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0430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x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书

院系专业历史与社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年级2012级

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黄山杭州嘉兴

实习时间2015.04.13至2015.04.26

指导老师

 

2015年4月20日

野外实习报告

关于对黄山、杭州、嘉兴景区相关神话传说的研究

摘要:

中国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简单自由的文体形式在劳动人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神话传说既能反映出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也能体现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现代,旅游景区的神话传说更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自然风光景区与人文风光景区神话传说对比和神话传说情节情感与时代特征对比两个方面对景区神话传说进行研究。

0引言

2015年4月13日,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全班同学开始了为期五天的黄山、杭州、嘉兴的野外专业实习考察之旅,此次考察旅行以报旅游团的形式,乘坐大巴从淮北到黄山太平湖景区、黄山风景区、芙蓉谷景区、宏村、杭州西湖、嘉兴西塘逐一进行考察。

1野外实习目的与任务

1.1野外实习目的

(1)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考察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巩固书本知识

(2)加深对当下旅游景区现状的了解,以旅游规划者、导游、景区管理者等身份看待景区,为日后毕业论文、考研研究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等做准备

(3)走出校园,走入景区,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加深对祖国山河和本专业的热爱

(4)完成问卷发放、考察任务

1.2野外实习任务

(1)对各景点进行徒步考察,做记录

(2)发放关于《皖南古村落旅游者感知体验调查问卷》问卷,尽量保证为有效问卷

(3)收集各种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写考察报告

2野外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野外实习步骤

黄山太平湖风景区——黄山风景区——黄山芙蓉谷景区——宏村——杭州西湖——嘉兴西塘古镇

2.2野外实习内容

第一天下午,黄山太平湖风景区,乘坐游船游览太平湖风景,并登上龙窑寨和猴岛两座湖中小岛。

太平湖自然风光秀美悠然,青山绿水相映得彰,乘船游于其间领略山水美景,使人心旷神怡。

龙窑寨是一个融陶瓷文化、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点,其中展示了古代人民烧制陶器所用到的窑洞工具。

可惜此次游览景点略显冷清,工作人员很少,展品管理杂乱并且许多项目暂停展示。

太平湖猴岛上居住的猴子是黄山特有的短尾猴,此类猴子体型较小,看起来机灵可爱,由于没有赶上整点,所以没有机会观看猴子表演。

第二天早晨,黄山风景区,我们从北大门进入,我选择徒步登山,但由于平常缺乏锻炼,整个爬山过程非常艰苦,身体难受无暇观赏沿途风景。

终于登上山顶到达北海后,由于实在体力不支最终只观赏了猴子观海和梦笔生花两处景点便乘坐云谷索道下山。

现实中身临其境地观赏猴子观海和梦笔生花美感更加真实,大自然对黄山巨石的雕琢果然格外用心,坚硬的巨石幻化成了活灵活现的猴子和毛笔,有趣且有意,其中神话传说后文将给予说明。

第三天上午,芙蓉谷风景区,顾名思义,整片景区遍布于峡谷之中。

我们按顺序游览了飞瀑和野人谷。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全班同学一起在瀑布下的石头上玩耍,整日生活在城市中难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芙蓉谷景区开发较晚并且又是与野人谷共同构成景区,所以其具有历史意义的自然景点也就是其中的觅春石,其中也有神话传说。

下午,我们游览了中国画里乡村——宏村,跟着导游一一参观了月沼、学堂、清代普通人家建筑、汪氏宗祠以及清代大户人家建筑、南湖等,听导游介绍了宏村的人工水系、木雕、砖雕,不由得发自内心的佩服当年劳动人民的理工与艺术修养。

在自由时间里,我们全班在景区里发放问卷。

第四天上午,前往杭州西湖,由于时间太紧,众人意见不一,导致仅有两个小时可以游览西湖。

快马加鞭似的速度加上走马观花似的游览,紧赶慢赶我也只观赏了苏小小墓、西泠印社、平湖秋月。

西湖是浪漫的神话传说的发源地,虽是“惊鸿一瞥”但我也是“乐不思蜀”,虽时间少得可怜,但也是不虚此行。

第五天上午,前往嘉兴西塘古镇,西塘古镇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可惜古镇商业化太严重,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全被各种小吃所占据,供人参观的也仅是几座小庭院和各种博物馆。

行程同样很紧,草草观赏了大景,着重研究了我关注的小景,西塘之行也就结束了。

第五天晚上九点半回到学校,考察之旅全部结束。

3对野外实习的理解与收获

3.1神话传说的含义

神话传说的故事是由人们幻想中的古今生物:

如神、鬼、人、仙、妖、精、魔鬼、上帝、天使、龙、凤动植物等从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偏重于指关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例如《觅春石》、《西湖》、《断桥》。

传说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例如《黄山》、《苏小小》。

3.2在各个景区中收集到的神话传说

(1)黄山市:

关于黄山名称由来——《黄山》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为了为百姓办好事,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

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

“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砌炼丹炉,采集草药。

黟山有七十二座山峰,十分陡峭,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

到后来,很多人忍受不了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开始炼丹。

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

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

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

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

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

现在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

关于猴子观海由来——《猴子观海》

原太平县城(公元745年(唐天宝4年)),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赵姓书香人家。

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

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多年。

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

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

酒饮三杯后,灵猴便向老夫妇陈述对掌珠的爱慕之情。

老夫妇经与女儿商量应了灵猴的请求。

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了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

夜深宴席散,灵猴被宾客们拥入洞房。

一觉醒来,灵猴因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

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

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千辛万苦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

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关于梦笔生花由来——《梦笔生花》

有年春天,诗人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

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

原来,这位不凡之客是诗仙李翰林。

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

李白以草书诗作相赠,趁着酒兴,奋笔疾书。

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

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

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

关于觅春石由来——《觅春石》

传说尧帝(公元前2377年甲申-公元前2259年)的两个女儿一名娥皇、一名女英,乘风踏云,觅春至此,祥云便化作此石舫,故得名觅春石。

(2)杭州市

关于西湖名称的由来——《西湖》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关于断桥白蛇传——《断桥》

南宋(1127年-1279年)。

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化为小青姑娘。

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

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

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看见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任凭雨淋。

二人互生爱慕之情,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欢他们。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

他悄悄地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

许仙将信将疑。

转眼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

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

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拼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

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

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

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愤怒,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许仙。

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水漫金山”。

法海也大显法力,白娘子因为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护下逃跑。

当她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

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百感交集,不由得抱头痛哭。

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打败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终于救出了白娘子。

关于苏小小生平——《苏小小》

苏小小(约483年—502年,南朝齐)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

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

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

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

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金陵(今南京)。

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时间久了,苏小小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

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

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不料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

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

钱塘苏小小之墓。

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3

(3)嘉兴市

关于西塘名称的由来——《西塘》

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

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问,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

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

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生出许许多多树、枝,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关于廊棚的由来——《廊棚》

版本之一:

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

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

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

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

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

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

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

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版本之二:

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

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

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

“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

”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

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关于卧龙桥的由来——《卧龙桥》

卧龙桥原来是一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有一天,桥边住一位姓朱的竹匠看到一孕妇失足落水而死,就很想重新修造,可没有资金。

他就削发为僧名广缘,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

到白银用完,尚缺石料,和尚却因十年老苦积病而死。

工程缺桥面将停,这时,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闻西塘豆腐干非常有名,品之,赞不绝口,正陶醉之时,一块豆腐干掉了下来落在未完工的卧龙桥上,形成了桥面。

所以卧龙桥的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

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关于护国随粮王的由来——《护国随粮王》

在明代崇祯年间(1611年—1644年)嘉善一带闹饥荒,人民都快饿得不行了,而这时候刚好当时的一位七老爷督运皇粮经过,看到饿殍遍地而内心非常痛楚和怜悯。

善心大发,竟在没有征得皇帝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皇粮尽施舍于民救灾。

他自己知道私自将皇粮散发给民众是死罪,于是就在雁塔湾河里投水自尽。

这在嘉善附近一带的老百姓闻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悲痛,于是他们为感谢这个舍身搭救他们的清官,而自发的集资为他盖了一座庙宇,以示纪念和怀念他——七老爷庙(亦称护国随粮王庙)。

4我的野外实习发现与思考

4.1自然风光景区与人文风光景区神话传说对比

参考黄山风景区(《黄山》《猴子观海》《梦笔生花》《觅春石》)与西塘古镇(《西塘》《廊棚》《卧龙桥》《护国随粮王》)我们可得出以下发现:

(1)自然风光景区的神话传说多属于神话范畴,人文风光景区的神话传说多属于传说范畴。

在黄山风景区的神话传说中,猴子变成人,毛笔变成景,祥云变成石,带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在人文风景区的神话传说中,即使有神异成分,但其主人公皆为普通人,发生的事也都与日常生活相关联。

(2)自然风光景区神话传说的题材多涉及人的情感、品质,人文风光景区神话传说的题材多关注社会民生。

例如《黄山》表达的是仁爱,《猴子观海》表达的是痴情,《梦笔生花》表达的是豪放,《觅春石》表达的是美好,而《西塘》《廊棚》《卧龙桥》《护国随粮王》基本上是表达古人对家族、生意、交通、饮食的期望。

