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2360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x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虽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命题,但已经包含了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

这些独特性见解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

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着作,对于我们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性承认与正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1956年前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

  了一系列复杂事件。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①“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在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

”②“我们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地发展着,成绩很大,但是,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困难问题还是很多的。

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

”③“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

”④社会在发展,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存在的逻辑,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⑤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和谐绝非不包含任何矛盾和差异的绝对同一,而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是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协调配合。

“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

”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回避矛盾,而应正视矛盾。

任何社会任何阶段都不可能没有矛盾,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⑦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出现,反映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碰撞摩擦比过去更复杂,矛盾的内容、性质、领域、构成和表现形式与过去相比有了新变化,是各种敏感矛盾错综交织的矛盾网络,矛盾触发点增多,为当前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加了难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下,毛泽东指出:

“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⑧我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所具有的紧迫性,不仅具有毛泽东当时提出的必要性的内容,更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⑨

  二、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人民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靠的就是人民的劳动和创造。

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毛泽东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具体阐述了矛盾的性质。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能根据民主的原则去建立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诉诸暴力。

“专政的制度不适用于人民内部。

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专政,不能由一部分人民去压迫另一部分人民。

”⑩毛泽东总结了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生动地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方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整个人民内部继续推广和更好地运用这个方法……都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

”B11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严厉批评那种“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

”B12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B13后来他又指出:

“我们充分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

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尽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

”B14

  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变化,要求工作中我们要有新思路新办法。

然而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告诉我们,千条思路万种办法,都离不开用民主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原则总方向,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

毛泽东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仍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法。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

”B15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主张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讨论中、在辩论中解决。

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扬民主,能极大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最有效机制。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建立在专制基础上,也不是靠个人权威来维系的,它存在于民主之中,没有充分的社会民主,就无所谓现代社会的和谐。

执政党驾驭现代民主政治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发展民主政治,以人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效果如何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一个大量充斥矛盾的社会无论如何也不是和谐社会。

如果说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

人民内部矛盾减少了,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根本上是受社会主要矛盾制约的,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穷”依然是社会不和谐的总病根。

发展了,社会不一定和谐;但不发展,社会一定不和谐。

所以,减少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讲要用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B16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这个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没有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

只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出现了也比较容易解决,否则,正确处理和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只能是空谈。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途径。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法就是也只能是改革。

只有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大胆探索,进一步在体制的改革创新上下工夫,消除体制弊端,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把改革热情同求真务实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健全领导处理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疏通调解机制以及公平分配机制、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等一整套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旧体制下尚未根本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由改革引起的新矛盾,才能使整个社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第三,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措施。

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但这不排斥事实上存在的具体利益差别。

面对利益矛盾冲突新格局,我们应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正确反映并兼顾各方面利益,找准利益关系的结合点,调节利益差距,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形成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建立更合理的分配体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诱因和有效化解矛盾。

  第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

“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

”B17毛泽东多次讲过,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立场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B18广大干部要确立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纠正片面的政绩观和浮躁现象,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

  第五,做好法治工作,依法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制基础。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面广量大且以权利诉求为内容,不能只靠行政手段来解决,更要靠法治来解决。

光有好的理论和政策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还是很难解决矛盾的。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民主的打造器,规范着主体行为与利益关系,较其他规范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

法律是解决敌我矛盾的武器,也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依据和准绳。

依法办事能摆脱无理纠纷和人为干扰,有效防止矛盾激化,避免从主观认识出发处理矛盾可能导致失误的历史悲剧重演。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把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防止和纠正以权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权利。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B11B12B14B17毛泽东着作选读:

下册〔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767-768,757-758,782-783,766,744,766,770,760,764,759-762,838,791-792.

  ⑦⑨B16B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C〕.北京:

人民出版社,,3,29,30.

  B13毛泽东选集:

第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456-457.

  B15毛泽东文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