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2420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2 大小:10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2页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2页
亲,该文档总共1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1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docx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14.1.1《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16学时1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程,该课程是为完成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德育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1、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的目的性、大学教育的实质;

2、了解土木工程概貌和基本建设的国情,建立为祖国建设服务而学习的思想和情感;

3、对学生怎样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怎样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学习原理进行指导;

4、建立专业师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开阔土木工程视野、培育土木工程意识、懂得大学学习原理、激发持久学习动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

(2)建筑工程的概貌;

(3)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安排;

(4)学习方法。

难点:

(1)对培养目标的理解

(2)教学计划整体框架的建立和理解

(3)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

土木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概念,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第二章土木工程概述

土木工程的内涵和发展简史,建筑工程的荷载、材料、地基、作用效应,建筑结构的构件,建筑工程的类别,包括特种结构、地下结构,介绍著名的工程实例,介绍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的展望;土木工程的建设与使用,建设法规。

第三章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安排

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第四章学习方法要点

学习理论课、实践课的方法。

第五章学习原理

学习的概念、作用、任务、学习过程、规律、基本原则和学习观念。

2、课外作业

我认识的土木工程及我的专业选择。

调查报告,我居住的房屋和我家乡的房屋。

学习小结一份。

内容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今后几年的学习规划,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字数、方式、体裁不限。

3、集中实习安排

(1)参观土木工程工地或建筑2-3次,结合认识实习教学环节进行;

(2)课堂或课外讨论一次。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备注

总学时

讲授

试验

上机

第一章专业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

2

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二章土木工程概述

10

第三章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安排

2

第四章学习方法

1

第五章学习原理

1

合计

16

2、教学方法提示

利用幻灯、录象、计算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丰富,信息量要大,可结合学生课外教育活动开展讨论、师生交流;与认识实习教学有机结合,安排参观土木工程工地、建筑物等。

任课教师应有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

3、成绩考核方式

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

前者占总成绩的80%,后者占2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第三版),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丁大钧主编《土木工程总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7年2月。

14.1.2《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108学时6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及科学研究等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结构力学课程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运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概念清楚、过程简练、结果正确的计算、表达能力。

(3)具备继续自我学习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开拓发展的能力。

2、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

(1)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3)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内力图校核。

(4)矩阵位移法。

(5)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6)结构的动力分析。

(7)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本课程难点:

(1)叠加法作弯矩图。

(2)变形体位移计算一般公式的推导。

(3)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及有侧移刚架的内力计算。

(4)任意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分析。

3、先修课程和基本要求

学生应具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先修课程的知识。

应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单根杆件的内力、应力、应变、位移的概念及基本计算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1)绪论:

结构力学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杆系结构的分类及荷载分类。

(2)平面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几何组成分析的几个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对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方法。

(3)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多跨静定梁和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4)三铰拱:

三铰拱的支座反力、内力计算;三铰拱内力图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三铰拱的合理轴线。

(5)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的特点及组成;结点法、截面法及两者的联合应用;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6)静定结构总论: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7)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结点荷载下静定梁的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弯矩包络图;连续梁的影响线轮廓;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和内力包络图。

(8)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位移的概念;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下结构的位移计算;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

(9)力法: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梁、刚架、桁架、排架、组合结构在荷载下的内力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下的内力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计算结果的校核;力法对称性的利用。

(10)力法计算超静定拱:

两铰拱和对称无铰拱的内力计算。

(11)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等截面直杆的刚度方程;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按基本体系建立位移法方程;无侧移、有侧移刚架在荷载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计算;位移法的对称性利用。

(12)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多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的利用。

(13)矩阵位移法:

矩阵位移法的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概述;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和结构整体坐标);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和集成方法;等效结点荷载;连续梁、桁架、刚架、组合结构的矩阵分析;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矩阵分析。

(14)结构的动力计算:

