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89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doc

   

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

(1)篆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章  

一,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构造对书法的意义。

 

篆书用笔对其它书体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课堂设计(4小时)  

(一)教学内容   

1,汉字的特征:

   

2,书法临摹的步骤和方法论   

3,篆书特征何分类 

(二)课堂设计   

一,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

   

古代篆书及知识,篆书的技巧训练.培养学生对中锋运笔,藏锋,裹毫及腕力的认识.了解汉字形体对书法的意义和文化蕴含;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理论讲授(2小时):

   

对于刚入门或未入门的学生必须进行基础知识性的灌输;  

1,对汉字”三美”(音美,形美,意美)的解释,尤其是形美对书法的影响.汉字时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在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及“电脑革命”中都没有被冲垮,反而更加有魅力。

汉字方形成就了书法的美丽。

对汉字文化须作信的认识。

  

2,讲授”文房四宝”(纸笔墨砚)的文化意义,涉及到文人的癖好,身份与修养等诸多问题; 

3,碑帖知识介绍,对金石,绢本,竹帛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学生追求用笔效果和视觉表达有深切感受;碑与帖在字体,幅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不同,但二者可以转化。

   

4,学习篆书的意义及对其他书体的影响,从篆入手对书画的影响很大;篆书奠定了书法的基础。

  

5,古今名家对篆书学习的方法,体现出篆书的现代意义;通过文字的再组合,再改造,与文学诗文结合,完成了书法作品的创作,入集联,放大,增强笔墨情趣等授等手段。

  

(二)实践示范(2小时) 

1,对篆书点画的分析和书写,如对篆引笔画的张力,弹性的表达与笔锋,腕力的关系;  

2,篆书的类型分析:

如”玉箸篆”,”铁线篆”对小篆的美化作用,先从小篆入手对笔力和腕力都会产生影响;   

3,对比大篆,小篆及甲骨文的用笔和结体.如大篆的浑厚朴茂;小篆的轻灵秀劲;甲骨文的直挺简偏等,都因用笔与器物,时代的关系不同所致; 

4,近现代书家临写或创作加以小篆的笔法,克服了刀痕,增加了笔意.如罗振玉和丁仁的作品.  

对文字的改造入用小篆笔法作甲骨文,以草意作大篆等,取得了新的艺书效果。

 

三,难点重点 

1,汉字与书法的区别。

 

2,汉字成为书法的条件; 

四,习题 

1,重点:

横,竖,篆引弧线与笔墨的选择很重要,悬肘悬腕的意义;   

2,方块文字对书法形成有何优势?

  

  

  

 

  

   

第二章  

 

一,教学目标 

从甲骨文的成熟看出书法的审美意识。

刀刻与笔意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于课堂设计(4小时) 

(一)教学内容  

1,甲骨文的特征:

   

   

2,临摹 

(二)课堂设计 

1,甲骨文特征:

  

(1)刀刻的效果:

锋芒外露,两头尖锐而中部饱满。

转折略须而自然。

显示出轮廓清晰。

   

(1)文字书写并部固定,因所刻甲骨大小部定,凹凸部平; 

(2)基本奠定了章法基础:

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章法漠式。

  

2,临摹技巧:

 

(1)笔锋略带弹形,露锋(不逆锋),中部要实在;留意刀锋的特殊意味。

 

(2)直笔与屈笔或斜笔要交替使用,不可一味直挺,刚柔搭配。

 

(3)注意繁简形态的变化,独体与合体的交替变化,很少雷同,已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

   

   

(4)参照现代名家所临或创作的甲骨文书法进行临写。

(图片略)   

  

 

三,难点重点 

1,字数不多,识认困难,离小篆等体过远。

  

2,书写时刀味与笔味的统一很难把握。

   

难点:

涩感与流畅难统一,中锋与侧锋的微妙变化难把握. 

