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0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课后练习题及问题详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一般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一般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门具体语言。

它所研究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所以它会受到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

答:

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严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开展而开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第二,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第三,社会的开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开展变化,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在语言上反映出来,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研究对象方面,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如此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X,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方面,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某某,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注释,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求来研究文学的,而现代语言学的语言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开展得共同规律。

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以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根底上建立起来的,下面有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是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某一种语言的规律。

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开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学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的时代状态,规律,对之进展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词汇学,描写词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第一章

1.语言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根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与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阶段和〔〕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根底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说话中不具有主观性。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表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根底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X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脑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X三的错误在哪里?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

思维。

2、信息传递;

人际互动。

3、语言。

4、左;

右。

5、独词句;

双词句。

二、判断题。

1-8、√×

×

√×

三、思考题。

1、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根底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如此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根底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根本的手段。

2、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映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只动脑筋时进展比拟、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思维的时候需要用语言。

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不可别离。

4、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根底。

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右大脑分别控制向对一半的身体行为,同时,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功能以与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如此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大脑的具体功能分区大致分为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和听区,对称分布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

5、儿童语言习得具有先天的生理根底,这就是大脑具有的机能。

但是如果出生后没有处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没有外在的社会条件,这种语言能力就不能得到开发,到大约12岁左右,这个潜能就消失了,以后再也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运用语言,心智也不能得到正常开展。

这个时间称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

儿童语言习得临界期的存在,既表现出语言能力具有先天的自然生理根底,同时也反映出具体的语言系统的社会属性,离开正常的语言社会,先天的语言潜能无法实现。

6、不同的语言对现实世界的编码方式有很大不同。

这可以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比如,音义关联模式、词汇的概念分类、语句表达中必要的语法X畴。

不同语言间的种种差异充分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7、思维的根本形式都要依靠语言,概念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

8、略。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和〔〕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括〔〕和〔〕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别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的概括。

4、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

5、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和〔〕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6、语言符号的〔〕和〔〕,是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

7、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层的最小单位。

8、〔〕和〔〕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9、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根底看是不具有〔〕和〔〕。

10、我们是通过〔〕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

〔〕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次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

为什么?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符号系统的关系?

5、说明“X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6、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

7、汉字是否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为什么?

1、词;

规如此

2、形式;

意义

3、心理现实

4、编码

5、客观现实;

语言符号

6、任意性;

线条性

7、形式;

符号

8、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9、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10、文字;

信息。

1、正确。

如果不考虑人在记忆上的局限,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

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

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

2、错误。

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如此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3、正确。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比如,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是用来指示交通的符号装置。

符号的形式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信号灯,它的意义也不是专门针对某一条具体的街道上的某些车。

它的形式是交替闪亮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分别代表了禁止通行、准许通行和警示的意义。

在不同的街道上,虽然具体的信号灯的大小颜色可能有不同,道路和车辆也各不一样,但是作为交通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不变。

4、正确。

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承受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

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展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

5、错误。

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又各不一样。

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与人的所有存在:

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与它们的相互关系与其变化。

心理现实如此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6、正确。

就单个的语言符号而言,其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从属的符号系统,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

同样是拟声词,汉语的“叮叮当当〞所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是汉语符号系统特有的,而英语中的“jingling〞也是模仿类似的声音,但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就是英语符号系统所特有的。

7、错误。

句子是由假如干单个符号构成的。

这些符号在线性的组合中是一个接一个,但是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不是在一个层面上一个接一个发生的,常常是小的符号先构成了更大些的结构单位,大的结构单位还可以构成更大的单位,如此类推,最后构成句子。

句子虽然可以很长,但结构关系是有条理的,不是随便组合而成的。

组合关系不是无限的。

8、错误。

音位是语言的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按一定的规如此组合成更大的单位——音节。

三、思考题.