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刚度法、柔度法);主振型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振型分解法;近似法求自振频率。

(15)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塑性分析的概念;极限弯矩、塑性铰和结构极限状态的概念;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一般定理;刚架的极限荷载。

2、课外作业

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与之相关的适量课外作业(一般2至4道题),注意以基本题型为主,并与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题型相结合。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备注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上机

绪论

2

2

第四学期

(48学时)

平面杆系几何组成分析

6

6

静定梁

4

4

静定刚架

4

4

三铰拱

4

4

静定桁架及组合结构

4

4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8

8

力法

10

10

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6

6

位移法

12

12

第五学期

(56学时)

力矩分配法

4

4

矩阵位移法

12

12

(4)

结构动力分析

22

22

结构塑性分析

8

8

合计

104

104

2、教学方法提示

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要遵循重基础理论、重基本概念、重基本方法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

课堂上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重视课程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批改作业认真、严格,课后辅导及时。

重视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讲求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

全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

成绩在每学期期末独立评定,均为考试课。

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

前者占总成绩的80%,后者占20%。

考查成绩由任课和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纪律及完成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

五、课程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结构力学教程》2001年1月第1版,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结构力学》1998年4月第4版,杨茀康、李家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

(1)《结构力学》1999年6月第4版,李廉锟主编。

(2)《结构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2002年10月第1版,徐新济、李恒增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3)《结构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1987年,钟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4.1.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48学时2.5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材料的技术性能、品种规格、制备、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这些材料的质量检测、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在设计中合理地选材、施工中正确用材,为后继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等专业课程提供主要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了解主要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要求;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掌握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的配制原理与方法;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强度等级、牌号、级别的划分与表示方法,以及这些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熟悉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存贮注意事项。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绪论与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在水作用下的性能。

(2)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凝结硬化及应用;石灰的熟化与硬化、技术性质与应用;水玻璃的技术性质与应用。

(3)水泥:

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技术性质及质量要求;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机理及防腐措施;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种类、组成、特性和应用及各混合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性;铝盐酸水泥的技术性能与应用。

(4)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品种选择、各项技术参数等;矿物掺合料;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影响和易性的因素及测定方法;混凝土的强度与等级、强度公式,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外加剂。

(5)建筑砂浆:

砂浆组成、技术性能、砌筑砂浆配合比选择。

(6)金属材料:

钢材的力学性质;钢材的技术标准及选用。

(7)防水材料:

沥青主要技术性能及应用;常用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对先修课程无具体要求。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与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等。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在水作用下的性能、材料的耐久性概念。

第二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的分类;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凝结硬化及应用;石灰的熟化与硬化、技术性质与应用;水玻璃的品种、性质和应用。

第三章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生产过程;其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机理;技术性质和质量要求;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机理及防腐措施;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种类、组成、特性和应用以及各混合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性;铝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与应用;其它水泥的性质和应用。

第四章混凝土

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各组成材料的作用;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品种选择、各项技术参数等;矿物掺合料;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影响和易性的因素及测定方法;混凝土强度与强度等级、强度公式,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混凝土质量控制基本原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特性、技术要求以及多孔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其它混凝土。

第五章建筑砂浆

砂浆组成、技术性能、砌筑砂浆配合比选择;其它砂浆的组成及应用。

第六章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

烧土制品的原料、生产过程;砌墙砖、砌块、板材的主要性能与应用。

第七章金属材料

钢的分类、冶炼过程对钢质量的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材的强化与连接;钢材的技术标准与选用;钢材的腐蚀与防止。

第八章木材

木材构造的基本知识,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

第九章合成高分子材料

土木工程用塑料的特点、塑料的组成;常用塑料的性能和应用;胶粘剂的组成、品种和应用;涂料的组成、分类、品种及选择。

第十章防水材料

沥青材料的组成;沥青主要技术性能及应用;常用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防水涂料与建筑密封材料。

