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0496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docx

小升初语文30天系统复习

2015年寒假小升初30天语文复习资料

Days1

(一)字词训练

爱带(戴)白晰(皙)爆乱(暴)报筹(酬)暴炸(爆)辩析(辨)

恶耗(噩)材华(才)喝采(彩)翱游(遨)娘两(俩)雕彻(砌)

陷井(阱)明片(名)吉详(祥)肖象(像)开消(销)贮立(伫)

绉纹(皱)躁热(燥)肿涨(胀)振撼(震)渲泄(宣)宣染(渲)

延申(伸)欧打(殴)座落(坐)拥带(戴)煤碳(炭)按磨(摩)

爆躁(暴)下功夫(工)显象管(像)爆发户(暴)照像机(相)

暖哄哄(烘)明信片(名)坐右铭(座)天然汽(气)冷不妨(防)

(二)重点诗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史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三)现代文阅读

飞人——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

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

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

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

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

“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

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

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

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存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宣布:

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

怎么会这样呢?

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

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

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

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判提了个醒:

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

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

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的骄傲。

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

1.选词填空。

自信   信心   信念   诚信

(1)刘翔对夺冠满怀(  )。

(2)他很(  )地说:

“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3)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   ),少一些犯忌。

(4)他坚定了必胜的(  )。

2.刘翔在少年体校立足并坚持训练,对他触动最大的是谁?

为什么?

3.文中叙述了刘翔的哪几件事?

详写了哪件事?

这件事对刘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一下个目标努力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成功没有终点,鲜花和掌声只代表过去,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应该继续跋涉。

B.鲜花和掌声是对成绩的肯定,没有鲜花和掌声,努力的劲头就不足。

C.鲜花和掌声已经证明了成功,刘翔累了,他想休息一下。

请你想象一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的情景,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Day2

(一)字词训练

百练成钢(炼)火山暴发(爆)和霭可亲(蔼)爱不失手(释)

爱乌及屋(乌)安份守己(分)按居乐业(安)暗然泪下(黯)

黯无天日(暗)绝不罢休(决)英雄倍出(辈)半途而费(废)

哀声叹气(唉)山洪爆发(暴)百战不贻(殆)变本加力(厉)

变换莫测(幻)别出心才(裁)兵慌马乱(荒)彬彬有理(礼)

涣然一新(焕)摒息凝神(屏)病入膏盲(肓)不记其数(计)

不加思索(假)不可思异(议)不求深解(甚)宁死不曲(屈)

兴高彩烈(采)张灯结采(彩)出奇不意(其)出奇致胜(制)

出人投地(头)穿流不息(川)吊虎离山(调)独挡一面(当)

度过难关(渡)费寝忘食(废)汗流夹背(浃)轰堂大笑(哄)

(二)重点诗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长歌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现代文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叫他“路瑟”。

他从不叫克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害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他那黝黑的皮肤之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撞了一个大包,中午时,在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

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说;“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

“别怕,孩子。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也总有下山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

”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个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握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

“我只是告诉他俩:

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后,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我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

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说道:

“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

”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脏话,刻薄地叫骂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

“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再说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

“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

“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第4段“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怎样解释?

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这里说的“好吃”指的是“吃起来方便”还是“吃起来感觉特别香”?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第八段回答,你认为不识字的老人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特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

(3分)

Day3

(一)字词训练

历尽坚辛(艰)坚难困苦(艰)金壁辉煌(碧)决无仅有(绝)

一应具全(俱)赞不决口(绝)厉厉在目(历)留恋忘返(连)

无与论比(伦)漫条斯理(慢)慢不经心(漫)名列前矛(茅)

无精打彩(彩)面面具到(俱)莫明其妙(名)目不瑕接(暇)

披星带月(戴)迫不急待(及)出奇不意(其)气极败坏(急)

气势凶凶(汹)千锤百练(炼)巧夺天公(工)山青水秀(清)

大现身手(显)伸东击西(声)谈笑风声(生)提心掉胆(吊)

走头无路(投)完壁归赵(璧)万古常青(长)忘恩负意(义)

左右开工(弓)作贼心虚(做)自立更生(力)自名得意(鸣)

(2)重点诗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3)现代文阅读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

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4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

(4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ys4

(1)字词训练

自食其利(力)终生大事(身)指手划脚(画)珍重其事(郑)

直接了当(截)专心至志(致)震奋人心(振)真象大白(相)

斩钉接铁(截)口干舌躁(燥)再接再励(厉)语无论次(伦)

永往直前(勇)一涌而入(拥)受益非浅(匪)一视同人(仁)

眼花撩乱(缭)和言悦色(颜)一泄千里(泻)别出新裁(心)

心旷神饴(怡)无是生非(事)反来复去(覆)头昏脑胀(涨)

趁心如意(称)三翻五次(番)情不自尽(禁)丰富多采(彩)

(二)重点诗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三)现代文阅读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

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

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

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3分)

打量(liánglìang)上浮(fúfóu)兴(xīng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改_______。

(1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比成_____。

(2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因地”在文中指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

(2分)

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

(2)

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2分)

Days5

(一)字词训练

轰堂大笑(哄)错手不及(措)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

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

(2)重点诗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现代文阅读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

第一,我就属牛。

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

”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

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

爷爷说:

“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

”真的,我意外发现:

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

爷爷还说:

“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

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

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

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

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

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3分)

例:

(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

(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

(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

②非常喜爱牛。

(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

Days6

(1)字词训练

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

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

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

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

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

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

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

(2)重点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3)现代文阅读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