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0947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技能操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能操作.docx

《技能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操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能操作.docx

技能操作

 

工程技术员

技能操作试题

 

2010年5月14日

 

绘制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理论示功图就是认为光杆只承受抽油杆柱与活塞截面积以上液柱的静载荷时,理论上所得到的示功图。

假设条件:

1、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

2、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惯性力、震动载荷与冲击载荷等的影响,假设力在抽油杆柱中的传递是瞬间的,凡尔的起落也是瞬间的。

3、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不受砂、蜡、水、气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进入泵内的液体不可压缩。

4、油井没有连抽带喷现象。

5、油井供液能力充足,泵能够完全充满。

AB:

在下死点前后,抽油杆柱上多了一个活塞截面以上液柱的重量油管上少了一个活塞截面以上液柱的重量。

这时,就要发生弹性变形,油管就要缩短,抽油杆就要伸长。

此时光杆虽然在上移,但活塞相对于泵筒来说,实际未动,这样就画出示功图中的AB斜直线,它表示光杆负载增加的过程,称为增载线。

BC:

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始上行,固定凡尔打开,液体进入泵筒并充满活塞所让出的泵筒空间,此时,光杆出所承受的负载,仍和B点时一样没变化,所以画出一条直线BC。

CD:

当活塞到达上死点,在转入下行程的瞬间,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活塞上下连通。

活塞上原所承受的液柱重量又加在油管上。

抽油杆卸掉了这一载荷,油管上加上了这一载荷,于是二者又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油管伸长,抽油杆柱缩短,光杆下行,活塞相对于泵筒没有移动,于是画出了CD斜线。

它表示光杆上负荷减少的过程。

称为减载线。

DA:

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开始上行,液体就通过游动凡尔向活塞以上转移,此过程中,光杆所受的负荷不变,于是画出直线DA。

于是画成一个封闭的曲线,即为示功图

玻璃管量油

操作步骤:

1、携带好工具、用具,来到计量间,价差缺人量油分离器

1)规格大小(以φ800为最佳)

2)量油玻璃管高度(500mm)及上下标线清楚

3)分离器进出口及气平衡流程

2、到流程

1)先开分离器量油玻璃管上下阀门,查看分离器内原有的液面状况

2)打开气平衡

3)开被量油井的量油阀门,最好同时也开关单井来油汇管阀门,开至量油阀门最大,来油阀关严。

4)迅速来到计量分离器处,用量油出口阀门的开、关来调整玻璃管内液面。

乳沟液面很高,压液面压得很慢,可关小气平衡来加速压液面。

3、量油、计时

1)在页面被压至量油下标线(刚过)以下迅速关量油出口阀门,并关严

2)调整身体姿势,使眼睛与玻璃管内液面水平看准下标线,在页面与下标线重合时,计时开始。

3)在页面上升过程中要观察一下量油分离器的分压表与两哟汇管压力表的压力的情况,正常时两块压力表基本一样。

4)在页面上升接近上表线时,在调整身体姿势,在页面与上表线重合时在记下时间。

5)记好第一遍量油时间T1迅速开量油出口阀门压液面至下标线以下,再次重复第一遍过程,记下第二遍两哟时间T2,直至要量的次数i为止,分别记录好各量油时间T1、T2、Ti。

4、倒回流程

1)1)在确认量油次数够后,把页面压至接近下标线时,关量油出口阀门,开单井来油汇管阀门并开打,同时关单井计量阀门,关严后,再把计量总阀门、气平衡阀门关上。

2)及时打开掺水阀门,尽量开至与原大小一致,保证原掺水量。

5、计算产量

1)把刚记录下的各量油时间T1、T2、Ti相加,在初一次数i,就得出量油平均时间T

2)再由该计量分离器量油常数换算出该井的日产液量:

Q=量油常数/T

 

抽油机井井口憋压

操作步骤:

1、携带好准备的仪表、工具用具等到抽油机井口现场,检查井口生产状况,缺人具备抽压条件,可不必换准备的压力表;关掺水阀,并在米格纸上画出抽压坐标,确定比例,纵坐标为抽压值,横坐标为抽压时间,标注井号的冲压日期。

2、抽压:

关井口回压阀,在即将关阀门时看到压力表有上升迹象,再仔细观察井口装置·有渗漏没有,缺人没有关死阀门,开始抽压,,以抽压次数确定标准;即将关死回压阀门起,记好冲速次数,新总也后投产或热洗后投产的井一般抽压力12次左右即可,油压就会抽到2.5MPa左右,停止抽油机抽油,稳压开始计时,每隔1min计1次(或在准本号的坐标上直接点出点)数值,在停10-15min即可;如抽压井示正常的(非近期投产热洗)井可适当多抽3-5次,余下同前,记录抽压数据。

