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88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拟题各地高考模.docx

拟题各地高考模

2004年各地高考模拟题(哲学常识)选辑

[作者:

黄文宏    转贴自:

饶平二中    点击数:

475    更新时间:

2004-6-20    文章录入:

rprzhwh]

 一、单项选择题

1、2003年10月15日~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高度赞扬了新一代航天人的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们宣传和弘扬航天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A、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最终目的

C、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D、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2、杨利伟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国家授予“航天英雄”的荣誉称号。

这体现了

A、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贡献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D、只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3、至今,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50多种植物300多个品种的太空培育试验、通过太空育种技术,可以使植物增产15%以上,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表明

A、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B、科学的发展可以使人类随心所欲

C、科学实验是以直接获取物质成果为目的

D、科学实验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4、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

还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在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看他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这一判断标准

A、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的最终目的

B、属于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可靠、正确得多

C、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了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D、坚持了正确的金钱观,蔑视了金钱的存在意义

5、2003年12月26日,伊朗的巴姆古城区发生了6、3级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十分惨重,大约有4万人在地震中丧生。

虽然随着地震检测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增强了,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说明

A、世界上有能够认识的事物,也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B、不是所有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也不是所有的规律都能为人类所认识和掌握

C、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D、人的认识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这一认识的提高过程是艰难的、漫长的

6、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抓住主流

B、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要善于抓住重点

C、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7、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

叶欣、邓练贤、范信德、梁世奎……这些勇敢的白衣战士,临危受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他们身后,还有更多的平凡的白衣天使们依然在顽强战斗,默默奉献。

这表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形式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和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D、人生价值应该既讲贡献又讲索取

8、“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从哲学上看,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指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9、“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告诉我们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0、“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英国思想家培根的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

A、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理论必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具体、更生动、更可靠

1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东北人从旧体制、旧思维、旧路径下解脱出来。

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思想观念的变化具有相对滞后性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段话表明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13、东汉思想家王充说: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早在1835年马克思谆谆告诫年轻人: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善。

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

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已才能达到完善。

”这里“人类的天性”是指

A、人具有从事生产劳动的特征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C、人类具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15、死海含盐分极高,水中鱼虾及岸边草木都不能生长,所以被称为死海。

但近年来,通过科学家考察,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原来死海不“死”。

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C、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6、同样是菊花,有人认为“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也有人认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

A、两人看到的菊花长得不一样B、两人看到的菊花是生长在两个不同的季节

C、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D、两人的知识构成、阶级立场不同

17、关于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个经济学家展开辩论。

第一个经济学家说:

“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个经济学家反对:

“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个经济学家总结:

“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这三个经济学家的辩论启发我们,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①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②要有大局意识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④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

18、2003年9月10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对林业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战略目标、战略布局、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重大调整,突出了加快发展的主题,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方向。

这说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D、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先导

19、党中央明确提出:

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今后全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一些县乡干部主要精力偏离了“三农”,忙于“政绩工程”。

这些干部的做法错误在于

A、没有抓住农村的主要矛盾B、没有抓住农村矛盾的主要方面

C、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没有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20、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

这是因为

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C、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1、“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告诉我们,看问题要

A、透过现象认识本质B、坚持发展的观点

C、分清主流与支流D、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2、“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堑:

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

青藏通途。

”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

这一誓言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23、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我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是: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团结互助、和衷共济③奋发进取、开拓创新④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抗击非典的“24字”精神体现的哲理是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②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和利用规律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搞好公共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25、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烈过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存在具有多样性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6、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在于北京时间2004年重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当日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

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

这一事实表明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B、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联系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27、2003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6年前,一位记者根据原常德市委、纪委书记彭晋镛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山区农村调查研究,而且不住宾馆、夜宿农家的事实,写了一篇《夜宿农家》的新闻特写发表在《常德日报》上。

后来彭晋镛东窗事发,涉嫌贪污受贿犯罪,被湖南省人民检察院逮捕。

随之,《夜宿农家》成为笑料。

这说明①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②对感性材料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③认识事物本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④真象与假象难以区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8、死海含盐分极高,水中鱼虾及岸边草木都不能生长,所以被称为死海。

但近年来,通过科学家考察,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原来死海不死”。

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9、、李国杰院士说:

“在高性能计算机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单纯追求计算峰值速度,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用户应用的实际效益,在服务于具体应用的同时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顶天立地—“技术顶天、应用立地。

”这表明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D、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30、解决13亿人口的问题,不有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这句话强调的哲理是

A、办事情要成功,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要成功,就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办事情要成功,就要尊重客观规律D、办事情要成功,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31、“百闻不如一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青少年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这是因为

