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8598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docx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及试题(有答案)

建筑结构选型复习资料

1、简述简支梁和多跨连接梁的受力和变形特点?

简支梁的缺点是内力和挠度较大,常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物。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当两端支座有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附加内力。

因此,当建筑物的地基较差时采用简支梁结构较为有利。

简支梁也常被用来作为沉降缝之间的连接结构。

多跨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其优点是内力小,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安全储备高,其缺点是对支座变形敏感,当支座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附加内力。

2、桁架结构的受力计算采用了哪些基本假定?

一、组成桁架结构的所有各杆都是直杆,所有各杆的中心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

二、桁架的杆件和杆件的相连接的节点都是铰接节点。

三、所有外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并集中作用于节点上。

3、桁架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何关系?

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符号(拉或压)有直接关系。

对于矩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拉,内倾受压,竖腹杆受力方向与斜腹杆相反。

对于三角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压,内倾受拉,而竖腹杆总是受拉。

4、屋架结构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一、屋架的跨度:

一般以3米为模数

二、屋架的间距:

宜等间距平行排列,与房屋纵向柱列的间距一致,屋架直接搁置在柱顶

三、屋架的支座:

当跨度较小时,一般把屋架直接搁置在墙、跺、柱或圈梁上。

当跨度较大时,则应该采取专门的构造措施,以满足屋架端部发生转动的要求。

5、钢筋混凝土刚架在构件转角处为避免受力过大,可采取什么措施?

在构件转角处,由于弯矩过大,且应力集中,可采取加腋的形式,也可适当的用圆弧过渡。

为了减少材料用量,减轻结构自重,也可采用空腹刚架,其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把杆件做成空心截面,另一种是在杆件上留洞。

6、刚架结构的支撑系统起何作用?

应怎样布置?

为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在纵向柱之间布置连系梁及柱间支撑,同时在横梁的顶面设置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柱间支撑和横梁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宜设置在同一开间内。

7、简述拱的支座反力的受力特点?

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脚支座内将产生水平推力

二、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脚水平推力的大小等于相同跨度简支梁在相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相应于顶铰C截面上的弯矩除以拱的失高

三、当结构跨度与荷载条件一定时,拱脚水平推力与拱的失高成反比。

8、拱的合理轴线的定义:

拱式结构受力最理想的情况应是使拱身内弯矩为零,仅承受轴力。

只要拱轴线的竖向坐标与相同跨度相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值成比例,即可使拱截面内仅有轴力没有弯矩。

满足这一条件的拱轴线称为合理拱轴力。

9、拱结构中拱脚水平推力的平衡方式有哪些?

一、水平推力直接由拉杆承担:

设置水平拉杆

二、水平推力通过刚性水平结构传递给总拉杆

三、水平推力由竖向承重结构承担

四、水平推力直接作用在基础上

10、拱结构的失高的确定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

一、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造型的要求

二、确定应使结构受力合理

三、满足屋面排水构造的要求

11、如何选择拱式结构的支承方式?

拱可以分为三铰拱、两铰拱和无铰拱。

三铰拱为静定结构,由于跨中存在着顶铰,使拱本身和屋盖结构复杂,因而目前较少采用。

两铰拱和无铰拱均为超静定结构,两铰拱的优点是受力合理,用料经济,制作和安装比较简单,对温度变化和地基变形的适应性好,目前较为常用。

无铰拱受力最为合理,但对支座要求较高,当地基条件较差时,不宜采用。

12、对于有复杂的建筑体型的建筑物,如何改善其结构受力性能?

对于复杂平面和复杂立面组合的结构布置,首先是限制;如限制裙房外伸,限制小塔楼的高度,限制内收尺寸等。

其次是加强,如通过设置刚性基础,刚性层,或其他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令人满意时,也可设置变形缝,把复杂的建筑体型分成若干个简单的结构单元。

13、建筑物的长宽比和高宽比对结构受力有何影响?

