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8337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共2页)1300字.docx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近来难得闲暇,读了一本书叫做《社会性动物》。

我确信了读书确实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在读自己想去了解的东西的时候。

读书的过程中,感悟很多,皆由于懒惰,未曾记下。

只在博客里略作记录。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如果要是评分的话,绝对是五星级的,号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也是这本书,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欲罢不能的感觉,很爽快的就读完了。

  1.只要是人,都有不由自主、力不从心、口是心非的时候

  越是成年人,越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约束,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总是倾向于获得认同甚至是鼓励的,特别是自己喜爱或者关注的人,由此,我们的行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社会性。

但是要知道的是,作出同一行为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以同样的态度去做。

  由此得出的启示是,有些关于动机的问题,没必要去过度的询问别人,因为也许当事人自己的念头也许是刹那而过,随后被社会化的观点束缚,之后作出行为。

  2.每个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对的

  无论自卑还是自大的人,排除心智不正常或者获得大智慧的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于是,我们喜欢和强大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权威言论的保障;我们喜欢听肯定的话语,因为那是对我们的认可,如果是出自在乎的人,那效果更好;我们喜欢别人主动向我们倾吐心事,这说明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有的一切,无非是要满足我们的存在感。

  佛教中有我执的概念,意为人都执著于自我的存在,所作的事情,无论善事恶事,皆是为自我的满足。

除非发菩提心,愿为大众做事。

想起了凡四训中重要的一个故事:

打人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

帮助人这件事情是好还是坏?

答案是不一定的。

如果我们是为了制止暴徒而动手打人阻止,是善的行为。

帮助小偷藏匿东西,就是恶的行为。

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拘泥于表面现象,只看到行为当下产生的利益。

因而产生了各种情绪,看到打人,第一念头是不好的,看到帮人,第一念头就是好的。

这就是我们常年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导致的结果。

  心理学上认为这种偷懒式的思维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为可以帮助@@省很多左思右想。

只是,对于事情的判断以及情绪的控制方面,我们应该常做如下思维:

从长远出发来看待一些事情,不要过早的做决定或者做反应。

  而对于情绪,当别人诋毁我们的时候,我只想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

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

  作为我自己的体会来讲,我曾经是个脾气特别急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讽刺或者说我的不是的时候,我几乎是暴怒。

从佛教来讲,一是动了嗔恨心,烧了不少功德;二是发怒的样子难看不说,煞那间智商减为零,说出的话几乎毫无逻辑可言。

但是,这些发怒有必要么?

别人的话不会改变什么,正如堪布所言,而你发怒却正是先把对方的言语当真才会发怒,有时候做如是思维,就不会很容易发怒了。

我们的存在感,是需要我们有内而外的去证实,去获得。

只有发自内心的存在感,才不会过多的受外界影响。

而当我们不再为外境所动时,发菩提心,多为别人着想,渐渐的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意义,不会再为外境所苦恼。

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今后要多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