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588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7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新人音版音乐一册18课33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上学了(总课时1)

教学目标:

1聆听小组曲《上学了》,感受一天中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场景。

2.能够结合生活常识,根据小组曲中各段音乐的变化为场景图片排列顺序,能跟着音乐律动、做游戏,感受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

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

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

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

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

(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

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

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

”“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5、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

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三、小结

今天我们听了了歌曲“上学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你的名字叫什么?

》(总课时2)

教学目标:

1.聆听小组曲《上学了》。

能够根据音乐的变化结合生活场景,为图片排列正确的顺序,能跟着音乐律动、做游戏。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用歌曲中的节奏说出自己的名字,能与同伴以问答的形式演唱歌曲。

3.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两只老虎》,能够边唱歌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并背唱歌曲。

4.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并在歌曲演唱中加以体验。

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的同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表现的都很出色,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棒,你们想认识更多的朋友吗?

那么请大家各我来吧!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师:

现在老师相和大家交个朋友,大家愿意吗?

师边做动作边唱歌曲,标示要和同学们交朋友。

教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与大家认识。

2、师问:

同学们,刚才老师用什么方法和大家交朋友的?

估计,学生能够说出。

那么,你们想叫更多的朋友吗?

那么我们来赛一赛,看谁能用自己的歌声交到更多的朋友!

看谁的朋友最多!

3、教师边弹琴边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听着师唱,可以跟着轻轻的拍手,初步感知节奏,同时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师放录音让学生跟着演唱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和歌唱姿势。

5、请学生示范唱

估计;a部分乐句不会唱

b照着会唱,不会背唱

c完整的会唱。

D乐句演唱不准确。

对策:

运用兵教兵策略,a等生教其他生。

教师弹琴教重点乐句。

6、教师用班里学生的名字作示范。

7、师生对唱。

8、生自由对唱交朋友。

过渡:

大家真是小歌手,唱得这么好,现在我们打家又都进一步认识了,现在让我们大家拉勾勾,成为永久的好朋友吧!

三、歌表演

教师放录音,学生随音乐自由的舞蹈。

教师走入到学生之中,看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

1、表扬学生们的想像舞蹈动作,请个别动作美的学生教大家跳。

2、教师教授几个动作,鼓励大家创编其他的动作,并与之组合。

3、学生分组练习

4、汇报演出,师生进行评价。

四、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你的名字叫什么(总课时3)

教学目的: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实践活动。

3、初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难点: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初听音乐

师:

你们喜欢听音乐吗?

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

听一听,这首乐曲是怎样的情绪?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想做什么?

生:

情绪活泼,心情愉快、高兴,我用唱歌、跳舞、做动作、学会用琴弹这首歌……

要求学生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2、用动作表现音乐

3、教师范唱学生填充名字

二、学唱歌曲

师:

那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音乐呢?

请你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听音乐表演。

师:

请你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在两段“我叫”的后面老师加上的拍手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段拍两下,第二段拍三下。

师:

刚才老师把我的名字填到了歌曲中,你能不能把你的名字也填进去唱一唱呢?

现在,老师来问,你们来答,被老师叫到的同学,请你唱着歌告诉大家你的名字,好吗?

师:

这首歌我们已经听了多次了,现在你能试着唱一唱吗?

让让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示愉快的心情。

三、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与××两种不同的节奏,启发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如:

××,×××

王杨,李小明

1、填入歌曲中。

先用不同的名字做范唱,再让学生唱自己的名字。

2、用听唱法学唱。

先默唱,再小声唱,在唱

四、歌表演

1、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把你自己的名字填进去。

2、边唱边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3、及时发现问题,再指导。

4、使学生动起来唱,感受音乐的存在。

教学反思:

 

《两只老虎》总课时4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

2.通过对歌词进行改编、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体会动物的可爱,教育学生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

教学难点:

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

电子琴;歌词、歌谱、老虎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歌曲教学:

1.导入:

(师):

今天,周老师要介绍两只小动物给大家认识,(出示图片)看!

就是这两只可爱的小老虎。

这两只老虎可调皮了!

它们经常在一快玩,比赛谁跑得快。

(在黑板上贴出歌词的前两句: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老虎妈妈给它们取了非常有趣的名字,一个叫"奇奇",一个叫"怪怪"。

你们知道为什么老虎妈妈给它们取这么有趣的名字吗?

(学生根据图片发言,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歌词的后两句: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2.聆听歌曲

师:

这首歌大家会不会唱?

能跟音乐小声唱一遍吗?

