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890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docx

届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卷加精

2019年高考终极押题卷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语言资源调查记录是语保工程的核心,需要从我国语言国情出发进行统一规划。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方言复杂多样,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十大汉语方言,方言土语难以计数。

在这为数众多的语言方言中,情况也十分复杂——有的分布区域大,使用人口多,如汉语官话方言使用人口达6.6亿,吴方言、闽方言的使用人口也达7000多万,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有的则只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几十人使用;有的内部一致,有的差异悬殊;有的强势,有的弱势,有的濒危。

我国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全国性语言方言普查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

如今,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抢救保护语言资源。

这60年一遇的语保工程,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呢?

我们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基本面全覆盖,二是区分轻重缓急。

“基本面全覆盖”主要考虑语种和地区两个维度。

从语种来说,全国130多种语言每一种都要调查。

不过,这里所谓“语种”也泛指主要方言种类,例如藏语分卫藏、安多、康巴三大方言,都要设点调查。

从地区来说,全国34个省(区、市)包括港澳台在内都要统一布点。

在一个省份内部,则要兼顾各二级行政区,例如内蒙古有9个地级市、3个盟,内蒙古汉语方言调查设14个点,每市(盟)一点,其中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各设二点。

作为全国性的语言调查保护工程,自然是调查点越多越好。

我国有2000多个县级单位,约360万个自然村,调查对象几乎是无限的。

但工程的实施时间是有限的,只有5年,现有的人力、财力、技术等条件也都是有限的。

因此,布点时必须区分轻重缓急,考虑复杂程度、濒危程度两个方面。

我国语言方言内部的复杂程度极不平衡,拿汉语来说,东南地区的方言纷繁复杂,很多地方“十里不同音”,而北方和西南地区相对来说要一致得多。

因此,在东南地区要多设点,尽量一县一点,其他地区则三四个县设一个点。

对于那些已处于濒危状态或趋于濒危的语言方言,则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全部列入调查点,并且优先实施。

例如义都语分布在我国和印度接壤的藏东南地区,在我国实际控制线内,只有十来个人能够流利使用义都语,为了尽快抢救保存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濒危语言,义都语已被列入第一批调查点。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2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是语言资源调查记录,它需要从我国语言国情出发进行统一规划。

B.我国因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故语言方言复杂多样,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方言土语难以计数,其中汉语就有十大方言。

C.在这为数众多的语言方言中,情况也十分复杂——有的分布区域大,使用人口多,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有的则只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几十人使用;有的内部一致,有的差异悬殊;有的强势,有的弱势,有的濒危。

D.我国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全国性语言方言普查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抢救保护语言资源。

如今,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保工程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基本面全覆盖,二是区分轻重缓急。

B.“基本面全覆盖”是说既要考虑到我国的130多种方言,又要兼顾全国34个省(区、市)包括港澳台在内的行政区。

C.内蒙古有9个地级市、3个盟,内蒙古汉语方言调查设14个点,每市(盟)一点,其中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各设二点。

D.作为全国性的语言调查保护工程,自然是调查点越多越好。

我国有2000多个县级单位,约360万个自然村,调查对象是无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语保工程的实施时间是有限的,现有的人力、财力、技术等条件也都是有限的。

所以,布点时必须区分轻重缓急,考虑复杂程度、濒危程度两个方面。

B.汉语方言内部的复杂程度极不平衡,东南地区的方言纷繁复杂,很多地方“十里不同音”,而北方和西南地区相对来说要一致得多。

C.东南地区的方言纷繁复杂,一县一点,其他地区则三四个县设一个点。

对于那些已处于濒危状态或趋于濒危的方言,则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全部列入调查点,并且优先实施。

D.处于濒危状态的义都语分布在我国和印度接壤的藏东南地区,在我国实际控制线内,只有十来个人能够流利使用。

为了尽快抢救保存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濒危语言,义都语已被列入第一批调查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楼宇烈:

重拾传统文化的珍宝

大暑刚过,窗外虫鸣不止。

北京西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坐在家中,面前一杯清茶,背后一面书架,宁静自在。

两个月前,82岁的楼宇烈结束了在北大的最后一堂公开课,但他普及传统文化的脚步仍在继续。

近日,他的新作《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由中华书局出版。

在信息时代,如何重拾传统文化的珍宝?

