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9572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搜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文章搜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章搜集.docx

《文章搜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搜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章搜集.docx

文章搜集

行业研究员成长的思考

作者:

 中信建投自营部投资经理王琦

 

一、行业研究员的三个阶段

在我个人看来,行研会经历三个阶段:

基础fundamental、进阶professional和高级master。

1、  基础阶段

该阶段行研应能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 熟练认知所负责行业的基本特征,包括:

行业整体供需状况以及市场在当前阶段对供需水平的一致预期,了解行业主要的技术经济特征,比如:

是否具有规模效应,竞争的主要手段(如技术、品牌、渠道、管理)等;

(2) 熟知行业估值的历史区间(纵向),并与当时的经营(盈利)状况有总体对应,或者说清楚行业的生命(景气)周期;

(3) 熟知行业内主要公司当前的估值横向对比情况,对主要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一定了解。

该阶段行业一般从业在一年左右,应该已经经历了对行业基础数据和竞争特点的详细梳理,对行业及主要公司的纵向与横向估值状况了然于胸,推荐的标的往往主要是基于估值特别是横向比较进行。

 

2、  进阶阶段(信息主导阶段)

进阶阶段行研所(应)的主要特征是:

(1) 与一批上市公司(董秘或证代,甚至是总经理或董事长)及同行(买方&卖方)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能够及时获取上市公司或行业整体最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业绩大幅增长或下滑、资产重组、送配信息、技术突破、再融资、股权激励、增减持等;

(2) 能够判断信息的价值并给出合理的推荐(强力、一般、持续、短期),对其中长周期信息能够及时跟踪其进度;

(3) 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非常非常重要,这里给出几条帮助鉴别信息质量及价值的原则,可能并不完整,欢迎补充:

l           企业高管的利益与投资者一致:

比如在再融资前、股权激励行权后(最好是离解禁还有一段时间)、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大比例增持股份后、前次增发即将解禁前(这个力度稍弱些,视企业的责任心)等。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企业释放利好的动机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消息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有可能是高管股份解禁前拉高股价,随之而来可能有大笔卖出;

l           信息与行业及公司基本面不存在逻辑背离:

比如有大额投资但公司实际上资金紧张(当年大龙地产巨资拍地被证明为是“地托”),号称技术突破但是缺少足够技术积累,号称业绩大增(大比例送配)但大股东或高管在减持,号称业绩大幅增长但同行业经营不佳且缺少足够个性化因素等等;

l           理性对比信息的收益与风险:

经过前面的分析后,假定信息属实,也要理性对比信息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我们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就是股价已经上涨了一定幅度,然后经过努力我们掌握了上涨的原因,这时该如何决策呢?

这个很难给出单一的确定答案,大致可以通过计算“预期收益”以及“策略保护”的方法来平衡收益与风险。

具体来讲,就是估计信息兑现的可能性与收益,并与失败的概率与风险进行对比,比如那些完全没有当前价值支持的重组类信息,在股价已经有所表现的情况下一旦失败风险巨大,投资需谨慎,而另外一些由于细分行业景气持续改善导致的业绩超预期消息,即使短期低于预期,只要行业景气持续改善,则仍有希望。

另外还有一个操作策略方面的保护性动作,比如赌重组类的操作,首先是确定资金配置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其次是制定严格的止损纪律,这样就给自己加上了一层保护膜,使得最终推荐成功的概率更大。

l           重视信息兑现的时间,综合考虑兑现前时间内与市场整体的互动:

有时候信息属实,但是由于兑现时间太久,期间大盘疲软,则可能造成提前止损,或者是信息出台的刺激力度低于预期,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广泛了解信息,还要对信息进度有密切及时的跟踪,并给出(或调整)相应的投资建议。

目前绝大多数的买方行研就是以进阶为努力方向,乐此不疲甚至以此为荣,特别是在市场活跃的时期这些行研往往能创造十分可观的收益,因此,作为行研,深入结交上市公司和同行,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这是研究员不可划拨的无形资产。

