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0061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docx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

正弦波振荡器

【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讲述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正弦波振荡器的主要分类及工作原理。

要求读者掌握两方面内容:

1.充分理解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及振幅平衡条件,并能以此为依据分析各类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LC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并能画出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和计算振荡频率。

4.1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2LC正弦波振荡器

4.3石英晶体振荡器

 

4.1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自激振荡现象

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条件下,电路能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幅度的交流信号输出的现象,称为自激振荡现象。

二.自激振荡的产生

1.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参考图下图,当vf与vi相位相同,大小相等时,vf就能代替vi使电路产生振荡。

要想使电路产生振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相位平衡条:

电路中有正反馈存在。

振幅平衡条件:

正反馈强度足够。

即AV·F=1。

2.正弦波振荡器的结构

要想输出正弦波,还必须在振荡器中加入选频网络。

如图所示。

3.起振信号的获得

启始信号vi是从接通电源的瞬间获得的。

三.选频放大器介绍

图(a)为普通共射放大器电路图,若用LC并联谐振回路来替代集电极负载电阻R3后,就构成了选频放大器,或称调谐放大器。

如图(b)所示,LC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如图(c)所示。

既使选频放大器输入信号的频率很多,在它的输出端得到的输出信号却始终是频率等于fo的正弦波信号。

由于LC回路具有选频特性,故常称它为选频网络。

 

4.2LC正弦波振荡器

一.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分类:

集-基耦合式和集-射耦合式。

1.集-基耦合式振荡器

1)电路结构

集-基耦合式振荡器如图所示,VT及其周边元件构成放大器。

LC是一个选频网络,其固有谐振频率为fo,它能将频率为fo的信号选出来。

因此,VT所构成的放大器是一个选频放大器。

L2绕组为正反馈绕组,它负责将反馈信号送至VT的基极。

2)电路工作原理

用瞬间极性法可以判断出电路中有正反馈存在。

说明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如果合理安排L2与L的匝数比,就可以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电路是很容易振荡的。

2.集-射耦合式振荡器

集-射耦合式振荡器如图所示,L1为正反馈绕组,它将反馈信号从集电极引到发射极,故称集-射耦合式。

用瞬间极性法可以判断出电路中有正反馈存在。

说明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若合理安排L1和L的匝数比,就能满足振幅平衡条件,使电路产生振荡。

二.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图(a)所示,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从交流等效电路可以看出,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与电感的三个端子相连,故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反馈信号取自L2两端,用瞬间极性法可以判断出是正反馈存在,说明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若合理安排L1和L的匝数比,就能满足振幅平衡条件,使电路产生振荡。

在不考虑L1、L2互感时,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

四.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基本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a)所示,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从交流等效电路可以看出,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接在振荡电容的三个端点上,故而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的两端。

用瞬间极性法可以判断出电路中有正反馈存在。

说明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合理安排C1、C2的容量比,就能满足振幅平衡条件,使电路能够振荡。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上式中,C代表C1和C2串联后的总容量,其值为:

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

由于三极管存在一定的极间电容,参考下图。

当振荡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极间电容的影响也就变得十分明显。

结果使振荡频率变得不稳。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必须对电路加以改进。

目前用得较多的改进电路是克拉泼振荡电路,其电路结构如图(a)所示,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由图可以看出,它仍属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只不过在L上串联了一只小电容C,要求C<

C1、C2和C串联后的总容量为:

故振荡频率fo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电路改进后的振荡频率fo基本与C1、C2无关,自然也就不会受CBE、CCE的影响了。

4.3石英晶体振荡器

一.石英晶体的特性

1.石英晶体的结构

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的方位角切下的薄片称为晶片,再在薄片的两个相对面上喷涂金属层作为极板,然后装上电极引脚和外壳,就构成了石英晶体产品,如图(a)所示,图(b)是石英晶体的电路符号。

2.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和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就是具有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如下图(a)所示,图(b)是它的频率特性。

石英晶体可以看成是由L、C、R构成的网络。

从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它具有两个谐振频率。

一个是L、C、R支路的串联谐振频率,其大小为:

另一个是并联谐振频率,当频率大于fs时,L、C、R支路呈感性,可与Co发生并联谐振。

其大小为:

对于石英晶体来说,由于Co>>C,故fp≈fs,也就是说,石英晶体的感性区非常窄。

而石英晶体在应用中,通常工作在感性区,故其振荡频率稳定度非常高。

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下图(a)所示的电路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典型电路,图中,X为石英晶体,它在应用时,工作于感性区,可视为一只电感。

因而可得到交流等效电路如图6-12(b)所示。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其工作原理完全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相同。

 

直流稳压

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讲述串联型稳压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要求读者重点掌握两方面内容:

1.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结构、元件作用及稳压过程。

在学习整流滤波电路时,应借助波形分析法;在分析串联稳压源的稳压过程时,应借助电流、电压及电阻推导法。

 

4.1串联稳压源的结构

4.2整流与滤波电路

4.3稳压电路

 

4.1串联稳压源的结构

一.串联稳压源的结构框图

串联稳压源一般由变压电路(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二.直流稳压源的质量指标

简单提一下即可

4.2整流与滤波电路

整流:

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过程,实现整流功能的电路叫整流电路。

滤波:

将脉动直流电转化为平滑直流电的过程,实现滤波功能的电路叫滤波电路。

一.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结构比较简单,它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实现整流目的的。

1.半波整流电路

半波整流电路如图(a)所示,图(b)是它的整流波形。

整流二极管VD只让半周通过,在R上获得一个单向电压,实现了整流的目的。

半波整流方式的特点是,削掉半周、保留半周。

若用VO表示vo的

平均值,用V1表示v1的有效值,则VO=0.45V1。

 

2.全波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次级线圈需要引出一个中心抽头,它把次级线圈分成两个对称的绕组,从而获得大小相等但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v1a和v1b。

全波整流电路效率高,VO=0.9V1a。

3.桥式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它由四只二极管构成,这四只二极管接成“电桥”形状,如图所示,故称桥式整流电路。

 

VD2和VD4将正半周整流。

VD3和VD1将负半周整流。

结果在R上便得到了全波整流电压vo,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

桥式整流电路的效率也很高,输出电压为:

VO=0.9V1。

二.滤波电路

滤波的任务,就是把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中的波动成分尽可能地减小,使其成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1.电容滤波

由于电容器具有充、放电功能,其上电压不能突变,因而可以用来承担滤波任务。

在电源滤波电路中,滤波电容的容量一般选得较大。

1)电容在半波整流电路中的滤波作用

参考下图(a),C为滤波电容,它接在半波整流电路之后,负载电阻R与之并联。

利用C的充、放电特性实现滤波。

通过滤波后的输出电压要比滤波前的输出电压平稳得多。

2)电容在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中的滤波作用

全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是一样的,经滤波后所获得的直流电压波形也一样。

滤波前和滤波后的电压波形见下图所示。

波形的平滑程度比半波整流电路要好。

电容滤波的主要缺点是:

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较大,这对变化负载(如功放电路)来说是很不利的。

3.复式滤波

将电阻或电感串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将滤波电容并在负载两端,就可以组成复式滤波器,见教材图7-9。

由电阻、电容构成的复式滤波器称为RC滤波器;由电感、电容构成的复式滤波器称为LC滤波器。

 

4.3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

将滤波后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一.稳压管稳压电路

利用稳压管的稳压特性可以组成最简单的稳压电路,如下图所示。

VD为稳压管,在电路中起稳压作用。

R为限流电阻,在电路中起降压作用,同时可以限制负载电流,当流过负载的电流超过R允许的最大电流时,R会烧断。

二.串联稳压电路

1.基本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三极管VT为调整管。

由于调整管与负载相串联,所以这种电路称为串联稳压电路。

稳压管VD为调整管提供基极电压,称为基准电压。

电路稳压过程是这佯的:

VI↑→VO↑→VBE↑→IB→VT导通程度减弱→VCE↑→VO↓。

2.带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

若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加以放大,再去控制调整管,就能提高对调整管的控制作用,使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带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如下图所示。

VT1是调整管;VT2是比较放大管;VD是稳压管,为VT2的发射极提供基准电压,R3、R4构成的电路叫做取样电路,R4上的电压叫取样电压。

当某种原因引起输出电压VO上升时,稳压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VO↑→VB(B点电压)↑→IB2↑→IC2↑→VC2↓→VB1↓→IBl↓→ICl↓→VCE1↑→V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