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1145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期中综合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奠基(diàn) 亘古(ɡèn) 燕然勒功(yàn)

B.元勋(xūn)污秽(suì)夐不见人(xiònɡ)

C.震悚(sǒnɡ)秩序(zhì)仰之弥高(mí)

D.昼夜(zhòu)哺育(pǔ)目不窥园(kuī)

导析:

C A项,“燕”应读yān;B项,“秽”应读huì;D项,“哺”应读bǔ。

2.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同学们,在这半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瞻仰了jūɡōnɡjìncuì,死而后已的邓稼先,还有潜心学术、qièérbùshě的闻一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聆听了《黄河颂》的雄伟旋律……你一定收获不菲,让我们一起捡拾甜美的果实吧!

jūɡōnɡjìncuì

qièérbùshě

答案:

鞠躬尽瘁 锲而不舍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更不敢说话了。

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

C.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那字迹铁画银钩,刚劲有力,锋芒毕露,光芒绽放,气冲斗牛。

导析:

B B项,“炯炯有神”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用在此处明显不恰当,可改为“心会神凝”“全神贯注”等。

4.(2016河北)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答案:

(1)把“搭建”改为“提供”。

(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

(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怎么办呢?

”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听你的!

”“再买辆车?

”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

“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

”“不够!

买就得买新的!

”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借给你?

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1分)

(2)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

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分)

答案:

(1)刘四(或:

刘四爷)

(2)小福子的死。

6.名句默写。

(8分)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3)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战争的一个上下连贯的名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2016福州)综合性学习。

(9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

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

半岛

约378,000至

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

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

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3分)

你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

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

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

当今的中华民族已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

(至少用上一个成语)(4分)

你的感言:

 

 

答案:

(1)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

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

(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

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驶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4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8.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分)

答案: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9.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分)

答案: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分)

(1)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2)见往事耳(历史)

(3)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来推托。

1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是现身说法,目的是涉猎,见往事。

(2分)

13.文章本来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利用鲁肃的赞叹,与其交友来衬托吕蒙进步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效果的明显。

(三)(2016龙东)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13分)

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

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

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

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一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

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达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⑤喝汤的人就说:

“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

”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

“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⑥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

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

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如火焰一般。

(选自《读者》2016年第5期,有删改)

14.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

(4分)

答案:

①老韩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②老韩深爱儿子,舍不得离开埋葬在荒原上的儿子。

15.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分)

答案:

(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表现了老韩憨厚和真诚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儿子深沉的爱。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

(3分)

答案:

老韩是一个真诚、善良、憨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关爱他人,深爱儿子的父亲形象。

17.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3分)

答案:

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与前文内容相呼应;借物喻人;将老韩对儿子深沉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文章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赞美了像老韩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工作岗位的普通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13分)

“两弹元勋”的高尚品格

①研制核武器除了连续作战的疲劳和挖空心思地用脑之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东西,那便是放射性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②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

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

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哪里去了?

指挥部立即派出一百多名防化兵去寻找。

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

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许多同志都反对。

基地司令员陈彬同志出语非常感人:

“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值钱。

”邓稼先为生死与共的同志的真挚情感所打动。

但他清楚地知道,放射性钚,在大自然中的半衰期是两万四千年;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是二百年,即进入体内后二百年还剩一半,这就是说,它将终生伤害着“吃剂量”(即受到辐射)的人的身体。

仅仅一克重的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

邓稼先心里有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

“这事我不去谁去?

③他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pú)同行。

吉普车在大戈壁上迅跑,终于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

一下车,邓稼先坚决阻拦赵副部长和司机与他同行,他急了,忘掉了对领导同志应有的尊重,大声对赵副部长喊:

“你们站住!

你们进去也没有用!

④这位五十多岁的核科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总负责人勇敢地向着危险区走去。

终于,碎弹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

他立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

他见到赵副部长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

就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定是有事了。

他主动邀请赵副部长与他合影留念。

⑤邓稼先在研制核武器的紧张工作中,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这次他要特别留下一张纪念照,一定是内心里已有了什么想法。

他似乎觉察到自己寿命的期限了吧,尽管期限是模糊的,但危险是清楚的。

他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放射性钚239的辐射伤害,这将是他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

这种伤害是现代医学水平无法补救的。

18.研制武器这项工作的艰辛在于研制核武器连续作战的疲劳和挖空心思地用脑。

危险在于放射性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2分)

19.第③段中,邓稼先为什么坚决阻拦赵副部长和司机与他同行?

(2分)

答案:

因为进入发生事故地区很有可能受到放射性核辐射的伤害。

20.为什么说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

(2分)

答案:

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

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

21.他为什么主动邀请赵副部长与他合影留念?

(3分)

答案: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受到严重的核辐射伤害,这将是他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

这次他要特别留下一张纪念照,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生前少有的照片了,给大家留下纪念和激励。

22.邓稼先的高尚品格,让我们敬佩,也让我们感慨,请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示例)邓稼先身上具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学习。

让中华民族强盛的责任落在我们这一辈的肩膀上,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像邓稼先一样,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祖国。

23.(2016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

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

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