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疾病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238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藏医疾病分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藏医疾病分类.docx

《藏医疾病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医疾病分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藏医疾病分类.docx

藏医疾病分类

 

藏医疾病分类

藏医学虽没有明细的分科,但临床上也将疾病分为二十大类进行诊治

 

一、隆病:

 

过食味苦、性轻而粗粝的食物,空腹劳动或过度劳累、心情压抑,长期缺乏营养等都易诱发龙病。

龙病脉象空如皮囊,小便清如水,搅动后稀而不粘,乏力、耳鸣、头晕目眩、口干舌燥、游走性疼痛。

“龙”侵入肌肤时,皮肤粗糙,周身疼痛,有时出现痘疮。

侵入脂肪后,身体肿胀,出现脂肪疣。

侵入脉道时,脉象虚而粗,肿胀隆起。

侵入血液时,嗜睡,血色暗淡。

侵入筋络时,肢体僵硬,腿酸脚跛。

侵入骨时,剧痛,消瘦乏力。

侵入关节时,空虚肿胀,易转为伛偻病。

“龙”侵入髓时,失眠不安。

侵入精液时,身体干瘦,遗精。

侵入心脏时,胸部胀满,喘气不舒。

侵入肝脏时,身体一侧疼痛,易肌。

侵入脾脏时,身体肿胀,肠鸣,上半身

 

疼痛。

侵入肾脏时腰痛、耳聋。

侵入饮食,进食后胃部疼痛。

侵入未消化的部分,则打呃、呕吐、食欲不振。

侵入饮食已

 

消化部分,则肠鸣、腹痛、大便秘结、小便闭塞。

侵入胆时,腹痛,消化不良,眼睛呈黄色。

侵入肛门时,大便干燥。

侵入尿道时,腹胀,尿闭或尿频。

侵入子宫时,宫体变硬,宫血闭塞或崩漏。

侵入头部时,头部眩晕,神志不清。

侵入鼻腔时,鼻腔阻塞,流涕。

侵入眼睛时,眼有下坠感,畏风。

 

侵入耳部时,耳鸣,刺痛。

侵入牙齿时,齿龈酸麻,疼痛肿胀。

 

概括起来,分为头龙、心龙、肺龙、肝龙、肾龙、肠龙、

 

胃龙七种。

 

二、赤巴病:

 

由于饮食不当,偏咸偏酸,饮食不洁,消化不良,易怒,神附鬼扰等原因,影响胆腑及全身,可产生多种赤巴病。

 

巴病侵入皮肤,皮肤奇痒。

侵入肌肉,症状是生疮、生疖并发痒,搔破则出现黄水和鲜血。

侵入脉道,四肢关节发痒,皮肤和眼睛都呈黄色。

着于骨骼,所有关节疼痛,身体分片作痛,干瘦,关节肿大。

侵入肺脏,鼻涕和痰液皆呈黄色。

 

侵入肝脏,肌肉颜色发青,肝区疼痛。

侵入脾脏,舌苔斑剥,便血,左脚肿胀,关节疼痛。

赤巴病侵入肾脏时,腰背疼痛,足重而麻木,耳壳背面的皮肤呈黄色。

侵入胃时,症状是吐泻胆汁。

侵入肠时,泻下胆汁而上部无恙。

侵扰膀胱时,小

 

便闭塞或淋漓。

侵入子宫时,胆汁下泻或淤积。

窜入头部时,囱门与头顶疼痛。

侵入眼睛时,眼呈黄色,发热,多泪。

 

入耳部时,耳内发热、剧痛,漏出黄水。

潜入鼻腔时,鼻腔阻塞,鼻涕呈黄色。

侵入舌部时,舌色发黄,诸味皆苦。

三、培根病:

 

过量进食味苦或甜、质重性凉多油腻的饮食后,活动少、居住潮湿,或进食了不洁食物、形成食积,这些都可以是培

 

根病的形成原因。

培根病是一种寒性疾病。

诊脉沉而弱,口臭,舌苔和牙龈灰白,眼睑浮肿,鼻涕与口涎多,头晕,全身沉重;胃有淤积感觉,胃部胀满、呃逆,肿硬疼痛,消化力衰弱,食欲不振,上吐下泄,针刺放血时血色淡红而粘性

 

大如粥样;尿液发白,味臭及蒸气小;身体肿胀,颈生瘿瘤;健忘、嗜睡;关节肿大,屈伸困难,小腿发酸,皮肤角化,肢节难以舒展。

 

四、白脉病:

 

由于剧烈活动,瘟疫和热毒等侵入脉道,遭遇外伤,“龙”紊乱侵入脉道等原因而致病。

症状为口眼歪斜,头昏,记忆力减退,不能端坐,失眠,呕吐,身体麻木肿胀,大小

 

便失禁或尿闭,便秘,发热如火焚或发冷似寒石,身体弯曲

 

如弓或强直如角。

 

五、木布病:

 