3、确认抽压数据录取全了,打开回压阀门泄压,在压力下降稳定后,启动抽油机,打开掺水阀门。

4、描绘抽压曲线,即把坐标上的个点用光滑曲线连起来,并在曲线右上角著名抽压情况:

原有压值、抽压次数、停抽时最高压力值等。

5、清理现场,收拾工具,带好录取的抽压资料,交工。

 

用钳形电流表检查抽油机井平衡率

操作步骤:

1、零位调整:

电流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零位。

如不在零位,应用起子调节表盖上调节旋钮使指针至零位。

当调节旋钮向右转时,指针向左,当调节旋钮向左转时指针向右,应直至归零方可使用。

2、先选择合适挡位,如果是第一次测量本井应将钳形电力表的挡位拨至最大挡位(如果是经常使用的钳形电流表可拨至适当的挡位)。

将被测三相中的任何一相导线垂直卡入钳中央,如果电流指针不起,可压下钳形电流表压柄使钳形电流表的钳口张开,由大挡位向小挡位调一档放开电流表的压柄观察指针;如果还是不起或测量值不再电流表量程的1/3—2/3之间时,仍采用上面的方法在向小调一挡位,直至选到合适的挡位为止。

3、取值:

当电流表反映上下电流比较平稳后,开始读取电流值,当抽油机上行时取上行电流的最大峰值。

当抽油机下行时去下行电流的最大峰值。

4、计算平衡率:

判断平衡状况。

依据取得的上下冲程电流峰值,计算本井平衡率。

平衡率=(下冲程电流峰值/上冲程电流峰值)*100%

5、确定调整方向:

平衡率≥85%,本井可不调整;当平衡率<85%时,配重块向远离曲柄的方向调整;当平衡率>100%时,配重块向曲柄轴的方向调整。

6、收拾工具,将所测电流填入报表。

 

抽油机井作业施工的标准及常规工序

1、现场应具备的资料:

两书一表、施工设计、交接井书、开工许可证、原井杆、管记录。

2、搭油管桥的要求

A、管桥平面高于0.3米,不许用砖头、石块当油管桥座。

B、施工现场油管桥3道,相临两道桥行间距3-3.5m,每道不少于5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头道桥至井口3-4米距离,上摆有油管滑道一个,方向依井场条件而定,

注:

不许用井内油管搭油管桥。

3、搭抽油杆桥的要求:

A、杆桥要搭在距井口2m处,距地面高度0.3m。

B、施工现场抽油杆桥4道。

相临两道桥行间距2-2.5m,每道不少于4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严防抽油杆弯曲拖地发生,杆管不能一起摆放,决不允许杆的堆放。

4、接好压井循环管线

A、当井口与泥浆池较远水龙带长度不够时,可采用Ф62mm油管连接成压井进口管线。

B、压井出口管线一直连至单井的土油池中,出口端不许安装90度弯头,而只许安装120度角的弯头。

C、管线丝扣联接上紧扣,达到不刺不漏为合格。

D、地面连接管线内不许有死油,泥土砂石等物体,防止带入井中。

E、当在楼区内作业井,没有土油池时采用罐车回收污油及压井液。

F、不许随便选择低洼地乱排放压井液和污油等。

G、重复压井时不许用井内再用油管接成压井管线,只用专用地面压井循环管线。

H、多余地面管线必须及时清理卸除,防止让井场的特种车压弯。

5、施工前的热洗

A、作业施工前应由采油队专人,用中转站热洗流程对该井进行彻底热洗。

B、目的是清除油套管的积蜡,为正常压井打开循环通道。

水进口达70度以上,出口温度50度以上,水量达24方以上。

即两倍井筒容积,视结蜡情况可延长反洗井时间。

6、压井工序

A、压井原则:

做到压而不死,压而不喷,压而不漏。

B、压井液的选择:

压井液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压井液的相对密度,目前现场采用压井液柱压力为油层中部静压的1.1~1.15倍。

目前在水驱井用普通泥浆,在聚驱油井不许用水基泥浆而必须用油基泥浆

7、起抽油杆

A、首先在井口上搭好起杆操作平台,卸去光杆及防喷盒。

打开胶皮闸门。

B、根据井中抽油杆规范,选用合适抽油杆吊卡,分批起出全井杆柱。

检查标准:

①要求抽油杆单根卸扣,不许起双根,防止在地面摆放时拖地沾土。

②要求每个单根上部带接箍,所以卸扣,打背钳应打在接箍方上。

而主钳打在上根杆的主体方上进行卸扣,这样做便于准确丈量与核对尺寸。

③本次起下有无断脱杆发生。

C、抽油杆摆放规格齐整

要求每10根出头0.2米,便于查对。

去除不合格的抽油杆,严防断脱杆发生。

检查标准:

①杆柱整体排放整齐,无搭压现象,每10根出头。

②在用杆体无硬弯、无变形、无磨损、无断裂。

③丝扣无磨损倒扣及锈蚀。

④下井前抽油杆必须地面高压清洗,除油、蜡、泥土、杂物等,保持杆体和丝扣的清洁。

⑤检查杆记录是否与地面摆放的一致。

(长度、规格准确)为以后生产中如发生断脱杆时,应用杆记录来准确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⑥描述原井起出的活塞表面磨损状况,游动凡尔组件是否齐全。

8、探砂面、起原井管柱

A、松顶丝、倒出油管头。

注意检查顶丝必须松到家,防止将油管头刮坏。

B、下加深油管探砂面要求

①详细记录下入根数、米数;

②探砂面必须装好指重表,缓慢下放管柱,当管柱悬重下降为准,反复上提下放三次核实深度一致为该井砂面位置;

③通过油管记录和加深油管记录初步确定砂面深度对照设计书的人工井底计算出砂柱高。

决定是否进行冲砂工序。

C、起出全井管柱:

①起出加深油管,进行地面长度及根数丈量核实,做好记录,并计算出累加尺寸。

②起出原井油管要求:

每10根一出头,外露一个油管接箍长度,排放整齐。

③检查尾管内积砂状况。

9、刮蜡工序

A、检下泵作业,对积存在套管壁上的死蜡进行清除的工作为刮蜡。

B、对不同规范的套管,选取不同直径的套管刮蜡器,对Ф140mm套管的Ф118、Ф116、Ф114mm刮蜡器;对Ф146mm套管应选用Ф126、Ф124、Ф122mm套管刮蜡器;对Ф168mm套管应选用Ф140、Ф138、Ф136mm套管刮蜡器。

首次选用的套管刮蜡器直径应等于套管内径-6mm为宜。

如果在刮蜡过程中遇阻下不去时,可每次缩小2mm。

C、采用分段多次循环方式将井筒积蜡全部带出,每200米循环一次。

如果结蜡严重,可每50米循环一次,对蜡堵井要采用连续循环逐根热洗法,对严重结蜡井段(200-400)米处,采用反复上提下放刮蜡法去除积蜡。

D、当刮蜡器下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时,要进行充分循环。

最低要循环两倍井筒容积,并观察出口带蜡块和死油情况。

直到没有蜡块带出为止。

10、冲砂工序

A、冲砂工序确定的原则:

①本井首次作业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并核实人工井底深度。

②砂柱高大于10米,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B、冲砂管柱及冲砂:

①冲砂方式有正冲砂、反冲砂、正反冲砂3种:

正冲砂油管进,套管出,冲散效果好;反冲砂套管进,油管出,携砂效果好,正反冲砂是两种方式结合。

②冲砂管柱下端联接一个缩径冲砂笔尖,作用是加大水冲击能力,并在循环冲砂时上下活动管柱,用笔尖戳碎砂面硬结物,并能防止下放时蹩泵。

③正冲砂的泵压控制在2-10MPa之间,以保证正常循环即可。

④正冲砂的排量控制在25-30方/小时,应用大排量将井底砂随液流悬浮带到地面。

⑤直至冲至人工井底深度,并保证在循环1小时,即两倍井筒容积为合格。

冲砂中途不许长时间停泵,防止沉砂砂卡管柱。

⑥若发现久冲不下,即无进尺时,可起出冲砂管柱,改用打铅印落实落物鱼顶情况。

铅印只可打一次,不许打二次以上,通过铅印落实落物种类。

11、实探人工井底

A、当冲砂结束启反复下放冲砂管柱三次,位置不变。

地面打出记号,量取尺寸。

查核设计与油管记录,核对人工井底深度,是否到位。

B、检查深度尺寸,应以该井方补心面为准。

把自封面与方补心面的高度差考虑进去进行核实。

以核实后

的人工井底深度为目前人工井深度。

12、打印工序

施工过程中,管柱遇阻、打捞失败的情况下,下铅模打印,对套管和鱼头的技术状况及几何形状进行印证,分析判断后,采取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13、打捞工序

