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65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9.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

10.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B.孔雀开屏

C.亲鸟给雏鸟喂食D.成群蝗虫啃食庄稼

二.填空题

1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和肌肉组成的。

12.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以关节为  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13.动物的行为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  行为两大类。

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一行为属于  行为。

1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  。

15.当人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产生收缩,从而牵动骨绕  活动。

三.解答题

16.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

在2019年4月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包揽全部5枚金牌。

(1)从动作完成来看,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

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其力量来源于  的收缩,它两端的  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这种行为属于  ,是生来就有的反应。

由于赛程安排紧,某运动员经历了一日三赛,赛后运动员感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这说明高强度的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  。

为了使肌肉更强健,运动员需要多补充富含  (填蛋白质或糖类或脂肪)的食物。

(3)某人因车祸导致胸椎断裂,在下肢肢体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了瘫痪症状。

这表明运动系统完成动作还需要在  的调节下才能实现。

17.据如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填出各部分名称:

①  ;

③  ;

⑦  。

(2)图乙中标号⑥和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⑨]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里有少量的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

(3)人体完成图甲所示动作时,③⑤分别处于  、  状态。

(4)激情燃烧的世界杯开赛了!

球员驰骋绿茵赛场时,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  、骨和  三者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

18.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

请根据所给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两块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  。

(填名称)

(2)小明在大笑时,上下颌突然不能合拢,医生说这是脱臼。

脱臼是指  从  里滑脱出来。

(填标号)

(3)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关节在动物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连接B,支点C,保护D.杠杆

19.虎鲸胎生、哺乳。

捕食时,成年虎鲸用尾部叩击鱼群聚集的海水,使鲱鱼受到袭击晕厥,仔鲸模仿成年鲸的这种捕食方式,通过反复练习,仔鲸捕猎技能逐步提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虎鲸是海洋大型鱼类。

  

(2)母鲸哺育后代是先天性行为。

(3)仔鲸对绯鱼的捕食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

(4)虎鲸的繁殖和捕食都是适应环境的行为。

20.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  内有少量滑液和  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

(2)关节能牢固是因为  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  起加固作用。

(3)脱臼是指  从  里滑脱出来。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据此解答。

【解答】解:

A、C、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A、C均错误。

B、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B正确。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D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的实现。

2.【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的,图甲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腔,④关节囊,⑤肱二头肌,⑥骨,⑦肘关节。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③关节腔和④关节囊三部分。

A错误;

B、③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是关节运动灵活,B错误;

C、⑦肘关节在屈肘中起支点作用,C正确;

D、⑥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它与骨的长粗有关,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D错误。

C。

【点评】理解掌握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因此,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A。

【点评】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4.【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5.【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

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

A、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A错误;

B、骨骼肌舒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关节绕骨活动,B错误;

C、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关节绕骨活动,C错误;

D、人体的所有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的”,D正确。

D。

关键认识运动系统:

骨﹣﹣杠杆;

关节﹣﹣支点;

骨骼肌﹣﹣动力。

6.【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A正确;

B、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

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可使运动更加灵活。

B错误;

C、运动系统是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这就体现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它的觅食、避敌和繁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

【点评】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7.【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A、家鸽在繁殖期间孵卵育雏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BCD、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猴子经过训练会打篮球,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人的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点评】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形成时间和神经中枢都不同。

8.【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用昆虫喂养金鱼、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集花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没有学习行为;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9.【分析】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

C、蜜蜂采蜜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D正确。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

10.【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A、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BCD、孔雀开屏、亲鸟给雏鸟喂食、成群蝗虫啃食庄稼是先天性行为。

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BCD错误。

【点评】社会行为的动物并不是简单的居在一起,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11.【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

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

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

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

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因此,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故答案为:

关节。

【点评】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12.【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

骨:

杠杆作用;

关节:

支点作用;

骨骼肌:

动力作用。

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因此,运动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而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支点;

神经。

【点评】学生应充分理解运动的产生过程,并详细记忆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13.【分析】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据此答题。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

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飞蛾扑火、小鸡啄食、蜘蛛结网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

老马识途等。

先天性;

先天性。

【点评】根据动物行为的分类和概念来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14.【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的。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

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

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快得多。

对于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而形成的行为。

学习行为越多,适应能力越强。

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加复杂、高等,这说明脊椎动物更能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就越复杂。

复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15.【分析】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就会牵动前臂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于是产生屈肘动作。

关节

【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6.【分析】

(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根据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1)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而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肉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因此,从动作完成来看,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其力量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它两端的肌腱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先天性行为。

由于赛程安排紧,某运动员经历了一日三赛,赛后运动员感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这说明高强度的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因此为了使肌肉更强健,需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这表明运动系统完成动作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才能实现。

(1)骨骼肌;

肌腱

(2)先天性行为;

能量;

蛋白质

(3)神经系统(或神经)

【点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17.【分析】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骨,⑤肱三头肌,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软骨。

(1)据分析可见:

①肌腱,③肱二头肌,⑦关节窝。

(2)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关节腔里有少量滑液,减少摩擦,是关节运动灵活。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

(4)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1)肌腱;

肱二头肌;

关节窝;

(2)关节软骨;

关节腔;

(3)收缩;

舒张;

(4)骨骼肌;

关节;

神经系统

【点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18.【分析】

(1)如图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2)图中的①关节头,④关节窝,两者构成关节面;

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⑤关节软骨

(1)把两块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囊。

脱臼是指①从④里滑脱出来

(3)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关节在动物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支点

(1)关节囊

(2)①;

(3)骨

(4)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9.【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1)虎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2)母鲸哺育后代,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哺育后代的先天性行为,正确。

(3)仔鲸对绯鱼的捕食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正确。

(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寻找食物。

另一方面逃避敌害保护自己,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故虎鲸的繁殖和捕食都是适应环境的行为,正确。

(1)×

(2)√;

(3√;

(4)√。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多种多样,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

20.【分析】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

[①]关节头,[②]关节软骨,[③]关节窝,[④]关节囊,[⑤]关节腔。

关节面: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

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

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1)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

(2)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

(3)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1)关节腔;

关节软骨;

(2)关节囊;

韧带;

(3)关节头;

关节窝。

【点评】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增厚,周围的韧带增粗,肌肉力量加强,这就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长期锻炼还能加强关节囊和周围的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从而使关节活动的幅度加大,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