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82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x

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动物医学(专业代码:

510310)

项目组组长:

孙洪梅(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执业兽医师

、动物疫病防治一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项目组副组长:

侯继勇(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院长、教授、动物疫病防治

一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王彦(黑龙江省海顺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兽医师)

项目组成员:

孙英杰(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临床兽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动物疫病防治一级技师、国家执业兽医师)

韩晓辉(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教研室主任、教授、动物疫病防治一级技师)

金璐娟(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主任、教授、动物疫病防治一级技师)

刘广文(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教师、宠物医学专业带头人、教授、动物疫病防治一级技师)

王雪东(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教学秘书、讲师、动物疫病防治二级技师)

车仁学(双城市双丰中兽医研究所所长、兽医师)

张凤强(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张守红(双城市畜牧兽医局首席兽医师)

鲁祥武(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光(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防控应急科科长高级兽医师)

主要合作企业: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双城市双丰中兽医研究所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强牧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

建设期:

2年(2012-2013年)

一、项目背景与建设基础

(一)项目背景

1.行业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支柱产业o预计2015年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5%,黑龙江省将达到60%,实现从粮食大省向畜牧业大省的跨越。

未来的畜牧业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畜牧业的发展与壮大,促进了兽医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相互渗透,现代兽医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预防医学的主干分支,兽医工作者在动物疾病防治、人畜共患病控制、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与检验、公共卫生、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等领域的职能日显重要。

由于学科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拓宽,致使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趋于多样化O

2.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生产和市场服务环节对技术人员需求越来越大,急需一批高技能高素质兽医专业人才。

据调查全省需兽医服务和工作人员71400余人,而从业人员仅46740人,兽医从业人员存在着严重不足,且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1.2%,中专或高中学历占52.4%,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人员仅占34.4%,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未经过正规高技能专业培训和学习的人数多,行业相关知识欠缺、诊治防控操作技能欠佳。

低水平的兽医服务队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急需补充大量高技能人才,以提高兽医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

我省培养畜牧兽医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共7所,在校生人数为4442人。

近三年每年培养的动物医学专业高技能人才不足1000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学院是培养畜牧兽医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加大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和建设的力度,已成为我们推动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建设基础

我院于1949年开设了动物医学(即兽医)专业,一直是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特色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目前专业及专业群在校生753人,2011年初次就业率达95.2%。

1.创新了“三段实践、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合作,根据兽医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服务地方畜牧业经济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两轮实践、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三段实践、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将原来两轮专业实践改为三段实践,创设符合兽医人才培养特点的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的培养模式。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内容为导向,以畜种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O

以兽医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发与设计以项目教学为形式的学习情境,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构建了能力训练项目及任务,推行了“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3.出版了9门工学结合的校本特色教材

过去几年,在省级示范院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紧跟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构建了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确定了9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与企业(行业)合作确立了各自的课程建设团队及负责人,目前9门工学结合教材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这9门课程是:

《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监测技术》、《动物临床诊断技术》、《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技术》、《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牛羊病防治》、《宠物疾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

此外,动物医学专业目前还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牛生产)、5门省级精品课(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动物寄生虫病、动物内科、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繁育技术)和4门校级精品课(动物病理、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技术、禽病防治、动物及产品检疫检验)。

4.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3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达到80%,“双师型”教师达到90%,国家农业行业高级考评员7人。

兼职教师15名。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动物传染病诊断与监测、养牛与牛病防治)2个。

获得省级教改成果奖16项,省级专业技术领域成果奖10项,开发了1门网络课程,出版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9本,发表教改和学术论文30余篇。

5.具备基本满足教学的实验实训室及基地

有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哈尔滨强牧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校中厂)等33个初具规模的一体化专业实验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

拥有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陈列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寄生虫标本室。

开发集教学、培训、测试、职业技能鉴定一体的微生物及免疫模拟实训室(见图l)o建有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态尔集团喜禽药业有限公司、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大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海顺养殖有限公司、双城市永胜兽医院、吉林百兴牧业有限公司、牡丹江市西四动物医院、康泰动物保健门诊等8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