如果信息覆盖率能够达到较好的水平,并且自身具备较好的判断能力,那么进阶阶段可以成为行研努力的最终目标,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行研也是以此为目标的。

一般来讲,行研从业一年之后就开始从基础阶段向进阶阶段过渡,过渡期的时间与研究员的努力程度、个人性格等有很大关系,大致2-3年就可以完成过渡,并给投资经理很好的支持。

但如果要能够对操作策略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理解和建议,则需要与投资结合非常紧密,比如某些基金公司把行研也作为行业基金经理对待,或者像交易部目前试行的对成熟些的行研给予少量仓位试验,这个过程应该至少持续2-3年,行研经历了行业自身以及市场的完整周期,才能对实际操作和风险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再其后行研把该行业经验向其他行业复制,并经过实际锻炼,成为组合投资经理。

当然,这些时间段都是我个人的经验判断,具体进程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我相信这个大致的整体进程应该是这样的。

 

3、  高级阶段

成熟的进阶阶段行研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但如果说对行研有一个终极目标,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高级阶段(事实上我个人觉得是个大师级要求,大家继续看吧)。

其特征为:

(1) 对行业发展规律有极深的理解:

这种理解除了认识行业自身的技术、供求等特点外,往往还需要对行业的宏观环境和长期因素有深刻的理解,甚至是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当前特点与发展方向有准确的判断。

最典型的例子体现在资源和品牌消费行业,站在当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5-10年中国产业层面有两个特点最为引入注目:

一是资源价值重估:

上游资源行业谈判能力越来越强,侵蚀了中游行业不少的利润,自身利润更是几何式增长;二是消费大升级:

品牌消费特别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高端消费品(典型如白酒)经历了近10年的“旺季”。

如果能够对这样的大趋势有准确坚定的判断,那么即使不靠消息(甚至要避开若干消息的噪音),一样可以赚取巨额财富。

即使是放到更小的周期,诸如09年初的煤炭、10年上半年的航空、10年下半年的工程机械与水泥等等,如果判断准确并且坚定,收益也相当理想。

(2) 对公司估值和风险有纵向和横向的清晰把握,在公司的经营拐点有准确坚定的判断。

这主要是指非周期行业,典型的例子有如在2003年左右发掘烟台万华(那是的万华应该是非周期的)、贵州茅台、中集集团,近年的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中恒集团,以及大部分时间的张裕、三一重工等等。

能达到这一阶段的行研是比较少的,因为不仅需要有判断能力,还需要有极强的自信心,而信心的积累肯定需要成功的实践,所以成长到这一阶段的行研数量少,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但这种行研为投资经理甚至机构整体的贡献是巨大的,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可以改变自己乃至若干人的人生轨迹,因此是每个行研努力的终极目标。

 

二、          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行研

根据亲身经验和观察交流,个人认为行研成长需重视以下三点。

1、  打牢基本功

不要认为基本技能对应的就是行研的基本阶段,事实上,行研的高级阶段正是建立在对于行业和公司分析的最重要基本点的深刻理解之上,我们会看到不少报告中频频出现诸如“长尾”、“博弈”等新鲜词汇,但最终我们发现,正是最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财务和公司治理的分析,决定了行业景气和公司价值。

我们对行业供求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疏忽,往往是对毛利率以及公司可信度等方面判断错误的原因,正如在篮球比赛中,决定比赛成败的,往往不是拉杆式扣篮,而是娴熟得接近本能的挡拆与三分远投。

(1)   行业分析与企业管理:

推荐波特的《竞争优势》,多年下来发现还是这个经典模型最全面和好用;

(2)   财务:

推荐CPA教材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也有人推荐罗斯的《公司理财》。

从实践来看,能够把“杜邦分析”娴熟使用,从而面对任何的投资与并购行为,都能快速反应到相关的财务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对业绩的高估来源于景气下降时对毛利率的弹性估计不足,或是对清理库存的损失估计不足,或者,我们重点分析了收入和毛利率,但是最终误差出现在不断膨胀的管理和财务费用。

有多少人能够自信地说,对于行业景气和周转率、库存、现金流以及毛利率和管理费用率等指标,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或模型了呢?

