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7609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docx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培训课件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

19《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本篇课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19课,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

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神五、神六、神七成功升天,并成功着陆;而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宇航员也成了中国的太空人。

2、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中华飞天梦想实现的那刻,你们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自豪,骄傲,激动……)

3、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板书课题:

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指名读课题。

课题还可以怎样读?

设计意图: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

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同时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成功的一件事。

3.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预测:

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可例举)。

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设计意图:

教学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充裕的独立阅读时间,既梳理了文章脉络,又领悟了文章内核。

这个环节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学生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

三、细读文本,升华情感.

1、师: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呢?

让我们来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作好批注。

2、我们一起来交流,谁先来说说?

(1)从万户乘坐火箭飞天的事例中体会到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飞天的梦想了。

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板书:

勇于实践)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努力。

”从“无数失败”我体会到中国航天人不怕失败,尽管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他们的梦想仍然是不会动摇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我从“十多年的努力”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付出了很多。

联系资料我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中国当时并不富裕。

中国人有这样的决心是非常了不起的。

“十多年”中国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

所以才换来了——

(2)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3、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神州五号”能顺利飞天,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

请快速默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圈圈画画,还可以作上批注。

(1)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这三句话找到了吗?

这三句话是——

(2)指名读(英雄的声音应是洪亮的;英雄的声音应是铿锵有力的;英雄的情感应是激动和自豪的。

)你怎样理解杨利伟这三句话?

(3)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的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4、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心潮澎湃,中国航天事业继“神5”之后又有哪些喜讯。

神七让全世界华人为之激动的一刻是什么时候?

(资料: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

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

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

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5、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应归功于哪些人?

研读第七自然段。

具体的说说他们付出了哪些代价?

(1)“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工程。

”从三个“最”中你体会到什么?

(2)两个数字:

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

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这么多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板书:

团结合作锲而不舍)

(3)一组排比句: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有的人……;有的人……”我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我的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板书:

默默奉献)

(4)引导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四个词语,再体会这一句所表达的意思。

①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你感动吗?

谁来读?

(指名朗读)就这一段,还有想说的吗?

②如果你现在是工作人员,每天苦战攻关,还会积劳成疾,华发早生,猝然早逝,你会继续工作吗?

继续的站起来,不继续的坐下。

[辩论]

是的,为了祖国,为了实现数千年的梦,,航天工作者仍然在工作着。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喧的科学精神。

③是啊,为了“神州五号”,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有的人……”这个句段。

6、孩子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

你们知道吗?

为了保证“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有的人……”

7、正是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快速浏览下文,通过语言文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8、加强朗读,回归整体,感悟课题:

“千年梦圆在今朝”。

  梦──就是: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中国人能够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圆──是指:

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离近了:

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

9、“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课题,飞天的梦想在今朝得以实现。

孩子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10、师:

“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取得了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千年的梦想,经过几代人这样的付出终于在今天圆了。

这一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又产生了哪些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呢?

设计意图:

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本环节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中学习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中教师的关注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

四、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我们知道飞天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所有科学家的这些科学精神。

(板书:

科学精神)而这些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作者通过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说明的。

这种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简称为叙事说理。

2.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1)本文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运用了排比句来升华情感

(2)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首尾呼应,给人完整、严谨的感觉)

(3)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总结、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

五、课后链接.

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谁都会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而感到骄傲,一首小诗表达了这样的心情,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阅读链接中的《炎黄飞天梦》。

让我们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齐读这首诗。

(齐读)

设计意图:

课后链接进一步加深了学生读文本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课后搜索、获取祖国航天事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六、总结收获,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了,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

孩子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

老师会等着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喝彩!

设计意图:

激情总结,感情升华,让学生感悟加深。

七、课后拓展延伸.

1、交流搜集有关中国航天方面的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2、给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

语文课的课外延伸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收集可以让学生更系统的吸收知识;学生的练笔可谈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它既基于课堂又比课堂丰富灵活,富有选择性和个性特征。

板书设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科学精神勇于探索

团结合作默默奉献

锲而不舍

设计意图:

词语式板书是一种常用的板书形式,它将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说明科学精神机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有机地把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

授课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

譬如:

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

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