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1976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工业机器人项目创业计划书

工业机器人项目

创业计划书

 

xx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

工业机器人项目

项目单位: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7.0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

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

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方案分析;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技术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

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

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

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约59.7亿美元,其中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2014年全球销量约为470万台,销售额22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2014年全球销量约为2.42万台,销售额37.7亿美元。

在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随着社会进步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过去五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至2014年全球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7.8%。

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销量最大、销量市场占比约为71.7%。

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务机器人、娱乐用教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等,家务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销量大致占99.9%的市场份额,残障辅助机器人市场份额很小,但潜力大,因为当前许多国家正在运作此类项目和计划以推广残障辅助机器人的技术和使用率。

个人服务机器人将是继个人计算机之后的一个新兴产业,将是第三个以超规模速度走向家庭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8000.00㎡(折合约5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9193.12㎡。

其中:

生产工程50884.74㎡,仓储工程7939.1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361.41㎡,公共工程4007.82㎡。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套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

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原辅材料及设备

(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铜棒、铁棒、铝材、切削液、切削油、导轨油、硅胶、机器人架、集成电路。

(二)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包括:

热成型机、开炼机、CNC加工、数控车床、导角机、攻丝机、铣床、冲床、切割机、空压机。

八、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的建设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

项目建成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周围环境质量基本能够维持现状。

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三废”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项目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九、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986.79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21090.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6%;建设期利息558.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流动资金6337.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64%。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090.9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

工程费用17879.1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77.38万元,预备费534.41万元。

十、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9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6221.34万元,纳税总额6281.77万元,净利润9868.5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7.22%,财务净现值15968.9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38000.00

约57.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69193.12

1.2

基底面积

2318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2.66

2

总投资

万元

27986.79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1090.9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7879.17

2.1.2

其他费用

万元

2677.38

2.1.3

预备费

万元

534.41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58.67

2.3

流动资金

万元

6337.16

3

资金筹措

万元

27986.79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6585.46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1401.33

4

营业收入

万元

59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6221.34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3158.06

""

7

净利润

万元

9868.55

""

8

所得税

万元

3289.51

""

9

增值税

万元

2671.6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20.60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6281.77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800.7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0473.59

产值

14

回收期

5.42

15

内部收益率

27.2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5968.98

所得税后

十一、主要结论及建议

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行业风险特征

1、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优势是行业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机器人产业各业务环节均需要专业型人才,而全系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年实践经验。

由于我国在机器人技术研发领域起步较晚,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如果无法拥有大量上述专业人才,会严重影响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端技术产品上的缺失将严重影响我国机器人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一旦面临人才流失、丧失持续创新能力的局面,将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行业竞争加剧

近些年,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本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而早在十几年前,国际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就开始进入中国,通过建立中国办公室、寻找并培育代理商、组建合资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最终建立生产基地和国内分公司,逐步完成在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占据了主要的机器人市场份额。

根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026家。

其中广东、浙江和江苏的机器人厂商最多,分别达到285家、156家和125家。

这些企业多数出现在2014年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机器换人”政策推出前后,约20%是本体制造商,众多机器人企业的涌现使得未来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

3、技术、产品研发风险

未来几年,下一代机器人产品需要有更高的技术支撑,最终应用终端客户也将对机器人的技术先进性、产品稳定性、持续升级换代等提出更高要求。

为保持新产品研发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适应下游客户特殊的需求,行业内公司依托技术与人才优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

尽管如此,行业企业仍可能面临因技术和产品研发不能及时、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或竞争对手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产品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二、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产业,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机器人四大家族包括ABB、安川、发那科、KUKA,占据了行业第一梯队。

机器人四大家族由于进入机器人行业较早,当前生产规模大、成本低,产品线丰富,能应对各种主流应用,产品性能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系统集成占据高端和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机器人四大家族内部各有自己竞争优势的领域,如ABB在工程集成和冲压自动化领域,安川在非汽车产业焊接领域,发那科在本体和机加工、物流,KUKA在汽车焊装等领域。

机器人行业第二梯队主要由国际二线品牌占据,包括意大利柯马、日本OTC、NACHI、三菱、EPSON、川崎、法国史陶比尔、美国ADEPT等,以及德国杜尔、CLOOS等重要的系统集成商。

这些企业整体实力虽不如机器人四大家族,但在一些细分领域超过机器人四大家族。

如史陶比尔的本体速度精度最高,在激光和高端装配领域应用广泛;杜尔在全球机器人涂装领域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三菱、EPSON的小型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链。

机器人行业第三梯队以国内大中型机器人企业为代表,包括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埃夫特、埃斯顿、新时达等国内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跟第一梯队差距较大,部分接近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主要由之前从事数控、集成等相关领域的公司进入机器人产业后形成,有技术背景和应用渠道,资金实力强,是国产机器人发展水平的代表。