(3)   投资:

投资与前述价值分析的差异在于引入了与股价的比较,个人觉得这个最难。

价值是相对稳定的,而价格波动性很大,行研存在的基础是假定“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虽然有的时候波动幅度有点过大,但这不能作为动摇前者的理由,否则我们的存在就没有价值。

投资(技巧)类的必须技能包括:

l           如何分析公司价值,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很多;

l           如何衡量和利用市场的情绪,在股价低于价值最深的时候买入,在股价高于价值最多的时候卖出,比如很多判断市场情绪的现象、指标等;

l           如何最优化(保护)我们的投资,比如集中或分散、止损止盈等。

但是很遗憾,除了经典的巴菲特、菲舍和少数技术分析书籍,对后两者我也没有合适的推荐。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在微博中有一些不错的总结,可以借鉴,但还不算很系统和完整。

我建议大家还可以看一些行为金融和决策学方面的基础书籍,比如一些很简单的决策方法如“最小后悔法”等,可以帮助投资者保持心态稳定,《行为金融》的经典是福克斯的,《金融心理学》可能也会有所帮助,推荐特维德的,但也有人说很一般。

 

2、  建立投资盈利模式的基本框架

借鉴前辈的总结及个人经验,投资的盈利模式有以下四类:

(1)        持续成长:

成长类投资的关键在于选股,选股则要兼顾市场空间、公司竞争力(技术、规模、管理、品牌、渠道等)以及公司治理,其中公司治理尤为重要,因为成长投资一般来讲时间相对长,无论对行业与公司跟踪如何密切,行研总还是个“外部人”,作为“内部人”的上市公司高管,一旦不能确认其诚信,他们要想忽悠研究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2)        景气反转:

景气投资的关键在于判断景气,相对而言选股的重要性弱一些。

其特点是弹性大(无论业绩还是股价),容易产生盈利惊奇(可能高也可能低哦),关键点是要选出并十分十分密切地跟踪景气指标。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世界上又有什么钱是容易赚的呢,成长类投资要有千里眼,于万千股票中选出最有能力最靠谱的来,景气类投资则要有顺风耳,随时准备成为惊弓之鸟。

(3)        事件驱动:

事件投资的关键是信息和判断,缺一不可,另外对操作的要求也比较高。

事件驱动投资的基础是要有广泛的信息来源,这很多是“功夫在诗外”,研究员可能会抱怨自己又成为“三陪”了,认命吧J。

但只有信息没有判断肯定不行,缺乏理性判断的信息有时会成为“噪音”甚至是“毒药”,而判断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信息源的可靠性,比如其透露信息的动机,历史上信息的准确性等;二是信息真实或虚假时对股价的影响有多大,可以借用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预期收益法”进行分析。

此外时间因素也很重要就不再重复了。

(4)        主题投资:

主题投资很容易与价值投资相混淆,很多时候“先成功后失败”的价值投资就是主题投资。

主题与价值的差异在于:

狂热性和阶段性。

狂热性是指该主题广受追捧,龙头股或许是主业与主题相关,边缘股票则可能只是一个概念,比如产品刚刚开始立项或是只有孙公司少量涉及等,另外狂热还指有些时候炒作概念并不要求业绩,至少短期不要求业绩,远期则还看不清楚;阶段性是指主题炒作往往是集中在某个阶段,过了这个村,哪怕你抱着纯正的龙头股甚至产生了一些业绩的时候,股价都再也进不了那个店门了。

当然也有少数的主题投资转化为成功的价值投资,比如网络股时代的三大门户,虽然在泡沫破灭时股价都跌到过几毛钱濒临退市,但后来都远远超越了泡沫高峰时的最高价,但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少了不足为据。

主题投资既要有景气类投资的敏感,又要有事件类投资的信息广泛,但最关键的是敢于“始乱终弃”,该胆大的时候色胆包天义无反顾,该撤退的时候铁面无情,别让一夜情发展成天长地久,唉,真的有点分裂,一般人还真做不来那么彻底L。

这四类模式很容易理解,但人最难是自知,即每时每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时候要忠贞不二,什么时候逢场作戏,这样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  能力建设与持续改进

以上我们给出了行研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一些技能要求,那么行研该如何建立并改善自己的能力呢?