图微生物及免疫模拟实训室-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6.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以学院“哈尔滨强牧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为依托,发挥教学团队专业特长,为我省双城、安达、大庆、杜蒙、肇东、肇州、肇源等18个市县和吉林部分县市的养殖场或养殖户提供动物疾病防治等主要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为该地区开展畜牧科技服务300余次,解决各种疑难病例5000余个,手术病例1000余个,形成了专业品牌。

本专业教师多次受聘于省畜牧兽医局、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畜牧兽医局及相关企业,完成行业企业人才培训任务,以其学术性、实用性及科普性的特点,提高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整体素质,为各地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常见病提供了保障,受到培训单位的一致好评及多次邀请。

在服务中,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奶牛健胃散、化淤散等10余种中药制剂,并且形成了本团队特有的奶牛真胃变位手术方法,为养殖场和养殖户解决了奶牛疑难病例2000余例。

(三)主要差距

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完全通过。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工学结合不够紧密。

3.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力度不够,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紧密度不够。

4.模拟实训室及“厂中校”的建设不够,学生实习的仿真性与真实性不强。

5.师资队伍建设需加强,专业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整合力不强,兼职教师的数量不足,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校企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探索系统培养模式,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三段实践、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兽医职业标准,进一步开发基于兽医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诊治防控检”为主线开发学习领域,实现课程项目化、技能岗位化、实训双真化、教学做一体化;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立融教学、培训、示范、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和远程诊疗服务于一体的国内先进的兽医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建设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对外服务能力。

(-)具体目标

1.建立校企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双方共同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各种合作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紧密结合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试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2.探索系统培养模式,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与贯通。

3.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三段实践、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1-

3学期和第5学期在校中厂(哈尔滨强牧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轮班实习,采取仿真实训与真实病例训练相结合,将现代动物疾病防治机构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得以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四学期到企业生产实习,第六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三段实践,校企共育,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和素质相结合,实现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全程贯穿,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全程融合,培养具有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检疫检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

4.完善基于兽医工作过程的“诊治防控检”课程体系

针对兽医岗位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参照兽医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于兽医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诊治防控检”为主线进一步开发学习领域,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9门,完善工学结合特色校本教材。

5.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强化实践育人

围绕黑龙江省和中国北方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兽医专业人才的需要,继续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新建临床诊疗和外科手术2个模拟实训室,使模拟实训室达到3个,完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与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国内先进的动物疾病防治校内实训基地。

与国内著名大中型企业合作,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强化实践育人。

6.转变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全面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o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7.建设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实行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促进其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提高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比例。

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8.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制度,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9.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对外服务培训

依托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校中厂),整合专业群的技术力量,共36名专业教师,成立牛羊病、禽病、猪病、宠物病4个专家服务组,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等活动,每年开展技术服务活动20次,技术培训1500人次。

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内同类院校动物医学专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口支援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宠物医疗专业建设。

三、专业建设内容

(—)建立校企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1.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促进校企双方紧密结合、互利共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认真研究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在学校现有《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暂行)》、《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章程》、《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评定与奖励办法》、《合作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办法》、《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兼职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例会制度》、《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等。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应包括:

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资源共享的参与机制、规范有序的约束机制、心系企业的情感机制、政策引领的保障机制。

2.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修订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教学资源

(1)推行“双证书”制度

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工、兽医化验员等职业标准,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100%。

(2)完善和修订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以学院专业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完善和修订现有的《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监测技术》、《动物疾病诊断技术》、《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技术》、《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宠物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9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使其中3门建设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建设成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动物医学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见表。

(3)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

继续完善《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监测技术》、《动物解剖生理》课程资源库建设,建立并完善《动物临床诊断技术》、《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技术》、《禽病防治》、《猪病防治》等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o建设内容有:

电子教材与实习指导,教案与课件,实习指导视频,模拟实验及考核软件,考试系统(可在线进行试题练习、可以组题考试,主客题可自动批阅试卷,可以进行成绩查询等),互动平台(可以在线答疑)等。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见表1-2。

