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527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docx

中医妇科学试题四

中医妇科学试题

第十章产后病

一、名词解释:

1、产后发热2、恶露不绝3、产后“三病”4、产后“三审”5、产后病6、产后血晕7、产后痛风8、产后“三急”9、儿枕痛

二、填空

1、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2、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特点,本着的原则。

3、治疗产后病选方用药,必须,行气勿过,消导必兼,寒证不宜,热证不宜。

4、导致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虚者,乃因;实者,则为。

5、产后血晕虚证者见,实证者见。

6、对作预防性治疗,是预防产后痉症(破伤风)发生的重要措施。

7、产后痉证,多因;或所致。

8、产后腹痛主要是因以致而痛。

9、恶露是指若为恶露不绝。

10、治疗产后大便难,应针对产后特点,以为主,不宜。

11、产后发热常由所致,治以。

12、产后发热辨证要点:

若为感染邪毒,若属发热危重证,血瘀发热,为外感发热,为血虚发热。

13、产后排尿异常是指。

主要是因导致。

14、产后排尿异常的辨证要点:

如属气虚;如多属肾虚;膀胱损伤者多有。

治疗以为主。

15、气虚产后自汗证见方选;阴虚产后盗汗证见方选。

16、产后身痛的特点是局部无常见证型有。

17、乳汁缺乏,多因;或因。

前者多致证,后者多见。

18、病态的乳汁自出证有虚实。

虚者见治宜;实者见证,治宜。

三、判断并改错

1、产妇在产褥期中所发生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

2、《金匮》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

3、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亡血伤津的特点,大补气血。

()

4、产后血晕,均由产后大出血所致,应立即输血抢救。

()

5、产后痉证就是产后“破伤风”,属危急重症。

()

6、接生不慎局部创伤,伤口不洁,邪毒乘虚而入,从而发生产后“破伤风”。

()

7、产后腹痛多发生于新产后,痛在下腹部,多为阵发性,不伴有寒热等症.()

8、肠宁汤是治疗产后腹痛的代表方。

()

9、产后恶露不绝者治宜活血化瘀,方选生化汤.()

lO、产后大便难一般饮食如常,且无腹痛及呕吐等症。

()

11、产后一、二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易浮,常有轻微发热而无其他证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

()

12、“产后发热”多发生于新产后,不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症。

()

13、“产后发热”证属感染邪毒者,若治不及时可致热入营血,热陷心包或虚脱等危候。

()

14、“产后发热”外感证治宜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

15、产后排尿异常在于膀胱气化失职,治宜行水通利。

()

16、因膀胱损伤致产后排尿异常者,治以补气固脬,方选黄芪当归散。

()

17、“产后身痛”的特点是:

产后肢体痛,麻木、重著,局部红、肿灼热。

()

18、缺乳者是因产后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化乳所致。

()

19、产后乳汁不经婴儿吮吸而不断自然流出者,称|乳泣。

()

20、丹栀逍遥散也用于肝经郁热所致的乳汁自出。

()

四、单选题

1、“产后三急”是指:

()

A.息胞、下血、昏迷B.心悸、气短、抽搐C.发热、腹痛、乳帐

D.呕吐、泄泻、盗汗E.尿闭、便难、冷汗

答案D

2、“产后三冲”是指:

()

A.冲肾、冲心、冲胃B.冲肺、肿肝、冲肾C.冲心、冲肺、冲胃

D.冲肝、冲脾、冲心E.冲胃、冲肺、冲脾

答案C

3、产后病的特点是:

()

A.气虚血亏B.亡血伤津C.瘀血内阻D.多虚多瘀E.寒热并见

答案D

4、下列产后病证除外,均与气虚有关。

()

A.产后痉证B.胞衣不下C.产后排尿异常D.恶露不绝E.产后自汗

答案A

5、下列哪种产后病多与血虚无关()

A.产后痉证B.产后腹痛C.产后大便难D.产后发热E.产后恶露不绝

答案E

6、下列何种产后病,其病机不属血虚()

A.产后腹痛B.产后小便异常C.产后发热

D.产后恶露不绝E.产后关节痛

答案B

7、下列哪种产后病与血瘀无关()

A.产后腹痛B.产后痉证C.产后发热D.产后恶露不绝E.产后恶露不下

答案B

8、产后病的冶疗原则是:

()

