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614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塔器吊装计算书.docx

塔器吊装计算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塔器吊装计算书

附录5

计算说明书

一、受力分析及绳扣选择

设备主吊简图如下:

图1图2

图1是塔器下端各分段主吊简图,图2是塔器上段主吊简图。

件1为管式吊耳,件2和件4为吊装绳扣,件3为平衡梁,件5为板式吊耳,件6为吊装绳扣。

图1所示模型以苯塔Ⅰ段为例进行校核,图2所示模型以白土塔为例进行校核,件3平衡梁单独进行校核,其它各段不逐一校核。

1.苯塔Ⅰ段校核(直立状态受力最大)

设备重量G=吨,件1选用φ273×10无缝钢管(20#),长度为L=200mm=20cm(见下图),件2选用φ39mm×18m钢丝绳扣,件4选用φ39mm×20m钢丝绳扣,α为吊装绳扣与水平方向夹角。

1)主吊耳强度校核

Gj=K*G=×56=,K=为动载系数;

Q=1/2Gj=1/2×==31700Kg;

弯矩为M=Q*L/2=31700*20/2=×105kg.cm

φ273×10无缝钢管的抗弯模量为:

W=πD3[1-(d/D)4]/32=×[1-()4]/32=523.84cm3

弯曲应力

σ=M/W=×105/=kg/cm2<[σ]=1700Kg/cm2;

其中,[σ]=1700Kg/cm2为20#无缝钢管许用弯曲应力。

剪应力

τ=Pcosα/A(此处α=0)

=31700/

=384Kg/cm2<[τ]=1000Kg/cm2

组合应力

[τ2+(σM2+σN2)]1/2

=[3842+]1/2

=716Kg/cm2<[σ]=1000Kg/cm2;

故件1强度满足要求。

2)吊装绳扣强度校核

件2选用钢丝绳扣φ39mm×18m一对,每根四股使用(每根工作绳数按3根绳计算)。

每根绳扣受力为:

P1=Q=1/2Gj=1/2×==31700Kg;

单根φ39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S=52d2=52×392=79092Kg

钢丝绳扣使用安全系数为:

n=3S/P=3×79092/31700=≥[n]=6

[n]=6为吊装钢丝绳扣许用安全系数。

故件2强度满足要求。

图3

件4选用钢丝绳扣φ39mm×20m一对,每根四股使用(每根工作绳数按3根绳计算)。

cosα=5,α=°,几何关系如图3所示;

每根绳扣受力为:

P2=Q/sinα==31700/°=35706Kg;

单根φ42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S=52d2=52×392=79092Kg

钢丝绳扣使用安全系数为:

n=3S/P=3×96148/35706=≥[n]=6

其中[n]=6为吊装钢丝绳扣许用安全系数。

故件4强度满足要求。

3.白土塔校核(直立状态受力最大)

主吊耳见下图:

吊耳选用δ=30mm=3cm16MnR钢板,各部分尺寸为φ=120mm=12cm,R=120mm=12cm,h=120mm=12cm,L=300mm=30cm。

Gj=×81=吨

Q=1/2Gj=1/2×=44550Kg

设P为主吊绳扣受力,P1为P垂直向上的分解力、P2为P的水平分解力,θ为P与P2之间夹角。

由几何关系可知:

cosθ=L1/2H

其中L1=1m,为两吊耳间距;H=4.75m,为主吊绳扣净长度。

故θ=cos-11/2×=°

自平衡力系知:

P2=P1·ctgθ,P=P1/sinθ,P1=Q=44550Kg

P2=44550×°=4713.9Kg,P=44550/°=44799Kg

吊耳板强度校核

(1)孔壁承压应力验算

σ=P2/(2rδ)≤[σc]

=44550/(2×6×3)

=1238≤×2300=3220Kg/cm2

满足要求。

(2)孔径截面拉应力:

r/R=60/150=,查表K=

σ=K×P1/A=P1/(2R-φ)×δ=×44550/(2×15-12)×3=1856Kg/cm2<[σ]=2300Kg/cm2

弯曲应力:

σ=M/W=P2×h/(δ2L/6+2δ2L22/6)=×15/(32×30/6+2××152/6)=cm2<[σ]=2300Kg/cm2

[σ]=2300Kg/cm2为材质为16MnR的钢板许用应力。

故主吊耳满足要求。

4、溜尾吊耳及绳扣强度校核(白土塔抬头时溜尾吊耳受力最大)。

溜尾吊耳详图

溜尾吊耳选用δ=24mm=钢板,各部分尺寸为φ=100mm=10cm,R=120mm=12cm,h=120mm=12cm,L=240mm=24cm(详见附图15)。

Gj=×81=吨

Q=1/2(Gj/2)=1/2×(89100/2)=22275Kg(此处应详细计算溜尾力)

设P为溜尾绳扣受力,P1为P垂直向上的分解力、P2为P的水平分解力,θ为P与P2之间夹角。

由几何关系可知:

cosθ=L2/2H

其中L2=0.35m,为两吊耳间距;H=2m,为溜尾绳扣长度。

故θ=2×2=85°

自平衡力系知:

P2=P1·ctgθ,P=P1/sinθ,P1=Q=22275Kg

P2=22275×ctg85°=1949Kg,P=22275/sin85°=22361Kg

吊耳板强度校核

(1)孔壁承压应力验算

σ=P2/(2rδ)≤[σc]

=44550/(2×5×

=1856≤×2300=3220Kg/cm2

满足要求。

(2)孔径截面拉应力验算

r/R=50/120=,查表K=

σ=K×P1/A=P1/(2R-φ)×δ=×22275/(2×12-10)×2=1790Kg/cm2<[σ]=2300Kg/cm2

弯曲应力:

σ=M/W=P2×h/(δ2L/6+2δ2L22/6)=1949×12/(×24/6+2××122/6)=cm2<[σ]=2300Kg/cm2

[σ]=2300Kg/cm2为材质为16MnR的钢板许用应力。

故溜尾吊耳满足要求。

溜尾绳扣选用钢丝绳扣φ32mm×6m一对,每根四股使用(每根工作绳数按3根绳计算)。

每根绳扣受力为:

P=22361Kg

而φ32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S=52d2=52×322=53248Kg

钢丝绳扣使用安全系数为:

n=3S/P=3×53248/22361=≥[n]=6

其中[n]=6为大中型吊装钢丝绳扣许用安全系数。

故溜尾绳扣强度满足要求。

5、平衡梁整体强度校核(吊装苯塔Ⅰ段时受力最大)

平衡梁图其力学模型简化如下图所示

P1=P3=P*°=31700kg

P2=P*°=P1/°=16431.8kg

如忽略平衡梁自身重力,所受弯矩为

M=P2*A=*=×105kg.cm,A=100+273/2=23.65cm

φ273×10无缝钢管的抗弯模量为:

W=πD3[1-(d/D)4]/32=×[1-()4]/32=523.84cm3

弯曲应力

σw=M/W=×105/=kg/cm2;

压应力

σy=4P1/π(D2–d2)=4×31700/×(–)=384Kg/cm2;

组合应力σ合=(τ2+σ2)1/2=(+3842)1/2=cm2

<[σ]=1000Kg/cm2

其中,[σ]=1000Kg/cm2为20#无缝钢管许用应力。

吊耳板强度校核

(1)孔壁承压应力校核

σ=P1/(2rδ)≤[σc]

=31700/(2××

=978≤×1550=2170Kg/cm2

满足要求。

(2)孔径截面拉应力校核

r/R=45/120=,查表K=

σ=K×P1/A=P1/(2R-φ)×δ=×31700/(2×12-9)×=1350Kg/cm2<[σ]=1550Kg/cm2

(3)根部截面强度校核

弯曲应力

σ=M/W=P2×h/(L2δ/6)=×10/(242×6)=475Kg/cm2<[σ]=1550Kg/cm2

剪切应力

τ=P2/(δL)

=(×24)

=190<[τ]=950Kg/cm2

式中[τ]为Q235的钢板许用剪切应力

组合应力σ=K2√σw2+3τ2≤[σ]

=×(4752+3×1902)

=578<[σ]=1550Kg/cm2

[σ]=1550Kg/cm2为材质为Q235的钢板许用应力。

故平衡梁强度满足要求。

二、卡杆计算

以白土塔为例,采用按比例作图法,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设备离臂杆最小间距为,此处臂杆宽度为2312,故净距为-2312/2=,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杆头距绳扣的距离为,滑车组之间最小距离约为4米,净距为=15136,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