第十一章绝热吸声、装饰材料

绝热材料作用原理、基本要求及应用;吸声材料作用原理、基本要求及应用;陶瓷装饰材料与建筑玻璃的主要性能与应用。

2、课外作业

根据使用教材各章节内容的复杂程度及要求掌握程度,留置适当作业并及时收交、批改。

3、实验课

(1)水泥

实验内容:

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强度实验。

(2)混凝土

实验内容:

砂石级配、表现密度、堆积密度、混凝土配制、坍落度及强度检验。

(3)砂浆

实验内容:

稠度、分层度、强度实验。

(4)沥青

实验内容: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5)样品认识

实验内容:

参观土木工程材料样品

4、集中实习安排

无集中实习安排。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备注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上机

绪论、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2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2

水泥

4

4

混凝土

12

6

砂浆

2

2

墙体材料

2

金属材料

3

木材

1

合成高分子材料

1

沥青与防水材料

2

2

绝热、吸声、装饰材料

1

2

实验为样品认识

合计

48

32

16

2、教学方法提示

为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对不同内容教学方法有所区别。

对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必须重点讲授,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配置适当作业。

对其它内容,教师简要讲述或提示,并应加强辅导及配置适当作业,要求学生经复习、自学充实,加深理解。

3、考核方式

考试。

期终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作业)占20%,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参考书:

(1)《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李启令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4.1.4《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72学时4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等问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必修课程。

任务:

掌握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受力特征、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深入研究混凝土理论及混凝土结构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解决混凝土结构构件及组合构件设计计算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原理;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应力状态、抗裂、变形验算;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

难点:

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及截面抗弯刚度计算公式的建立过程;对称配筋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应力过程分析及计算公式;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双向板塑性分析方法。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

结构力学、建筑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要求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混凝土结构的简介、基本概念、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本课程

的重要性、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普通箍筋和螺旋箍筋柱);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实验研究;正截面抗弯能力分析;单筋矩形截面构件受弯承载力计算;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斜截面抗剪的受力机理;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第六章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的实验研究、破坏形态、偏心距增大系数、大小偏心的界限;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构件截面延性。

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受扭构件的受力性能及破坏特征;截面抗扭塑性抵抗距;纯扭构件的承载力;压、剪、弯、扭复合受力构件的承载力。

第八章受弯构件裂缝和变形验算:

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混凝土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垂

直裂缝的出现和开展过程;受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裂缝宽度验算;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第九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部分预应力的概念;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锚具和夹具、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的损失;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第十章梁板结构:

楼盖的结构布置及受力特点;单向连续梁、板按弹性方法和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双向板楼盖设计及构造要求计算内力;雨蓬、楼梯计算。

2、课外作业

每章均应布置思考题。

习题数量要求:

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4—5题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9—12题

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6题

第六章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计算,8—10题

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3题。

第八章受弯构件裂缝和变形验算,3—4题

第九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3—4题

3、试验课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实验。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实验。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强度实验。

具体要求安排见实验教学大纲。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理论课

实验课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5

第三章

轴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

2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

2

第六章

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8

2

第七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4

第八章

混凝土构件裂缝和变形验算

6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

10

第十章

梁板结构

10

机动

2

合计

66

6

2、教学方法提示

各章教学可辅以幻灯,录象等电教手段。

实验安排应与讲授内容配合。

注意实验内容和先、后相关课程实验的关系。

3、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占20%,按作业、试验、出勤情况综合评定,考试成绩占80%,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混凝土结构》(上册),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教学参考书

(1)建筑结构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4)各种公开出版的混凝土基本理论教材。

14.1.5《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24学时1.5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其基本任务是讲授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工程地质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工程地质的综合评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运用工程地质的概念,结合基础工程及上部结构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第四纪沉积物;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与建筑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学习与实践,对先修课程没有要求。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工程地质的任务,工程地质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工程性质;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岩石的产状;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