  

 

四,习题 

1,用笔练习甲骨文的字形变化,尤其注意斜线的变化。

  

2,临斜章法按照有行无列式进行,思考与行草书布局有何关系。

 

   

  

   

  

  

  

   

 

 

 

第三周 

一.教学目标:

 

西周金文所用大篆较之甲骨文更为混厚,烂漫,率意。

具有质朴,厚重,天然的趣味。

反映的笔意更浓。

章法上的突破,启发了后世的行草。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4小时)   

(一)教学内容   

1,西周金文概述 

2,西周金文的特征  

3,金文笔法临摹  

(二)课堂设计  

1,金文又名“钟鼎文”,是西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吉金文字.金文最早产生于商代早期,但文短,铸在不显眼的位置;西周时期是金文大发展时期,随着对礼制的大力提倡而发展很快.金文的特征是用笔有粗细变化,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偏短,严密朴重,章法自然.风格上叫甲骨文显得雄奇雍容,朴茂生动.  

2,金文再用笔上比较率意,质朴,浑重,体现更多的笔意。

节奏感甚强。

字形偏短,线条变化大,一字多形,风格浑成,速度优快优慢,比较丰富,重笔重点加强了视觉冲击力。

(示范)  

篆书相传史黄帝史官仓颉所作,至周宣王太史籀,整理古文,著《太史篇》十五,史称大篆。

金文反映了大篆的特征。

  

(1)殷商时期的金文雍容大度,气势非凡;如《司母戊鼎》; 

(2)周初金文匀整端重,笔势遒放,如《大盂鼎》; 

(3)西周中期金文平稳端正,秀美圆熟;如《墙盘》; 

(4)西周晚期的金文整齐圆美,和谐精熟。

如《毛公鼎》等; 

(5)春秋战国金文:

复杂多样,地方色彩很浓,齐国的《陈曼簠》,字形瘦长,笔画精细,谨严刚劲;楚国的《王孙遗者钟》透露神秘和浪漫色彩。

   

3,笔法临摹:

  

掌握以上特征,要求掌握金文

(1)朴拙之美;  

(2)感情色彩;(3)总体气象。

用笔的利钝,曲直,粗细对比;结构的诡形殊制,自然万象;随势生形,错落有致。

章法的形散神凝,繁而不杂,纵而能紧,齐而不板。

内在的节奏变化很重要。

 

   

三重点,难点   

1,金文的用笔体现笔意(相对于刀意)难;  

2,字形变化多,风格多样,难以统一。

  

   

四,习题  

1,对比金文于甲骨文再书写节奏上的变化; 

2,选择一段金文临写,观察其结构变化。

  

3,请对照图片说明甲骨文,金文,小篆的特征 

 

第四周  

  

一,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

 

让学生了解金文的“金石味”,铸刻在金石上的笔意,通过对字形的变化来了解篆书的多姿多彩.训练学生的逆锋裹毫能力,在平常的先天运动中富于提按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之二(4小时)  

(一),教学内容:

 

(1)西周金文的结果特征:

 

(2)金文名鼎介绍与临摹技巧 

(3)先秦《石鼓文》《中山王鼎》临摹  

(二,)课堂设计:

 

(1)理论讲授(2小时):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的代表作,代表了清秀隽美的一路.端庄雄奇,笔法精到,多用肥笔,结体稳妥,雍容大方.此外《大方鼎》《令簋》书体恣肆雄放,非瘦兼备,大小错乱,波磔明显,被人称为“波磔体”.;后来一些金文逐渐朴实,少用肥笔,书写便利.   

《墙盘》《大克鼎》等代表了西周中期的金文风格.书写便捷,渐去波磔,笔画两端较圆荤.笔画显得圆润遒美,章法疏朗整齐. 

《毛公鼎》代表了金文最成熟时期的风格,字数近五百字,为金文之冠.用笔圆劲精严,结体长方取势,雍容端雅,布局依器形变化,略呈曲势,笔意连贯. 

同时的《散氏盘》则率意得多,豪放质朴,醇厚圆润,结字以奇取胜,壮美多姿. 

稍后的《虢季子白盘》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笔画圆润匀整,结体工稳秀整,纵横成行,有意求工.或以为这是“籀文”,是《石鼓文的滥觞. 

东周时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书法风格呈多元化倾向.著名的《秦公钟》《秦公簋》方正瘦劲,已具小篆雏形.   