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比平面为正方形的建筑物更容易受到扭转,不均匀沉降等的威胁。

建筑物高宽比越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倾覆稳定性就越差;当高宽比一定时,降低建筑的质量中心则有利于结构的抗侧稳定性。

14、为减少建筑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构造措施有哪些?

一、设置沉降缝,使缝两侧的建筑物可以自由沉降,以免产生裂缝。

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础至屋顶全部断开,并有足够的宽度

二、为避免设置沉降缝,可采用桩基,并将桩端支承在基岩上,减少结构的沉降量,或将主楼与裙房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并调整基础底面的土压力,使主楼与裙房的基底附加压力和沉降量基本一致

三、采用设置施工后的浇带方法

15、为减少温差及混凝土收缩对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哪些构造措施?

一、设置伸缩缝来避免在设计中计算结构内的温差应力或收缩应力

二、设置施工后浇带:

后浇带宽800-----1000mm

三、为减少温度应力,首先的问题是要减少温差,一般采用保温隔热等措施,如在屋顶层增设保温隔热层,或者采用架空通风屋面,也有对外柱采用保温隔热措施

四、可对结构中温度应力比较敏感的部位,如在顶层、底层、山墙和内纵墙端开间等处适当加强配筋来抵抗温度应力

五、可将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在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把结构划分成长度较短的区段

16、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在结构布置时应考虑哪些方面来提高抗震性?

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体型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其主要原则是: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宜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应均匀变化,楼层不宜错层,构件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不突变。

当建筑物顶层或底部由于大空间的要求取消部分墙柱时,结构设计应采用有效构造措施:

一、限制长宽比二、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17、建筑结构布置时为何要注意对称性和连续性?

不对称会带来以下问题:

一、会引起外荷载作用的不均匀,从而产生扭矩二、会在凹

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三、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很难使三心重合。

不连续会形成薄弱层,容易发生破坏。

18、多层房屋常用的砌体材料有哪些?

有何优缺点?

多层房屋中常用的砌体材料有砖和混凝土砌块。

优点:

砌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隔声和抗腐蚀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它还可以就地取材,生产和施工工艺简单。

此外,砌体具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能,工程造价低。

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抗震性能差。

19、无筋砌体,配筋砌体,组合砌体的定义?

无筋砌体:

仅由块材和砂浆构成的砌体。

配筋砌体:

在灰缝中或在水泥粉刷中配置钢筋时,称为配筋砌体。

组合砌体:

在砌体构件的受拉或受压区用钢筋混凝土或配筋砂浆代替一部分砌体原有面积,并与原砌体共同工作,称为组合砌体。

20、混合结构的定义:

混合结构是指由砌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墙体),由其它材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木结构)构成水平向承重结构(楼盖)所组成的房屋结构。

21、内框架结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的定义?

内框架结构:

房屋内部由柱子承重,并与楼面大梁组成框架,外墙仍为砌体承重者,称为内框架结构。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

在房屋二层以上为砌体承重结构,但在底层需将一部分墙体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则称为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结构。

22、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墙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1)纵墙承重体系;2)横墙承重体系;3)纵横墙承重体系;4)内框架承重体系。

23、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那种结构布置比较好?

为什么?

由于横墙是非承重墙,因而可以任意设置或连续多开间不设置,从而给建筑上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与横墙承重体系相比,纵墙承重体系墙少,自重轻,刚度较差,抗震性能也较差,且楼屋面需加大梁而增加用料,故高烈度地震区不适合,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及中小型工业厂房;横墙承重体系墙体较多,自重大,楼面材料较节省,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多用于小面积建筑和开间小的办公楼中。

24、混合结构房屋在结构布置中主要考虑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1)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或纵墙承重的方案;

2)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3)门窗洞口宽度的限制。

25、简述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优缺点?

