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198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docx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1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夯实基础

1.【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图K7-1

2.【北京】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张家界】农业生产中有一种氮肥,若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性分解。

其化学方程式为2X===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H4NO3B.NH4HCO3

C.NH3·H2OD.NH3

4.【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5.【泰安】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K7-2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7-2

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粒子的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6.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Mg+O2

MgO2

B.KClO3

KCl+O2↑

C.2H2O2

2H2O+O2↑

D.2H2↑+O2↑

2H2O

E.3Fe+2O2===Fe3O4

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1)未配平的是________。

(2)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

(3)“↑”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

(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__。

(5)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

7.【黄石】向133.4g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K7-3所示。

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

(2)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图K7-3

能力提升

1.【眉山】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1∶1B.2∶1C.4∶1D.5∶1

2.【眉山】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H2O===H2SO4

B.2Ag+H2SO4===Ag2SO4+H2↑

C.NaHCO3+HCl===NaCl+CO2↑+H2O

D.Ca(OH)2+2NaNO3===Ca(NO3)2+2NaOH

3.【湘潭】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2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

x

y

A.x的取值范围是:

0≤x≤45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3∶1

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y=65

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K7-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7-4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甲一定属于单质

5.【北京】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7-5所示:

图K7-5

①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乙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6.【随州】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

 图K7-6

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K7-6: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再将气球中的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

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指针向右倾斜。

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

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_________。

7.【娄底】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小苏打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做了如下测定:

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104.4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K7-7所示。

试计算:

(1)m的值为________。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

(写出计算过程,且最后结果须为最简整数比)

 图K7-7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C [解析]A实验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参加,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不能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实验;B实验红磷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装置中的玻璃管与外界空气相通,无法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实验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无法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B 3.A

4.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应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3=35,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

5.B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4NH3

2N2+3CH4。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6.

(1)B 

(2)A (3)D (4)E (5)C

7.

(1)0.4 

(2)解:

设原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732

x0.4g

 x=14.6g

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9%。

答:

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

|能力提升|

1.D [解析]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10g=2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0g∶2g=5∶1。

2.C [解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之后,银不能和硫酸反应;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硝酸钠交换成分后无气体、水或者沉淀生成,因此二者不能发生反应。

3.A [解析]x的取值范围应当是0≤x≤65,假设丙为最终产物,甲+乙+丁→丙,甲完全反应,丁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最大为25g+15g+20g+5g=65g,再假设丁为最终产物,丙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丙的最小质量为0g,所以x的取值范围应当是0≤x≤65;由表格可知,甲物质15g完全反应,乙物质反应了5g,二者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是15g∶5g=3∶1;当y≤20时,说明丁物质为反应物或者为催化剂或者不反应,由图可知反应后甲、乙物质质量均减少,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丙反应后的质量会增加,此时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为15g+15g+25g+20g=75g,已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10g,甲的质量为0g,那么x+y=75-10=65。

4.C

5.

(1)CH4+2O2

CO2+2H2O

(2)①CH4+H2O

CO+3H2 

[解析]

(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甲表示的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图乙表示的是一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及种类不变,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

6.

(1)CD 

(2)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3)0.88 

×100%

[解析]

(1)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就是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同,故实验中要称量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鼓起,则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故可以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倾斜。

(3)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g,设生成的CO2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11144

2gyx

 x=0.88g

 y=2.22g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为

×100%。

7.

(1)4.4 

(2)解:

设参加反应的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58.544

xy4.4g

 x=8.4g

 y=5.85g

设原溶液中含有的NaCl质量为z,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为104.4g+100g-4.4g=200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有:

×100%=3% z=0.15g

原样品中NaHCO3和NaCl的质量比为8.4g∶0.15g=56∶1。

答:

原样品中NaHCO3和NaCl的质量比为56∶1。

专题2原子的构成与元素

夯实基础

1.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锌ZnB.铜cu

C.镁mgD.锰MN

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赤铁矿B.铂铱合金

C.甲烷D.航空煤油

3.【本溪】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B.氯化钠

C.金刚石 D.蒸馏水

4.【盐城】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

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5.【威海】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6.【潍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可能形成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B.物质都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

S2->S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7.【安徽】如图K3-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K3-1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8.如图K3-2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3-2

(1)上述结构图中的x=________。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_______。

9.【枣庄】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

表示表中________(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

能力提升

1.【聊城】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2.【常州】道尔顿、汤姆森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B.①④

C.①③D.②③

4.【嘉兴】2017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钅尔

Nh

115

Mc

117

石田

Ts

tián

118

Og

ào

A.钅尔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5.【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化学性质相同

6.【青岛】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K3-3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K3-3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7.【绥化】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图K3-4

8.【达州】根据图K3-5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K3-5

(1)A图中x的值是__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

9.【湖州】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钅尔)、115号(Mc 镆)、117号(Ts 

)和118号(Og 

)为化学新元素。

其中“115号(Mc 镆)元素”的115表示原子的__________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10.【泰安】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ClB.O、S

C.F、Cl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O和O2B.CO和N2

C.SO2和CO2D.PO43-和SO42-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A 

2.C [解析]赤铁矿、铂铱合金、航空煤油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而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3.B [解析]汞、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4.D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

5.C [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6.A [解析]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等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硫原子和硫离子中核电荷数相同;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7.C [解析]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

8.

(1)5 

(2)

 C (3)10

9.

(1)Al2O3 +3 

(2)④ 得 Cl-

[解析]

(1)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②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④的位置;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能力提升|

1.B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2.D [解析]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②核外电子的质量非常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所占的体积极小,电子在核外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3.C [解析]①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却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②原子核是组成原子的一部分,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④在化学变化中,电子只是从一个原子上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上,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A

5.C [解析]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KMnO4和K2MnO4中分别含有原子团MnO4-和MnO42-,这两个原子团所带电荷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原子团;Fe2+和Fe3+核内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铁元素,形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不相等,所以核外电子数不同;氦原子和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氦原子是稳定结构,而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6.B [解析]钠离子核外是10个电子,镁离子核外也是10个电子,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7.A

8.

(1)9

(2)A、C

(3)B

(4)C、D

[解析]

(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9。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所以A、C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只有一层时为2个)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是阴离子,所以B符合题意。

(4)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9.核电荷(或质子) 1个镆原子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作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在数值上相等,因此,“115号(Mc 镆)”元素的115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宏观意义,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这种微观意义,因此,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一个镆原子。

10.

(1)BC

(2)每个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合理即可)

(3)Mg3N2

(4)S2-

(5)BD

[解析]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中的8种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是3个电子层。

(3)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氮元素在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

(4)当x-y=8时,该粒子最外层得到2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形成了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y=8,则x=16,质子数为16的是硫原子,该粒子的符号为S2-。

(5)NO的电子总数为15,O2中电子总数为16;CO中电子总数为14,N2中电子总数为14;SO2中电子总数为32,CO2中电子总数为22;PO43-中电子总数为50,SO42-中电子总数为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