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9706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docx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

低压开关柜检验规程及成品检验流程

一,壳体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

1.1壳体高度偏差不大于总高度的5%

1.2对角线偏差不大于对角线长度得2%

1.3门缝偏差

二,电器元器件装配质量

2.1所有电器元件型号、规格、数量符合图样要求;

2.2元器件的安装、布局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

2.3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仪表安装均应横平竖直,

2.4元器件是否有完整的标志、铭牌,标牌上内容是否正确;

2.5元器件安装要牢靠、合理、符合元器件生产厂的安装要求(例如有的元件只能竖装,不允许横装,有的不允许倾斜等)。

2.6电器元件和功能单元中带电部件符合(电气间隙≥8mm爬电距离≥14mm)规定。

2.7电器元件的裸露带电端子等带电导体距金属构件(如框架、隔板、门板等)的距离不得小于20㎜。

三,线路连接

3.1导线连接要牢靠,每个端子只允许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两条导线).

3.1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应有保护导线不受损伤的措施;

3.2用线束布线,线束要横平竖直,且横向不大于30㎜,竖向不大于400㎜,应有一个固定点;

3.3交流回路的导线穿越金属隔板时,该电路所有相线和零线均应从同一孔中穿过.

3.4在可移动的地方,必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并留有长度富裕度;

3.5接地保护在连接框架、面板等涂覆件时,必须采用刮漆垫圈,并拧紧紧固件。

3.6:

母排表面涂层(如镀镍、搪锡、涂漆)应均匀、无流痕,母排弯曲处不得

有裂纹及大于1㎜的皱纹,母排表面应无起皮、锤痕、凹坑、毛刺等。

3.7母排安装质量:

接螺栓必须拧紧

四,结构的机械强度和刚度

4.1框架和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所安装的元器件(如大容量断路器、母排)产生的机械应力;应能承受主电路短路时产生的电动力和热应力;不能因柜体吊装、运输而影响装置的性能。

4.2通风口的设置,不能降低柜体的机械强度,不应降低柜子的防护等级,也不能造成熔断器、断路器在正常工作或短路情况下引起电弧或可熔性金属喷出通风口.

4.3母线室或电缆室、仪表室、功能单元(抽屉)之间的隔离符合要求;

五,机械、电气操作试验

5.1对每台柜子上所有的手动操作部件(如断路器操作手柄、组合开关旋钮等)进行5次操作,应该无异常情况。

5.2抽出式功能单元(抽屉)手动试验

操作时将抽屉由连接位置拉出到试验位置,再到分离位置,然后再推进到连接位置。

操作过程应灵活轻便、无卡阻或碰撞现象;连接、试验和分离位置定位均应可靠。

每个功能单元都要进行手动操作。

发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进行调整或更换操作手柄及其他零部件。

5.3电气操作试验

安装和接线经检验合格,按电气原理图进行模拟通电动作试验,

六,绝缘电阻测试

6.1测试应符合GB7251.1-2005的有关规定

6.2测量工具,500V兆欧表。

6.3测量的部位

Ω

七,保护电路连续性的检查

7.1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应可靠,装置应有明显的接地保护点及标志;用抽查的办法,对装置进行保护电路连接点与保护母线之间的直流电阻测量,其电阻值应在0.01Ω以下。

7.2每台开关柜抽查点不应少于5点。

例如金属门板、框架和保护母线之间的直流电阻应在0.01Ω以下

八,成品检查流程

一、一般检查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1

外型尺寸

安装尺寸

外观检查

测量各柜体、宽、深和侧面、后面、底面对角线之差,门与门、门与壳的间隙不均匀差及安装尺寸,颜色、外表质量等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喷涂层附着力试验符合规定要求。

2

结构件安

检查装

1.焊接、铆接结构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门开度不小于90度,晃动量少

于2mm,电镀件无起皮、胶落、生锈等现象,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2.应保证装置个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及它们与保护电路之间的连续性。

3.所有作为隔离带电体的金属隔板均应有效接地。

4.手动操作开关电器挡板应有措施避免电弧对操作者造成危险。

3

抽屉组装

1.各部件应连接牢固、可靠。

2.每个功能单元配备一个铭牌,固定在其正面或侧面,并且在起单元隔室

中要有三个明显位置,即:

“连接、试验、分离”

3.铭牌内容A.单元型号或代号;B.额定工作电流;

C.额定工作电压;D.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4

1.元器件的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元器件应按说明书规定要求安装,留有足够的飞弧间距和拆卸弧栅的空

间。

3.外部接线用的连接端子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进行,

安装位置不低于装置基础面0.2米高处,并为电缆连接提供必要的空间。

4.需在装置内操作、调整、复位的元器件应易于接近。

5.应尽可能在靠近元件的上方标志该元件与图纸一致的文字符号。

6.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清楚地标出其“接通”和“分断”位置。

7.所有电器金属外壳(如装置的框架,仪用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开关仪器

仪表的金属外壳及金属外壳手动操作机构等)均应有效接地。

5

线

1.母线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2.铝母线及额定电流超过630A的铜母线在搭接部位要搪锡或者镀银。