钢框架优点:

自重轻,抗震(振)性能好,施工速度快。

缺点:

用钢量大,造价高,及耐水、耐腐蚀性能差,目前我国应用较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造价低廉,取材方便,耐久性好,可模性好,应用较广泛。

26、按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27、无梁楼盖结构的定义:

无梁楼盖结构是指楼盖平板(或双向密肋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而不设主梁和次梁,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子传至基础。

28、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有:

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29、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1)剪力墙的宽度和高度与整个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相同;

2)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及160mm;

3)如需开洞,洞口应上下对齐,布置规则,洞与洞之间,洞到墙边的距离不能太小。

30、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将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在底部改为框架,即成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3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它克服了框架结构抗侧力刚度较小的缺点,迷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开间过小的缺点,既可使建筑平面灵活布置,又能对常见的3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

32、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有哪几点?

1)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是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

2)从建筑布置角度看,减少剪力墙数量则可使建筑布置更灵活。

3)从结构的角度看,剪力墙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侧向力,对结构抗侧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剪力墙数量不能过少。

43、筒体结构体系包括哪些类型?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多重筒结构和束筒结构。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与建筑高度比的限制是()。

A.1/500

B.1/550

C.1/600

D.1/800

满分:

4分

2.薄膜结构的主要缺点是(C)。

A.传力不明确

B.抗震能力差

C.耐久性差

D.施工复杂

满分:

4分

3.下列哪项不是网壳结构特点(D)。

A.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

B.稳定性好

C.安全度高

D.平面适应性差

满分:

4分

4.通过增加悬索结构上的荷载来加强悬索结构稳定性的方法中,一般认为当屋盖自重超过最大风吸力的(B)倍,即可认为是安全的。

A.1~1.1

B.1.1~1.3

C.1.2~1.4

D.1.5~2

满分:

4分

5.单层悬索体系的优点是(A)。

A.传力明确

B.稳定性好

C.抗风能力好

D.耐久性好

满分:

4分

6.外墙现浇框架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mm。

A.75

B.65

C.55

D.45

满分:

4分

7.筒中筒中内筒和外筒的距离一般以(C)m为宜。

A.5~8

B.8~10

C.10~16

D.16~20

满分:

4分

8.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满分:

4分

9.高层建筑结构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不包括(C)

A.框架结构体系

B.剪力墙结构

C.砌体结构

D.筒体结构体系

满分:

4分

10.楼盖平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而不设主梁和次梁,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子传至基础的结构称为(B)。

A.现浇框架结构

B.无梁楼盖结构

C.装配式框架结构

D.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满分:

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采用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ABCD)三种。

A.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B.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C.混合承重方案

D.内框架承重方案

满分:

4分

2.悬索结构根据拉索布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ABC)。

A.单层悬索体系

B.双层悬索体系

C.交叉索网体系

D.立体索网体系

满分:

4分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BCD)。

A.整体式

B.半现浇式

C.装配式

D.装配整体式

满分:

4分

4.空气薄膜结构即充气结构,通常分为(ABC)三大类。

A.气压式

B.气乘式

C.混合式

D.充气式

满分:

4分

5.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包括(abcd)。

A.立面效果的对称

B.建筑平面的对称

C.质量分布的对称

D.抗侧刚度的对称

满分:

4分

6.张拉整体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A.自承式

B.预应力提供刚度

C.自平衡

D.恒定应力状态

满分:

4分

7.简单平面的尺寸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A.平面尺寸

B.立面尺寸

C.绝对尺寸

D.相对尺寸

满分:

4分

8.交叉索网体系适用于(abc)等建筑平面。

A.圆形

B.椭圆形

C.菱形

D.矩形

满分:

4分

9.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A.适应荷载变化能力差

B.抗风吸能力差

C.抗震能力差

D.抗风振能力差

满分:

4分

10.混合空间结构的组成需考虑以下几个原则(ABCD)。

A.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B.结构受力均匀合理

C.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D.施工简捷,造价合理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满分:

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建筑物越高,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影响越大。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2.气乘式薄膜结构是靠不断地向壳体内鼓风,在较高的室内气压作用下使其自行撑起,以承受自重和外荷载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3.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4.气压式薄膜结构有两种型式,即气肋结构和气被结构,前者适用于大跨度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5.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倾覆稳定性越好。

A.错误

B.正确

满分:

4分

第1章钢筋砼楼盖设计

1、现浇钢筋砼楼盖有哪几种类型?