A.大补气血B.活血化瘀C.勿拘于产后,也勿忘于产后

D.滋补肝肾E.健脾和胃

答案C

9、下列哪种病症不宜用补气养血法()

A.产后身痛B.乳汁自出C.缺乳D.难产E.妊娠小便淋痛

答案E

10、下列妇科病症,哪一种不宜选用活血化瘀疗法()

A.胎死不下B.妊娠腹痛C.宫外孕D.产后腹痛E.产后恶露不下

答案B

1l、因分娩失血过多.突然昏晕,面色苍白,目闭口开.舌淡无苔,脉浮大而虚,最佳救急方是:

()

A.参附汤B.黑锡丹C.独参汤D.安宫牛黄丸E.清营汤

答案C

12下述除外,均属产后痉证的证候特点()

A.手足抽搐B.项背强直C.牙关紧闭D.角弓反张E.目睛直视

答案E

13、一新产妇,突发手足抽搐,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

面色苍白,产后失血甚多,舌淡红无苔,脉虚细。

治宜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

()

A.三甲复脉汤加味B.羚角钩藤汤加味C.天麻钩藤饮加味

D.华佗愈风散加味E.镇肝熄风汤加味

答案A

14、某女,新产之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搐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苔薄白,脉浮而弦,其发病原因当是:

()

A.气血两虚B.亡血C.伤津D.感染邪毒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15、新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治宜:

()

A.滋阴养血,柔肝熄风B.熄风清火C.豁痰清火

D.育阴潜阳,平肝清火E.解毒镇痉,理血祛风

答案E

16、产后小腹隐隐作痛而软.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脉虚细。

方用:

()

A.生化汤B.加参生化汤C.当归生姜羊肉汤D.肠宁汤E.枳实芍药散

答案D

17、产后小腹剧痛,拒按,按之有块,恶露不下,或下亦量少,色紫黯,舌质黯,脉沉涩。

应首选:

()

A.失笑散B.生化汤C.生化汤合失笑散

D.生化汤加木香、元胡E.生化汤加乌药、艾叶

18、产后排尿异常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

A.膀胱气化失职。

B.肺气不足,不能通调水道。

C.肾气虚弱,下元不固。

D.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

E.三焦气化不足。

答案A

提示: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19、补中益气汤加桔梗、通草、茯苓,适用于:

()

A.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B.产后小便频数不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C.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面色晦黯,腰膝酸软。

D.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腰膝酸软。

E.外伤产后排尿淋漓不断,或夹有血丝。

答案A

20、肾气丸适用于:

()

A.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B.产后小便频数不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C.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面包晦黯,腰膝酸软

D.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腰膝酸软

E.外伤产后排尿淋漓不断。

或夹有血丝。

答案C

21、肾气丸加桑螵蛸、覆盆子、补骨脂,适用于:

()

A.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B.产后小便频数不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

C.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面包晦黯,腰膝酸软

D.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腰膝酸软

E.外伤产后排尿淋漓不断,或夹有血丝

答案D

提示:

桑螵蛸、覆盆子有温肾固涩之功。

24、证见:

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但腹无胀痛,饮食如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应首选:

()

A.四物汤加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生首乌

B.八珍汤加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生首乌

C.圣愈汤加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生首乌

D.归脾汤加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生首乌

E.人参养营汤加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生首乌

答案A

25、下列哪项不属于产后发热()

A.轻微发热B.寒热时作C.日晡潮热D.高热不退E.发热重恶寒轻

答案A

26、产后发热的治疗,主要应为:

()

A.清热解毒退热B.活血化瘀,清热解毒C.养血清热,祛风行血

D.补气血,祛邪毒E.调气血,和营卫

答案E

27、产后感染邪毒发热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高热恶寒B.腹痛绵绵C.恶露量多或少

D.色紫黑如败酱E.恶露有臭味

答案B

28、感染邪毒产后发热,证见发热恶寒,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如败酱,有臭味,烦躁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

()

A.清热解毒,凉血化瘀B.清热解毒,泻下逐瘀C.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D.清热解毒,清心开窍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9、感染邪毒产后发热,证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

()

A.清热解毒,凉血化瘀B.清热解毒,泻下逐瘀C.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D.清营解毒,清心开窍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30、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痛拒按。

方选:

()