培根、血液、赤巴、龙等四种疾病至发时的综合症,称为木布病。

木布病患部位有本系部位和旁系部位两种。

本系部位有胃、肝、大肠、小肠四处。

在胃发病时,症状犹如培根病。

在肝发病时,症状似血病,在小肠发病时,症状如赤巴病的症状。

在大肠发病时,症状和龙病相似。

木布患病在旁系者,有内外两种。

外部的,传入肌肉,扩散至皮肤时,似地祗作祟;传于脉道时,似毒症;散于关节时,似痛风。

木布病传入内部,则侵犯命脉、肝脏、血液。

木布向上侵入

 

头部则头痛,侵入肺则是肺病,淤积心脏则成心风病,侵入脾脏为脾病,侵入肾脏为肾病。

 

六、痞块病:

 

人体的风、胆、涎、血等失调,虫疾、黄水症可诱发痞块病。

症状为脉象弱而濡,尿液呈现出鱼目样点滴,何处患

 

痞块,该处就积有污垢。

饮食不消化,因寒而致呃逆、呕吐,呕吐物如腐肉、酥油和酸水。

大便干燥秘结,有时可出现腹

 

泻。

身体消瘦,体力衰弱,受寒则腹痛。

用力过多时,易使

 

疾病发作。

 

七、浮肿病:

 

由于饮食起居失调,未消化的饮食精微在肝脏未被转化

 

成精华,病血和黄水偏盛,被体内的风驱使遍布全身而发病。

症状为面部与眼睑、脚背肿胀颤动,活动时疼痛,气喘心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唇、牙齿皆无光泽,体力衰弱,

 

脉象沉细。

尿色黄,身体极度困乏。

肺肿病,多咳嗽,痰液多泡,带血色;肝肿病,腹胀、多虱,舌、唇呈灰白色,尿

 

黄,周身发痒;龙型浮肿病,则睡眠少,肿胀现象变化多端。

 

八、水肿病:

 

水肿病可由龙病、赤巴病、血液病、培根病、中毒等病因诱发。

症状是脉象急速,发热,身体及四肢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周身浮肿,肌肉皮肤之间充盈黄水,特别是脚背、胸、腹、尿道口等部位。

龙型水肿病,身体颤抖,肌

 

肉紧缩、肿胀,皮肤粗糙,白天水肿甚于夜间;赤巴型水肿病人,眼睛与皮肤皆呈黄色,温暖时病情加重;血水肿病,

 

脉管疼痛,眼泪赤色;培根型水肿病,身体发冷,白天肿甚;受伤形成的水肿病受伤处发热,色红;中毒水肿病,身体内部水肿,有中毒征状。

 

九、肺痨病:

 

肺痨病起病则伤风打喷嚏,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进食时大汗出,心悸,呕吐,脚背、脸部浮肿,指甲容易长,常作恶梦。

肺痨病中期主要病变部位在上半身,。

症状是伤风多痰,呼吸不畅,肩部与头部疼痛,声音嘶哑,胃口呆滞。

末期病患于下半身时,病及大肠、小肠、胃,上吐下泻,大便干燥。

 

十、热症:

可分为以下六种:

1.未成型的热症。

由于人体的龙和

 

培根失调而致病,症状为脉象细而数,尿色赤黄、浑稠而浊,舌苔苍白,红色风疹密密生出,体温不稳,黄昏时发热,呵

 

欠多,懒散,口苦,头痛,小腿肚与关节疼痛,恶寒喜暖,心烦多梦,不思饮食。

 

2.扩散热症。

由于人体赤巴过量所致,高热,脉象洪而有力、实而紧速,尿色赤黄、味浓、蒸气大,痰多,色赤黄如烟汁,气短,刺痛,口干,齿锈厚,身体沉重,食欲不振,剧渴,喜凉。

 

3.虚热症。

由人体的“龙”紊乱失调而致病。

发热,

 

脉象虚而数,尿色黄赤、多泡沫,呼吸短促、气壅塞,视物

 

模糊,舌苔红而干燥,痛无定处,烦渴,睡眠轻,有恐惧感,

 

汗毛直立,按压风窍感觉疼痛。

 

4.伏热症。

心伏热则指甲发白,夜间常失眠,白昼贪

 

恋荫凉处,前胸后背及面部不断生疮疹;胃伏热症,症状是

 

寒热两者皆有害,特别是过热时,刺痛剧烈,不宜进食新鲜

 

肉类,多食性温之品;肾伏热症,淋尿转为血尿病,行走或

 

饮酒之后双脚沉重难移步,肾脉延伸到哪里,哪里就疼痛。

 

5.陈旧热症。

由于热疾施治不及时而致病,脉细而紧,尿色赤而蒸气长盘旋,面生油腻,口粘,颚后干燥且硬,眼

 

有红丝且有斑点,常流泪,肌肉呈现青色,身体干瘦,动则心悸,上半身疼痛,四肢与上半身疼痛且发木。

 