战国《中山王鼎》装饰性浓,精劲奇丽,面貌清新隽美,显示出非常成熟的书写技巧.它融合了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如直挺,重点,为小篆的工整秀逸奠定了基础.此鼎在近十来年才发现,被许多书家所喜欢,创造出许多新奇而独特的作品.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的石刻,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石刻书迹之一.被称作“石刻之祖”.用笔圆劲挺拔,凝炼厚重,结体圆中寓方,茂密奇崛;布局上则开阔戍疏,少装饰感,而多毛笔书写的意味.唐韩愈有《石鼓歌》赞赏其书法,张怀瓘称其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云:

”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彩”.清末吴昌硕则一生都浸淫石鼓,取得了巨大成就. 

(2)实践示范(2小时)  

 

1,《石鼓文》临摹示范:

  

点画藏头护尾,具有小篆的书写特点,两头浑圆,中节略瘦,显得流畅有笔意.行笔略涩,力求圆劲朴实却又自然. 

结构参合金文和小篆的结体,是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作品.稳中寓险,平中见奇,颇具匠心.尤其是方圆互用,柔中见刚的辩证法原则有一种近乎完美的美.  

章法的疏朗开阔.具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息. 

(2)《中山王鼎》临摹:

 

点画坚劲挺拔,有甲骨文之笔意,但更流美生动,两头略露锋芒,以示锐利;  

结构修长美丽,上紧下松,若玉女之婷婷玉立,但内含刚劲,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袅娜”最能形容.用笔贵在稳健自如,一笔到位,速度快中求稳,圆似银钩,直如铁画,手法细腻.章法以对联形式或都方形式书写皆可,不宜拥挤.   

   

三,重点,难点:

藏锋裹毫,悬腕提按.笔锋长短有讲究,《石鼓文》宜饱满,《中山王》宜瘦长,有弹性. 

 

四,习题:

1,请参照字帖临写独体字20-50个,观察其偏旁部首的变化; 

2,对比《石鼓文》与《中山王》的书写速度及节奏变化,  

  

  

  

 

 

 

 

  

 

   

   

  

  

   

 

   

  

 

   

 

  

   

   

 

   

  

  

   

  

 

   

 

 

  

   

   

  

   

  

  

第五课  

 

一,教学目标:

  

学习秦代规范性很强的小篆,最易得规矩法度,对篆书的对称,平衡,避让,等距等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以后篆刻课有较大帮助.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4学时) 

(一)教学内容(2学时) 

1,秦小篆介绍—“玉箸篆”意味   

2,秦小篆特征--《峄山刻石》与《泰山刻石》林摹; 

3,《新莽嘉量》《秦诏版》临摹 

(二)课堂设计(2学时)   

1,秦国统一中国而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小篆成为秦代官方的标准字体.在力求规范的同时,也将字形进行了美化处理.去消杂体,字形呈方形,偏旁统一,形态稳定,易于推广应用.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繁杂,小篆的规范化确实起了普及和美化的作用.小篆圆转匀称,粗细相当,线条流畅婉丽,藏头护尾,挺拔舒展,若玉铸之箸,细而不弱,婉而有劲,重心略偏高,给人以稳定和谐之感觉.   

2,《峄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为始皇东巡第一刻.原石在唐代被野火烧毁.所传下来的是宋淳化年间郑文宝(徐铉的学生)重刻本,被认为是翻刻第一.用笔中锋为主,节奏平缓,匀速用笔,结体稳健,结体非常讲究均衡对称.不过,因刻本或摹本数经变易,神韵有所不同,只能悬想古人风采了.  

3,《泰山刻石》现存九字,拓本有明代安国藏北宋拓本165字.较《峄山刻石》字势雄强,笔力厚劲..相传是李斯之手笔,古厚端凝,为篆中圣手.   

4权量诏版书法:

权(称砣),量(计量工具).权量诏版书法是指秦朝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而铸刻在权量上的书法作品,其内容为诏书,所以“诏版”..主要有秦始皇26年诏书和秦二世皇帝诏书.大多必将率意,用笔灵活多样,大小错杂,反差强烈,布局自然,被称为“草篆”,章法更为自然,若行草之竖有行,横无列,随意布置,天趣溢出,为许多书家所喜爱. 