在他看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尊重,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怀揣宝珠,沿街乞讨”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是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中度过的。

”和今天的许多城里孩子一样,楼宇烈的青少年时代,没有经受过太多传统文化的熏陶。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楼宇烈开始系统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晃就是60多年。

“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例明显失衡。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一个是中国的戏曲家,一个是英国的剧作家。

但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却不知道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甚至连《牡丹亭》都不一定知道。

”楼宇烈把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比喻为“怀揣宝珠,沿街乞讨”,“一个国家要有文化主体性,才能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

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一个国家的灵魂游荡不定,哪里强就往哪里去,哪里吸引力大就去哪里。

失去了文化主体意识,分辨能力就差了,随声附和的东西也就多了。

然而,楼宇烈不是一个“拒绝现代”的守旧者。

用手机看电子书、看电视直播,上网看电影,他都习以为常。

而对现代生活的融入,更让楼宇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拿到今天来实践,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文显得格外重要。

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就会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

因为有人文文化,才会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

”楼宇烈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我们如果能坚持人文文化,并用人文文化来弥补科技文化的缺失,这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重大的文化贡献。

” 

但求不绝如缕,不求轰轰烈烈

在楼宇烈的书架上,摆放着不少和夫人、孩子的合影,不难看出他对家的眷恋。

“家应该是一个安乐窝。

在中国传统的生命观中,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

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

小家和谐了,大家也就和谐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归我们家的理念。

当然,国家也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

”楼宇烈不是躲在书斋中的学者,对于传统文化,他更强调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会感悟。

楼宇烈常常引用清代学者陆世仪的话:

“今士大夫家,每好言家法,不言家礼。

法使人遵,礼使人化;法使人畏,礼使人亲。

”他认为家礼是比家训、家教、家规、家风更为重要的问题。

礼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法”。

再烦琐的法律都难免有空子可钻,但如果有了好的社会习俗,法就可以简化。

说起眼下的少儿读经热,楼宇烈认为,实践比背诵更为重要。

“我不太主张让孩子去背诵太多经典。

四书五经里的很多概念现在都发生了变化,别说孩子不理解,教师要想说清楚都很难。

”楼宇烈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在平常生活中实践基本的礼仪。

“与其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不如做到其中的‘父母呼,应勿缓’‘出必告,反必面’‘晨则省,昏则定’这三条。

如果能做到这最起码的三条,孩子跟别人交流、应答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其他的,可以再一条条实践。

”楼宇烈说,传播传统文化,但求不绝如缕,不求轰轰烈烈,“搞得轰轰烈烈,往往会走样。

”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10日,有改动)

相关链接:

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如何面对未来”,楼老先生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近百年来,我们在引入西方科技时,未能摆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致我们对历史,甚至对身边的地理环境都产生了陌生感。

(《北京晚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楼宇烈不是躲在书斋中的学者,对于传统文化,他更强调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会感悟。

但是他认为家礼是比家训、家教、家规、家风更为重要的问题。

B.楼宇烈认为儿童并不需要背诵太多经典,实践比背诵更为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在平常生活中实践基本的礼仪。

C.楼宇烈认为儿童学习《弟子规》应首先做到其中的“父母呼,应勿缓”“出必告,反必面”“晨则省,昏则定”这三条。

如果能做到这最起码的三条,孩子跟别人交流、应答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D.楼宇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但求不绝如缕,不求轰轰烈烈,是因为“搞得轰轰烈烈,往往会走样”。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楼宇烈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尊重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百年来,我们在引入西方科技时,未能摆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致我们对历史,甚至对身边的地理环境都产生了陌生感。

