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716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docx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1篇原文及翻译

1、萧颖士傲物自悔

?

?

?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

恃才傲物,无与比。

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

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

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

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

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

“吏部王尚书也。

”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

明日,具长笺,造门谢。

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

"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

"复曰:

"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

"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无比。

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

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

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

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

很快雨停,云去天开。

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

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

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

“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

“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

”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郭琇面劾权臣

?

?

?

康熙间,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

瑞卿名琇。

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

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其劣迹,列入弹章上之。

旋复袖所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投刺,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

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

明喜问曰:

「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

」郭曰:

「否否。

」探袖出视,乃一弹章。

明取读未毕,郭忽拍按起曰:

「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

」连引巨觥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

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

译文:

康熙年间,山东的有名的大臣,在李之芳,董讷以后,事实上只有郭瑞卿最刚强正直。

郭瑞卿名绣。

明珠把持朝政的时候,行为专擅,无所顾忌,群臣都畏惧他。

郭瑞卿性格刚强正直,曾经在明珠的寿辰之日,把他的劣迹陈列在弹劾他的奏章中上交给皇上。

随即又把草稿放在了袖子里。

郭瑞卿坐车到了明珠的府邸,走到门口把把名帖递上去。

明珠知道他向来性情倔强,来拜访很不容易,整理了冠带去迎接。

郭瑞卿进来之后,只是打拱作揖并不下拜,坐下一会之后,故意多次做牵拉衣袖的动作。

明珠高兴地问;"御史大人近来兴致不浅,难道也有祝寿诗来赐教我么?

"郭绣说:

“不是这样,不是这样。

”从衣袖里拿出来一看,是弹劾他的奏章草稿。

明珠拿过来还未读完,郭绣忽然拍案而起,说:

“郭绣没有礼貌,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

”拿起大的杯子狂饮几杯,就赶快出去了。

满座的宾客都十分吃惊。

不久朝廷就下达了审判明珠的诏书。

3、王昭君

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译文:

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

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

王明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

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明君充当出行。

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

但是王明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明君就去了。

4、吕僧珍不仗势

?

?

?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

世居广陵。

起自寒贱。

始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谓博士曰:

“此有奇声,封侯相也。

”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

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

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

“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译文: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

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

“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

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

”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

“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

”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5、白敏中与贺拔惎

王相起,长庆中再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

因密令亲知申意,俾敏中与惎绝。

前人复约敏中,为具以待之。

敏中欣然曰:

“皆如所教。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绐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

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

乃曰:

“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

”相与欢醉,负阳而寝。

前人睹之,大怒而去。

恳告于起,且云:

“不可必矣。

”起曰:

“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

译文:

长庆中期,王起再次作考官。

准备取白敏中为状元,但是又不满意他同贺拔惎往来。

贺拔惎有文才,但狂放无羁。

于是王起私下让亲信把他的意思告诉给白敏中,希望白敏中断绝同贺拔惎的交往。

亲信把这话传给白敏中,白敏中表示接受,答应照办。

不久贺拔惎拜访白敏中,白敏中的家人骗他,说白敏中出门不在家。

贺拔惎等了很长时间,无言而去。

白敏中马上跑出来,让仆人把贺拔惎喊回来,如实相告。

并且说:

“凭着才学,哪个门不通,怎么能对不起朋友?

”于是共同饮酒,大醉,睡至日头老高尚未起床。

王起的人看到这情形,发怒而去。

”告诉了王起,并且说:

“让他们断交是做不到的。

”王起说:

“我本来只想取中白敏中,现在更应该同时取中贺拔惎了。

6、董永与织女

?

?

?

汉董永,千乘人。

少偏孤②,与父居。

肆力③田亩,鹿车④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⑤之。

永行三年丧毕。

欲还主人,供其奴职。

道逢一妇人曰:

“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⑥。

主人谓永曰:

“以钱与君矣。

”永曰:

“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⑦。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

“妇人何能?