表1-1动物医学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目标

完成时间

1

动物解剖生理

白彩霞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3

2

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监测技术

刘莉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3

3

动物疾病诊断技术

徐作仁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2

4

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技术

孙洪梅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2

5

猪病防治

金璐娟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2

6

禽病防治

邹洪波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2

7

牛羊病防治

孙英杰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3

8

宠物病防治

刘广文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3

9

特种动物病防治

韩晓辉

校级精品开放课程

2013

表1-2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1

动物解剖生理

白彩霞

实习指导、典型工作任务视频、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3

2

动物微生物检验

及免疫监测技术

刘莉

实习指导、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3

3

动物疾病诊断技术

徐作仁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2

4

动物疾病防治

基本技术

孙洪梅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2

5

牛羊病防治

孙英杰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3

6

猪病防治

金璐娟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2

7

禽病防治

邹洪波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

2012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8

宠物病防治

刘广文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3

9

特种动物病防治

韩晓辉

实习指导、课件、典型工作任务视频、模拟实验、考核软件、考试系统

2013

3.试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学生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学期的9月份为入学教育阶段,10T2月份为常规教学阶段;第二、三学期的8-9月份、第四学期的3-4月份、第五学期的8-

9月份,为常规教学阶段;第三学期的10-

12月份,伴随着常规教学,进行第一段校内模拟与真实实训阶段;第四学期的5-7月份,为第一段实践(生产实习)阶段;第五学期的10-

12月份,伴随着常规教学,进行第三段实践前的校内实训阶段;第六学期为第三段实践(顶岗实习)阶段。

(二)探索系统培养模式,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1.培养目标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

培养目标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2.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一是课程体系衔接。

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

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二是课程内容衔接。

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教学模式的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

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

中高职衔接建设计划见表1-3。

表1-3中高职衔接建设计划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人才培养方案衔接

2012年

侯继勇

2

课程体系衔接

2012年

侯继勇

3

课程内容衔接

2012年

侯继勇

4

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2012年

孙洪梅

5

教学模式衔接

2012年

孙洪梅

(三)完善“三段实践、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动物医学专业应职岗位需要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体验认知一训练强化一顶岗熟练”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完善“三段实践、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由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乳业有限公司、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生泰

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并由企业提供真实的项目资源、教学案例,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共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由合作企业牵头、动物医学学院和学校大学生自励公司参与,宣传企业文化,开展专业应用技术讲座、应聘技巧讲座、择业就业讲座,塑造学生的阳光就业心态;校企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共同负责学生就业。

学生利用第四学期5-7月份时间、第六学期3-

7月份时间两次轮流到养殖企业和动物医院参加岗位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校企共育,完成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实现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全程贯穿,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全程融合。

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要及兽医行业真实病例局限性的特点,校内实训采用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备动物疾病诊治防控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2。

图1-2“三段实践、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图

(四)完善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诊治防控检”课程体系

通过与企业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等办法,进一步对岗位职业能力

进行分析,完善动物医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诊治防控检”课程体系

o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

.13•

制和动物及产品检疫检验等。

通过分析兽医职业岗位,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再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动物医学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和体现专业前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构建见图1-

3。

图1-3动物医学专业职业岗位-行动领域构建图

(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强化实践育人

围绕黑龙江省和中国北方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兽医专门人才的需要,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与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大中型企业,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中厂"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

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增强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实践功能。

增加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模拟实训室内容,新建临床诊疗和外科手术2个模拟实训室,满足学生仿真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2)动物疾病诊疗中心(哈尔滨强牧动物疾病防治有限公司)建设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选择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乳业有限公司、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建立“校中厂”,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并初步实现远程诊疗,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经过二年的建设与发展,将动物医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功能齐全、仪器设备配套、体制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管理规范,集教学、科研、示范、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省内兽医行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动物医学专业改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见表1-4。

表1-4动物医学专业改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名称

建设

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