6.浊热症。

本病是热邪与黄水病的二合病,尿色红如

 

茜草根汁,脉象细而疾数,深处游走,面目黄肿,动则气喘,体力衰弱,浑身汗津津,口干舌燥,嗜睡,多咳嗽,眼皮与

 

脚背皆颤动。

 

十一、瘟疫症:

 

劳损、忿怒、恐惧、愁苦等折磨或饮食失而变生疫疠,由此诱发了赤巴之热,降于汗腺,又诱发了“龙”与“赤巴”,或被气味击中,疫疠逐渐传染开来,就形成了瘟疫,有时疫、痘疹、肠痧、喉蛾毒、流感五种。

症状为长期寒栗,

 

身体沉重,懒惰,头痛,口渴,食欲不振,脉象细数而浮,尿色浑浊不清,体表高热等。

 

十二、不消化症:

 

病因是人体的涎分失调紊乱,或进食了生硬、油腻、未

 

熟的食物等致病。

症状是大便秘结或不时解便,肠鸣、腹鸣,懒惰,不思饮食,进食时头痛,呃逆。

初期脉象实而粗,久病身体乏力、脉象细,饮食不消化,尿略臭味。

 

十三、心脏病:

 

由于心情抑郁、烦乱,饮食失调,失眠,易怒等原因造成。

包括心悸、心绞痛、心热、心脏积水、心闷、心脏虫病、心怒症等七种疾病。

 

十四:

肝病:

 

进食酸辣食物、过度劳累均可致病。

症状为肝脏、肋间疼痛,身体和囟门沉重,食欲不振,饮食不消化,进食时疼痛,肌肉呈现黄色,腰部不适等。

十五、疝气:

 

饮食起居不当,吐塞龙紊乱返逆时进入外肾而引起肿胀。

症状为阴囊突然肿大疼痛,或小肠坠入阴囊,刺痛,肠鸣等。

 

十六、黄水病:

 

由于食入无营养的饮食,血液中的废物积聚于胆,胆汁的精华变为黄水,扩散至肌肉、骨骼与脏腑内外,多见于皮

 

下和关节腔内。

症状为皮肤发痒,出现斑块;或浑身肿胀,

 

肌肉呈青色、粗糙,出现疱疹。

触及谷芒、麦糠皮等异物时,便引起发痒。

 

十七、虫病:

 

饮食起居不当而引起。

分内外两种。

外部寄生虫病有虱病与虮病,内部则包括寄生在胃、牙、眼、肠道、肛门、生

 

殖器、血液等处的寄生虫。

虫病的共同症状为肤白,味觉甘,腹胀,阵痛,情绪急燥,寒冷。

 

十八、小儿疾病:

 

小儿疾病包括聋、哑、瞎、免唇等先天性疾病及后天性的缓、急、寒、热等各种疾病。

总症状为经常哭闹,手按痛处时更为厉害,眼睛不睁,面色呈黑色,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声音低微,指甲尖削下陷等。

十九、妇科疾病:

 

多由饮食不洁、起居失常等所引起。

由于妇女具有男子所没有的乳房、子宫、月经等器官和生理功能,也就有了一系列的妇科杂病。

包括五种子宫疾病,十六种血脉病,九种痞块病,两种虫病。

 

二十、产科疾病:

 

产科常见疾病:

妇女从怀孕到临产,一般常患难的疾病有八种,即妊娠反应、难产、胎位不正、胎盘不下、子宫脱垂、产后失血、产后瘀血阵痛、产后毒攻、创伤,致使机体

 

的任何部分造成的各种伤害。

症状为肿胀、疼痛、肠鸣、小

 

便禁闭等。

 

藏医学怎样对疾病分类

 

疾病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四种:

 

一、从形态分:

 

以隆、赤巴、培根来区分。

隆病42种,赤巴病26种,培根病33种。

共计101种病。

 

二、从疾病性质分:

 

分为本系、旁系两类。

本系疾病分为增型和损型,又各

 

分别有增、极增、特增和损、极损、特损之异,共18旁系病分合症、并症、并发症三型,其中合症、并症各分成均增型、偏增型和均损型、损型。

本系旁系的疾病共计

 

种病。

 

74

 

种。

旁系中的并发症有27种。

上述病症合为101种。

 

三、按疾病发生部位分:

 

大致分为身、心两部位的疾症。

心病指疯狂、癔病等。

 

身体病包括内脏、头部五官、咽喉部等部位病,身体下部包

 

括二阴病,还有皮肤病,脉络、骨骼等部位病。

以及身体内外的赤巴病,水肿、膨胀、疾病、热病、中毒等。

总数共计

 

101种。

 

四、以疾病种类分:

 

分为身体内部病、疮伤、热症、杂症等,合计也是101

 

种。

 

以上四种分类方法共计疾病404种,与佛教“四大”学

 

说思想相关,反映了佛学文化的丰富内含。

但现代藏医学已

 

不仅局限于这四种分类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