”水曰:

“能织。

”主曰:

“必尔⑧者,但令妇为我织缣⑨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

“我,天之织女也。

缘⑩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11)而去,不知所在。

【字词注释】

①选自《搜神记》。

②偏孤:

年幼时死去了母亲。

③肆力:

尽力,极力。

④鹿车:

古时候一种小车。

⑤遣:

打发走。

⑥俱:

一起。

⑦收藏(z4ng):

收葬。

⑧尔:

这样,如此。

⑨缣(ji2n):

细绢。

⑩缘:

因为。

(11)凌空:

升向空中。

译文: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

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

(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

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

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

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

在道上碰见一个女子对他说:

“愿意做你的妻子。

”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

主人对董永说:

“(我)把钱给了你了。

”董永说:

“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父得以收葬。

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

”主人说:

“(这)妇女会做什么?

”董永说:

“会织。

”主人说:

“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

”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

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

“我是天上的织女。

因为你最孝顺,天帝让我帮助你偿还债务。

”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不知到哪儿去了。

7、王翦请求良田美宅

?

?

?

秦伐楚,使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地甚众,始皇曰:

“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曰: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

“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

“不然,夫秦王恒中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汉高专任萧何关中事。

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

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

“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边批:

晁错使天子将兵而居守,所以招祸。

〕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吕后用萧何计诛韩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诸君皆贺,陈平独吊。

曰:

“祸自此始矣!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封君置卫,非以宠君也,以今者淮阴新反,有疑君心,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财佐军。

”何从之,上悦。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

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

“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取所有佐军,如陈豨时。

”客又说何曰:

“君灭族不久矣!

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

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

〔边批:

王翦之智,上心必安。

〕于是何从其计。

上还,百姓遮道诉相国,上乃大悦。

译文:

秦始皇派王翦(战国名将,曾为秦始皇平赵、燕、蓟等地)率六十万大军伐楚,出征日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

秦始皇说:

“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的贫穷呢?

”王翦说:

“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

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

有人劝王翦说:

“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

”王翦说:

“你错了。

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

”汉高祖三年,萧何镇守关中,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一带相持不下。

这期间,汉王屡次派使者慰问镇守关中的宰相萧何。

鲍生于是对萧何说:

“在战场上备尝野战之苦的君主,会屡次派使者慰劳属臣,是因为君王对属臣心存疑虑。

为今之计,丞相最好选派善战的子弟兵,亲自率领他们到前线和君主一起并肩作战,这么一来,君主才能消除心中疑虑,信任丞相。

”萧何采纳鲍生的建议,从此汉王对萧何非常满意。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谋诛灭韩信。

高祖知道淮阴侯被杀,就派使臣任命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邑民,另派士兵五百人和一名都尉为相国的护卫兵。

群臣都向萧何道贺,唯独陈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降为平民)向萧何表示哀悼之意:

“相国的灾祸就要从现在开始啦!

皇上在外率军征战,而相国留守关中,没有建立任何战功,却赐相国封邑和护卫兵,这主要是因淮阴侯刚谋反被平,所以皇上也怀疑相国的忠心,派护卫兵保卫相国,并非宠爱相国,而是有怀疑相国之心。

我建议相国恳辞封赏不受,并且把家中财产全部捐出,充作军费,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相国的疑虑。

”萧何采纳召平的建议,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汉高祖十二年秋天,英布叛变,高祖御驾亲征,几次派使者回长安打探萧何的动静。

萧何对使者说:

“因为皇上御驾亲征,所以我在内鼓励人民捐献财物支援前方,和皇上上次讨伐陈豨(汉朝人,高祖时以郎中封阳夏侯,后自称代王,被诛)叛变时相同。

”这时,有人对萧何说:

“你灭门之日已经不远啦!

你已经身为相国,功冠群臣,皇上没法再继续提升你的官职。

自从相国入关中,这十多年来深得民心,皇上多次派使臣慰问相国,就是担心相国在关中谋反。

相国如想保命,不妨低价搜购百姓的田地,并且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债券取代,这样来贬低自己的声望。

这样皇上才会安心。

”萧何又采纳这个建议。

高祖在平定英布之乱凯旋而归,百姓沿途拦驾上奏,控告萧何廉价强买民田,高祖不由心中窃喜。

8、陈俞治巫师

?

?

?