施工过程中,有落物掉入井内,或油管、抽油杆脱扣掉入井内,使用工具捞出落物的方法叫做打捞。

14、管柱的刺、通、丈、配工序

A、地面剌洗杆、管

①用高压蒸气锅炉车对井内起出的杆管进行清洗,清管体内外的死油积蜡,泥砂等。

②对油管都要逐根剌洗干净,并逐根检查油管质量,去除管体弯曲、变形、穿孔、腐蚀、管体有裂纹的坏管。

对公母扣要检查,丝扣有无剌坏、倒扣、丝扣根腐蚀根切现象的油管去除掉。

③冬季作业在剌后应用布将丝扣上积水擦干防止结冰。

④对通检合格,配管柱后的下井油管,在接箍内丝扣上均匀涂上丝扣油,以备下井。

B、通管

①通管工作是用标准油管内径规对油管内径大小的检查,合格者下井,不合格者剔除掉。

②Ф62mm油管使用Ф59mm×800mm长的标准内径规,Ф76mm油管使用Ф73mm×800mm长的标准内径规,逐根通径,顺利通过者,认为内径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去掉不合格品。

③要求油管两端各一人负责接送,防止内径规落地,粘土后通油管,造成油管内积砂,用抽油杆顶推内径规时,抽油杆体不能落地粘泥土,要求两人拿住。

对已粘泥土的内径规和抽油杆,要用水洗净后

方可使用。

C、地面丈量油管

①对清洗通后的油管进行排列,并10根一出头,编好号码。

②坚持采用“三丈量”法,即由小班资料员、班长、技术员三人组成,分别丈量三遍油管,并对三遍油管记录进行累加。

当三遍油管累加的长度相同时方可使用,该记录丈量误差1000米±0.2米为合格,否则重新丈量。

③丈量单根油管时要求用10-15米钢卷尺,一头以管接箍上端面对零刻度。

另一端人读长度数值,去掉公丝扣长,读公扣根部的尺寸。

丈量中要求尺子拉直绷紧,不许有任何弯曲,不得有漏量、错量油管现象发生。

D、组配装下井管柱

按施工单井设计要求的下泵深度组配管柱。

①每次检泵时必须起出原井尾管,去除管内泥砂,再重新下入井内。

②水平搬运深井泵时,要求轻拿轻放,不得猛碎猛碰,防止泵筒弯曲及其他部件损坏。

15、下管

A、下油管不许用无定压装置的液压油管钳上扣,上扣一定要上紧上满,标准是接箍面上外露公扣不超过2扣为合格,对超过2扣者不允许下井。

应卸扣检查丝扣上是否有泥砂、蜡等杂物,应清理后重新上扣。

B、对发现因上偏扣而造成丝扣损坏的油管不许下井,一律要换掉。

起下油管的要求

1、下油管使用的液压钳必须安装扭矩控制器。

定期进行扭矩标定。

2、起下油管前必须严格校正井架。

井架标准为三点成一线(左右偏差不大于5cm,前后偏差不大于10cm)。

3、遇有大风天气,游动滑车摆动超过三点成一线标准,停止使用液压钳,避免因操作不稳定而破坏油管丝扣。

4、液压钳的牙块及磨擦片要定期更换,确保对油管有足够的预紧力,上卸扣时不对管壁造成损伤。

16、下杆

A、下入的抽油杆必须保证杆体清洁,无油污、无积蜡、无泥砂,丝扣完好,杆体无损伤。

B、抽油杆上扣,主背钳应分别打在杆体主方上,扭紧双丝扣,而不应只上上丝扣,以防产生脱扣发生。

执行标准上扣扭矩,使抽油杆接箍产生周边位移,形成自锁力。

17、试油与蹩泵

A、吊挂驴头、卡好方卡子、对好防冲距。

为减少泵的余隙,在上下冲程中,以下行不撞泵,上行不挂井口为准,运行无燥音。

B、试抽时油管出液正常,达到设计泵的排量要求。

当拭抽无液量应检查小泵活塞是否未进泵筒,大泵对接器是否对接应下放杆柱、重新对防冲距

C、蹩泵检验泵效

①启动抽油机正常抽油,关闭连通一侧的生产闸门,装好油压表,观察油压上升情况。

②当油压升到了3.MPa时,停机。

观察15分钟油压不降为全优,油压下降小于0.3MPa为合格,认为泵

工作正常。

③当油井供液不足时,可套管灌水后蹩试抽,检查泵效和管漏情况。

④当蹩泵试抽合格,应由交接双方当场签字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