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9209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docx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可编辑版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

在校用电安全知识

4,让学生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与逃生方式。

5,使学生懂得预防火灾、扑救火灾及自防自救的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6,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防火知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预防火灾、扑救火灾及自防自救的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2,让学生认识在校用电引发火灾的原因,因而正确使用学校电气设备。

3,让学生树立安全用电防火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具准备:

报纸一份,灭火器一个

教学过程:

这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校用电安全知识。

首先,我们先看这份报纸上的一个报道:

2017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事发地位于上海市中山西路2271号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602女生寝室,4名遇难学生均为流通经济学院本科三年级女生,分别是:

19岁的陈睿,四川人;21岁的刘雯雯,江苏徐州人;20岁的王佳燕、张艳萍,分别是上海闵行人和崇明人。

......警方初步查明,火灾系学生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据冯伟国介绍,学校先前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宿舍区域内使用电器设备。

校方也曾围绕这项规定的落实多次突击检查,但学生私用电器行为屡禁不绝。

校内宿舍楼每层都备有灭火器,但事故发生后,学校工作人员发现,宿舍楼6楼事发区域灭火器一个都未使用。

再听听下面一些案例:

纵观学校火灾成因,尤以电器火灾突出。

不安全用电、乱拉乱接电源线,电线老化,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不合格电器,电器长期处于运行或待机状态等直接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综合分析学校发生电器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私自乱拉电源线路。

违章乱拉、乱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案例1】:

2003年2月11日,某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短路所致。

【案例2】:

2017年3月19日下午4点左右,南京某高校3号男生宿舍楼突然起火,猛烈的大火很快将整间宿舍烧个精光,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据调查,这个宿舍存在着私拉电线的现象,当天下午宿舍内的电脑又一直没关,电脑发热引发了火灾。

因此,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乱拉、乱接电源线,坚决避免因乱拉、乱接电线而引发火灾。

二、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

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杯、热得快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引发火灾。

【案例3】:

2001年9月10日,某高校5号楼403室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杯,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这时有同学找他有事,人就离开了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往窗外冒烟,原因系线路超负荷发热,绝缘层熔化,造成线路短路起火,低燃点的被子靠近线路,助长了燃烧。

【案例4】:

2017年3月6日武汉某高校女生宿舍楼2楼的一间房内滚出浓烟,消防中队接警赶来,迅速将火扑灭,事发宿舍被烧得精光。

据了解,火灾是因使用“热得快”导致线路起火。

【案例5】:

2002年12月,某高校学生宿舍一女同学,用“热得快”电器烧水,该女生把“热得快”插上电后就离开宿舍去上晚自习了,不久,由于该电器漏电发生火灾,烧毁床头柜、床板等物品,直接损失800多元。

【案例6】:

2002年2月26日,西安某大学学生43舍822室一学生违章使用“热得快”,因未拔电源而离开宿舍,导致“热得快”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7】:

2003年10月3日,北京某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三、使用电器无人看管,人走不断电。

【案例8】:

2016年8月11日,合肥一所高校女生宿舍楼一寝室突发大火,致寝室内所有衣服、棉被、书籍、床上木板及室内木制品全被烧毁。

因扑灭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是手机在无人时充电,充电器发热引发火灾。

【案例9】:

2016年10月2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

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插在主接线板的电热杯放在箱子架顶层,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临近的易燃品,最终酿成火灾事故(寝室当时无人)。

【案例10】:

2002年1月4日,某高校一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长条桌、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

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该宿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电(13个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热,引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物造成的。

【案例11】:

2001年11月3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504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照明、床板、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10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

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某学院01级两名女学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将烧水的“热得快”插在暖壶里烧水,人走时忘断电源以致酿成火灾。

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引起火灾。

【案例12】:

2005年3月,某大学一同学在使用电热杯的过程中,因线路维修临时停电,她出门时忘了插在电源上的电热杯。

十分钟后电来了,电热杯将水烧干,并将电热杯塑料底盘熔化。

熔化的塑料所产生的异味被路过的同学察觉,及时报告了公寓管理员,才没酿成大祸。

【案例13】:

武昌某高校女生宿舍清晨失火。

原因为前晚熄灯后放在桌上的“热得快”没拔插头,清晨寝室来电后,“热得快”将桌子烧着。

【案例14】:

某高校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拨,就离开宿舍,来电时又没有回宿舍,电吹风较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

因此,学生在电器使用完毕或停电时,都必须切断电源。

四、用电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案例15】:

2005年12月26日下午,承德某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公寓的一间宿舍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庆幸的是,火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17】:

1996年12月14日晚上,某大学学生宿舍2304房间发生火灾事故,经查是电线插座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的火灾,由于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财产损失。