陈俞,字信仲,临川人,豪侠好义。

自京师下第归,过谒伯姊,值其家病疫,闭门待尽,不许人来,人亦无肯至者。

俞欲入,姊止之曰:

“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无可奈何,何为甘心召祸?

”俞不听,推户径前,见门内所奉神像,香火甚肃,乃巫者所设也。

俞为姊言:

“凡疫疠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复加闭塞,不通内外!

”即取所携苏合香丸十余枚,煎汤一大锅,先自饮一杯,然后请姊及一家长少各饮之,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撤去巫具,端坐以俟之。

巫入,讶门开而具撤,作色甚怒。

俞奋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

“汝何物人,敢至此!

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满屋,汝以邪术炫惑,使之弥旬弗愈,用意安在?

是直欲为盗尔!

”顾仆缚之,巫犹哓哓辩析,将致之官,始引伏请罪。

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从私责,于是鞭之三十,尽焚其器具而逐之。

邻里骇慑,争前非诮,俞笑不答,翌日,姊一家脱然,诮者乃服。

又尝适县,遇凶人凌弱者,气盖一市。

为之不平,运拳捶之死而遁。

会建炎初元大赦获免。

后累举恩得缙云主簿以卒。

终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

(洪迈《夷坚志》)

译文:

陈俞字信仲,是临川人,为人豪侠好义。

他从京师科举考试不中而归,去拜见他的大姐,正赶上大姐一家得了流行性传染病,关上房门等着死,不许别人来,别人也没有肯来的。

陈俞想要进来,他的姐姐阻止他说:

“我们家不幸,遭受这个大瘟疫,把生命交出去了,没有办法,你为什么甘心招来灾祸呢?

”陈俞不听从,推开门径直上前,见房门里边供奉的神像,还供着香火很严肃,是巫师设置的。

陈俞对姐姐说:

“凡是瘟疫发生,本来因空气不流通污浊而传染人得病,怎么能够再更关严门,不通内外呢!

”立即拿来自己带的十二枚苏合香丸,煮了一大锅汤,先自己喝了一杯,然后让姐姐和一家大小各自喝下,把剩下的汤遍洒在房壁上下,撤走了巫师的器具,端坐着来等待巫师。

巫师进来,惊讶门打开着而他的器物撤走了,变了脸色很生气。

陈俞立即起身走出,掀起胡子瞪大眼睛,斥责他说:

“你是什么人,敢到这儿来!

这家子弟都年幼,满屋都是病人,你用邪术炫惑人,使他们十多天病不好,用意是什么?

这只是想要偷东西罢了!

”回头让仆人捆上他,巫师还哓哓分辩不止,陈俞将把他送到官府,他这才伏下身子请罪。

陈俞解开他的绑绳,让他自己陈述自己的罪过,他乞求私下受罚,陈俞于是用鞭子抽他三十下,全部烧了他的器具,赶走了他。

邻里见此很惊恐,争着上前反对指责,陈俞笑着不答话。

第二天,姐姐全家人病情好转,那些指责的人才服了。

陈俞又曾到县邑,遇到凶人欺侮弱者,他的气势压住了整个市集的人。

陈俞为此而不平,挥拳打死了他而逃走。

正赶上建炎元年大赦而得以免罪。

后来连续应举朝廷赐官为缙云县主簿而去世。

他一生未娶妻妾,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9、王安石不事修饰

?

?

?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

苏明允着《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

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

为馆职时,玉汝尝率与同浴于僧寺,潜备新衣一袭,易其敝衣。

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而不以告。

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

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名而疑之,曰:

“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

”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

“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

”曰:

“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

”复问:

“食时置獐脯何所?

”曰:

“在近匕箸处。

”夫人曰:

“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

”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

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

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为伪云。

译文:

王安石(荆公是他的爵位)生性简朴率真,不讲究吃饭、穿戴,衣服满是污垢,饮食粗糙难咽,都不计较,从小就是这样。

苏明允《辨奸》写的“不近人情”的人,大概就是他这样的。

王安石少年时喜欢和吕公弼(惠穆是他的谥号)、韩绛(献肃是他的谥号)、韩缜兄弟交游,在学府里任职的时候,魏完(字玉汝)曾经和他在寺院里沐浴,暗地准备了一套新衣服,更换了王安石的破衣服,等他洗完了,嘱咐王安石的从人拿新衣服给他,并不告知他。

王安石穿上衣服依然以为是他从前的,始终没有看出来。

后来做了宰相,有人说他喜欢吃獐的胸脯肉。

王安石的夫人听说后疑惑的说:

‘大人平时不曾在饮食上有所挑食,怎么会单单有这个嗜好呢?