B.从幼儿园到高中楼宇烈没有经受过太多传统文化的熏陶,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楼宇烈才开始系统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现在的中小学生也不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C.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例明显失衡: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却不知道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甚至连《牡丹亭》都不一定知道。

这是“怀揣宝珠,沿街乞讨”。

D.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重大的文化贡献。

E.楼宇烈很眷恋自己的家。

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的生命观中,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

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

小家和谐了,大家也就和谐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归我们家的理念。

6.楼宇烈认为我们应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只五万元的橘子

路曼的丈夫患了重病,辗转求治一年后,撇下她和女儿还有一大堆债务,撒手西去。

路曼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在街口摆了个水果摊,和八岁的女儿艰难度日。

这天傍晚,路曼正忙着招呼顾客,忽听邻近的一个水果摊老板正大声驱赶一个乞丐模样的男顾客,路曼从他尖刻的话语中听出,这个人在他的水果摊上翻弄半天,却提出只买一只橘子,害得他耽误了好几笔生意。

路曼感到很好奇,她摆了好几年摊了,却还没遇到过只买一只橘子的人。

当那个乞丐路过她摊前时,不免多看了他几眼。

只见他衣服凌乱,头发乱蓬蓬的,身材不算矮,只是佝偻得厉害,走几步路就直喘粗气,显然是生病了。

这一幕不由得使路曼想起陪护丈夫看病的那段日子,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她轻声招呼道:

“这位大哥,请等一下,我可以卖给你!

”乞丐闻声停下来,用戒备的眼光看着她。

路曼拿起一只大橘子,象征性地称了一下,并用包装袋包好,递给了他。

乞丐盯着路曼的眼睛看了好半天才吐出几个字:

“多少钱?

”路曼本不想收钱,但怕不收钱会伤害他脆弱的自尊心,就告诉他正好三毛钱。

乞丐转过身去,掏出一个脏得看不清颜色的手帕卷,手颤抖着一层一层打开,从一叠残破的纸币中拈出三张递给了路曼,那三张纸币带着浓重的汗味和霉味,路曼硬着头皮收下了。

第二天黄昏,那个乞丐又来了。

他犹豫着对路曼说:

“我还想买一只橘子,行吗?

”路曼爽快地说:

“行,怎么不行呢!

”她边说边在橘子堆里翻找,想找个大一点的、味道好点的送给他。

路曼忍不住问:

“你是不是生病了,特别想吃橘子?

”男人的神情一震:

“你怎么知道?

”路曼说:

“你很憔悴,这谁都能看出来。

对了,你这样硬挺着哪行,去医院看看吧!

”男人伤感地叹了口气:

“去医院?

我哪有钱去医院呢!

没事的,挺一挺就过去了。

说话间,路曼装好一袋橘子,真诚地说:

“出门在外不容易,看来你是遇到难处了,我帮不了你别的,这些橘子算我送给你的,你若不嫌弃就拿着吧!

”男人愣住了,转眼间,眼角闪起了泪花,他叹息一声:

“谢谢你!

”说完,提起水果袋走了。

路曼第三次看到这个男人是三天后的事了。

男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好多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还刮了胡子,梳理了头发,看起来像变了一个人。

乞丐沉思片刻,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匆匆地离开了。

他走后好一会儿,路曼才发现水果摊上有一只银灰色的皮夹。

路曼好奇地打开皮夹,发现里面只有一个薄薄的纸包,拆开纸包后,里面是一张身份证,身份证上的人名叫刘强,正是那个乞丐。

路曼展开包身份证的纸,想按原样把身份证包好,却意外地发现那张纸是G省公安厅一年前发布的通缉令,通缉的对象竟然就是这个叫刘强的乞丐!

路曼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可是她一看再看,照片和姓名都充分证明,神秘乞丐的的确确就是负有三条命案在身的杀人犯!