国内其他中小型机器人企业或新进企业属于机器人行业第四梯队,特点是数量多且增长快,很多是2014年后受国家政策刺激进入,普遍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但这些机器人企业大多缺乏技术积累,以组装为主,产品偏低端,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其优势在于能应对中小客户个性化需求或在某些行业领域有应用渠道。

国内厂商业务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方面,对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等附加值高的领域渗透率较低,其中减速器、伺服机等核心零部件缺失,国内厂商对国际厂商的依赖度非常高,采购溢价严重。

三、市场规模

1、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近几年,我国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底,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和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分别为1,480,778台和189,358台,2005年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4%和32.26%。

据国际机器人学联合会(IFR)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仍相对较低,截至2014年底,在中国每1万名工人仅拥有约36个机器人,世界平均水平是每万名工人拥有约66个机器人,而韩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8倍之多,达到每万名工人约300台机器人。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社会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工厂用工成本逐年高涨,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未来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估计,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约24.80万台,是目前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应用方向;其中我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销量达到约8.20万台,销售额达到128.20亿元。

根据赛迪顾问预计,到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43万台,年均增长率保持将在12%左右;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6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9.50%左右。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能够用于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多个生产环节,因此,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塑料、食品、金属加工等行业。

汽车和电子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两个行业,我国2015年上述两个产业占到47.5%的市场份额。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以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从传统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建筑、农业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2、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服务机器人经济性提高,恶劣作业环境需要更多服务机器人代替人类,我国服务机器人爆发式增长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

同时,支撑服务机器人爆发式增长的技术日趋成熟,其中包括环境感知等各类传感器使得服务机器人已经获得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的感知能力;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服务机器人可以轻松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在作决策时方案优选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工智能水平不断提高;生物材料的发展使得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互动性越来越好。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约59.7亿美元,其中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2014年全球销量约为470万台,销售额22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2014年全球销量约为2.42万台,销售额37.7亿美元。

在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随着社会进步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过去五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至2014年全球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7.8%。

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销量最大、销量市场占比约为71.7%。

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务机器人、娱乐用教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等,家务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销量大致占99.9%的市场份额,残障辅助机器人市场份额很小,但潜力大,因为当前许多国家正在运作此类项目和计划以推广残障辅助机器人的技术和使用率。

个人服务机器人将是继个人计算机之后的一个新兴产业,将是第三个以超规模速度走向家庭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过去五年行业增长速度较慢,2010-2014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约为3%;2014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额为37.70亿美元,同比增长5.60%,销量为24,207台,同比增长11.50%;近几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量虽然增长很快,但由于专业服务机器人价格的降低,销售额增长相对缓慢。

根据国际机器人学联合会(IFR)报告中的预测,2015年至2018年期间,专业服务型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2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会上升至196亿美元,接近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目前主要分为四类,即国防应用机器人、场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物流系统机器人。

2014年,全球国防应用机器人销售额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9.17%,销量11,100台,同比增长15.97%;场地机器人销售额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销量5,700台,同比减少3.39%;医用机器人销售额为13.17亿美元,同比减少9.17%,销量为1,224台,同比减少6.15%;物流机器人销售额2.61亿美元,同比减少42%,销量2,664台,同比增长38.95%。

在专业服务机器人中,国防应用机器人是需求最大的专业服务机器人,而医用和物流用途机器人是增长潜力最大的两类专业服务机器人。

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100%。

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

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

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第三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

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

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

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

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

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针对经济下行、中美经贸摩擦、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按原核算方法计算增长xx%),总量达xx万亿元,人均达xx万元、居各省区第一。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税占比达xx%。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其中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xx%、xx%、xx%。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xx%。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xx万亿元和xx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

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的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从整体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国家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是区域拥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更坚定了战胜困难挑战的勇气和底气。

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在危与机转换中把握战略机遇,既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又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强富美高”新城市建设推向前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左右,外贸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xx%以内、xx%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xx%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xx%左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确定上述目标,既考虑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又体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要求,努力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面临的机遇

从全球来看,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日渐成熟,当前产业化曙光将更多显现;新国际经贸规则密集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国际合作重要内容,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全国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

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存在的挑战

一是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仍待释放。

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在一段时间内压缩总需求。

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终端补贴,市场内生需求仍待培育。

二是研究开发风险较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和终端产品成熟度较低,核心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导致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均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基本依赖进口。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机制没有形成。

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技术实力仍然有限,研究开发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三是要素约束趋于多重化。

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在土地空间、劳动力、管理水平、生产技术、环境等关键资源方面的约束不断加大。

四是配套改革难度加大。

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法制建设、社会治理等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协同推进任务艰巨。

总体来看,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三、创新驱动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