(3)自然风光景区神话传说的发生背景比较自由,人文风光景区神话传说的发生背景多为群体或个人的穷困。

在自然风光的神话传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基本上没有说明,即使说明也与故事内容的发展没有太大关联,而在人文风光景区神话传说中,故事基本以群体或一人身处困境无力回天为背景,然后再有神仙或贵人相助,最终结局圆满。

4.2神话传说情节情感与时代特征对比

把以上11个神话传说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那么顺序是:

《黄山》《觅春石》《苏小小》《梦笔生花》《猴子观海》《西塘》《廊棚》《卧龙桥》《断桥》《护国随粮王》,其中《西湖》的时代无法考证。

时代按顺序可概括为:

远古时代、南朝齐、唐开元、唐天宝、北宋大中祥符、南宋、明崇祯。

由于所收集到的神话传说基数太少并且时间上也不连接,自古至今的分析所有时代特点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只根据神话传说中所涉及到的年份以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为中心来与那个时代的特点作对比。

五要素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远古

黄山

黄帝、浮丘公、容成子

黄帝寻求炼丹之地为百姓造福

炼丹柴火不够用,为了避免前功尽弃,黄帝将自己的腿当作柴火伸入炉膛炼丹

浮丘公和容成子带回柴火,救出了黄帝的腿,三人吃了仙丹后成仙

南朝齐

西湖

苏小小、阮郁、鲍仁

苏小小与阮郁相恋

阮郁被其父母逼回金陵,两人被迫分手。

苏小小情绪消沉,而后遇见鲍仁,苏小小资助其上京赶考

苏小小因病去世,鲍仁衣锦还乡厚葬苏小小

唐朝

黄山北海

李白

李白被北海风光所吸引

李白乘酒兴做书法送予长老,完毕将毛笔随手扔进北海

毛笔化作笔峰,笔尖化作松树

北宋

大中祥符

西塘镇

唐姓兄弟

唐姓大户人家来湖荡边居住

兄弟二人分家后分别住在湖荡的东西两边,哥哥住在东边称为东唐,弟弟住在西边称为西唐

哥哥家道中落,弟弟子孙兴旺,如大树般开枝散叶,后人遂将“西唐”改为“西塘”

南宋

西湖断桥

许仙、白娘子、小青、法海

许仙与白娘子相恋

许仙与白娘子开药店安逸生活,法海以捉妖为由利用许仙使白娘子化为原型,许仙被吓死。

白娘子千辛万苦救回许仙,二人重归于好。

法海又将许仙骗入雷峰塔内出家,白娘子带领小青水漫金山寺,不幸被法海压在塔下

小青打败法海,救出了白娘子

明崇祯

嘉善县

七老爷

七老爷押送皇粮到闹饥荒的嘉善县

七老爷未经皇帝允许擅自将皇粮分给灾民,知道自己死罪便跳河自尽

百姓请命饶恕七老爷,为其建庙宇,尊为护国随粮王

项目时代

地域

阶层

大背景

大事件

意义

远古

中原地区

统治阶级

黄帝帮助炎帝打败蚩尤,统一中原

黄帝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治国有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方面多有造诣,造福了天下苍生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南朝齐

南齐疆域

女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玄学盛行,外来文化影响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开放的时代

妇女大胆与封建礼教抗争,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和婚姻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地位空前提高,妇女的人性和个性得到相当的发展

中国古代女权达到鼎盛,然而随着封建集权专制再次确立,妇女的社会地位每况愈下

唐代中期(开元天宝)

唐朝疆域

李白

唐代封建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并开始逐渐衰落

李白入仕不顺,壮志未酬,同时又想退隐云游,寄情山水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北宋

大中祥符

长江流域

普通百姓

北宋政权与领土问题较为复杂,但经济还是较有发展

百姓们渴望国家安定,安居乐业

最终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开始

南宋

淮河以南

普通百姓

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文学创作较为繁荣,百姓娱乐生活丰富

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明崇祯

长江流域

普通百姓

明朝末期,国家内忧外患

百姓民不聊生

明朝走向灭亡

由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神话传说与时代特征间的联系:

(1)神话传说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时代的缩影。

从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对应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虽然有些许不符合事实(如鲍仁上京赶考,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不存在“赶考”),但基本的大环境是一模一样的。

(2)时代特征为神话传说的发展提供素材。

由于时代发展大事件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或是太平盛世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或是战乱昏暗使百姓民不聊生,劳动人民都以时代大事件为素材以神话传说为渠道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签名:

年月日

 

 

 

签名:

年月日

实习指导老师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院系意见

 

主管教学领导签名(签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