1、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

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

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

口称的“房子〞,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如“粉笔〞,和实际的粉笔是有很大的区别。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我们知道,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汉语发音为“shū〞,英语为“book〞。

反过来,相近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

这些都说明,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4、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在语言使用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单个符号的音义关系,还要了解符号序列中符号之间的关系以与单个符号和符号序列整体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完整意义的表达或理解的目的。

这些关系的表达都是有一般规如此的,而这些规如此多表现为不同种类符号的线性组合方式上。

例如“香瓜〞和“瓜香〞的意义不同是由于符号的结构关系不同,而结构关系的不同是由符号的线性排序不同来表达的,语言结构规如此就隐含在这些线性序列中。

所以,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根底。

5、周日X三请李四春游。

周日李四请X三春游。

X三周日请李四春游。

李四周日请X三春游。

X三请李四周日春游。

李四请X三周日春游。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的约定关系。

一个符号可以包含假如干个意义,这无形中把符号的数目扩大了几倍。

词不过是说话的材料,把词和词组合起来造成句子才能进展交际。

句子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组织起来的。

语言提供了成万个词和多种灵活的造句规如此,自然可以让人们造出无限的句子来。

6、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一样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比方拿“红花〞这个符号的结构来说,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蓝、白、紫、大、香……〞,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眼睛、房子……〞,这两组词各自构成一个聚合。

组合关系是以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为根底的。

聚合分类是线性组合实现的根底。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同时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第三章

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

音素;

音位;

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

音节;

语流音变;

音步。

二、单项选择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根底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

、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u]、[c]、[h]B.[y]、[ts'

]、[x]

C.[u]、[ch]、[h]D.[x]、[y]、[k]

4.如下说法,〔〕是正确的。

A.汉语中的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的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如下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高,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X。

8.如下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ê

-[e]B.j-[y]

C.h-[x]D.b-[b]

9.如下发音方法完全一样的一组辅音是〔〕。

A.[t]-[d]B.[b]-[p]

C.[s]-[z]D.[t]-[k]

10.如下各组对元音区别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上下不同。

C.[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上下不同。

11.如下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A.[x]-[h]B.[t]-[d]C.[c]-[ch]D.[z]-[ts]

12.如下说法,〔〕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

老虎"

时,通常要把"

老"

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三、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如下元音:

①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

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2、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3、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4、画一X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根本元音。

5、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如下音位具有对立关系。

〔提示:

例如/p/—/b/对立,最小对立对儿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

6、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

7、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

四、思考题

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2、怎样认识理解划分音位的原如此?

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

4、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什么是语流音变?

主要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6、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

7、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从声学的角度粗略地说,音高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频率的快慢〔也即单位时间内振动周期的多少〕,音强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长主要取决于声波持续的时间,音质如此取决于声波中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

音素:

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音位:

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

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音节: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

音步是由假如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登时〕出现的轻重、上下、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表现。

音步一般为2—3音节,也可以是单音节或4—5音节。

二、选择题。

1——5C、C、B、A、D6——10B、C、C、D、A11——13B、A、B

三、分析题。

1、①---⑤[V]、[e]、[a]、[u]、[y]。

2、①/p/-/p'

/:

发音方法不同,[p'

]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

②/g/-/k/:

发音方法不同,[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

③/m/-/n/:

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

④/p/-/k/:

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重音,[k]是舌尖后音。

⑤/s/-/z/:

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浊檫音。

⑥/u/-/o/:

舌位上下不同,[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⑦/ts/-/ts'

发音方法不同,[ts]是清不送气塞檫音,[ts'

]是清送气塞擦音。

3、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其实际读音分别是[a]、[A]、[?

]。

这三个读音其实都是/A/音位的音位变体,其中da中的[A]是典型变体,ban中的[a]是由于受到韵尾n的同化影响所产生的变体;

guang中的[α]是受韵头[u]或韵尾[η]同化的结果。

因此它们始终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中,自然属于一个音位。

4、八个根本元音[i][e][ɛ][a][u][o][ɔ][ɑ]

5、〔1〕/p/—/f/〔2〕/s/—/z/〔3〕/m/—/n/〔4〕/b/—/v/〔1)pair----fair

(2)sap----zap(3)more----nor(4)bow------vow

6、[´

splendid]两个音节splen——did

[træ

ns´

leitəbl]4个音节træ

ns——lei——tə——bl

7、〔1〕棉袍mieŋpɔ→mieŋmɔ〔2〕戏台xietai→xielai〔3〕米缸mikouŋ→miouŋ

〔4〕清唱ts‘iŋts‘y?

ŋ→ts‘iŋʒyɔŋ

①是顺同化。

上字鼻尾韵,下字声母是[p]、[ph]的,受到鼻音[ŋ]的影响变成了鼻音[m]。

②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t]变成[l]。

从清塞音变为浊连音,弱化。

③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是[k],变为[Ǿ]。

脱落

④上字鼻尾韵,下字是[ts]、[tsh]的变成[ʒ]。

从塞擦音变为擦音,弱化。

音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