A认识与实践是统一的B整体与局部是统一的

C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D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统一的

33、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34、“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取得力量。

”这表明

A、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前提  B、个人利益可以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

35、病人通过“刷”基因卡,就可以得到完全个性化的处方,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这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科学技术水平决定实践活动的成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36、人类基因工程作为自然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这表明

A、科学实验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B、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

C、科学实验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37、日本东京大学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亿位。

这表明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38、多年来,黄河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通过人工手段改变天然水沙不平衡关系的减淤方式。

2002年7月4日及其以后十多天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通过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道泥沙,取得成功,治黄史翻开新的一页。

这一事例表明

A、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人定胜天 B、人类具有超常能力,决定并改造着自然界

C、人能发挥聪明才智,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39、“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也富,此为真富。

”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个人和社会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B、贡献与索取是密切联系的

C、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D、理想和现实是紧密相联的

40、“人不可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送入坟墓。

”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

A、人不应该拥有金钱,金钱只能导致罪恶

B、合法取得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C、资产阶级是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

D、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4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安定团结的新西部。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强调了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42、上题材料告诉我们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C、理想能够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 D、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4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两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投身社会实践,必须处理好

A、学习书本知识和掌握实际知识的关系  B、个人与工农群众的关系

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44、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D、社会存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与变化

200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我党历来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据此回答45~46题。

45、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工作,是因为

A、丰富和发展理论是我们学习的目的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对事物的推动作用更大

C、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本质

46、“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着重强调了

A、间接经验的重要性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离开了理论的实践是无意义的D、思考是认识深化的推动力

47、“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一古语表明

A、认识要因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B、具体问题只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D、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48、“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深切体会;“科教兴省”,“文化强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

这些情况表明

A、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B、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c、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49、10多年来,三峡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事富的材料,召开了三峡工程技术问题讨论会300多次,现场设计讨论会1600多次,形成会议纪要,4400多万字,终于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案,取得工程的阶段性胜利。

由此可见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C、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D、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理论,一切难题就都解决了

50、2003年7月23日《中国青年报》载文强调:

“要立足岗位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把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是因为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人生的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51、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都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促进我国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证书和奖金。

今年获得这一殊荣的科学家是刘东生和王永志。

材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A、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等的B、个人价值大小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关,而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无关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统一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由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决定的

52、统计过程中数字造假行为一直是统计部门头痛的事情。

关于数字造假,有人认为这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造成的是“上有所好、下必所投”。

上述材料中所说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从哲学上看,其错误的根源在于

A、否认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D、否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3、2003年5月31日是第16个“世界无烟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每年世界上因吸烟死亡的人数约有500万人,若不采取有效控制,那么到2010年世界上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将升至1000万人、世界在倡导远离烟草,市场上的各种戒烟药也比比皆是。

但要真正做到远离烟草,最终要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这是由于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54、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这是胡锦涛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出访。

据此回答:

我国一向重视同邻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从哲学上看是由于

A、各国关系的发展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邻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与我国有共同利益

D、邻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及邻国之间只有统一没有对立

55、由于缺乏对“非典”的科学认识,市场上一度引发了抢购风潮,特别是口罩、84消毒液、板蓝根、温度计等商品非常紧悄,价格涨幅很大,6元一包的板蓝根买到了50元。

20、不少人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使得抢购风越刮越烈。

这种“从众”的抢购行为:

A、反映出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没有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D、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56、上海刚刚决定实施分时电价,夜间用电便宜一半。

海尔集团华东一部的销售负责人立即建议为电热水器设计一项定时功能,使它可以在夜间加热,白天使用。

分时家电推出后,2个月销量翻了一番,企业盈利大增。

从哲学角度看,电热水器的设计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正确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效率

57、有人说: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这种看法:

A、承认了思维规律是人脑对客观规律的主观反映

B、否认了思维规律在本质上是对社会规律的反映

C、正确把握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区别

D、认识到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8、周恩来曾说过:

“按照唯物论的观点,当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使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完全消失的时候,宗教是会存在的。

”这句话表明

①宗教有其产生、存在和灭亡的规律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依赖于客观存在

③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的作用是必要的④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59、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丰厚的,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这样的前提下,谋求发展,既要合理利用资源又不能损害自然环境,还要注意保护自然,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办事情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D、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60、漫画“一切正常”告诉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B、一切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靠质变来实现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1、唐朝诗人杜荀鹤在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新事物总是弱小的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

③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④要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已经成功培育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的新品种二百多个。

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C.物质世界与人的意识是相互依存的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63、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