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256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docx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

《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最终版]》

2、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提问,提高应变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2、养成保护环境、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3、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

1、提高收集整理的动手能力。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展示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获取其他同学的建议,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课件,展示道具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实践活动。

我们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利用网络在课余指导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进行资料查询。

同学们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文字、数据、图片应有尽有,但稍显不足的是这些资料大都很杂乱,没有经过分类整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

引导学生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出整理资料的方法,再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本组研究内容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更简洁更有条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有目的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而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重要性。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了本组的汇报内容,老师针对他们的研究内容给他们出出主意、提提建议,并且明确要求:

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

活动过程: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我实践、我体验、我快乐”。

好,我们先来回顾下前面的内容。

(播放课件)

经过前面一个周期的实践活动,我相信大家对“白色污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请各组成员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在展示课上,同学们异彩纷呈。

一、“网络组”小组成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展示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白色塑料制品是怎样做成的。

二、“调查一组”“调查二组”的小组成员对餐厅酒家用餐、菜市场超市购物的不同年龄人群派发调查问卷,宣传环保知识。

三、“观察组”的小组成员到小区、小河、路边观察,发现“白色污染”非常严重,小河的水变黑发臭,飘满死鱼虾;小区里的垃圾桶,卫生死角处到处都是食品袋快餐盒;路边更是垃圾满天飞,一个个塑料袋随风而起,在空中无声的嘲笑着我们这些破坏环境的人。

小组成

从同学们展示的成果来看,大家都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评价一下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捷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班级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评价人__________

活动反思: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在教室里培养的,而是在亲身实践中培养的;学生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看教师是否给了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

亲身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对该课程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重实践、开放性的大课堂,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它注重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实践中获得了亲身感受和最直接的经验;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白色污染的调查

一、课题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废弃物一部分被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一部分随生活垃圾进入城市废弃物处理系统,这种被形象地比喻为“白色污染”已被受社会的责难。

白色污染是指有塑料袋引起的污染。

由于塑料袋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

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污染的侵蚀。

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同学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地球一片净土。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

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

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要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塑料,如生物自毁、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

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是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

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的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3、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危害:

白色污染破坏市容环境。

这是造成城市“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破坏景观、影响市容。

危害人体健康。

堆放的发泡塑料餐具有可能成为苍蝇、蚊子孳生、繁殖的场所,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

其主要是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和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危急动物安全:

有的餐具盒被动物误食,可能致病或死亡。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4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

你知道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100%的同学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中化学课本有讲解)。

问题二。

请问你是否经常使用塑料袋吃饭。

有89%的同学经常使用塑料袋吃饭,这一现象与学校的饮食习惯和餐厅提供的服务有关。

问题三。

塑料袋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调查者中,81%的同学认为是,只有12%的同学认为选择了一般或不是。

这是因为学生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带餐具吃饭而且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在餐厅用塑料袋把食物带回宿舍吃。

问题四。

请问你每天一般用多少塑料袋。

调查者中,有75%都用

4、5个,15%用6个以上,这个问题说明同学们大多数人就没有环保的意识,并不会可以的少用

塑料制品。

问题五。

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只有15.6%的人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即便中有15.6%的人乱扔,也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

而且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进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

我们发现。

校园内垃圾箱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

问题六。

请同学们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仍飞舞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学校应加强餐厅餐具方面的管理。

(5)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食堂门口)。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无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将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

我们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

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在每栋宿舍内建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

由于纸类

塑料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2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宿舍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

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3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好的班级进行鼓励。

回收的收入也可以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意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调查小组:

郭晴川.郭恒源.刘盛楠.范晓益

网络查找《白色污染》相关知识

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

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

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

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

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

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

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

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

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另外,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

但是,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

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

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

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

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

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

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

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1、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

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

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

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我们应拒绝使用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

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

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而在我国,回收废塑料的工作已经起步。

我们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把废弃物分类,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

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

环保意识。

第三篇: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白色污染》综合实践教学案例——《白色污染》

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经济开发区李三台子小学

姓名:

张雷

邮编:

114011

电话:

0412——5664403

一、活动背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

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而在车站,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袋、饮料盒等令人触目惊心。

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

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

二、活动目标

知识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4、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三、活动对象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研究阶段;

3.汇报评价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四、活动过程

(一)动员准备阶段

1、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道:

“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2、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

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和周

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

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说明: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

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

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

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二)自主研究阶段

1、组织交流研究。

(说明。

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

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

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

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

2、小组组织学习。

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说明。

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

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三)汇报评价阶段

1、师。

在这次“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说明: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

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

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

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

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

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

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

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

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

(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

3、师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五、评价和反思

1、这一节实践课,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研究学习、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

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

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交流研究学习”。

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2、在课题研究中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开展调查,以及调查材料和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小论文的撰写等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在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他们有一种冲动和渴望:

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感跟他人分享。

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课题汇报课:

各课题小组的活动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而且在相互交流中,还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四篇: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报告--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

通过对白色污染的调查,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

调查地点: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调查成员:

黎泽荣周泉刘俊阳陈妃芳冯志明肖嘉润谢金青刘如杰肖金祥调查时间:

xx年5月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

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

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

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我们通过分发50份的调查问卷,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

问题一。

你认为白色污染最准确的是。

调查中,有23%的人认为是指一次性塑料废物,有15%的人认为是指对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是其唯一的负面效应,有58%的人认为是无论哪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的难降解废弃物,有4%的人认为是造成对市容环境的污染,既视觉污染。

由此可见,只有58%的人能准备地知道白色污染是指什么,而还有42%的人概念矇眬,因此,校园里,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教育与认识。

问题二。

你认为在我国白色污染严重吗。

在调查者中,有82%的人表示很严重,14%的人表示一般严重,4%的人表示不存在白色污染问题。

超过80%的人都认为白色污染很严重,可见,现在白色污染猖狂,已达到很严重的地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树立很强的环保意识,来保护我们仅有的家园。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

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

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

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

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

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荣成,虽然每天都有好几百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

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

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