 

三,重点,难点  

1,对结构的等距,对称的高度精确化难以把握;   

2,对率意的度的控制(不流于野怪)难以把握.墨色变化与原作的对比须自觉控制.   

 

四,习题:

 

1,对方形而圆转的小篆作三寸左右字形的临摹,注意观察结字规律,如对称,平衡等; 

2,临摹诏版书法,注意其用笔的松淡和章法的自然伸缩.   

   

   

 

  

 

 

 

第六课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汉篆的学习,了解篆书的演变,对书法的风格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对汉印(缪篆)的盘曲缠绕的意义有所了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汉代篆书特征  

2,《袁安》《祀三公山碑》临摹  

3三国吴《天发神谶碑》临摹   

(二)课堂设计   

1,汉代以隶术为主,但篆书仍有特色.不仅隶篆混杂的作品很多,而且在许多场合还保留着篆书的特典,并加以创造性发挥.儒汉印在此期蔚蔚高峰.篆书在含碑碑额,印章,钟鼎,汉镜,权量一及砖瓦等方面都使用篆书.尤其在印章中的“缪篆”极尽屈盘收放之态,一字多形,随势赋形,伸缩自如,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美的形态.   

2,《袁安碑》《袁敞碑》如出一手,可称”二袁”.势典型而规范的汉篆.   

用笔以中锋为主,婉转柔美,美有琴篆那样平直端劲,更多妩媚婉转之趣.方正圆活.弧线增强,充满了弹性,显示了“婉而通”的篆书特征.结构较秦小篆要容易把握,灵魂性强,淡化了那些对称,平衡,等距等特征,而多以些自然,自由的表现.   

3,《天发神谶碑》(俗称《三段碑》)是三国吴的方笔篆书,传为皇象所书,是所有篆书中很难看见的以方笔为主的特殊类型.目前只能看到宋拓本。

  

方正密丽,劲拔古厚,收笔处都用方笔下垂如悬针,非振奋精神难以写出气势.笔锋续略健,带弹性,体方避笔,侧锋与中锋并用方能不虚.篆中杂有隶法,结构紧敛,体势雄强。

 

后世齐白石等都花了力气在此碑上,年老手硬,自然有进境.  

   

   

   

  

三,难点,重点:

  

1,汉篆简易灵活的特点易流于软媚;   

2,《天发神谶碑》的方劲古厚难以把握,过分方严难古厚,过分古厚难方严,所以要多练习;  

  

   

   

四,习题:

   

1,对比秦篆练习《袁安碑》,注意收放的节奏与灵活性;   

2,临写《天发神谶碑》用大笔书写(六寸以上),注意方笔与圆笔的交叉使用 

3,试用长锋毛笔悬肘悬腕书写横线(六寸以上),竖线(六寸以上),回字型多圈弧线,注意笔锋自然的绞转和裹毫涩行. 

 

 

 

 

第七课 

一,教学目标 

认识唐代篆书风格变化及与秦汉篆书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4小时)   

(一)教学内容   

一,李阳冰与唐代篆书概述;   

二,李阳冰篆书《唐般若台铭》临摹;  

三,李阳冰《城隍庙记》临摹;   

4,总结:

“铁线篆”; 

(二)课堂设计 

(1)李阳冰是中唐时期河北人,生卒不详。

性好古,善辞章。

曾为当涂令,李白往而赠诗曰: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篆书在魏晋后几成绝响,至唐朝才又复兴,以阳冰成就最高,留心小篆30余年,得李斯笔法,又取法自然,自能开合变化,去古生新,自成一家。

其篆书用笔灵活,体势生动,如虫蚀鸟迹,风行云集。

曾自信得说:

“斯翁之后,直至小生”。

颜真卿所书碑志,多由阳冰篆额,时称“连璧之美”。

  

传世书迹有《三坟记》,《栖先莹记》,《城皇庙碑》,《唐般若台铭》《会稽石刻》等。

 

(2)李氏《唐般若台铭》只有24个大字,每字尺余,篆法苍劲旷达,骨力坚实。

传此为原刻,气势尤为壮观。

此字中锋用笔,藏头护尾,笔意明显。

字形瘦长,婉转流美,繁简适中,体现了转书“婉而通”得特点。

因字大盈尺,故显得有些拙意,大小并非绝匀。

  