除了勤奋和扩展人脉之外,我还想推荐一些个人认为有益的思维习惯,可能有些抽象,但句句都是经验(或教训)之谈。

(1)  建立自己的锚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有逻辑的研究员你伤不起”。

我前面帮助大家梳理了一个基本的盈利模式框架,同时反复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建立起自己对行业、公司以及投资建议方面的分析框架,并且在框架的每一个结点上都很清楚其需要跟踪的要点是什么。

唯有如此,我们才具备了持续改进的基础,虽然搭建框架并不容易且需要时间检验,但一旦框架被证明有效,那么我们的投资生涯就有了“锚”,总体来讲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也不太可能错失重大的机会。

(2)  建立定时检验机制

靠“锚”来分析和投资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期待一套既定的“指标体系”来明确指导投资也一定是幼稚的,就像虽然船有了锚但并不能总是泊在固定港口,所以还必须建立检验和持续改进的机制。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月、每季、每年把所负责股票的涨跌排行榜打印出来,“逐个”分析涨跌两端个股的原因,并与自己的“锚”相对照,是自己忽略了某些因素,还是“锚”本身出现了问题?

同样,如果是已经向投资经理推荐的品种,更是要时时处处要反复检验,新出一个行业数据是不是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新出的公司公告是不是在预期之内?

如果不符合预期一定要高度警惕,是不是自己的假设有问题,是行业景气反转了,还是公司自己管理不善,是仅仅时间低于预期,还是管理层有意在忽悠我,下一次的验证节点在哪里,预期会怎样?

只有坚持这样的检验体系,你的投资才不会“出轨”,才不会被“雷”追尾。

个人的框架体系也才能持续改进趋于完善。

(3)  清楚自己在哪里

投资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这是个永恒的难题。

就我个人的观点,投资很难用科学来完全解释,但也不能像艺术那样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再精巧的体系也会有疏漏,所以我们的决策总是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如何处理这剩余的一些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是个决策的技术问题。

这正如德州扑克,你可以赌,但是要随时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你有多大的概率跑赢对手,总体来讲前面我们所建立的“锚”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但这还不够,需要用设定好的技术性策略来应对剩余的不确定性,比如并不是在出现买入信号的第一时间就满仓,而是等待确认甚至是二次确认时才“梭哈”,再如满仓状态下第一次低于预期就减仓,而最重要的是坚决执行(合理的)止损策略等等,这些具体的策略与个人风格有关但仍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规律性,未来我们会继续探讨。

 

各位亲爱的行研同事,以上是我个人作为行研和投资经理多年来最为重要的经验总结之一,也许浅薄,也很可能片面,但是我非常愿意把他们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并最终推动我热爱的交易部业务进步。

非常欢迎大家发表意见,无论是邮件还是口头。

机构中经开十年赌四命(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8月27日)

 

 

这是我10多年前看到的关于3.27以及背后的中经开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报道(此文摘自网络,似有删减)。

至此3.27和中经开这两个名词我记得非常牢靠。

这是个匪夷所思,瞠目结舌的故事,也是个实在的故事。

让人奇怪的是经过如此惨烈的以全盘覆灭的战争,那么多的海量的资金到哪里去了?

这一直是迷雾重重。

零和的博弈,最终却是N输,谁赢了?