(放音乐)

3.按节奏边拍手边唱歌

4.按节奏读歌词

5.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边唱边跳。

6.出示歌谱,找出歌谱的特点(相邻两小节的歌谱相同),再唱一唱。

7.完整演唱歌谱、歌词,唱歌谱时按节奏拍手,唱歌词时做动作。

三、创作歌词:

1.导入:

两只小老虎听见了咱们的歌声,心里很难受,它们跑回家问妈妈:

"别的动物都有耳朵、尾巴,为什么我们没有?

"老虎妈妈说:

"你们俩太调皮,经常乱跑,弄坏森林里的花草,还撞坏其它动物的家,所以森林爷爷罚你们俩一个没有耳朵,一个没有尾巴。

"小老虎想:

要是我们改正了调皮捣蛋的毛病,森林爷爷会把耳朵、尾巴还给我们吗?

同学们,你们说呢?

2.师:

给歌曲添上新的歌词

要求:

把你喜欢的小动物请出来,可以是小动物的叫声或者是对它们动作的描述。

3.学生分组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示

1.分别展示一下各小组的成果,进行一下点评。

2.教师领大家唱《好朋友》。

出示歌词:

好朋友们,好朋友们,快快来,快快来。

我们一起唱歌,我们一起舞蹈,

多快乐,多快乐。

学生跟老师一起唱改编的《好朋友》的歌词,同学之间互相做友好的动作,如:

握手、拉手跳舞、一起玩耍等。

五、课堂小结

师:

今天这节课大家开心吗?

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出这节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想法。

师: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关爱朋友。

六、师生再见,学生伴着音乐走出教室

 

第2课玩具兵进行曲(总课时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征,能用节奏乐器为乐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听赏《玩具兵进行曲》,初步感受乐曲威武、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乐曲雄壮、活泼的情绪和其中的音色变化,想象乐曲所描绘的场景。

2、用节奏乐器为乐曲片段伴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节奏乐器(双响筒、铃鼓、小铃、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师:

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做过梦?

谁愿意把梦境说给大家听?

(生答)

2、讲故事

 师:

德国音乐家耶塞尔小时候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

“晚上,小主人睡着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玩起了游戏。

天亮了,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兵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

原来是一场美丽的梦。

”耶塞尔长大以后,把这个梦写成著名的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二、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一)初听全曲

1、出示课题、边听边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规律

2、师生共同讨论

(二)分段欣赏

 1、节奏乐:

(小乐队进行曲):

(1)出示节奏谱、全体拍击(单层次)

(2)每组拍一行、四组同时

(3)用节奏乐器敲击(双响筒、铃鼓、小铃、三角铁) 

2、引子:

(1)师:

听!

这是谁向我们走来了?

(2)学生各抒己见

3、第一段:

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1)启发学生想象“有哪些玩具兵在游行?

(2)跟着音乐表演——神气的玩具兵

4、第二段:

以小组为单位的造型表演

(1)师:

接下来玩具兵会干什么呢?

(2)游戏:

——调皮的玩具兵

5、第三段:

(1)选小队长:

各组讨论、推选

(2)队长带领自己小队游行

6、尾声:

(1)师:

天亮了,小主人醒了,玩具兵怎样了?

(2)学生回答

(3)集体即兴表演——滑稽的玩具兵

(三)复听乐曲——玩具兵总动员

   跟着音乐自由表演,进一步体验威武、雄壮、活泼的情绪

三、小结、下课

1、师:

进行曲是一种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最初是军队中用来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

它的节奏鲜明、动作有力,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2、听音乐离室

 

《粉刷匠》(总课时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粉刷匠》;感受劳动的愉快。

2、抓住音乐要素,逐步引导学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鼓励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创造力和积极参与的能力。

3、了解碰铃、三角铁、双响桶、响板的音色特点并选择适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重、难点:

1、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粉刷匠》

2、选择适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唱好课前一歌,用真诚的夸奖愉悦学生。

2、教师做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歌曲教学

(一)、直接导入:

孩子们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听一听你们一定很熟悉会的话可以唱出来。

(二)、聆听歌曲:

在教师带领下演唱《粉刷匠》边唱边拍手。

(三)、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1、学生跟琴演唱。

(你们唱的可真好听老师还想听,老师来为你们伴奏。

2、用对比的方法纠正错误。

(1)、老师听到“粉刷本领强”这句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唱法,你听。

A、粉刷本领|强0|B、粉刷本领|强—|哪一种唱法对呢?

