL0.01mol·L-1的KSCN溶液

乙:

5mL水、10mL0.01mol·L-1的FeCl3溶液和5mL0.01mol·L-1的KSCN溶液

丙:

10mL0.1mol·L-1的FeCl3溶液和10mL0.1mol·L-1的KSCN溶液

A.甲试管B.乙试管 C.丙试管D.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 三支试管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

Fe3++3SCN-Fe(SCN)3(红色),由于丙试管中Fe3+和SCN-的浓度最大,故其颜色最深;甲与乙相比,甲中SCN-的浓度大于乙,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故乙中颜色最浅。

7.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A(g)+B(g)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

B.A的转化率增大

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

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答案 D

解析 增大A的浓度,尽管平衡右移,但加入的A不可能全部转化,平衡的移动只是一个减弱的过程。

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

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降低,而同为反应物的B的转化率升高。

因为A的总量在增大,C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

题组三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8.(2019·赣州高二检测)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況下,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将NH4HS固体全部移走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答案 C

9.已知化学反应2A(?

)+B(g)2C(?

)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是气体,C是固体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D.A是固体或液体,C是气体

答案 D

解析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向为缩体反应,由于B为气体,所以C为气体,A为非气体。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A.移走少量C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D.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

答案 C

解析 A项,C为固体,改变其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错误;B项,扩大容积,v正减小,c(D)也减小,错误;C项,缩小容积,浓度增大,速率也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D)也增大,正确;D项,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错误。

11.(2020·金华高二月考)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再达到平衡,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1。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y

C.C的体积分数降低D.B的浓度增大

答案 C

解析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为0.25mol·L-1;体积扩大两倍再次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0.3mol·L-1>0.25mol·L-1,说明体积增大(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y>z,C的体积分数降低,B的浓度减小。

12.(2019·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到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到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中增加C(s)的物质的量,由于浓度未变,平衡不移动,所以错误;②中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右移,其他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而此物质的转化率降低,所以错误;③中对于气体参加的非等体积的可逆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错误;④中在恒压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浓度减小,若是非等体积反应,则平衡会发生移动,所以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13.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

与黄色的CrO

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

+H2O2CrO

+2H+,重铬酸钾(K2Cr2O7)溶于水配成的稀溶液是橙色的。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____色。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

(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色,因为___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填“逆向移动”或“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黄 OH-与H+结合生成水,c(H+)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CrO

浓度增大,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2)橙 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r2O

浓度增大,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色 (3)正向移动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解析 加碱中和溶液中的H+,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的c(CrO

)增大;加酸使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的c(Cr2O

)增大;加Ba(NO3)2,发生的反应为Ba2++CrO

===BaCrO4↓(黄色),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将由橙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14.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

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1 3 2 

(2)气态 固态或纯液态 气态

解析 

(1)设A、B、C、D初始物质的量都为mmol,由可逆反应:

           aA+ bB cC(s)+dD

初始时物质的量/mol m  m   m  m

转化的物质的量/mol n 

  

n n

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得a∶b∶c∶d=n∶

n∶n=2∶1∶3∶2,即得a=2,b=1,c=3,d=2。

(2)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说明反应体系中有气态物质;而平衡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体积相同V前=V后,即A为气体,B为固体或纯液体,C为固体(题设条件),D为气体时合理。

15.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

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

I2(aq)+I-(aq)I

(a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b.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

d.加入AgNO3溶液平衡向左移动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N2(g)+3H2(g)2NH3(g) ΔH<0。

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后,加入N2,该反应的ΔH增大

b.平衡后,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不变

c.平衡后,充入NH3,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大

d.若反应前充入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高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缩小容器体积

b.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N2和H2

c.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d.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e.液化NH3并分离

答案 

(1)a 

(2)①bc ②abe

解析 

(1)加入苯,I2易溶于苯,平衡I2(aq)+I-(aq)I

(aq)向左移动,a项不正确;配制碘水时,加入适量KI溶液,平衡向右移动,I2的溶解度增大,c项正确;加入AgNO3溶液,I-+Ag+===AgI↓,平衡向左移动,d项正确。

(2)①ΔH与反应物N2的量无关,ΔH是表示1molN2(g)和3molH2(g)完全反应时的焓变,故平衡后再加入N2,该反应的ΔH不变,a项不正确;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ΔH不变,b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再充入NH3,相当于增大压强,达到平衡时,NH3百分含量增大,故c项正确;若反应前充入的N2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反应中转化的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所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低,d项不正确。

②a、b项为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α(H2)增大;c、d项平衡不移动,α(H2)不变;e项平衡向右移动,α(H2)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