其各自的受力特点和实用范围如何?

答:

单项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无梁楼盖、井式楼盖。

我们做过的作业

2、如何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

答:

在进行板、次梁和主梁布置时,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结构布置合理、造价比较经济。

跨度:

主梁一般为5~8米;次梁4~6米;板1.7~2.7米。

一个主梁跨度内次梁不宜少于2根,故板的跨度通常为2米左右。

板的厚度:

板厚不宜小于板跨的1/40.

梁的布置:

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而次梁则沿纵向布置,主梁必须避开门窗洞口;

梁格布置应力求规整,板厚与梁截面尺寸尽量统一,柱网宜为正方形或矩形,梁系尽量可能连续贯通宜便于设计和施工;梁、板尽量布置成等跨度。

3、单向板肋形楼盖的板、次梁、主梁计算简图如何?

如何确定各自的荷载、跨度?

主梁弯矩图的特征如何?

答:

在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时,板,次梁,主梁的跨度均可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若支程长度较大时,可进行如下修正:

当板与梁整浇时,中间跨跨度不大于1.1Ln,当梁与支座整浇,中间跨跨度不大于1.05Ln,边跨跨度不大于1.025Ln+b/2.

5、如何进行井式楼盖的布置?

井式楼盖是由双向板与交叉梁共同组成的楼盖。

两个方向的辆不分主次,其高度相同。

交叉梁的布置方式:

正交正放与正交斜放两种。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如果不相等,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a/b=1.0~2.0。

应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应尽量使a/b在1.0~1.5之间为宜,一般格间距在2~3m较为经济,且不超过3.5m。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高度宜相等,可根据楼盖荷载的大小,取h=l1/16~l1/20(l1为短跨跨度),但h最小不得小于l1/30,需要时h也可以做得大些。

6、如何进行无梁楼盖的布置?

无梁楼盖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每一方向的跨数不少于3,跨柱距一般≥6m,无梁楼盖的板厚一般为160~200mm,板厚与板的最大跨度之比为1/35(有柱帽)或1/32(无柱帽)。

第二章建筑地基与基础

1、地基土分哪几大类?

各类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土颗粒粒径的大小划分(六类):

岩石(主要分布在山区);碎石土;砂土;粉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粘性土;人工填土。

2、地基必须要满足哪些设计要求?

为什么要满足这些设计要求?

(1)承载力计算: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都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地基变形验算:

防止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而使建筑物发生局部塌陷问题。

3)稳定性验算:

防止建筑物因受到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失稳问题。

(4)抗浮验算:

防止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

3、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建造在一般砂土、粘性土上的高层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与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1).建筑物自身的特性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取?

各种不同的砂土和粘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大约是多少?

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表格法,当地经验法。

5、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计算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1、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不能扩散应力,因此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致。

而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下,基础均匀下沉。

刚性基础具有“架越作用”,而柔性基础没有。

承载力相对较小,受压不受拉;毛石、砖、素混凝土均属于刚性基础。

2、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抗弯刚度很小,可随地基变形而任意弯曲。

而刚性基础的抗弯刚度极大,原是平面的基底,沉降后依然保持平面。

承载力大且抗拉抗压能力强;钢筋混凝土基础。

6、基础有哪些类型?

它们的应用范围如何?

