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13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

第13单元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教师用书北师大版

第25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

考点1|“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1.内容: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使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1)造纸术: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

①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易误辨析]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易误点

(1)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传统科技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蔡伦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是改进造纸术。

二、数学成就——十进位值制和珠算

1.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1)含义: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关键,一是逢十进一,再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

(2)影响: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2.珠算

(1)依据:

十进位值制。

(2)发展历程

①至迟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

②北宋时,穿档定珠算盘普遍应用。

③明代,随着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盘的运用更加广泛。

④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3)外传:

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概念阐释]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2)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

(3)运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计算。

3.天文历法——简仪和《授时历》

(1)天文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②至迟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浑仪。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革浑仪,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简仪”。

(2)历法:

以郭守敬为代表的元代天文学家,编制出《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4.《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书籍

作者(朝代)

内容

《齐民

要术》

贾思勰(南北朝)

涉及农作物的栽培、家畜的饲养、主副食的加工制造等,阐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农政

全书》

徐光启(明朝)

全面总结了中国历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注意反映明代最新的技术成就。

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

[概念阐释]       “三、二、一”概括古代科技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史料一 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年

郭守敬被忽必烈重臣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1277年

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1279年

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

1281年

①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1582年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

史料二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②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③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实用特点

①“历法”“敬授民时”→科技为农业服务,具有重视实践、实用的特点

史料二:

中国古代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

②公元1—1500年,占62%、71%、57%→长期领先于世界

③公元1501—1840年,占4%→远远落后于世界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比较先进。

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

(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变化:

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古代科技的特点

①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④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2)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③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④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

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诗中描述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D.印刷术

B [由题干信息“针路明”“南方”“正位”可判断出与指南针有关,故B项符合题意。

]

2.(2017·南昌调研)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C [“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C项正确。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3.(2017·锦州质检)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

D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

]

考点2|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

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古代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3)特点

①内容:

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②形式:

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4)影响:

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楚辞

(1)特征:

长短句相结合,形式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闪烁着浪漫色彩,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

(2)代表人物:

屈原。

(3)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3.汉赋

(1)含义:

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体。

(2)特点:

辞藻华丽,讲究对仗。

(3)代表作家:

司马相如、扬雄和张衡。

(4)代表作

①西汉: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②东汉: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①唐代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隆。

②科举制的确立刺激了诗歌的创作。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称号

特点

李白

《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仙”

气势磅礴、激昂豪放,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

“三吏”“三别”

“诗圣”

反映现实,思想深刻

白居易

《卖炭翁》

现实主义诗人,作品针砭时弊,通俗易懂

[易误辨析]       正确区分《诗经》和楚辞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

(2)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概况:

词是唐朝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可以配乐歌唱。

两宋时期成为文学主体。

(2)繁荣原因:

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3)代表

①豪放派:

北宋的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婉约派:

南宋的李清照,代表作是《声声慢》。

2.元曲

(1)构成:

元曲包括散曲和剧曲(杂剧)两大部分。

散曲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2)代表作家及作品

作家

作品

特点

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描写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描写天涯沦落者的彷徨苦闷

贯云石

《清江引》

描写宦途的风险

[概念阐释]       正确区分诗、词、曲

(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

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

句子长短参差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歌唱。

(3)曲:

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三、明清小说

1.地位: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流。

2.代表作品

(1)四大名著

作品名称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以北宋末年宋江农民起义为题材,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农民的叛逆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趋于成熟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期

以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为题材

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描写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反映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2)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3)长篇小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轻巧识记]       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和发展趋势

史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①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史料二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

②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

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

……此种主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

(一)《西游记》;

(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这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

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中国小说史略》附录第五讲《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宋词的特点和盛行原因

①“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体现了宋词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其盛行源于民间娱乐的需要

史料二:

明清小说的素材与内容

②“讲神魔”“讲世情”→小说素材来自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某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及各种历史人物的逸闻琐事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主要原因是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史论归纳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和发展趋势

(1)特点

(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①发展趋势:

逐渐平民化。

体裁: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

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②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4.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

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事态人情的是(  )

A    B     C     D

B [《离骚》是战国时期作品,故A项错误;《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故B项正确;《庄子》是战国时期作品,故C项错误;《周易》属于西周时期作品,但其内容不符合“事态人情”信息,故D项错误。

]

5.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的差别时认为:

“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

”下列诗歌可以佐证该评价的是(  )

A.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D.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D [从材料中“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可以看出题目要求的是强调意境的诗歌。

D项出自李白的《怨情》,体现了一种深闺哀怨的意境,故D项正确;A项是揭示役夫的苦难,B项是体现友情,C项是劝慰他人,可见A、B、C三项均是写实的,故排除。

]

