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2452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docx

完整版中小学毕业课程设计学校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指导

(建筑结构教研室贾开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二十四班中学教学楼设计

2.设计条件

(1)建筑面积3500m2左右,设二十四个班,每班按45人计算

(2)拟建建筑物位于唐山市内,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3)房间组成及参考面积见下表:

教学楼房间组成及参考面积一览表

房间名称

数量(间)

参考面积(m2间)

备注

普通教室

24

54~60

 

实验室

3

75~85

物理、化学、生物

仪器准备室

3

45

 

合班教室

2

90

供两个班使用

音乐教室

2

54~60

 

语音教室

2

73~80

 

计算机房及附房

1

140

 

教学办公室

7~9

15~20

 

行政办公室

6~8

15~20

 

教师休息室

 

15~20

每层均设

体育器材室及办公室

3

20

 

厕所

 

按男女比例各半

每层均设

其它用房

 

 

 

3.设计内容和设计深度

(1)设计内容:

施工图设计,包括:

①教学楼各层平面图:

比例为1:

100。

②立面图:

主要立面图及侧立面图,比例为1:

100。

③剖面图:

1~2个,比例为1:

100。

④屋面详图:

比例为1:

200。

⑤各构造详图:

墙身节点详图,楼梯详图、门窗详图等其它构造详图,可根据设计时间选择绘制。

(2)设计深度

①平面图

·标注建筑纵横向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标注建筑各部分尺寸,外墙尺寸分三道尺寸线,表达总尺寸、轴线尺寸及窗间墙尺寸;标注内墙厚度、洞口位置及大小、墙上预留孔洞的位置、洞顶标高、底层室外踏步、台阶散水等;

·标注各层标高及室外地坪标高;

·标注门窗编号;

·画各教室、实验室之黑板、讲台的位置;

·标注剖视图位置及详图索引符号(只在底层平面图上标注);

·标注房间名称、图名、比例。

②立面图

·表明建筑外形、门窗、雨蓬、外廊或阳台及雨水管的形式与位置;

·标注各必要部位的标高和尺寸;

·注明外墙材料及作法、饰面分格线、立面细部详图索引符号;

·标注立面名称及比例,立面名称可用所表示立面的边轴线表示。

③剖面图

·表明建筑内各部位的高度关系,标三道尺寸,表示建筑总高、层间尺寸及门窗洞及窗下墙尺寸;

·标注楼地面、室外地坪、门窗洞口、雨篷底及楼梯平台等处的标高;

·标注节点详图索引号;

·标注楼地面、屋顶构造作法;

·标注内外墙和柱的轴线及其间距;

·标注剖视图名称、比例。

④屋顶排水图:

本次设计均作平屋顶,防水方案为柔性防水屋面或刚性防水屋面,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考虑作保温层或隔热屋顶,设计内容及深度如下:

·标注各转角部位定位轴线及其间距

·标注四周的出檐尺寸及屋面各部分标高(屋面标高一律标注结构层标高)

·标注屋面排水方向,坡度及各坡面交线、檐沟、泛水、出水口、水斗等的位置;如果屋面防水屋上有隔热或保温覆盖层,屋顶平面仍应主要表现防水层构造,而覆盖层只给出局部图形即可;

·标注屋面上人孔、女儿墙等的位置尺寸;

·标注图名及比例。

⑤各构造详图:

可参阅前面章节墙身构造设计及楼梯构造设计的内容等。

⑥简要说明:

如设计标准、面积指标及各部分的质量标准等。

二、设计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常是从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考虑的。

平面设计是关键。

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总是先从平面入手。

同时认真考虑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平、立、剖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度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才能做好一个建筑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

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房等,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各主要房间面积指标见表

办公部分:

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

辅助部分:

包括厕所、传达室等。

交通部分:

包括楼梯、走道、门厅、过厅等。

主要使用房间面积指标

房间名称

按使用人数计算每人所占面积(m2)

小学

普通中学

中等师范

幼儿师范

普通教室

1.10

1.12

1.37

1.37

实验室

1.80

2.00

2.00

自然教室

1.57

史地教室

1.80

2.00

2.00

美术教室

1.57

1.80

2.84

2.84

书法教室

1.57

1.50

1.94

1.94

音乐教室

1.57

1.50

1.94

1.94

舞蹈教室

6.00

语言教室

2.00

2.00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1.57

1.80

2.00

2.00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附属用房

0.75

0.87

0.95

0.95

演示教室

1.22

1.37

1.37

合班教室

1.00

1.00

1.00

1.00

注:

①本表按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中师、幼师每班40人计算。

②本表不包括实验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附属用房面积指标。

③本表普通教室的面积指标,系按中小学校课桌规定的最小值,小学课桌长度按1000mm、中学课桌长度按1100mm测算的。

1.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组合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1)普通教室的设计

设计要求:

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①教室尺寸的确定

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和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设备及施工等因素。

中小学校课桌椅的尺寸,根据国标《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3976-83,桌面宽度:

单人用550~600mm,双人用1000~1200mm。

桌面深度为380~420mm,桌高为520~760mm,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确定。

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学生就座和教师辅导,其布置应符合国标《中小学教学楼设计》GBJ99-86的有关规定。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座位布置有关尺寸

代号

部位名称

间隔尺寸

小学

中学

a

b

c

d

e

f

g

课桌椅前后排距

纵向走道宽度

课桌端部与墙面的距离

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

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距离

教室后部横向走道宽度

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

≥850

≥550

≥120

≥2000

≥8000

≥600

≥30°

≥900

≥550

≥120

≥2000

≥8500

≥600

≥30°

注:

本表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规范》(GBJ99-86)制作。

②教室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除应满足普通教室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课桌椅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综合考虑:

教室为左侧采光,控制规定的使用面积,教学楼结构体系经济合理,有利于施工建造,便于教学楼的空间组合,经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教室平面形式、规格尺寸。

矩形教室的座位布置方式及有关尺寸见表。

  

 

矩形教室的座位布置尺寸

学校

类别

 

双人课桌尺寸(mmxmm)

A方案进深尺寸

(mm)

B方案进深尺寸

(mm)

教室净尺寸

(进深x开间)

(mm)

教室轴线尺寸

(mm)

 

使用面积

(m²)

每个学生所占面积(m²)

a

b

净进深

a

b

净进深

小学

1

2

3

1100x400

1100x400

1100x400

125

125

125

550

550

550

6450

6450

6850

 

 

 

6450x7900

6450x7900

6850x7900

6900x8400

6900x8700

7200x8400

54.35

56.00

56.79

1.21

1.24

1.26

 

小学

4

5

6

7

1100x400

1100x400

1200x400

1200x400

125

550

6850

 

125

125

125

 

550

550

550

 

6300

6700

6700

6850x7900

6300x7900

6700x7900

6700x7900

7200x9000

6600x8400

7200x8400

7200x9000

60.99

51.90

56.79

60.99

1.36

1.15

1.26

1.36

 

8

9

10

11

12

1100x400

1100x400

1150x400

1200x400

1200x400

125

125

550

550

 

6850

6850

 

 

 

125

125

125

 

 

550

550

550

 

 

6500

6700

6700

6850x8750

6850x8750

6500x8750

6700x8750

6700x8750

7200x9000

7200x9300

6900x9000

7200x9000

7200x9300

60.99

63.06

58.34

60.97

63.06

1.22

1.26

1.17

1.22

1.26

注:

1.教室纵向长度:

第一排课桌前沿距前墙2000mm,课桌前后排距小学850mm,中学900mm,最后排课椅后面应有600mm宽的走道。

③普通教室门窗的设计

教室门的设计:

门的数量、宽度及位置应满足出入便捷、疏散迅速以及便于搬运室内家具设备的要求。

根据实践,大多数均在教室前后各设一个门,门宽约1000mm,门洞高按2400~2700mm,一般为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的通行。

教室窗的设计:

窗的位置及大小,主要受采光标准与结构的制约等,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学校用房的采光要求。

④普通教室的内部设计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规定普通教室内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和“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等,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以上设备均可利用结构处理成壁龛式,以利于室内美观。

黑板的尺寸:

高度≥1000mm,宽度:

小学≥36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

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黑板表面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宜≥200mm,宽度应≥650mm,高度宜为200mm。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

房间名称

采光系数最低值(%)

玻地比

规定采光系数的平面

普通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

语言教室、音乐教室、史地教室、合班教室、阅览室

1.5

1:

6

课桌面

实验室、自然教室

1.5

1:

6

实验桌面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1.5

1:

6

机台面

琴房

1.5

1:

6

谱架面

舞蹈教室、风雨操场

1.5

1:

6

地面

办公室、保健室

1.5

1:

6

桌面

饮水处、厕所、淋浴

0.5

1:

10

地面

走道、楼梯间

0.5

 

地面

注:

①全年阴天在200天以上,早上八时的云量在七级以上地区,教学及教学辅助房间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其玻地比不应低于1:

45;临界照度为4000LX。

②走道、楼梯间应直接采光。

(2)专用教室的设计

在专用教室的设计中,应根据学科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中所需器材、设施、教具以及桌椅规格及布置方式等而确定该专用教室的特殊要求;根据使用的班级及人数,确定其合理尺寸及面积;根据其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其适宜的楼层及朝向。

为充分满足其使用要求,应合理地安排其辅助用房的位置、尺寸规格、数量及联系方式。

在设计时,可参阅《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及《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等。

①实验室:

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实验室及小学的自然教室等。

根据使用情况又可分为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实验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室等。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实验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及设备的要求。

人数以班级为单位计算,家具中的演示桌和实验桌是影响实验室大小的主要设备。

每个实验室均要设一间准备室,作为实验准备、存放仪器、药品和标本用,一般面积在45m2左右。

准备室应紧靠实验室,并设门与之相通,以利使用。

各种实验室除设演示桌、黑板、学生实验桌、上下水、电气设备、挂衣钩、窗帘及幻灯机(或投影仪)外,还需考虑各种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如物理实验室需设遮光通风窗;化学实验室要考虑排气柜,并用通风管道通向室外以排除实验时产生的毒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有酸、碱溶液排出,对铁制下水管有腐蚀,所以位置宜设在底层,并用陶管单独排水等。

②音乐教室:

大小形状与普通教室同。

若考虑兼作文体排练和其它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

音乐教室一般附有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

③合班教室:

在学校应设置合班教室,供放映幻灯、科教电影、实验演示、观摩教学、学术报告和合班上课用。

中学可设计成阶梯教室,小学合班教室地面不宜起坡,以兼作文体室使用,教室的规模一般以容纳一个年级为宜。

以每人≥1m2考虑。

合班教室应设置一个电教器材贮存修理兼放映的房间,与教室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放映室面积一般为40m2左右,其位置可设于教室前部,也可设在教室后部。

合班教室的桌椅,可与普通教室相同。

当作成阶梯教室时桌椅宜固定。

地坪的升高和桌椅的排列,要考虑视线及视角要求。

前排课桌前沿,到黑板距离应≥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8000mm,排距一般为小学≥800mm,中学≥850mm。

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前一排遮挡,隔排座位升高值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④语言教室:

又称语言实验室,供语言课教学专用。

每座平均使用面积为2m2,内设隔音座位和电教设备。

语言教室一般包括语言教室、控制室、编辑及复制室、录音室、准备和维修室等一组房间。

一般中小学,除语言教室外,只设一间准备室,供进行编辑、器材维修和课前准备即可,面积为6~10m2。

语言室应设在教学楼中比较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

语言教室的类型有三种:

一种是听音型语言教室;第二种是听音及发音练习型语言教室;第三种为听音、发音练习及录音比较型语言教室。

根据类型的不同,每座可装备一套头戴耳机,或头戴耳机、话筒与录音机的设备。

对第一种类型,教室可与普通教室一样,增加必要的听音设备即可;对第二、三种类型,则要求教室无尘,并有良好的照明,顶棚的墙壁要作吸音处理。

语言教室座位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入座和离座,其布置的基本形式及有关尺寸。

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在教室的讲台上,或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

控制室可设在教室前部,面向学生。

也可设在教室后部或教室的侧面。

目前,我国各中学多将控制台设于教室内,便于教师接触学生及在教学过程中,便于使用常规教具和挂图。

⑤图书阅览室:

是学校重要的公用教育设施,一般包括阅览室、书库和管理室三部分,面积大小视需要而定,位置应设在师生便于使用而又比较安静之处。

阅览室应有良好的采光避风,并便于疏散。

书库应比较干燥,通风良好,防火安全。

书库与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管理室亦可与书库合并,阅览室视学校规模大小,可以师生分别独立设置或合并在一起,具体面积由藏书数量、阅览席总数来确定。

部分省市图书阅览部分面积见表4.11。

⑥计算机房及附房:

电子计算机教室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便布置出符合使用要求的计算机教室。

计算机工作台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就座、操作及教师巡回辅导及疏散等,且计算机教室应设准备室,换鞋室等辅助房间、计算机教室座位布置的基本形式。

(3)行政及生活用房的设计

①办公室:

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室和教学办公室、社团办公室等,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数量按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教师人数,按中学2.5~3.0人班,小学1.3~1.97人班配备,每座使用面积3.5~4m2。

办公室的大小要有利于家具设备的布置,通常开间为3300~3900mm,进深为5100~6600mm。

②厕所及取水点: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一般中小学人数按男女生各一半计算。

小学女生按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按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语言教室座位布置的有关尺寸