(2)、学生选择正确的唱法。

引出节奏“X–”(走欧)

3、游戏形式练习节奏。

(1)、帮节奏找家(见谱例)

(2)、用“跑”和“走”的动作巩固节奏。

谱例:

1=F 中速

53 53 |53 1 |24 32|5—|

我是一个 粉刷匠  粉刷本领 强,(ang) 

53 53 |53 1 | 24 32|1— |

我要把那 新房子, 刷得很漂 亮。

(ang)

22 44|31 5 |24 32|5—|

刷了房顶 又刷墙,刷子飞舞 忙,(ang)

53 53| 53 1|24 32| 1— ||

哎呀我的 小鼻子,变呀变了 样。

(ang)

XXXX|XXX|XXXX| X-||

跑跑跑跑跑跑走跑跑跑跑走欧

4、随电子琴自动伴奏演唱。

5、用模唱法(刷模唱)指导学生准确演唱“22 44”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夸奖1.1班的孩子,“你们的歌唱的真好听!

坐的可真精神!

”当你听到老师的夸奖时心情怎样?

生回答(高兴)那小粉刷匠听到夸奖时心情和你们一样,那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来演唱。

2、改变速度和节拍体会音乐要素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1)把速度变慢。

(2)把二拍子变成三拍子。

3、准确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创编动作

1、我们的歌唱的可真好听!

要是再配上动作就更好了。

(随着音乐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2、串联动作完整表演。

(教师与一名学生合作)

(六)、节奏乐教学

1、认一认,玩一玩。

(碰铃、三角铁、双响桶、响板)

2、说一说你手中的节奏乐器都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高低、长短音色,强弱)

3、选节奏型(XX、X–)

4、练习伴奏

5、边唱边节奏乐伴奏。

(一组表演,一组伴奏)

三、小结:

愉快的音乐课结束了请同学们记住一个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小粉刷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口哨与小狗(总课时7)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体验目标:

通过对乐曲《口哨与小狗》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课堂环境。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2、认知目标:

学生通过对小主人和小狗等其它动物动作的模仿,学生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发展想像力及随音乐律动的良好能力。

想象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出《口哨与小狗》的单三部曲式,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正确演唱乐主旋律曲。

教学准备:

头饰(小男孩、小狗、各种小动物)、节奏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组织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狮王进行曲》课件

学生踩着音乐的节奏进入教室;同时让学生自己发挥;或者边走(跳)边唱;或者边走(跳)边做律动;还可以走(跳)、唱、做律动同时进行。

二、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并进行各种节奏模仿训练。

(一)听听想想——感受音乐(初步听赏)

听一听: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

(播放课件《口哨与小狗》音乐。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口哨与小狗》,请你们听仔细。

说一说:

2、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

可以用什么样图形表示小狗的叫声,还可以要求大家用嗓音模仿小狗的叫声叫声,并说说小狗叫声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想一想:

重新听一遍,说出:

乐曲的名字叫什么?

这首曲子听了感觉怎么样?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表现自己的心情?

走一走:

让学生随着音乐点出节奏并表现出应有的情绪。

4、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5、引出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课件《口哨与小狗》音乐故事版。

板书课题:

口哨与小狗(管弦乐)

6、选出两位模仿有特点的学生,让他们随着老师的讲解和音乐进行表演。

7、乐曲简介: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 

作曲家介绍:

普莱亚  美国的作曲家﹑指挥家。

5岁开始学琴,海恩是他第一个老师。

17岁进入纽约曼尼斯音乐院主修作曲和指挥,副修钢琴,25岁时参加了里兹钢琴大赛,获得首奖。

35岁时写下了这首明朗活泼﹑轻快俏皮的名曲,如今已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管弦乐小品。

口哨艺术有着悠远的历史。

19世纪,口哨艺术风行世界,无论绅士淑女,贵族平民都喜欢它。

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常在工暇之余吹口哨自得其乐呢!

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世界各国涌现了一批技艺超群的口哨演奏家且有的以口哨吹奏为业,也出现了专门吹奏古典音乐的古典口哨音乐家。

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现存的口哨曲目多达205首。

不仅如此,目前国外已从1974年开始,世界口哨音乐协会每年春天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路易斯堡举行一次世界口哨音乐大赛,可见口哨音乐在国外的风行程度。

(二、)唱唱跳跳——享受音乐(分段赏析)(播放课件《口哨与小狗》动画版。

这首曲子讲了一个爱吹口哨的小朋友和一群小狗的故事。

我们可以把曲子分几个部分?

我们一起再来听听。

1、欣赏第一段:

乐曲中的小朋友和小狗去干什么?

小狗是怎样跳舞的?

完整地聆听《口哨与小狗》A段主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

  唱一唱:

用“lv”哼唱《口哨与小狗》A段主旋律。

并让学生用手心点出节奏,加深对乐曲主题的了解,理解音乐情感。

A段主旋律:

A段是整首乐曲的中心。

也正是这一段体现出口哨音色与小狗节奏型的结合。

 

跳一跳:

这乐段中小狗是怎样跳舞的?