A.大黄牡丹皮汤B.生化汤C.血府逐瘀汤D.小柴胡汤

E.五味消毒饮

答案B

31、产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嗽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治宜养血疏风,方用四物汤加味,常加:

()

A.银花、连翘等B.薄荷、芦根等C.荆芥、防风等

D.麦冬、竹叶等E.柴胡、黄芩等

答案C

32、一产妇,分娩后两天,证见发热恶寒.体温39℃.口干咽痛,恶露量较多,色红,无臭味,苔薄白,脉浮数。

方选()

A.荆防四物汤B.五味消毒饮C.银翘散D.桑菊饮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3、血虚产后发热证见:

()

A.发热恶寒,小腹疼痛,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如败酱

B.寒热时作用,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

C.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

D.产后失血较多,微热自汗.头晕心悸,腹痛绵绵,恶露量少或无,色淡质稀

E.午后热甚,两颧发赤.口渴喜冷饮,恶露量少,色红质稠。

答案D

34、血虚产后发热的治疗,下列何方不宜选用()

A.四物汤合四君子汤B.四物汤加党参、黄芪C.四物汤合失笑散

D.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E.四物汤加人参、山药、茯苓

答案C

35、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病机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脾虚气陷,冲任不固,不能摄血B.阴虚内热,下扰冲任,迫血妄行

C.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不归经D.瘀血内阻,冲任失畅,血不归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36、在痛经,崩漏,产后腹痛和恶露不绝等病中,若阴道下血,色黯有块,块下痛减者,多属:

()

A.血寒B.血瘀C.气滞D.气滞血瘀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37、产后恶露不绝,量多色紫,质稠臭秽,面红口燥,舌红脉虚细数,方用:

()

A.生化汤B.保阴煎C.丹栀逍遥散D.清营汤E.五味消毒饮

答案B

38、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畅,色紫黯,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脉涩。

应首选:

()

A.失笑散B.生化汤C.桃红四物汤D.血府逐瘀汤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39、下列病证,除……以外,余则皆可选用生化汤()

A.产后恶露不绝B.产后恶露不下C.产后发热

D.产后腹痛E.产后痉证

答案E

40、产后妇女缺乳,除身体虚弱,化源不足所致之外,尚有因:

()

A.痰湿阻滞B.瘀血内阻C.脾气下陷D心血亏虚E.肝郁气滞

答案E

41、气血虚弱缺乳的主要证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B.乳房柔软,有胀痛感

C.面色少华,神疲食少D.形体消瘦,心悸少寐

E.舌淡少苔,脉象虚细

答案B

42、通乳丹适用于下列哪种病症()

A.乳汁自出,量少,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

B.乳汁自出,量多,质稠,乳房胀痛

C.乳汁量少,甚或全无,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

D.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而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3、一产妇,产后十日,乳汁稀少,乳房柔软无胀感,舌淡苔薄,脉虚细。

下列哪首方剂不宜选用:

()

A.通乳丹B.八珍汤加通络下乳之品C.圣愈汤加通络下乳之品

D.十全大补丸加通络下乳之品E.下乳涌泉散

答案E

44、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胸胁胀闷,性情抑郁,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苔薄黄,脉弦细而数,方用:

()

A.逍遥散B.丹栀逍遥散C.柴胡疏肝散D.下乳涌泉散E.通乳丹

答案D

45、丹栀逍遥散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乳汁自出,量少,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

B.乳汁自出,量多,质稠,乳房胀痛

C.乳汁量少,甚或全无,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

D.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而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46、产妇乳汁自出,乳房胀痛,情志抑郁,烦躁易怒,甚或心悸少寐,便秘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宜用:

()

A.疏肝解郁清热B.清泻肝火C.补气养血D.散结通络E.补益肝胃

答案A

47、引起产后腹痛和产后身痛的共同病因病机是:

()

A.血虚B.血寒C.外感D.血瘀E.气虚

答案A

48、下列何方用于血虚产后身痛欠妥()

A.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鸡血藤B.八珍汤加秦艽、鸡血藤

C.圣愈汤加秦艽、鸡血藤D.人参滋血汤加秦艽、鸡血藤

E.独活寄生汤加鸡血藤

答案E

49、下列证候哪一项不属于外感产后身痛()

A.遍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B.痛无定处,历节游走

C.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宛如针刺D.肢体肿胀,麻木重着,活动不便

E.腰酸空痛,足跟痛

答案E

50、产后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苔薄白,舌淡,脉细缓,首选方:

()

A.黄芪建中汤B.黄芪桂枝五物汤C.温经汤

D.黄芪当归散E.独活寄生汤

答案E

五、多项选择题:

1、产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可导致以下哪些疾病()

A.产后血晕B.产后腹痛C.产后痉症D.产后发热E.产后排尿异常

2、诊断产后病,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需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A.小腹痛与不痛B.大便通与不通C.乳汁行与不行

D.饮食多少E.产时、产后出血多少

3、关于产后排尿异常的治则,哪些是错误的()

A.利水通利B.补气温阳C.健脾利水D.清热化湿E.攻逐峻利

4、新产妇人,古人有“三病”之说是指:

()

A.发痉B.郁冒C.盗汗D.自汗E.大便难

5、产后发热的诊断要点是:

()

A.发热见于产褥期B.此病只发生于初产妇C.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

D.以新产妇为多见E.多因褥汗引起

6、肝郁气滞缺乳的主要证候是:

()

A.乳房胀满而痛B.乳汁清稀C.食欲减退D.或有微热E.神疲食少

7、产后恶露不绝发病因素有:

()

A.肾虚B.血热C.气虚D.血虚E.血瘀

8、因气虚导致的产后病有:

()

A.产后腹痛B.恶露不绝C.产后身痛D.产后自汗E.产后排尿异常

9、产后病的发病机理是:

()

A.冲任损伤、失血过多B.瘀血内阻、败血妄行C.外感六淫

D.肝肾亏损E.饮食、房劳所伤

10、产后痉证感染邪毒型的主证有()

A.牙关紧闭、四肢抽搐B.口角抽动、面呈苦笑C.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D.项背强直,角弓反张E.多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体征。

11、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的病因病机是:

()

A.肺气虚、不能制约水道B.肾气虚、不能制约膀胱

C.气机不畅,升清降浊失常D.接生不慎、损伤膀胱、失于制约

E.脾失健运、水湿下注

12、产后身痛的治法有:

()

A.养血益气、温经通络B.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C.养血祛风、散寒除湿D.补肾强腰,壮筋骨E.理气化瘀止痛

13、生化汤的药物组成是:

()

A.炮姜、炙甘草B.当归C.桃仁、红花D.益母草E.桃仁、川芎

14、产后发热的辩证要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感染邪毒、发热恶寒,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味臭。

B.血瘀:

寒热时作,恶露量氛腹痛拒按。

C.外感:

发热恶寒、头痛、肢体痉痛、咳嗽流涕

D.血虚:

微热自汗、恶露量多、色鲜红

E.热入心包:

高热神昏、甚至昏迷,四肢逆冷

15、因血虚导致的产后病有:

()

A.产后腹痛B.产后痉证C.产后发热D.产后恶露不绝E.产后大便难

六、问答题:

1、产后病的病机特点何在?

2、如何诊断产后病?

3、治疗产后病要注意什么?

4、什么是产后发热?

其治则是什么?

为什么“不可妄投发散”“不可过于滋腻”?

5、产后血虚、血瘀常导致哪些疾病?

病机、治则、方药有何异同?

6、产后缺乳与产后乳汁自出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何不同?

7、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诊断及处理?

8、试述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9、试述产后身痛的发病特点、如何治疗产后身痛?

10、为什么说“调气血、和营卫”是治疗产后发热的原则?

第十一章妇科杂病

一、名词解释:

1、癥瘕2、脏躁3、阴挺4、不孕症5、断绪

二、填空:

l、凡属妇科杂病。

2、妇科癥瘕是指。

癥者瘕者。

3、癥瘕的形成,多与有关,常见的以等因素结聚而成。

4、如癥瘕发展,按之者,多属善证,预后较好;如癥瘕多为恶证,预后不良。

5、癥瘕的辩证,重在辩。

治疗本病需遵循“”的原则,不可以免损元气。

6、阴挺又称因多发生在产后故又有之称。

7、子宫脱垂的主要病机是。

治以。

8、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是。

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

9、脏躁属内伤虚证,故虽有火而不宜,有痰而不宜,当以之法为主。

10、不孕与的关系密切并与功能失调或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

11、古人提出“五不女”是指五种,大多属于女子,药物所不能取效。

12、诊断不孕症时.应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如等,并应进行以助诊断。

13、治疗阴痒、除内服药外,还要配合,并应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14、阴痒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功能失常,临床常见证型有。