不得而知。

找到这篇报道,留个纪念。

文章过滤了一下,凑合看吧。

----------------------------------3.27事件-----------------------------------------------

1996年至今,每年的2月23日,上海的古先生和黎先生总会聚在一起,聊一聊1995年“327”国债期货那场大厮杀。

时间慢慢愈合了伤口,从最初的愤懑、长吁短叹到如今的心如止水,2月23日已没有当时凭吊的意味而纯粹变成了一种仪式。

古先生和黎先生是那次博弈的输家,他们一位当时位居万国证券国债部负责人,曾经设计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另一位隶属辽国发,冲锋于前沿阵地。

在原万国首领管金生身陷大狱,辽国发老总高原、高岭二兄弟不知去向的今天,古、黎二人成了还愿意说话的最权威人士。

8月22日下午,上海汉口路的一家宾馆里,古先生在记者的多次请求下,谈及了“327”事件。

三个多小时的谈话停顿后,窗外午后的阳光早已变成昏黄的灯光,屋内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

厚“此”违规 薄“彼”违规

国债期货市场是1993年底由上交所提出并经财政部、人民银行批准而设立的试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激国债市场,使国债能顺利的发出去。

但良好的愿望却几乎演变为一场金融灾难。

当时市场上云集了众多著名机构,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三家是:

有财政部背景的中经开,由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统领的万国及以路子“野”著称的辽国发。

据古介绍,上交所曾对每家机构的仓位有过明确的限制,后因种种原因不得不一再更改,但仍有个大致的范畴。

当年万国证券显赫一时,实力强大,因而有50万口的开仓数额,位列各机构之首,中经开大致相同。

当时机构之间互借仓位的现象非常普遍,虽不合规,但没有弄出事端,上交所也睁只眼闭只眼。

对“327”品种的青睐是因为其时限短,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995年7月即将交付,这给了市场极大的投机空间。

虽说多空双方就“327”品种年利率低于当时银行利率因理解不同而使该品种价格有所波动,但更大程度表现为多空双方单纯的资金角力。

例如,在2月23日之前的数周,万国在“327”品种上为多头平仓,而中经开恰恰相反是空头平仓。

2月9日,中经开以多头入场,而万国、辽国发则更换了角色,变成了空方,多空大战在当月23日达到极致,当天开盘多方连续挺进使局势呈现一边倒,而收盘7分钟,空方疯狂反扑,欲置多方于死地。

如今令人记忆最深的就是万国那笔700多万口的空单封停。

这一笔空单也将中国的国债期货市场给打掉了。

据古透露,在上午的交易过程中,管金生曾发现出自无锡国泰的200万口空单,当然他明白其幕后操作者是辽国发。

为此管找到了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要求停止当天的整个交易。

理由是局势已失控,多空双方均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现在看来这也是尉的最后一个机会,抓住了,不仅可以拉管金生一把,更可以使自己的危机消于无形。

可惜尉放弃了。

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了尉文渊的下台。

2月23日交易结束后,上交所宣布交易结束前7分多钟的交易行为无效,管金生疯狂的举动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但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并不能因为管金生的那笔空单数额巨大而单纯取消其交易行为,而对当时无其他明显违规特征的交易行为予以承认,比如以中经开为首的多方,其交易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其指定仓位。

合理的解决方式应该是取消当天所有交易。

70亿元之迷

但据有关人士透露,中经开账面并未赢利。

这种说法让记者大吃一惊:

期货市场是个绝对的“零和游戏”,一方输了,肯定有相应的一方赌赢了钱。

据测算,当时国债期货的输赢在70亿元左右。

万国、辽国发是绝对的输家,中经开肯定是大赢家,如果说账面没有盈利,那数十亿元的巨额资金难道不翼而飞?