五、电器自燃引发火灾。

电视机、饮水机、电脑、空调机等电器自燃引发火灾,绝大多数是因为通电时间长,引起电器内部变压器发热、短路起火。

如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而不切断电源,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仅是直流而已,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减,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

【案例16】:

2006年6月24日,某大学南主楼6层东侧一正在装修的屋子突然失火,校方立刻疏散了在4层以上楼层自习的学生。

消防队赶到后将火扑灭。

据了解,起火的是屋内一柜式空调机,火灾中无人员受伤。

【案例17】:

2016年7月,某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房间内的财物被烧毁。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起火的原因是由于房间内的饮水机没有水但继续通电工作,造成饮水机发热而发生火灾。

【案例18】:

2003年12月25日中午12点左右,某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因微机老化且长时间不切断电源发生微机自燃。

七、电器照明或取暖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

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

【案例19】:

2001年12月17日,某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案例20】:

2003年6月28日,某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5号楼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八、使用假、冒、伪、劣及不合格电器引发火灾。

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容易引起燃烧。

【案例21】:

2003年9月12日,某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警钟要长鸣。

在我们生活的校园,每一个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可能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应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从身边点滴的安全小事做起,自觉做到:

1、不乱接电源,防止由乱接电源使电流过载导致的火灾。

2、严禁使用破损的插头、插座等接线板,不购买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器产品,一定要选用有国家认证标志的合格电器产品。

3、不使用老化、接头处无绝缘胶布包扎的电线,不使用无插头的接线。

4、不私自安装床头灯、台灯,不要将台灯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

5、不违章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炒锅、电饭锅等电热器具。

6、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节约能源,消除隐患。

【二让我们了解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

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板书】。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

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

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

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为0.19mJ,甲醇为0.215mJ。

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

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主要分为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两种:

1)化学自热着火。

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

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

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

其特点是: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

可燃气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3)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另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热着火。

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均可立即发生自燃着火。

2)蓄热自热着火。

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2)在储存过程中,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3)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1)电动机(马达)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2)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3)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

(4)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

(5)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

(6)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

(7)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3.机械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机械点火源即由撞击和摩擦等机械作用形成的点火源。

一般来说,在撞击和摩擦过程中机械能转变成热能。

当两个表面粗糙的坚硬物体互相猛烈撞击或摩擦时,往往会产生火花或火星,这种火花实质上是撞击和摩擦物体产生的高温发光的固体微粒。

撞击和摩擦发出的火花通常能点燃沉积的可燃粉尘、棉花等松散的易燃物质,以及易燃的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实际中的火镰引火、打火机(火石型)点火都是撞击和摩擦火花具体应用的实例。

实际中也有许多撞击和摩擦火花引起火灾的案例,如铁器互相撞击点燃棉花、乙炔气体等。

因此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而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地面应为不发火花地面等。

硬度较低的两个物体,或一个较硬与另一个较软的物体之间互相撞击和摩擦时,由于硬度较低的物体,通常熔点、软化点较低,则使物体表面变软或变形,因而不能产生高温发光的微粒,即不能产生火花。

但撞击和摩擦的机械能转变成的热能却会点燃许多易燃易爆的物质。

实际中也有许多撞击和摩擦发热引起火灾的案例。

如爆炸性物质、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等受振动、撞击和摩擦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车床切削下来的废铁屑(温度很高)点燃周围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事故等。

在装卸搬运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撞击和摩擦敏感度较高

的物品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拖拉、翻滚等,以防引起火灾和爆炸。

对于车床切削应有冷却措施。

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

【三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线路的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

一、短路

(一)定义:

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的连接,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间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根据欧姆定律,短路时由于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将突然增大。

因此,线路短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不仅能使绝缘层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二)短路的形式

相线之间相接叫相间短路;相线与零线(地线)相接叫直接接地短路;相线与接地导体相接叫间接接地短路。

(三)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1.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

2.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

3.电源过电压,使电线绝缘被击穿。

4.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5.裸电线安装太低,金属物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

6.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弛,有可能发生两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近,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7.电线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电线上。

8.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

9.高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耐压程度过低,引起线路的对地短路。

(四)防止短路的措施

1.按照环境特点安装导线,应考虑潮湿、化学腐蚀、高温场所和额定电压的要求。

2.导线与导线、墙壁、顶棚、金属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的绝缘子、瓷瓶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3.距地面2m以及穿过楼板和墙壁的导线,均应有保护绝缘的措施,以防损伤。

4.绝缘导线切忌用铁丝捆扎和铁钉搭挂。

5.定期对绝缘电阻进行测定。

6.安装线路应为持证电工安装。

7.安装相应的保险器或自动开关。

二、过载(超负荷)

(一)定义: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

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

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度。

当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二)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有:

1.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三)防止过载的措施

1.合理选用导线截面。

2.切忌乱拉电线和过多的接入负载。

3.定期检查线路负载与设备增减情况。

4.安装相应的保险或自动开关。

三、接触电阻过大

(一)定义:

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产生高温,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二)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点连接不牢。

2.导线的连接处沾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油污等。

3.连接点由于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

4.铜铝混接时,由于接头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

大家知道,线路接通电源之后,电流通过电线、接头和设备就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

接头做得好,接触电阻不大,连接点的发热量就小,可以保持正常温度。

如果接头接得不好,接触电阻就会增大,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就多。

在一定电流下,电阻越大发热量就越多。

因此,有较大接触电阻的线段就会强烈发热,使温度急剧升高引起导线绝缘层的燃烧,以致引起附近电线上的粉尘、纤维等物质燃烧起来,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火灾。

如棉纺厂的电动机振动时,就有可能使接头松动,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因局部温度升高引燃棉尘或飞絮发生火灾。

(三)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1.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头,对于必不可少的接头,必须紧密结合,牢固可靠。

2.铜芯导线采用绞接时,应尽量再进行锡焊处理,一般应采用焊接和压接。

3.铜铝相接应采用铜铝接头,并用压接法连接。

4.经常进行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了防止或减少配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安装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维护管理,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四电气火灾如何扑救呢?

要根据用电情况,要配置相适应的二氧化碳、干粉1211等灭电火的消防器材,当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的时候,立即使有效的扑灭电气火灾。

扑救电气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确当方法扑救火灾。

如果因特殊情况,必须带电灭火时应该注意,对初起的电气火灾可用灭电火的灭火剂和灭火器灭火,为了保证灭火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应当使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

如电压为110千伏时,最小安全距离为一米,电压为330千伏时,最小安全距离位

2.4米。

有些单位设有固定式或半固定式灭火装置,可以迅速启动,扑灭电气设备火灾。

用水带电灭火,最好用喷雾水枪,也可以用直流水枪打点射灭火。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为防止各类用电事故的发生,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在校住宿学生安全用电始终是一个必须时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

每一位在校学生都必须做到:

1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严禁在宿舍使用电热棒,电炉等电器,严禁在寝室使用蜡烛等明火。

大功率用电器轻则造成跳闸,损坏电器或者电力设施,重则引发火灾或触电,学校的制度并无不妥。

学生应自觉节约用电,不使用时要随时随手关闭电源

2注意用电安全,不得乱接电源,各种充电器材要在有人监护时使用,使用完毕后尽快拿下。

3对不能落实好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的宿舍舍长进行严厉处分。

4树立安全用电防火的意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附送:

在检查验收卫生镇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在检查验收卫生镇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在检查验收卫生镇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我镇位于宝山区最南部的三个镇的中间,与闸北区彭浦新村接壤,东隔共和新路与通河街道及高境镇的民主小区为邻,和上海市中心城区已连成一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文秘部落是宝山区南部的商贸分中心。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经过努力,全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小区4个,区级文明单位3个、区级文明小区4个、区级文明楼40幢、“百佳文化”小区3个,社区备书网络馆2个。

年初,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在总结成功创建上海市一级卫生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争创国家卫生镇。

按照宝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庙行实际,把创建国家卫生镇列为今年镇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民总动员、倾全镇之力、扎扎实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好,以此进一步改善庙行的市容面貌、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美丽的绿色家园,作为提前实现“变样”目标,提升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虽然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但通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工作、奋力拼搏,在市、区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圆满完成国家卫生镇创建的各项任务,各项指标均已达标或超过。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工作,落实各项长效管理措施,使创建工作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把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工作与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结合起来早在4月13日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镇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要求“认真总结创建市一级卫生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5月18日,镇召开了由各单位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国家卫生镇动员大会,标志着镇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镇党委、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创建工作列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工作作为执政为民、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一定要“以人为本”,为庙行人民营造一个祥和、文明、卫生、健康的人居环境。

大家统一了认识,一致认为创建国家卫生镇是镇实现“三个代表”思想,实现“三个变样”目标的具体体现,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行动的结合,有助于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城镇管理和形象的提升,从而克服畏难情绪,作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二、把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与扎实有效的创建措施结合起来为了把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工作切切实实开展起来,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另外专门设立了创建办公室及宣传发动组、文字资料组和督查工作组3个工作班子,分工负责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日常事务,制定了庙行镇创建国家卫生镇总体规划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

按照镇党委“思想认识要有高度、工作要有力度、群众参与要有广度”的总体要求,从5月底开始,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发放告居民书25000份、告单位(业主)书3000份、创建宣传折页25000份、贴出创建海报600份,通过村委会、居委会向市民和志愿者发放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