’又问下人王安石吃饭时獐肉放在哪个位置,下人回答说:

‘在靠近大人筷子的地方。

’夫人说:

‘明天你换别的菜放在这个地方试试看。

’果然王安石把放在那个位置的菜都吃光了,而獐脯肉依然没动,这之后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只吃他够得着的食物。

其实并没有什么嗜好。

10、伶人马锦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着者二:

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着。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

“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

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呜乎!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

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

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

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着名的有两个:

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

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

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风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

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

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

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

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

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

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

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着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

“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风记》,敬献一日的欢乐。

”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

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

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

“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

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马伶说:

“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

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

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

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

”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

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

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

呜呼!

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

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

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11、裴澥为陕府录事参军。

李汧公勉除长史充观察,始至官,属吏谒讫。

令别召裴录事,坐与之语,面约云:

“少顷有宴,便请随判官同赴。

”及宴,凡三召不至,公极怒。

明晨召澥让之曰:

“某忝公之官长,以素闻公名,兼朝中新友,话公美事,思接従容。

故超礼分,面约赴燕,遂累召不来。

何相忽之甚也?

”澥正色言曰:

“中丞细思之,未知谁失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中丞使府,自有宾僚,某走吏也,安得同之?

”汧公曰:

“老夫过矣,请吾子归所止。

”澥既退,汧公遽命驾访之,拜请置在宾席。

译文:

裴澥为陕府录事参军,李勉为长史充观察。

李才到任时,下属拜见完毕后,又单独召见裴澥,和他对坐说话,当面约定说:

“等一会儿有个宴会,请和判官一起来吧!

”到了宴会开始的时候,连喊三次裴澥都没去。

李勉非常生气,第二天早晨召见裴澥责怪他道:

“我虽然不才,但为你的长官,因为向来听闻你的名气,又加上朝中的亲友说你的佳话,才想着跟你处好关系,于是不管官职上下之别,当面约定一起赴宴,却召几次都不来,怎么这么看不起人呀?

”裴澥正色道:

“您仔细想想,不知道到底谁有错呐!

官场上的名分是名司其职,古人尚且遵循,我怎么敢忘记!

您去府里赴宴,自有自己的幕僚,我是一个走吏,怎么能一起去!

”李勉道:

“啊,是老夫的过错呀!

请你回去吧!

”裴澥离开后,李勉起身访问他,让他位列自己宾客的席位上。

12、宋太祖善待赵普

?

?

?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

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

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

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

上曰:

“此海物必佳。

”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

韩王皇恐,顿首谢曰:

“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上笑曰:

“但取之,无虑。

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因命韩王谢而受之。

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译文:

宋太祖的时候,韩王赵普担任宰相,宋太祖外出,忽然驾临来到赵普府第上。

当时两浙王钱俶刚刚派遣使者送信并且携带十瓶海物来到韩王府第,把十瓶海物放置在左厢房里。

恰逢皇上的车驾到,赵普就仓卒出来迎接,来不及退避。

皇上看见这些东西,便问那是什么,韩王按照实际情况来回答。

皇上说:

“这些海物一定很好。

”当即命令开启那些瓶子,都是装满的金瓜子。

韩王十分皇恐,顿首谢罪说:

“我没有打开信,确实不知瓶子里的东西,如果知是这样,应当上奏皇上并且退掉却它们。

”皇上笑说:

“尽管收下它们,不要过虑。

那些国家大事都是由你所拟定的。

”因此让韩王感谢自己并且收受它们。

韩王开封的房子都是用这些金子所修砌的。

13、小偷献技

?

?

?

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

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

“闻君求技道之士。

臣,偷也,愿以技赍一卒。

”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

左右谏曰:

“偷者,天下之盗也。

何为之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