按古先生的说法,这应当是很容易调查的事情,尤其是对“327”事件发生后,中央组成的以财政部、人行、监察局、安全部、证监会等六大部委牵头的调查组来说更不是一件难事。

即使事隔六年的现在,事情也可以弄得水落石出。

因为交易记录保存在电脑里,各种单据还可以查到,交易出自哪家席位一目了然。

至于为何中经开没有赢利,古先生不愿意过多纠缠,黎先生更是讳莫如深。

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是否机构席位下的仓位并不属机构所有,这类似于如今股市上的“代客理财”,说难听一点,即“老鼠仓”,而且风险可以设定为零。

因为交易前草拟一份协议,若交易赢利,则协议生效,收益归个人;若交易亏损,则毁掉协议,由公家承担损失。

在记者就这一运作模式再次求证古先生时,他认为市场上肯定会有人这么干,因为如此操作十分简单,而且隐蔽性强,但若都用此方式则太过显眼。

古说,在2月23日这天诞生了很多亿万富翁。

据传,这些人当时就离开了期货市场,甚至连股票也不碰,做起了实业。

管金生为何孤注一掷

古先生介绍,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参与“327”事件中万国最后一周的交易事宜。

他离开时万国的仓位是70万口空仓,如果按平仓计算,70万口空仓将近亏损2.8亿,但由于当时12%~15%的保值贴补率尚有2亿多的收入,如此算来万国应当没有多大亏空。

至于管金生为何孤注一掷,古表示难以理解。

兴许管觉得自己太过强大,骨子里的自信使他敢冒跨掉公司的风险。

万国证券是股份制公司,其当时在国内的地位全靠管金生一人打拼而来,监管对管而言形同虚设。

但对2月23日交易的最后几分钟管金生最后的疯狂,古先生表示理解:

管不愿意看到亲手打下的江山又毁在他自己手里,于是以命相搏。

如果成功,兴许能转危为安。

但管的肉身撞到的是如岩石一般坚硬的中经开。

“327”事件后,六大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曾对古进行了严格盘询,在阐述为何做空时,古的理由很堂皇:

“一、根据当时《政府工作报告》的思路,我国经济发展将有良好的预期,通货膨胀将持续下降;二、尽管当时327品种的年利率仅为9.50%,低于银行利息,但那时的保值贴补率约为12%,故实际利率仍达到20%以上;三、按市场经济规律,贴息仅为权宜之计,而当时的金融债券并未贴息,故对贴息的出台认识不足。

输赢早有天命?

对2月9日入场做多的中经开,据说调查组同样进行了“为何做多”的质询,但每个明眼人从背景中皆看得出问题:

当时中经开的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中经开选择2月9日入场做多,据透露,当时贴息的方案已制订完毕。

调查组工作之后,将“327”事件定性为“违规操作”,古作为直接操作人,与公司另一位工作人员一同受到处罚,对中经开则无任何涉及。

1995年4月,万国召开董事会,管金生辞去职务,5月被公安机关逮捕,1996年春节,被宣判17年有期徒刑,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

万国公司经此一役,损失14亿元,元气大伤,不久被重组。

另一空方主力辽国发被判“金融诈骗罪”,其首领高氏兄弟至今下落不明。

  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近日曾表示,希望对六年前的“327”国债风波做重新的评判。

“该事件给管理层带来的反思应该是多方面的、长期的。

”古说。

比如说违规持仓、交易所没有完备的预警工具,在事件初露端倪时没有任何一家部门提出恰当的意见等等,但问题的关键是:

究竟谁放了胜负手?

没有财政部出台的贴息方案,即由9.50%的利率提高到12.24%就很可能没有“327”国债风波,至少多空双方的输赢没有这么大。

-----------------------长虹事件------------------------------------------------------

1995年8月21日,距“327”国债事件仅半年,上交所再次成为焦点,而此次的主角依然是中经开。

1995年7月24日,四川长虹公告配股说明书:

以总股本23781.876万股向全体股东按10∶2.5比例配股,配股价7.35元。

由于法人股股东长虹机器厂等放弃配股,公众股股东还可以按10∶7.41的比例受让法人股转让的配股权。

长虹当时配股的主承销商为中经开,副承销商为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和上财证。

配股采取余额包销制,未被认购的配股和转配股部分均由承销商负责包销。

配股说明书明确告诉投资公众:

社会公众股配股部分于8月14日上市流通。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国务院就国家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未作规定以前,社会公众受让的法人股转配部分暂不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