15、阴疮的诊断要点是。

16、阴疮的辩证。

首先辨别寒热。

为热为实;多者虚寒.其次辨善恶多属热毒蕴郁而气血衰败之恶候。

17、阴吹主要是其原因有三:

18、阴吹的辩证.若大便秘结,腹部作胀者,为证;大便通畅,肢疲乏力者,为证;大便通畅脘痞痰多者,为证。

19、基础体温测定.可以间接反映功能。

正常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呈曲线,临床常用于等原因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20、本教材所列妇科杂病,包括等病。

三、判断并改错:

1、凡不属经、带、胎、产、疾病范畴的病均属妇科杂病()

2、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

()

3、妇科癥瘕与内外科癥瘕的区别,除包块发生的部位,症状不同外,可通过妇科有关检查以鉴别。

()

4、癥者、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大抵属气病。

()

5、治疗癥瘕宜用猛攻.峻伐之法,速去包块。

以免耗损正气。

()

6、实行计划生育、新法接生、可大大降低阴挺的发病率()

7、为预防子宫脱垂,妇女在产后应服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提。

()

8、产后持续性地用一种体位劳动,或长期咳嗽,也能致成阴挺。

()

9、妇科脏躁实际上就是百合病,治以甘麦大枣汤。

()

10、妇女结婚二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可诊为不孕证()

11、种子之道“男子贵平心定气以养其血,女子贵清心寡欲以养其精”()

12、阴痒是局部病变,应重视局部治疗,勿需内服药物治疗。

()

13、热毒、寒凝与气血搏结,皆能致成阴疮。

()

14、中医所论阴吹实际就是阴道直肠瘘。

()

15、治疗阴疮,重在调理脾胃。

()

四、单选题

1、癥瘕辩证,重在辨其()

A.部位B.大小C.在气在血D.病程新久E.体质强弱

2、治疗癥瘕积块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破瘀务求其尽B.破瘀中病即止C.哀其大半而止

D.瘀去过半则补E.破瘀宜猛宜峻

3、气滞癥瘕的主要证候,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腹内触之有积块B.积块不坚C.推之可移,或上或下,时聚时散。

D.痛无定处E.以上都不是

4、下列证候哪一项不属于血瘀癥瘕()

A.小腹触之有积块B.积块坚硬C.固定不移D.推揉不散E.痛无定处

5、下列哪首方剂为治疗血瘀癥瘕的主方()

A.抵当汤B.大黄蛰虫丸C.桂枝茯苓丸D.桃红四物汤E.香棱丸

6、血瘀癥瘕的主选方为《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其中桂枝的作用在于:

()

A.温阳行水B.温经散寒C.温经行气通阳D.调和营卫E.通络行血

7、妇女阴中有物下坠,突出阴道口外,下列哪项诊断是错误的:

()

A.阴挺下脱B.阴菌C.阴匿D.产肠不收E.子肠不收

8、下列哪一项为阴挺下脱的发病机理()

A.分娩用力过度B.便秘努责,或久咳不止C.产育过多

D.气虚下陷,系胞无力E.房事所伤

9、气虚阴挺下脱应选:

()

A.补中益气汤加枳壳、金樱子、乌梅B.补中益气汤加通草、茯苓

C.补中益气汤加乌贼骨、龙骨、牡蛎D.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金樱子

E.补中益气汤加阿胶、艾叶炭、川断

10、妇女阴中有物脱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其,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治宜补肾益气升提,方用:

()

A.补中益气汤B.肾气丸C.大补元煎D.黄芪当归散E.升阳益胃汤

1l、下列哪项不属脏燥的临床表现()

A.精神忧郁B.烦躁不宁C.妄言骂詈D.哭笑无常E.频作呵欠

12、脏燥治疗原则是:

()

A.舒肝解郁B.安神养心C.甘润滋补,养心益脾

D.温补肾阳E.清热降火,养心安神

13、一般说来,治疗脏燥的首选方剂是:

()

A.百合地黄汤B.百合知母汤C.酸枣仁汤D.甘麦大枣汤

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4、婚后夫妇同居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为原发性不孕,古名:

()

A.断绪B.断产C.五不女D.全不产E.断乳

15、下列除以并.余则皆为不孕症的发病机理()

A.先天肾气不充,宫寒下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