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9555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上海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最慢

  3.乐音(声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粗细,松紧,长短都与音调有关)②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一般力度改变,物体的振幅改变)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声速)比电磁波的速度(光速)慢得多(即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传播速度最快

  7.真空中光速:

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正立、等大的虚像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13.人远离或靠近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向上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色散、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在光屏上的成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都是倒立,虚像都是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

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成像在光屏中央)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二次成像)

21.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成虚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减小

总结归纳:

常见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

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

⑴成实像:

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u>f)

⑵成虚像:

①平面镜成像:

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

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

看水中的物体:

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f

⑷成缩小的像:

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

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

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u<2f。

应用:

照相机、眼睛看东西。

②.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是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③.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应用: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④.当u=f时,得到平行光,不成像,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⑤.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

放大镜。

⑥.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和像距增大。

⑦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

运动和力: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阻力(车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增大摩擦力)

  14.惯性现象:

(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是防止惯性)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即:

那端高向那端移)

  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一般要调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数值)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定滑轮是等臂杠杆

  4.定滑轮特点:

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

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一段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0℃冰变为0℃水,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

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

(船闸、茶壶、半规管、液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

(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吸尘气,拔火罐等)

  10.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

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

浮力=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

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

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电学:

  1.电路的组成:

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且电压都是220伏,并的越大,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大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照明电路电压220伏,一节干电池1.5伏,一节蓄电池2伏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

P=UI

  14.串联电路中:

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

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串联在一起,40W亮,并联在一起100W的亮)

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N出,S进)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初三物理中考必记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

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

1.0×103Kg/m3=1g/cm3=1.0Kg/dm3表示物理意义:

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

100℃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表示物理意义: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表示的物理意义:

在地球上,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50Pa表示的物理意义:

1平方米受到的压力为9.8牛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

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

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24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

电灯(45W)、电视(110W)、电风扇(60W);冰箱、洗衣机(300W)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

电饭堡、微波炉、电烤箱,热水壶(1000W)空调(2000W)

估算:

长度:

门高2m,一层楼高3米(走上5楼,往往只有4楼高,即12米),一张纸的厚度为75微米

质量:

一个中学生50Kg,一个鸡蛋50g,一本物理课本200~300g,一间普通教室空气质量258Kg

温度:

人体正常温度37℃,夏天为了节能,空调的温度不应低于26℃,上海最高气温40℃左右

压强:

一张纸平摊在地面上压强为1Pa,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在地面压强为1.5×104Pa

一本物理课本压强为30Pa左右,大气压强1.01×105Pa(76cm水银柱高)

内能,一壶开水冷却至室温,放出热量大约为8×105J

电压:

照明电路220V,一节干电池1.5V,铅蓄电池2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4V

电流:

小灯泡和白炽灯的电流大至相同都为0.3A左右

 

太阳(恒星)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质量最大)、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月球(卫星)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

原子中子(不带电)机械能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有关)

核外电子(带负电)势能

注:

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分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有关)

热机的四冲程:

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排气冲程(注:

一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飞轮转动2圈,活塞上下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除了做功冲程外,其余三个冲程都靠飞轮惯性带动

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

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都有内能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电子充当行星

原子模型:

1.汤姆生葡萄干蛋糕模型2.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

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3.电子云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

米(m)时间(t):

秒(s)面积(S):

米2(m2)体积(V):

米3(m3)速度(v):

米/秒(m/s)温度(t):

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质量(m):

千克(Kg)密度(ρ):

千克/米3(Kg/m3)。

力(F):

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

焦耳(J)功率(电功率)(P):

瓦特(w)压强(p):

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

焦耳(J)比热容(c):

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

J/kg或J/m3

电流(I):

安培(A)电压(U):

伏特(V)电阻(R):

欧姆(Ω)。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1h=3600s,1min=60s,

1g/cm3=103Kg/m3,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1m/s=3.6km/h,1KWh=3.6×106J

词冠:

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公式

1.速度v=s/t;2.密度ρ=m/v;3.压强P=F/s=ρgh;压力F=PS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5.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6.机械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

8.热量:

热传递吸放热Q=cm△t;(公式当中△t是温度变化,升高和升高了,后面的温度直接用,升高到后面的温度不能直接用于公式)

9.电学公式:

电流:

I=U/R=P/U电阻:

R=U/I=U2/P电压:

U=IR=P/I

电功:

W=Pt=UIt=I2Rt=U2t/R电热:

Q=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

P=W/t=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R=R1+R2U1:

U2=P1:

P2=Q1:

Q2=W1:

W2=R1:

R2

并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1/R=1/R1+1/R2I1:

I2=P1:

P2=Q1:

Q2=W1:

W2=R2:

R1

物理学家与贡献

姓名贡献

安培: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被伽利略推翻)

牛顿(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学奠基人

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沈括固体传声、磁偏角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电阻)欧姆定律

焦耳(能)焦耳定律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杠杆平衡原理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原子是可分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行星(核式)模型(电子充当行星,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五个物理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

记住两个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2)杠杆平衡原理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

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3、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如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

5、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让我们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深韵的文化底子为我们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我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书本知识,假期的打工经验也帮了大忙。

6.力方向大小

尽管售价不菲,但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来来往往。

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迥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

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

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

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

重力(G):

竖直向下G=mg=ρvg

压力(F):

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10、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希望_____支持力(N):

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即决定了要求商品能价廉物美,但更注重的还是在购买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爱好的追求,满足心理需求。

摩擦力(f):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是连锁店,老板的“野心”是开到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

所以办了积分卡,方便女孩子到任何一家“漂亮女生”购物,以求便宜再便宜。

拉力(外力)(F):

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F合):

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二、大学生DIY手工艺制品消费分析浮力(F浮):

竖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

7.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2)、八月遍地桂花香。

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

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

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

(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

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

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8.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

(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

(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

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如:

(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

(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

9.解释常见惯性现象:

A、甩掉手上的水。

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

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10.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调研课题:

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手工艺制品是我国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品种多样,方式新颖,制作简单,深受广大学生朋友的喜欢。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在追求新颖,追求时尚。

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消费趋向:

购买行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比起男生热衷于的网络游戏,极限运动,手工艺制品更得女生的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