6.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词藻华丽

A [材料反映的作品是元散曲。

B项是《诗经》的特点,排除;C项是诗歌的特点,排除;D项是汉赋的特点,排除。

]

考点3|古代中国的艺术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

1.参军戏

(1)产生时间:

唐朝。

(2)特点:

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2.元杂剧

(1)形成:

宋金时期形成,是一种专为表演故事而服务的演出形式。

(2)特点:

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严格体制和独特艺术风格。

(3)代表人物

作家

作品

评价

关汉卿

《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

《倩女离魂》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墙头马上》

王实甫

《西厢记》

3.昆曲

(1)形成

①元朝末年,在江浙一带兴起了南戏,明代发展为传奇。

②到明中期,逐步形成四大声腔:

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

(2)发展

①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革,形成新昆腔;梁辰鱼利用新昆腔创作《浣纱记》,大获成功。

②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3)鼎盛

①时间: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

②代表: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代戏曲家朱素臣的《十五贯》。

(4)地位、影响:

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国粹”京剧

(1)形成

①乾隆年间:

昆曲衰落,地方戏曲发展。

②乾隆末年:

南方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二黄调风靡一时。

③道光年间:

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2)成熟:

清末,京剧走向成熟,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3)表演特色

①继承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②以唱、念、做、打为艺术手段。

③音乐以二黄和西皮为主,使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④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⑤多采取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象兼备。

(4)影响:

京剧将中国戏曲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轻巧识记]       京剧的发展过程

二、魅力独特的书画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

中国文字萌芽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

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3)演变:

甲骨文以后,汉字的演变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①商周时期: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

②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文字异形,统称为战国文字,都属于大篆。

③秦统一后

a.把各国文字统一成标准字体——小篆。

b.隶书是秦朝时与小篆同时使用的一种字体,后来成为官定标准字体。

c.与隶书同时兴起的草书体,书写便捷省事。

④东汉

a.东汉末年行书出现,至魏晋时兴盛。

b.东汉后期出现楷书,魏晋时大体定型。

[易误辨析]       甲骨文的性质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汉字书写艺术

(1)秦汉:

开始走向繁荣

①代表作:

秦朝的泰山、琅玡、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熹平石经》。

②人称“草圣”的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的创始者。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个辉煌时期。

①曹魏的钟繇,被认为“领楷书之先”,代表作《宣示表》。

②“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南北朝的书法名作《龙门二十品》。

(3)唐代:

繁盛时期

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极负盛名。

代表作为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②颜真卿、柳公权被称“颜筋柳骨”,代表作分别为《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

(4)宋元明清时期:

向多样性发展

①代表:

“北宋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兆页,明清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郑板桥等。

②特点:

擅长各种书体;诗文与书画兼通,追求个性解放。

[轻巧识记]       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3.写意传神国画魂

(1)原始社会:

岩画和彩陶画。

代表作是《鹳鱼石斧图》。

(2)战国:

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代表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3)魏晋南北朝:

全面繁荣

①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东晋顾恺之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②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等绘画理论。

(4)隋唐五代:

璀璨繁盛,画家辈出,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

①人物画:

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是尉迟乙僧和阎立本以及“画圣”吴道子。

②山水画: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最为有名。

③动物画:

唐朝曹霸和韩幹以擅长画马知名,薛稷善画鹤,韩滉善画牛。

④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集中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突出成就。

(5)宋元明清:

达到新高度

①宋代

②元朝:

赵孟兆页擅长画马,传世有《秋郊饮马图》。

③明清:

董其昌擅长山水画,徐渭创写意花卉,唐寅善画仕女人物,郑板桥善画兰竹。

郑板桥与同时的金农等七位画家,合称“扬州八怪”。

[概念阐释]       “中国画”

或称“国画”,是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

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矿物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古代中国的书画和京剧艺术

史料一 苏轼认为,“①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史料二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②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元代倪瓒

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史料三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③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我国书法艺术特征

①“书必有神、气、骨、肉、血”→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史料二:

文人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

②“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体现了国画追求“得意忘形”

史料三:

清代戏曲种类繁多

③“雅部即昆腔……统谓之乱弹班”→介绍雅部和花部,体现清代戏曲的丰富唱腔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

特点:

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原因:

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

(2)史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写意活动。

(3)史料三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什么剧种?

提示:

京剧。

史论归纳

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

(1)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突出特征

①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②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③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

(2)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①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②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③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④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7.(2017·长春调研)《说文解字·序》载:

“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

“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材料反映了(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D.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C [由材料“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可以看出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故C项正确。

从“秦书有八体……八曰隶书”可以看出隶书是秦代的八大字体之一,但不是八大篆书字体之一,排除A项;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排除B项;隶书是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是秦代而非汉代,排除D项。

]

8.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柳永的词雅俗共赏,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