项目

尺寸

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

≥2500

前后排语言学习桌净距离

≥600

教室后部横向走道宽度

≥600

纵向走道宽度

≥600

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距离

≥120

²

室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18班

24班

18班

24班

18班

24班

30班

图书室

教师阅览室

学生阅览室

23~50

25~47

45~70

33~70

25~106

59~93

50~72

31~120

60~113

60~96

42~150

80~150

60~72

35~120

65~113

70~96

46~150

85~150

90~120

58~190

105~188

注:

1.本表根据北京(一般标准)、安徽、山东、新疆、无锡等省市面积定额整理。

2.小学教师阅览室有的省市因另设会议室未考虑兼作会议室之用,故低限面积偏低。

厕所位置应比较隐蔽,并便于使用,通风要良好,位置上多设在教学楼端部、转弯处或次要楼梯间附近。

厕所应尽量放在一起,以利集中管线。

教工厕所与学生厕所应分设。

厕所内应设水龙头、水槽、污水池,也可将取水点设在楼梯间,宜50人设一个饮水器,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4)交通系统设计

①门厅:

门厅是教学楼组织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及供学生活动的地方,应有足够的面积,通常按0.06~0.08m²每生来确定其面积大小。

设计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与学校主要出入口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要便捷;

内部空间要完整,采光通风良好,要有足够面积满足安全疏散及休息停用;

内部应安排简明的流线及通顺的联系关系;

内设楼梯时,应注意其导向性、观感效果,不应造成厅内人流交叉;

入口处一般应设门廊或雨篷,寒冷地区应设门斗,以防冷气直接侵入室内。

②楼梯:

是上下楼层联系的通道,位置要明显,疏散要方便,宽度和数量要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

对于一般楼梯,根据防火要求,两楼梯之间的房间、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满足表的规定。

楼梯宽度可按表确定。

楼梯多采用双跑平行楼梯,梯井不宜大于200mm,当大于200mm时,应设围护措施。

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外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①

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②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幼所、幼儿园

25

20

20

15

医院、疗养院

35

30

20

15

学校

35

30

22

20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

①非封闭楼梯间时,按本表减少5m。

②非封闭楼梯间时,按本表减少2m。

楼梯、门、走道的宽度指标

耐火等级

宽度指标

(mm100人)

层数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层

0.65

0.75

1.00

三层

0.75

1.00

≥四层

1.00

1.25

注:

①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按本表计算。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以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②每层疏散门和走廊总宽度按本表计算。

③底层外门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③走道:

分为内走道和外走道,过道的宽度指标确定。

一般内廊时其宽度为2.4~3m,单面走道宽度为1.8~2.1m,办公区走道宽度为1.5~1.8m。

走道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可在两侧墙上设高窗或门上设亮子满足内廊照度要求。

外廊地面应低于室内或坡向外,作有组织排水。

(5)平面组合设计

①组合的基本原则

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各部分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建筑空间布置紧凑,各个体部组合得当;

交通联系要简捷;

结构合理,施工方全;

设备管线要尽量集中。

②教学楼功能分析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功能分析:

教学楼的各组成部分,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免相互交叉干扰。

可利用功能分析图,将各个房间按房间的性质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功能分区。

可分为教学区和办公区,而在教学区中音乐教室对普通教室干扰大,设计时可将它作为独立的部分设在尽端,或设在教学楼尽端的底层或顶层,或在教学楼外单独建造。

教室与教师办公室

教室与教师办公室同层布置,联系方便,易于照管学生,但可能形成干扰;教室与办公室分层布置,保持了办公区的独立性,环境安静,但与学生联系较差,交通路线较长,且办公室尺度受教室开间、进深尺度的限制,有时不尽适用;教室和办公室分别放在独立的建筑中,办公环境较好,但相互联系不便。

教室与实验室的组合。

实验室做成一个单元,放在教学楼的端部、后部或联系体中,分区明确,便于管理,通风采光较好,在综合教学楼中多采用;实验室与教室混合布置,联系方便,但与教室互相干扰,不便管理;实验室与教室分开,作为一幢建筑单独设置,管线集中,管理亦方便。

③教学楼的平面组合方式

教学楼的组合方式有多种,形式也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走廊式(内廊式、外廊式、内外廊结合式)、厅式、天井式、单元式等,其中走廊式应用最为广泛,可参见教学楼平面组合例图。

2.剖面设计

(1)剖面形状的确定

一般教学楼各房间的剖面形状多采用矩形,但在阶梯教室宜采用起坡方式,通常隔一排起坡120mm,具体设计可参阅教材或《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2)层数、层高的确定

规范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的规定。

由于大厅面积较大,其净高尺寸也较大,所以可将大厅地面适当降低一定尺寸以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