(3)李氏《唐城隍庙记》并非原石拓片,此乃宋之重摹之石。

书法圆劲婉通,典型尚存,是“铁线篆”得代表。

可与《会稽石刻》相参看。

  

(4)“铁线篆”是相对李斯“玉箸篆而言,线条细瘦而挺拔,化方整为圆劲,字形更为飘逸,重心偏高。

风格婉美灵动,充分体现出小篆书“婉而通”,“瘦而劲”的特点。

对后世影响甚大。

   

   

三,难点,重点:

 

  

1,李氏篆书的弧形特征须强劲的腕力。

   

2,“铁线篆”的瘦硬与灵活。

   

  

  

四,习题;  

1,请用弹性略健的长锋毛笔,悬肘悬腕临写《城隍庙记》,注意线条的挺拔流畅,枯润相间。

   

2,用略为粗壮的长锋毛笔临写《唐般若台铭》,字大一尺左右,注意气势与笔力。

  

   

 

 

   

  

 

第八课 

  

一,教学目标:

   

临摹作品的准确度,形与神的把握。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摹作品用笔与结构的准确把握:

如逆锋,裹毫,重心,比例,对称等问题;  

2,局部临写与整体临摹的章法重组,放大或缩小的粗细把握问题; 

3,   

(二)课堂设计:

 

1,用笔分析:

用锋的强度,力度,墨色的浓淡等,是否体现出线条的弹性,张力和方圆,曲直,疾涩等辩证法;初学多不到位,应示范之。

   

2,结构分析:

篆书结构贵在了解对称,平衡,等距,重心,避让,主笔,中宫等原理,观察细致,符合自然规律,内外通贯,所谓“骨法洞达”,美不胜收。

初学易犯这些简单得错误。

   

3,章法分析:

无论局部临写或全部临写,都须保持相对的完整性。

对形式美的追求,是书法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条件。

可对比或参照名家临写的作品。

   

 

 

三,难点,重点:

   

   

1,裹毫涩行与腕力的配合较难;  

2,结构的对称,等距,平衡等原理须用心把握; 

 

   

 

四,习题:

   

1,挑选独体字20个临写,观察它的对称,平衡,重心等规律。

   

2,挑选合体字20个临写,观察它的偏旁,避让,主笔等规律。

 

3,参考《宋释梦英千字文》和赵子昂《篆额》,李东阳篆额对比练习。

   

  

  

  

第九课  

   

一,教学目标:

  

对清代篆书多样化的了解,了解它在继承和创新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合课堂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清代篆书介绍;  

2,清代篆书家介绍; 

3,清篆书的总体特征; 

(二)课堂设计; 

1,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一切艺术或文化都趋于“集大成”时期;总体特征是,帖学,碑学同时流行,此消彼长;篆,隶,楷,行,草全面发展,风格多样,书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繁杂纷呈。

书,诗,画,印进一步结合,完善。

其中,帖学于碑学的相互消长尤为明清书坛的重要内容。

  

清代以乾隆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承袭明代帖学书风,多写就=楷,行书,笔法纯熟,功力深厚,但受时风习气影响,少有突破;只有少数书家另辟蹊径,转攻篆,隶。

或称之为“前碑派”。

清代后期,碑学兴起,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相继著书立说,鼓吹北碑,蔚成风气。

碑学为主,但帖学仍然发展,步占主流而已。

晚期出现碑帖融合阶段,篆,隶是书体主流。

 

2,清代篆书时清代书法的重要内容,几乎大家都涉足此体。

   

(1)前中期以行草为主,但如傅山等人在行草书之余,偶涉篆书,生拙古怪,别体,俗体甚多。

总之篆书学者很少。

 

郑燮的“破体”书法,杂糅真,行,草,隶,篆于一炉,自称“六分半”书,章法名曰“乱石铺街法”。

疏密错落,法古生新,人以“怪”称,实际功力深厚。

 

(2)清后期是“碑学”的天下:

著名篆书家有:

 

1)王澍:

(1668-1743),字若林,号虚舟,清初书家。

江苏金坛人。

绩学工文,摹古名拓殆遍,名播海内。

康熙时以善书法,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

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竹云题跋》,《论书剩语》等。

其篆书出入斯,冰,而简洁明快,圆浑流丽。

行书法欧,只为以时好受。

而篆书为一代作手。

远近士大夫家,以金帛请者无虚日。

《退庵随笔》云:

“王虚舟篆体结构甚佳,惟用剪彼枯毫,不足以见腕力”。

代表作《诗经》册页,瘦劲圆通,变体多姿。

  

2)邓石如(1739――1805),安徽人。

字顽伯,号完白山人。

精通六书,五体皆工,无不得其神旨。

又攻印,成“邓派”。

在篆书,篆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以隶法写碑,以篆法写隶,又以篆,隶笔法入楷,行,草,变千古不易之笔法。

篆法以二李为宗,博大深厚,气息高古,绝去时俗。

尤其以羊毫软笔作篆,墨气淋漓,朴厚生动。

代表作《白氏草堂记》。

  

3)杨沂孙(1812-1881),自署濠叟。

清末期光绪时常熟人。

篆书名满天下。

笔意出《猎碣》及各钟鼎款识。

 

清徐珂《清稗类钞》云:

濠叟工篆书,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杨守敬《学书迩言》云:

沂孙学《石鼓文》,取法甚高,自信为历劫不磨,款题未能相称。

  

马宗霍《霋岳楼笔谈》:

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韵盖非学所能致也。

  

杨氏著有《说文解字问讹》。

代表作《老子道德经》,《说文解字部首》等。

  

 

  

4)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

字俊卿,号缶庐,老缶等。

 

以诗书画印四绝著名于世,一生以《石鼓文》为学习范本。

参以草法,化正为斜,凝练朴茂,苍劲生动。

代表着《西泠印社记》。

  

后人评曰:

以邓法写《石鼓》,变横未纵,书有奇气;结构参差取势,自出新意,用笔遒劲,气息深厚。

但手颤肩耸之病亦不免。

   

其它,吴大澄,徐三庚,吴让之,钱坫,王福庵等的篆书颇有特点,可以参看共学。

  

   

3,清代篆书的总体特征:

 

(1)风格多样化,大篆,小篆杂糅,体势多变,面貌丰富; 

(2)用笔用墨较前人丰富。

笔意加强,墨气鲜活,富于变化,笔德豪锋比较前人更为多样。

  

(3)篆书家多为学问家,功力深厚,笔力坚实。

法度严备,气度雍容。

存在着“质实”的特点,但缺乏者为韵趣差欠。

  

(4)清代篆书虽有变化,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如隶书那样具有变革精神,在墨色,线条,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突破。

  

  

 

 

 

  

 

三,难点,重点:

 

1,对清代篆书笔毫的运用,或长锋或秃毫或软毫,变化甚多,功力难以积累。

   

2,在篆书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方面与现代艺术的接轨问题不易解决。

 

 

  

四,习题   

1,对比联系邓石如篆书和王澍篆书,注意有何区别?

 

2,对比临摹杨沂孙的古厚与吴昌硕的朴茂,在节奏感上有何区别?

  

  

  

  

 

   

   

   

   

 

 

  

  

 

  

  

第十课 

一,教学目标:

   

了解“称为清代第一”的大书家邓石如的篆书特征,在具体的临摹中感受其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

   

(二)教学内容:

  

1,邓石如“以隶入篆”的意义;   

2,《白氏草堂记》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设计:

 

1,邓石如的篆书创新方面:

   

(1)篆书参以隶意:

杀锋以取劲折,字体微方,与秦,汉当额为近。

 

(2)深厚其气:

博涉五体,功深力厚,以改“玉箸”,“铁线”之线质;  

赵之谦诗云:

山人学书先从篆隶入。

隶成通之篆,篆成通之真。

书由真通行,需有草假道。

 

(3)用羊毫增强墨色变化,枯润其间,笔意转深。

以点一画,若奋若搏,颇具有金石气息。

《息柯杂著》云:

  

“姿媚中别饶古泽,固非近今所有”。

   

2,《白氏草堂记》临摹技巧:

 

(1)须用长锋羊毫,笔肚吸墨多。

但忌肥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