路曼吓得直冒冷汗,心怦怦地狂跳着,好像立马就要蹦出嗓子眼儿。

她竭力控制住紧张的情绪,迅速拿出笔,记下了举报电话,然后按原样把身份证包好。

路曼见他进了一条胡同,便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了举报电话。

路曼清楚,杀人犯再可怜,也还是杀人犯;自己再善良,也不能糊涂到包庇通缉犯的地步。

只有五分钟时间,四辆警车飞速驶来,十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迅速包围了刘强所进入的胡同。

不一会儿,戴着手铐的刘强便被押上了警车。

路曼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三天后,几个警察找到路曼家中,告诉她因为举报有功,G省公安厅决定兑现承诺,一次性奖励给她现金五万元。

看着厚厚的几沓钱,路曼却不敢接。

经过警察们再三劝说,路曼才忐忑不安地接受了这笔钱。

三个月后,路曼接到了城郊看守所转来的一封信,信是死刑犯刘强写的。

刘强在信中说:

“丢皮夹一事是我故意安排的,我过够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生活,加上重病缠身,兜里只剩下了几毛钱,可以说是走到人生末路了。

我原来是想自杀的,是你让我改变了主意。

我知道,如果谁举报我,谁就会获得五万元的奖励。

我希望你能得到那笔钱,我想,那是对善良的人最好的报答……”

“天哪,原来是这样啊!

”路曼手捧来信,仰天长叹一声,不禁泪如雨下……

(选自《意林》,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写路曼丈夫患病去世留下一大堆债务,她在街口摆了个水果摊,和八岁的女儿艰难度日。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她遇到乞丐买水果和她对乞丐产生同情之心做了铺垫,表现了路曼的善良。

B.路曼见邻近的一个水果摊老板大声驱赶一个乞丐模样只买一只橘子的男顾客,她感到好奇,就轻声招呼道:

“这位大哥,请等一下,我可以卖给你”,她是想知道乞丐的秘密。

这里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

C.路曼通过乞丐的照片和姓名确定他就是负有三条命案在身的杀人犯。

见乞丐进了一条胡同,她便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了举报电话。

因为路曼知道举报逃犯就会获得五万元的奖励。

D.G省公安厅兑现承诺,一次性奖励给路曼现金五万元。

路曼刚开始不敢接,经过警察们再三劝说之后,才忐忑不安地接受了这笔钱。

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路曼的心理活动。

8.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逃犯故意丢皮夹从而让路曼举报他,这样的行为不合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

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

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陇州、兴元府,再迁太常博士。

上《补政忠言》十篇,召判宗正寺,赐白金二百两。

久之,上书言:

“元德李太后母育圣躬,请祔太宗庙室。

”后用其说。

册赵德明,假尚书礼部员外郎,为官告副使。

擢殿中侍御史,权判三司勾院,上言:

“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鞫狱断刑之政,遂定令毋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今季冬诞圣之月而决大辟不废。

愿诏有司,自仲冬留大辟弗决,俟孟春临轩阅视,情可矜恻者贷之,他论如法。

”真宗曰:

“此固善矣,然虑系囚益淹久,吏或因缘为奸尔。

”湘又上书请封禅。

未几,命管勾南宫北宅事。

东封泰山,为东京留守推官,礼成,迁侍御史。

升州火,命湘往致祠,兼问民疾苦。

还言转运使刘炤弛职不按部,知洪州马景病不任事,皆罢黜之。

纠察刑狱,改尚书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湘又言:

“旧制文武常参官日趋朝,并赴待漏院俟禁门辟,今则辰漏上始放外朝,故朝者多后时乃入。

望敕正衙门主者察晚至,以惩其慢。

若风雨寒暑托病不朝者罪之。

”时帝亲制五箴以自儆,湘因言:

“宗室风化所本,宜有以训厉,愿特制铭以赐南北邸。

”帝悦,为制宗室座右铭,赐宁王元偓以下并及湘,且谕之曰:

“卿宗姓也,故赐卿。

祀汾阴,为考制度副使,请如《周官》置土训,录所过州县山川与俗好恶,日上奏御。

兼判宗正寺。

历三司户部、度支副使。

祀太清宫,管勾留司三司事。

为盐铁副使,再迁工部郎中、直昭文馆,出知河南府,徙河中府,为京西转运使。

又徙凤翔府、延州,迁太常少卿、知襄州。

又知应天府,进右谏议大夫,复知河南,为集贤院学士,以疾徙虢州,卒。

(选自《宋史》)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尚书礼部员外郎  假:

假扮

B.俟孟春临轩阅视   俟:

等待

C.兼问民疾苦     问:

考察

D.并赴待漏院俟禁门辟 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历法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是“孟、仲、季”,例如“孟春”指春季的正月,“仲冬”就是冬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腊月。

B.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C.宗室,指同宗族的人,本文指的是与皇帝同宗族的人,也就是皇族。

D.太常博士,官名。

太常寺属官有博士,掌教弟子,分经任职,如《诗》,分鲁、齐、韩三家,各置一人;国有疑事,则备咨询,秩四百石,汉宣帝增为比六百石。

其职相当于后世的国子博士。

宋太常博士职守同前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湘向皇帝上《补政忠言》十篇,被召判宗正寺。

西夏国主李德明派使臣奉表愿臣属于宋,宋真宗册封了德明,赵湘奉命代理尚书礼部员外郎,充副使前往。

B.赵湘上书说腊月是皇上的生月,希望下诏给有关部门,自冬月起不要处决死刑犯,等到第二年正月皇帝亲自审阅查看,对其中情节可怜悯恻隐的予以宽恕,其他的严格按法律规定执行。

C.过去日常参朝的文武官员每日上朝,在待漏院等候禁门打开,现在辰时才开禁门放外面的臣子朝见,就有大臣上朝很晚,赵湘说希望皇帝下令让各衙门主官察看迟到的大臣,惩治其懈怠;对因风雨寒暑托病不上朝的,则不予治罪。

D.皇帝为自己写了座右铭,赵湘便奏言皇帝将宗室祖传戒规制成座右铭,赐予宗室诸王。

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以座右铭赐宁王元偓等,并特赐赵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真宗曰:

“此固善矣,然虑系囚益淹久,吏或因缘为奸尔。

”(5分)

(2)升州火,命湘往致祠,兼问民疾苦。

还言转运使刘炤弛职不按部,知洪州马景病不任事,皆罢黜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清平乐[注]

元•元好问

溪头来去。

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

已被白云留住。

生平不置肝肠。

只今物我都忘。

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

 

[注]这首词作于金亡后。

作为一个忠于金朝的遗民,金亡后,元好问一直没有出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溪头来去。

坐卧沿溪树”两句描绘了清闲悠然的生活情景。

B.“管甚人间无著处。

已被白云留住”两句写词人不怕碌碌尘世中没有安排的地方,自己已经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

C.“生平不置肝肠。

只今物我都忘”两句表明自己一生本不存什么心机,现在更是物我皆忘。

D.“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两句意指自己想出仕却没有机会,于是浑然忘机,认为鱼鸟也可以亲近。

E.“已被白云留住”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不再关心政治,只醉心于大自然。

15.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们是好朋友,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如果认为对一个小偷搞示众是无伤大雅之事,我们也就等于承认了,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推向违法示众的边缘。

C.2019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计103部,其中古代题材剧共21部,而其中,历史正剧不超过5部,其他仍然以传奇、神话、武侠题材为主。

历史正剧的复苏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D.淘汰过剩产能绝不手软,给新动能留足成长空间。

河南提出,“坚决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东山再起,再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扭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用市场机制、法治手段、环保标准约束淘汰落后产能”。

E.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诗歌作为人类语言的最高形式,它并不仅仅是传导人类体验之最简洁、最浓缩的方式;它还可以为任何一种语言操作提供可能获得的最高标准。

B.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惩戒教育”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就是“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它甚至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

C.社会发展引起科学家们的担忧,全球平均智商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

过去的50年,人类综合智商值下降了1倍。

D.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的重视。

19.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甲)我校团委决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我爱祖国”演讲会。

(乙)您是著名演讲家,对演讲颇有研究。

(丙)现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们的活动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法律和道德,一个是硬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