⑴师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⑵用狗叫声加以伴奏,配音乐表演唱。

由表现出众的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表演,做到动作和神态与音乐表现的内容一致。

通过观看课件及动作的模仿训练,使学生体会音乐形象,以及声音、动作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⑶完整听全曲音乐:

听到第一段音乐时有节奏地做或唱。

提问:

此段音乐出现了几次?

并模仿结尾的狗叫声。

2、欣赏第二段:

提问,情绪的变化。

这段中的小狗在干什么?

它们是怎样玩的?

完整地聆听《口哨与小狗》B段主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中的低音管乐器与高音弦乐器的音色对比。

B段中,有低音管乐器与高音弦乐器的对答。

C段主旋律:

(哼唱旋律)

1=F 

5      1︱767    5 ︱103   506︱767   5︱

 

           1·1 6·6︱532  123 ︱6          ︱5        ‖

⑴出示课件,来到了马路上,发生什么紧急的事?

⑵C段主旋律,是一支短小的进行曲,可听音乐边画旋律线表示(师:

示范画出)课件?

⑶C段主旋律边复听哼唱旋律边画旋律线---“山”(共有四次重复)

3、欣赏第三段3.欣赏第三段:

最后小狗去干什么?

它们是怎样回去的?

你们会学狗叫吗?

A听三段,

B边复听边学生自由表演小狗跳舞。

C出课件图听音乐表现此段

(四)、完整画图谱并完整欣赏音乐(播放课件《口哨与小狗》音乐。

三、拓展欣赏

1、边游戏边完整欣赏。

《口哨与小狗》(课件:

舞蹈版)表演。

2、复习以前所听过的“音乐中的动物”音乐(1.《荫中鸟》 ;2.《大象》; 3.《快乐的小熊猫》;4.《鸭子拌嘴》;5.《四小天鹅舞曲》; 6.《狮王进行曲》)

四、人文道德教育。

1、师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热爱小动物。

(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说出对保护动物的了解。

2、师提示还有那些动物的节奏和学过的动物节奏相同。

(学生按老师提示的节奏模仿其它表演,也可以自己创新表演。

五、下课

音乐视频清凉口哨《宁夏》结束课堂教学

结束句:

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好朋友,其实人与地球上一切有生命力的动植物也可以做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球也才能更加美丽。

 

2《其多列》(总课时8)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其多列》,会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3.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歌词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配套磁带、自制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今天我想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而古老的地方,想不想去看看?

请看大屏幕。

(看多媒体图片演示,背景音乐为《其多列》的旋律。

师:

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

猜猜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生回答,师公布正确答案,哈尼族。

)师:

哈尼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她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哈尼族的人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特别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哈尼族的儿歌《其多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新授

1.初听歌曲《其多列》

师:

好听吗?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高兴、愉快……)

2.复听歌曲

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美美的听一遍。

用你们的眼神、表情表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3.再听

师:

你们表现的太棒了。

你们能不能来听一听歌曲中唱了几段歌词?

每段之间有间奏吗?

生回答

4.再听,师范唱

师: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中唱了些什么?

5.再听

(生回答还听到了……)师:

不出声打开书34页,看歌词。

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手指歌词,心里默唱。

6.师有节奏地范读第一段歌词。

师:

听。

师范读第一段歌词。

师:

你们来试试,(学生试着读第一段歌词)。

哎,其多列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哈尼语:

快快来的意思)。

试试第二段。

第三段

7.师;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小伙伴时的心情怎么样?

(高兴)

师:

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用la哼唱旋律。

8.再听,小声唱词。

师:

让我们小声试着跟音乐中的小朋友一起唱唱歌词

9.师生接唱

师:

假如我们现在就是哈尼族的小伙伴,你们来招呼我快快来,你们怎么唱。

(生唱:

其多列,其多列)师:

我不去,你们不够热情。

(再唱)师:

真不错,现在你们就唱其多列部分,其它有老师来唱。

10.师生交换演唱。

11.生齐唱,师伴奏。

师:

我们来完整的来演唱一遍,注意你的情绪。

12.情绪处理

1)师:

第一段唱的不错,第二段怎样唱更好?

生答。

师:

歌中唱到了“大路旁的小树叶,随风吹动随风扬”你眼前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了吗?

师有感情的范唱。

你们来试试!

2)师:

第三段呢?

生答。

师:

我们来唱第三段。

3)有感情的齐唱。

师:

哈尼族的小朋友生活很幸福,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

4)表演唱

三、拓展

1)师:

你们表现的真棒,老师再奖励大家一首歌。

师范唱自编歌曲《快快来》。

“快快来,快快来,太阳下面洗衣服,衣服洗的多干净,快快来,快快来。

2)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这是老师自己在《其多列》的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