3.额定电流在630A以下的铜母线在搭接部位允许不用镀层,但要涂导电

膏或用其它措施保证可靠连接。

4.母线应采用绝缘支持件进行固定以保证母线之间和母线与其它部件之间

距离不变。

5.母线相序排列及色标应符合标准要求。

6.母线镀层应光洁、均匀、无脱落、裂纹、生锈发黑等现象,加工后应平

整,表面无明显痕迹、缺陷、弯曲处不应有裂纹及裂口,连接处应紧密,配置整齐、美观,各连接面要采取防电气腐蚀的措施。

6

一次

绝缘

导线

安装

1.导线规格和颜色应符合图纸或标准要求。

2.多股导线应采用冷压端头进行连接,压接应牢固可靠。

3.不应贴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的边缘敷设,应使用线夹固定在骨架上

或支架上。

4.穿过钢制金属隔板的交流回路的导线,该电路所有相线(包括中性线)

均应从同一孔穿过,穿线孔要加护套。

5.通常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两根导线,当需要连接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连接可靠。

6.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导线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热元件对导线的影响。

7

二次

绝缘

导线

安装

1.导线规格和颜色应符合图纸或标准要求。

2.多股导线应采用冷压端头进行连接,压接应牢固可靠。

3.不应贴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的边缘敷设,应使用线夹固定在骨架或

支架上,最好敷设在线槽内。

4.穿过钢制金属隔板的导线穿线孔要加护套。

5.在可移动的地方要采用套管加以保护,并留有一定裕量。

6.通常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两根导线,当需要连接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连接可靠。

7.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导线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热元件对导线的影响。

8.各电路的导线端头应标志相应的与图纸一致的文字符号。

8

保护导体的安装

1.装置应有一条水平贯穿全长的保护导体,其截面不小于标准要求,颜色

必须是黄绿相间双色。

2.门、盖板、覆板和类似部件,如果其上装有电压值超过42V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保护导体将这些部件和保护电路连起来,其截面不小于从电源到所属电器最大导线截面。

3.连接外部的保护导体的接线端应有接地标志。

9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间隔距离的检查(电气间隙≥8mm爬电距离≥14mm)

1.所有水平母线、垂直母线、分支线和主电路接插件带电部件之间的电气

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标准要求。

2.功能单元带电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标准要求。

3.电气元件在正常操作和使用时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标准要求。

4.间隔距离:

功能单元处于分离位置时,其主电路接插件裸露带电部件与垂直母线的静触头(如万能断路器)的间隔距离应不小于25mm。

10

装置铭牌的安装检查

装置应配备一个铭牌固定在不更换的处于明显位置的零件上,其内容至少应标明:

a.厂名或商标()b.产品名称或型号规格()

c.制造年月()d.出厂编号()

e.额定频率()f.额定工作电压()

11

清洁检查

装置内应无灰尘、铁屑、线头等杂物。

二、机械操作与功能单元互换性检查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1

机械操作

所有手动部件都应操作五次,机构应灵活可靠,无异常现象出现,机械联锁应正确可靠。

2

功能单元互换检查

用不同规格的任一功能单元在同一规格的两个功能单元隔室中各抽插五次,应灵活无卡滞。

三、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

(1)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1

主接地点-仪表门

应小于0.1Ω

实测数据

2

主接地点-门锁

3

主接地点-主开关紧固螺栓/抽屉框架

4

主接地点-母线夹紧固螺栓

5

主接地点-框架吊环/互感器接地点

四、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绝缘电阻(MΩ)

不应小于1MΩ

耐压值(KV)

应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1

主电路:

A+B+C+N-地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2

A-B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3

B-C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4

C-A―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5

A+B+C-地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6

主电路与它不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7

与主电路不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与地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8

与主电路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与地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9

绝缘手柄与导电部件之间

3.7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五、通电操作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1

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

(2)

在通电情况下,把所有功能单元置于试验位置,此时各单元指示灯发光或单元能工作,则证明保护电路在主触头断开后和接通前是连续的

2

过载和接地故障保护继电器动作试验

对继电器通以规定的电流值,继电器应能动作而使断路器可靠脱扣。

3

分离脱扣

在控制电压为70-110%的额定电压之间,应能使断路器可靠脱扣。

实际为V至V

4

欠压脱扣

在开关合闸情况下,对欠压线圈施加额定电压,然后缓慢下降,当下降至70-35%之间时,开关应可靠脱扣。

实际为V至V

5

空气开关分合闸试验

分合闸时对应的指示回路指示正确,输出端输出电压正常。

6

电容控制器动作试验

1、手动投切:

接触器应能可靠分合闸。

2、自动投切:

施以模拟的感性和容性负载,应能使接触器正确投切

7

电压测量回路

通以额定电压,电压表指示应正确。

8

电流测量回路

通以适当的电流适当的匝数,其折算值应当与电流指示大致相符。

9

电能表测量回路

加上各相电压,对各相分别以适当的匝数通以适当的电流,其转向应是二相正传一相反转,对同一装置的其它电能表相同相的转向应一致。

10

功率表和功率因数表电路

接上适当的模拟负载,功率表和功率因数应指示正确。

11

其它电路电器动作的正确性验证

按装置原理图要求,通以额定电压,验证以上9相中没有的电路电器动作的正确性。

六、向用户提供的资料

1.产品使用说明书()2.图纸资料().装箱清单()

4.产品合格证()5.功能单元安装位置各主要电气参数的有关资料()

七、包装检查

A.柜体包装符合标准规定;

B.随机物资:

1.提供用户的资料()2.备品备件,有关附件()3.专用工具()

检验结论:

经按标准检验,产品符合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

日期: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