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774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docx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

Onlywhenyoucancontrolyouremotionscanyoucontrolyourlife,becausepeoplewhoaredraggeddownbytheirownemotionsarethemosthelplessandhelpless.悉心整理 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0篇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1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64-66页。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

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

〖算一算〗

  ①(3+2)×43×4+2×4

  ②2×(11+9)11×2+9×2

  ③20×5+4×5(20+4)×5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㈠影幕演示:

  1.学校购买校服。

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

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2.分析比较:

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结论:

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

用什么符号连接?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㈡探究概括规律:

  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

〖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演示〗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3.逆用乘法分配律、

  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

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

你会运用吗?

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三。

质疑联想,拓展认识。

  四。

巩固运用规律。

  

(一)数学医院:

判断正误。

  ①2×(6+5)=2×6+5-----〖〗

  ②(25+7)×4=25×4×7×4-----〖〗

  ③35×9+35=35×(9+1)=350------〖〗

  

(二)连一连:

  3×17+5×17(22+44)×30

  (18+4)×618×6+4×6

  22×30+44×3060×20+60×30

  60×(20+30)(3+5)×17

  (三)填一填:

  ①(12+40)×3=×3+×3

  ②15×(40+8)=15×+15×

  ③78×20+22×20=(+)×20

  ④66×28+66×32+66×40=(++)×

  (四)做一做:

①103×32②99×32

  (五)巩固与发展

  (六)课外发展

  五。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

【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22元25元

  六。

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教学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回顾:

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二).算一算,初步感知规律。

  ①(3+2)×43×4+2×4

  ②2×(11+9)11×2+9×2

  ③20×5+4×5(20+4)×5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

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1.学校购买校服。

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

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②.分析比较:

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结论:

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

用什么符号连接?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2.郭老师用订书器为同学们订30个练习本和40个白报本,每个本需要2个书钉郭老师至少要准备多少个书钉。

  ①.再一步探究概括规律:

  ②.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3.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4.利用乘法分配律

  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

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

你会运用吗?

﹙给出题目,学生解答。

  (四).巩固运用规律。

  

(1)数学医院:

判断正误。

  ①2×(6+5)=2×6+5-----〖

  ②(25+7)×4=25×4×7×4-----〖

  ③35×9+35=35×(9+1)=350------〖

  

(2)连一连:

  3×17+5×17(22+44)×30

  (18+4)×618×6+4×6

  22×30+44×3060×20+60×30

  60×(20+30)(3+5)×17

  (3)填一填:

  ①(12+40)×3=×3+×3

  ②15×(40+8)=15×+15×

  ③78×20+22×20=(+)×20

  ④66×28+66×32+66×40=(++)×

  (4)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

【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篮球各20个,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足球22元篮球25元

  (五).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引领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主题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商场要进行大拍卖,王老师来到了商场,同学们看这副图,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情境导入:

师:

这么便宜,王老师决定买2件夹克衫和2条裤子,你知道我一共要付多少元?

我们一起来口头列式。

  (65+45)×265×2+45×2—板书

  2.猜测验证:

猜想一下,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猜想就要有验证,同学们来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你的猜想!

  3.交流汇报:

计算结果是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相连。

来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等式两边都有65、45和2,一个式子是先求和,再求积,另一个式子是先求积,再求和等)

  师: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65+45)个2,不就是65个2加45个2吗?

(师比划)

  4.师:

假如老师要买的是2件短袖衫和2条裤子,老师需要付出多少元呢?

  (要求生尝试用两种方法完成,完成后简单交流)

  (32+45)×232×2+45×2—板书

  师:

(32+45)个2,就是32个2加45个2。

(师比划)

  5.比较类推:

  师:

这两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

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类似这样的算式呢?

(强调计算结果)

  6.表达交流:

  师: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所有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都包括在内吗?

可以交流讨论。

  小结:

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这三个数,这样的规律该怎么表示?

  (a+b)×c=a×c+b×c(师比划,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比划)

  7.揭题:

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8.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分配律,看看“乘法分配律”它自己还有什么话要说,请认真看:

  认识我——“乘法分配律”我秉承着家传助人的美德,默默的为我的祖国——数学王国贡献着我的智慧。

有的同学还不是很认识我,告诉你们吧,我的职责范围是: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举个例子来说吧,(9+8)×7=9×7+8×7=63+56=119

  要是你就这么认识我,你就错了,你把我的本事看扁了。

告诉你,我的本事大着呢。

我其实有很多的变身:

  不信,我变——9×7+8×7=(9+8)×7=56+63=119,这是我的逆应用,如果你觉得这样说着拗口,也可以说是反过来应用,呵呵。

  我再变——(9-8)×7=9×7-8×7=63-56=7你看,我的本事多吧,为我喝彩吧!

(摘自黄崇波老师的博客,内容有修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

乘法分配律会变身,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出真正的他。

  1.“我是小法官”:

判断正误,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7×12+43×12=(27+43)×12

  (42+35)×2=42×2+35×2

  (a+b)×c=a×c+b×c

  15×(4×6)=15×4+15×6

  40×50+50×90=40×(50+90)

  74×(20+1)=74×20+74

  2.“我算的最快”:

分组比快。

  

(1)64×8+36×8(64+36)×8

  

(2)25×17+25×325×(17+3)

  3.“我最聪明”:

括号中该填什么数字才能让计算更简便,填上后快速计算。

  ()×()+78×21

  4.平湖小学三、五、六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年级班级数平均每班人数

  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333

  464650

  

(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

  5.自提问题,自由完成:

  一块长方形菜地种了青菜和萝卜,请聪明的你根据自己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同桌交流下再完成。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将自己的收获写成一篇数学笔记。

  2、课后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想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同时新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也有所体现,只是没有揭示这个规律罢了,比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周长=长×2+宽×2周长=(长+宽)×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挂图出示例题:

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

(65+45)×5=65×5+45×5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深化延伸

  1、做第1题,讲解2、3小题时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2、完成第2题,提示第3小题74×1的1可以省略不写,

  第4小题中什么数是相同的乘数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虽然在例题中没有出现,但现在这个知识结构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大纲》要求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

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825×4

  25×6×47×8×52×3×50

  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

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创设情境,师生比赛。

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40+4)×2537×45+55×37

  68×32+68×68(80+8)×125

  比赛的结果:

老师算得快学生算得慢。

学生心里就会想:

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

这时老师导入:

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

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

老师告诉学生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进入新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

  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1、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2、应用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

  3、什么地方用乘法分配律?

  4、例7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

如何计算?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64—65页的内容。

要求学生用6、7分钟的时间掌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

学生欲望值高,所以学生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想尽办法去记忆新知识。

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新知识。

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也会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互相交流,加强记忆。

  老师相信,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

下面同学们就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认识的乘法分配律为大家介绍一番。

  由于上一环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这时他一定会特别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诉大家。

这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加强记忆。

  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

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附: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到达新知识的制高点。

其中适当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