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8072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吉林财经大学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

 

Abstract

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China'surbanizationlevel,whichbasedoneconomiclevels,livingstandards,levelofurbanizationandgeographicextentofthefouraspectsofcivilizationtoestablishthecountry's31provinces,urbanizationlevelevaluationsystem,theestablishmentofcross-sectionaldatamodel,firstuse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analysisofthecountry's31provinces,differencesinthelevelofurbanization.

Keywords:

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factoranalysisofurbanization

 

1.

 

引言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到2050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中国的城镇化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抑制了总需求的扩张,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

目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推进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和工业化过程相伴并互动的结果。

从客观意义上讲,由于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别使得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取得先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促进了大中城市的产生。

“增长极”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来的,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

1957年,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又称“循环累积论”。

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性,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到要素收益差异而发生的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

此时,如果某些地区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孙中和(200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变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农村工业化推动。

比如,乡镇企业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向乡镇工业小区区域内的转移。

二是比较利益驱动。

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过程是在农业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双重作用下完成的。

三是农业剩余贡献。

农业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工业生产原料、市场、生产要素、外汇方面的支持。

四是制度变迁促进。

制度安排与创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业的开发等方面。

王信东、赵安顺(2000)认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农村投资环境的改善(人、财、物及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或交易机制的低成本等),引致预期资本利润率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增加,使其适应社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增加,示范作用与规模经济效应推动公众预期进一步上升,投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迁入增加,居民与企业的收入水平、政府的财政收支能力增长,农村用于工业、商贸、居民住宅、公用设施等的支出增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由此形成。

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

蒋占峰(2005)认为,推进城镇化,必须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扩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对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两田制、农场制、“四荒”使用权拍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农地产权创新制度与模式之所以有利于城镇化,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是将土地的保障功能从土地中分离出来。

将土地的保障功能剥离出来并在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就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可行的制度安排。

肖万春(2003)认为,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除合理调整和利用现有城镇土地外,还需要向外扩展,妥善解决征地占地中的矛盾是城镇建设和规划中的棘手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最终达到既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进城“门槛”,促进乡镇企业和人口集中,又能充分保护集体和农民土地权益的目的。

何训坤(2002)认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聚集的过程。

一方面要将分散的乡村企业逐步地向农村城镇集中,实现乡村工业化向城镇工业化的跨越;另一方面要围绕建立农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组织和引导小企业向核心企业集中、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以充分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

综上所述,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城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一是深层次理论提练不够。

除一些专题性或知识性、包容性论著以外,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研究城镇化理论的具有高水平的专著。

二是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不够。

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更少见专门实证分析的论著。

三是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份量不够。

据查1993~200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过10~20篇,且论述简单。

四是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严重短缺。

据查,近10年来,有关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研究的学术论文仅2~3篇,除有一两本相关性著作外,尚未见到一本专门的论著。

五是城镇化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

近年来,学术界从经济、制度(政治)层面上研究城市(镇)化的论著比较多,但从文化角度或者说视野方面关注城市化(即城镇化)的相对较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六是专门研究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论文较少,研究城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论著更是没有。

另外,有关城镇化资料性的工具书,如大事记、论文目录索引、数据库等也近乎空白,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编辑、整理出版工作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时期(1952-1965年)。

在这种发展战略下,许多国有企业、工业城市得到发展,尤其是在内陆地区。

在此期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城市化稳定发展。

资料显示,城市人口由1952年的7163万增长到1965年的13045万,增长率为%。

同期总人口的增长相对慢得多,增长率为%。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一直增长至1965年的%。

2.止步不前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7年)。

此间城市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除严格的户籍制度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要求数百万的青年上山下乡,以便接受“再教育”。

1966-1977年,因为政策的要求、日益严重的住房问题以及就业机会短缺,170万城市人在农村扎根。

资料显示,1965-1975年间总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率。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变甚至降低,1965年为%,1970年为%,1975年为%,1978年为%。

3.迅猛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这个时期城市化迅猛发展。

1978年起,中国不仅实行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鼓励城市化,许多县镇升级为市,城市数量猛增,由1978年的191座增长为1999年的667座,同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增至%,21年间中国的城市化增长了13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1.“二城”建设步伐加快

“二城”就是城镇化、城市发展。

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亿人,城镇化水平%,比1979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将保持年均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可达到70%左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目前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约有2万个。

2.“二个区域”的作用发挥

“二个区域”系指区域中心城市、城镇密集地区。

区域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区、都市密集区加速成长,成为我国对外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对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城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就”(就近、就地)转移,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市政公用设施的“二个能力”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二个能力”:

一是服务能力,二是供给能力。

“十五”期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总额达到203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倍;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九五”时期的%高个百分点。

据统计,2007年底,全国用水普及率达到%,燃气普及率达到%,污水处理率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人均公园绿地达到8.9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43平方米,比“九五”时期均有大幅度提高。

4.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的“五大重点”

加强我国实施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突出了“五大重点”:

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

促进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

二是重视区域性规划工作。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对国家重点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是规范和改进城市总体规划制定。

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促进城市增长方式转变。

四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已向18个城市派驻了城市规划督察员。

五是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全国共确定了103座历史文化名城、157个城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和18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轨道交道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全国有十余个城市获准启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

仅上海一地,未来5年内将投入2000亿元,建成运营长度超过5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北京市现有运营的轨道交通有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1号线延伸线)等线路,加上5号线投入试运营后,总里程达到了142公里。

在奥运期间,10号线(含奥运支线)、机场线相继投入运营,总里程已达200公里。

到2015年,北京市将会最终形成19条线路、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四、建立因子模型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取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城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经济城镇化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过程,它既涉及外延型经济城镇化,即城市经济量的增长:

也有内涵型经济城镇化,即城市地域内部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

因此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全面系统性,以便能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经济城镇化水平的各种因子,兼顾经济城镇化本质、功能和影响,这样才能科学地反映、测度经济城镇化的整体效果。

(2)可评价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进行时间、空间、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指标所构建的体系应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提供评价依据,反映经济城镇化的进程。

(3)简要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越多,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同时,有些指标比较繁琐,计算起来不方便,也不具有代表性,这些指标要大胆舍弃。

(4)层次性原则

从经济城镇化内涵出发,选择的各指标都必须与其它指标建立起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与位置。

(5)可行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必须含义明确,计算和计量范围口径一致;要尽可能利用己有的信息资源、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易于实施;能够进行度量和测定,便于量化。

2.建立指标体系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面的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以下15个指标,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

这15个指标是:

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百分比。

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高。

所以这一指标也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3、非农业人口比重。

这是用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由于很多研究都直接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这个指标是必须纳入的。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城镇人口比重表示非农业人口比重。

4、城镇从业人员比重

5、恩格尔系数。

6、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

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的是居民最终可以自己支配的收入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城市的收入水平肯定要比农村的收入要高,所以居民收入水平也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

8、民用汽车拥有量。

9、城区建成面积。

10、城镇使用天然气人口数。

11、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客运总量。

1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以上两个指标主要要是反映城市建设的指标。

13、城市人口密度

14、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

15、大专以上人口数。

城镇化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当今人力资本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显的越来越重要,因此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的高低跟这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因此平均的受教育年限将是反映这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只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参考许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对城镇化的理解,选取以上15个指标组成一个指标体系(如表1)来衡量我国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并对这些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作个比较研究。

表1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

全国31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

经济水平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百分比X1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2

非农产业人口比重X3

城镇从业人员比重X4

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X5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X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

民用汽车拥有量X8

城镇使用天然气人口数X9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客运总量x10

地域景观

城区建成面积X11

城市人口密度X12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13

文明程度

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X14

大专以上人口数X15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模型检验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通过统计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并把得分数据进行排序评估。

因子分析可以缩减指标项,用较少的几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因子反映原始指标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能够较好的解决多指标评价的需要。

另外,因子分析方法采用客观方法确定因子得分权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综合分析和评价。

为了检验数据是否适合用因子模型,用KMO和BRTLEET指标进行检验。

KMO的统计值一般介于0~1之间,若该统计指标在和1之间则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若小于则表明不适合于因子分析。

表1结果显示,KMO测度值为>,表明变量间有相关性,bartlett球体检验值为,概率值P=0,拒绝零假设,因此模型的数据适合用因子模型。

表2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747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df

105

Sig.

.000

2.主成分分析

分析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依据特征根大于1,选出公共因子,使方差的累积贡献率>80%。

分析结果表2包括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第一个主因子的特征根为,方差贡献率为%,前四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因此系统自动选择了四个主因子。

 

表3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1

2

3

4

5

.536

6

.494

7

.370

8

.282

9

.168

10

.099

.657

11

.059

.396

12

.046

.305

13

.031

.206

14

.022

.147

15

.010

.066

提取方法:

主成份分析。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便于主因子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对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为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从表3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更能反映指标的特性。

载荷值越大,指标项对主因子的影响越大,以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大于为选取标准

第一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为4个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的因子,5个指标(X8,X9,X13,x14,X15)对其有较大影响。

民用汽车拥有量X8,城区面积X9,城镇使用天然气人口数X13,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客运总量x14,各地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5。

第一主因子从城市的交通,教育等综合方面反映了城镇的发展水平。

因此命名为综合因子。

 

表4成份矩阵a

旋转成份矩阵a

 

成份

 

成份

 

 

 

 

1

2

3

4

 

1

2

3

4

X1

.550

.358

X1

.419

.830

.077

X2

.472

.044

.605

X2

.086

.156

.920

.027

X3

.888

X3

.287

.927

.174

.044

X4

.747

X4

.072

.876

.265

.037

X5

.414

.114

.006

X5

X6

.849

X6

.256

.920

.130

.052

X7

.903

X7

.456

.706

.334

.141

X8

.615

.693

.059

.200

X8

.932

.043

.169

X9

.714

.577

.149

X9

.828

.219

.433

X10

.870

X10

X11

.664

X11

.215

.595

X12

.705

.137

.249

X12

.538

.560

X13

.717

.462

.153

.027

X13

.816

.294

.016

x14

.823

.230

.267

.307

x14

.819

.272

.382

X15

.715

.593

.253

.057

X15

.938

.215

 

第二主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6个指标(x3x4x5x6x7x12)对其影响较大,非农业人口比重X3,城镇从业人员比重X4,,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X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7,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X12对F2有正的影响关系,居民的生活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而恩格尔系数X5对F2有负的影响关系。

以上这些因素均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把第二主因子命名为生活因子。

第三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2个指标(X1X2)对其影响较大。

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X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2均反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第二主因子命名为经济因子。

第四个主因子F4的方差贡献率为%,2个指标(X10,X11)对其影响较大,其中,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化呈负相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化成正相关。

可以把这两个因素归结为城市地域景观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城市景观因子。

4.得出因子模型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因子得分情况,并计算城镇化的总得分,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各省市的得分,因子模型为:

F=0.5661F1+0.2401F2+0.1061F3+0.0878F4

根据上面的模型,来计算各个省市的城镇化的总得分,并进行排名如表5从因子得分我们可以看出,因子得分大于零表式该省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得分小于零则表示该省市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天津,山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