答:

一、按使用的材料分为:

灰土基础:

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广泛采用灰土基础。

砖基础:

一般混合结构房屋的墙、柱基础广泛采用砖基础。

通常的做法是与灰土基础或三合土基础等组成复合基础以节省砌砖量和降低造价。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做成阶梯形,每阶高度和毛石墙厚度不宜小于400mm,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

三合土基础:

我国南方常使用三合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条件较差、基底宽度不大于1100mm的浅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需要埋置较深时,可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

 

二、按埋置深度可分为:

浅基础、深基础。

在选择基础方案时,优先考虑浅基础。

  

三、按基础变形,浅基础又可分为:

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四、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满堂基础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7、钢筋砼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主要的内容有哪些?

这些设计内容能保证基础不产生哪些破坏?

答:

钢筋砼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主要的内容是确定基础面积、基础高度和底板配筋。

冲切破坏、弯曲破坏。

8、根据公式会确定墙下刚性基础的宽度?

答:

b〈b。

+2H。

·tanαb。

——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

——基础高度;tanα——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tana=b2/H0,按表14-3采用。

详见《建筑结构》P322~P325

9、桩基础主要应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端承桩和摩擦桩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答:

(1):

1、高层建筑物下,天然地基承载力与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2、地基软弱,且采用地基加固措施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理;3、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对差异沉降限制的要求时;4、地基土性不稳定,要求采用桩基础将荷载传到深部土性稳定的土层;5、建筑物收到相邻建筑物或者地面堆载的影响,采用浅基础将会产生过量的沉降以及倾斜。

(2)摩擦桩--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端承桩--后者桩上的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3)摩擦桩:

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

端承桩:

主要运用在弱地基上。

第三章钢筋砼多层与高屋房屋结构

1、钢筋砼多层与高层结构类型有哪些?

这些结构抗侧力能力如何?

适合的层数?

答:

(1)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框架结构:

抗侧移刚度小,侧移大。

抗震和抗风能力较差;广泛运用于6--15层

剪力墙结构:

抗侧刚度大,侧移小,抗震性能好;运用于40层以下的高层旅馆、住宅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

有较好的抗侧能力;适用于10--20层房屋;

筒体结构:

抗侧刚度主要由内芯筒提供,抗侧能力大。

一般用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房屋。

2、在高层结构中,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答:

应考虑建筑功能要求:

包括使用空间要求、使用要求以及美观要求:

;结构受力合理性;经济因素;施工技术水平;设计理论水平;抗震、抗风、抗侧移能力。

4、结构布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一)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结构方面:

(1)合理选择结构体系,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

(2)注重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3)合理设缝及布缝;(4)合理选用楼盖体系;(5)考虑温度作用并采取适当对策。

(二)房屋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三)结构平面布置原则

(1)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对称、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减少扭转。

(2)宜选择风压较小的建筑体形,并注意邻近高层建筑对该风压分布的影响。

(3)长宽比需满足要求。

(4)避免在两端或拐角部位设置电梯间或楼梯间;(5)选用合理的楼盖形式。

(四)结构竖向布置原则,体型规则、均匀,避免有较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至下而上逐渐减小。

(五)设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原则

5、结构的变形缝包含哪些内容?

各在什么情况下设置?

各种缝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一)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

避免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使建筑结构产生裂缝。

从基础顶面以上断开。

2.沉降缝:

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使建筑结构产生裂缝。

从基础底面以上断开。

下列的情况须考虑分缝:

(1)建筑主体结构高度悬殊,荷载差别过大;

(2)地基土不均匀;(3)基础类型不一致;(4)上部结构体系或结构类型不同。

3.防震缝:

防止因建筑体形复杂可能产生震害。

(1)下列的情况须考虑分缝:

(1)建筑平面复杂,平面突出部分较长;2)房屋有错层,且楼面高差较大处;

(3)房屋各部分的刚度、高度及重量相差悬殊处;

6、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有何特征?

承重框架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如何提取框架的计算简图?

其上作用有哪些荷载?

(一)竖向荷载作用下,随层数增加变形和弯矩变化不大;水平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随高度增加而急剧增大。

(二)承重框架的布置方式有:

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和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

(三)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