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0549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博物馆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

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

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

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

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

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

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

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

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

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

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

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大兴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岭南第一名园,并提名为海山仙馆。

经过多年变迁,当年的风貌已荡然无存。

1998年,由政府出资,开始了海山仙馆的主楼贮蕴楼的重建,并由已故著名建筑园林大师莫伯治负责设计。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广东西关景点之海山仙馆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

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

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

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参观完之后,西面还有一处院落是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旧址。

这处院落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承认的,对外有牌子,所有在竹沟的机构和党、部队的活动都是依托新四军竹沟留守处的名义开展的。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后面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不满20岁就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

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

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

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

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

何谓九大簋呢?

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

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

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

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

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

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

1.虾米炖冬菇;2.猪皮胶炖田鸭;3.南乳冬笋炖花腩;4.白切鸡;5.柴火炖大白菜;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7.蒜蓉炖海蚬;8.扣肉煲;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

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

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

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

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

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

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

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

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

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

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

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

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

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

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

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

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

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

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

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

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

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

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

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DD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

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

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

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

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

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

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

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

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

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

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

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

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

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

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

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

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

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

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

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

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

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

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

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

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

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

何谓九大簋呢?

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

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

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

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

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

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三)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

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恐龙.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

  的左侧展区.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结束了左侧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时空隧道右侧的展区.你的右边是一组昆虫和植物的图片,其中有田园歌唱家蝉,隐形杀手兰花螳螂等等,吃虫的植物猪笼草和捕蝇草.左手边的展台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包括生殖和发育,伪装和

  防御等.

  右侧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的8台多媒体触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种昆虫趣味游戏.不快动手试一试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二展区昆虫世界厅.进入昆虫世界厅,你首先将看到一张名为昆虫系统树的彩图,它用树状结构的形式,

  简明地表示了各种昆虫的进化地位.位于树根部的昆虫比较原始,越往上部发展,昆虫越高等.在生物学上,昆虫被分为34个目,每个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想看看各个王国的臣民长什么样子吗让我们从展区的左边开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参观各个目的昆

  虫标本和照片.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展品编号207)标本.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因为它酷似植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

  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展品编号214).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

  休息一下,让我们上楼继续参观.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

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昆虫与仿生展台.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展品编号317),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毛虫和棉铃虫等.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在展厅的右侧,你能看到各种名虫标本:

如善于伪装的枯叶螳螂,珍贵的南洋大兜虫,

  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喜欢蝴蝶的朋友,可别忘了去展厅中央的六角形展区看看.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

凤蝶,闪蝶,环蝶,猫头鹰蝶,数字蝶等等.在展区的外墙上,你能见到世界上最美

  最名贵的蝴蝶被誉为光明女神的海伦娜闪蝶(展品编号417),其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它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视角下,闪耀出浅蓝,天蓝,紫蓝等多种绚丽色彩.

  再让我们来看看陈列在展厅左侧角落里的饲虫用具.这里有养蝈蝈的虫盒,养黄蛉的虫笼,专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专用的迷你棺材.在饲虫用具展台的旁边,悬挂有三幅蝶翅画.它们全部由产于巴西的闪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贵.

  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互动实验室走走.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