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82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大经典之温病Word文档格式.docx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

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

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

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

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

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

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0.湿热病气分证治疗中下法的运用及与伤寒下法的不同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

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

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

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

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薛生白湿热病篇》

1.湿热证初起的临床表现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吴本下有“或黄”二字),口渴不引饮。

2.湿热表证中湿重于热的证治

十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

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浓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

十一湿热证∶数日后。

雄按∶吴本下有“胸痞”二字。

自利溺赤。

雄按∶吴本作“涩。

口渴。

雄按∶吴本上有”身热二字。

湿流下焦。

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通草等味。

十二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

宜用辛开,如浓朴、草果、半夏、干菖蒲等味。

舌白者言其苔,若苔滑而口不渴者,即属太阴证,宜温之。

3.湿热表证中湿热并重的证治

十四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

宜草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用。

或加皂角,地浆水煎。

4.湿热证湿热阻遏膜原的证治

寒热如疟。

湿热阻遏膜原。

宜柴胡、浓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5.湿热证后期后遗症的证治

十九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惟口渴汗出,骨节。

雄按∶吴本有“隐”字。

痛。

雄按∶吴本下有“不舒,小便赤涩不利”八字。

余邪留滞经络。

宜元米(即糯米)汤泡于术,隔一宿去术煎饮。

二十湿热证∶数日后,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者,营液大亏,厥阴风火上升。

宜羚羊角、蔓荆子、钩藤、元参、生地、女贞子等味。

二十二湿热证∶按法治之,数日后,或吐下,一时并至者,中气亏损,升降悖逆。

宜∶生谷芽、莲心。

二十三湿热证∶十余日后左关弦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血液内燥,热邪传入厥阴之证。

宜仿白头翁法。

热入厥阴而下利,即不圊血,亦当宗仲景治热利法。

若竟逼入营阴,安得不用白头翁汤凉血而散邪乎?

设热入阳明而下利,即不圊血,又宜师仲景下利谵语,用小承气汤之法矣。

二十四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热邪直犯少阴之证。

宜仿猪肤汤凉润法。

同一下利,有厥少之分,则药有寒凉之异。

谓厥阴宜寒,少阴宜凉也。

然少阴有便脓之候,不可不细审也。

湿热证身冷脉细,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宜人参白术附子茯苓益智等味。

6.湿热证初起病在中焦气分湿重于热的证治

二十六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

宜仿缩脾饮,甚则大顺散、来复丹等法。

四十一湿热内滞太阴,郁久而为滞下,其证胸痞腹痛,下坠窘迫,脓血稠粘,里结后重,脉软数者。

宜浓朴、黄芩、神曲、广皮、木香、槟榔、柴胡、煨葛根、银花炭、荆芥炭等味。

汪按∶柴葛终嫌不妥。

凡病身热脉数是其常也。

惟痢疾身热脉数其证必重。

7.湿热证湿渐化热湿热并重的证治

三十五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津枯邪滞。

宜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

若脉有力,大便不通,大黄亦可加入。

三十六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

宜用承气汤下之。

三十七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

宜白虎加苍术汤。

《温病条辨》

卷一·

上焦篇

1.温病的病种

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2.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卫分证的证治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

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

余证悉减者,减其制。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3.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气分证的证治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若散大者,急用之;

倍人参。

4.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营分证的证治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5.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血分证的证治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

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6.温热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的证治

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7.手太阴暑温、手厥阴暑温、暑痫的证治

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

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谓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则淋甚,可与东垣清暑益气汤。

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手太阴暑温,服香薷饮,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令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

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

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

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邪不解而入中下焦者,以中下法治之。

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浓朴,杏仁主之。

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

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

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清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大人暑痫,亦同上法。

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螈,可于清营汤中,加勾藤、丹皮、羚羊角。

清营汤、紫雪丹

8.上焦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

脉沉者,不可与也;

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9.太阴伏暑的证治

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

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

温热平等者两解之。

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

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10.湿温的证治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金匮》谓太阳中,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11.温燥的证治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诸气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卷二·

中焦篇

1.阳明温病中清热法的运用

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

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2.阳明温病中下法的运用

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

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螈,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

连声哕者,中焦;

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

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

脉不浮而燥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服增液汤已。

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3.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诸证的证治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4.阳明温病中发斑、发疹的治法与禁忌

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阳明温毒发痘者,如斑疹法。

随其所在而攻之。

阳明温毒,杨梅疮者,以上法随其所偏而调之,重加败毒,兼与利湿。

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5.温病燥热与小便不利的治疗禁忌

阳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满,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之。

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6.阳明暑温水结在胸的证治

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7.中焦湿热病(暑温、伏暑、湿温)的证治

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阳明暑温,湿气已化,热结独存,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小承气汤各等分下之。

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

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

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

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

卷三·

下焦篇

1.“复脉辈”诸方的证治

一、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

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二、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

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三、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四、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五、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六、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脉两至者,重与复脉,虽有他证,后治之。

七、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与复脉汤。

八、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

九、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

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

十、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

十三、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十四、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二十九、热入血室,邪去八、九,右脉虚数,暮微寒热者,加减复脉汤,仍用参主之。

加减复脉汤方(甘润存津法)

炙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生白芍(六钱)麦冬(不去心,五钱)阿胶(三钱)麻仁(三钱)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救逆汤方(镇摄法)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八钱,煎如复脉法。

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二钱。

一甲煎(咸寒兼涩法)

生牡蛎(二两,碾细)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一甲复脉汤方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牡蛎一两。

二甲复脉汤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

三甲复脉汤

即于二甲复脉汤内,加生龟板一两。

2.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与“热自阴来”的证治

十一、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3.下焦蓄血的证治

二十一、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当汤。

4.暑邪深入少阴消渴、入厥阴麻痹的证治

三十六、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

心热烦躁神迷甚者;

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5.下焦温病阴液元气两伤的证治

三十九、暑邪久热,寝不安,食不甘,神识不清,阴液元气两伤者,三才汤主之。

6.下焦湿热病的证治

五十五、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宣清导浊汤主之。

卷四·

杂说·

治病法论

1.上焦病的治疗原则: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中焦病的治疗原则: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3.下焦病的治疗原则: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