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3424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川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川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川教版

〖内容标准〗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知识回顾〗

二月革命:

年,3月,俄国人民推翻

俄国向何处去

十月革命:

年,11月,列宁领导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了,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诞生。

(背诵历史意义)。

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由于的联合反扑,被迫实行,

捍卫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年,开始实行,到年,苏联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说明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坚持原则。

 

成就: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世界。

苏联成为一流的工业强国。

苏联的崛起

形成:

1936年,苏联颁布,标志着制度在苏联建立,

也标志着的建立。

斯大林模式

特点:

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匮乏,盛行;

经济上,排斥,用来干预经济。

评价:

利:

使苏联跻身于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

弊:

从长远看,阻碍了苏联的建设和的持续发展,妨

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备考建议〗

本考点考查多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注意二月革命的成就、十月革命意义;注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对比。

〖点击中考〗

例解1(xx年长沙市中考题)1917年,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

A.十月革命B.十一月革命C.二月革命D.雾月革命

【考点】二月革命的意义。

该考点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排除法可先将B、D两项排除,再用对比方法,可知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是二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革命是十月革命。

【解答】C

【评注】对于此类问题,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干扰项,然后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确定正确答案。

例解2(xx年南宁市中考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考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及领导者。

该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通过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史实的再认再现,既可做出正确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此时早已逝世,且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缔造者;而斯大林是列宁之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领导人。

【解答】C

【评注】对于此类隐含两个或几个问题的题目,关键是要逐层做出正确判断。

如本题首先要判断出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然后再判断出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领导人是列宁。

例解2(xx年河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该考点多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首先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其次,对四个选项逐个分析,分析它们的意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D

【评注】对于此类题,可用两种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其次,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

例解3(xx年湖南益阳市中考题)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工业革命D.俄国二月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对选项中的几个历史事件的意义进行回顾,既可做出正确选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

【解答】B

【评注】对于此类题,可用两种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其次,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

例解4(xx年泰州市考题)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考点】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极影响。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解体关键是要知道斯大林模式的的消极影响,以此作为突破口。

通过比较分析,A、B、C三项就是斯大林模式留给我们的启示,而D项恰好就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是错误的做法。

【解答】D

【评注】对于此类逆向选择题,一方面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去解决;另一方面可从选项中找出说法正确的,剩下错误的就是正确答案。

〖考题预测〗

一、基本题

选择(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首次成功实践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十月革命B、文艺复兴C、拉美独立运动D、启蒙运动

3.下图是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的巡洋舰,看到她的英姿时,你想到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D.巴黎公社运动

4.下列叙述,属于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A.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5.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段话中所指的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斯大林模式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赫鲁晓夫上台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8.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B、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

C、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10、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1.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上段材料表明苏联确定的工业化的方针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1928年开始实施C.集中发展农业     D.发展交通

12.同学,想想看,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什么时候?

()

A.农业集体化完成后B.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1936年新宪法颁布后

13、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

1933年,为对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宣布: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主要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同时,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银行;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国家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

(4分)

 

(3)学史明智。

请你想一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迪。

(2分)

 

14、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5、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联系上面图片,请回答:

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什么突出的成就?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主要有哪些?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3、

(1)(12分)

a、苏俄(或苏联)(3分);实施新经济政策(3分)。

b、美国(3分);实行罗斯福新政(3分)。

(2)(4分)

a、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b、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e、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f、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说明:

举出其中1点给3分,举出两点以上给4分。

(3)(2分)

a、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b、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政通人和,经济发展。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说明:

答对其中两点或答案意思符合上述理念即可给2分(每点1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同等给分)。

14、

(1)列宁回到彼的格勒亲自领导十月革命;(2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2分)攻打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2分)

(2)十月革命;(2分)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4分)

15、

(1)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分)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2分)

(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2分)

(3)政治上:

党政不分,权利过分集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2分)经济上: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2分)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中考考点】

课题

内容

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反犹暴行

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D.美苏两极格局

2.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

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华沙条约》

3.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伤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

”“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

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A.维护和平B.加强合作

C.挑起战争D.战后分赃

4.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5.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运动中出现的标语口号内容,与之有因果联系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毛泽东曾指出: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此次会议上所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哪一国家独霸中国的局面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7.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成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B.《北大西洋公约》《四国条约》

C.《华沙条约》《五国条约》D.《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8.右图是“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出现1929~1933年的失业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新经济政策

D.《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9.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29~1933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B.物价上涨比较快

C.涉及范围特别广D.破坏程度特别高

1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结合xx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最值得各国领导人借鉴的做法是

A.罗斯福新政B.林肯颁布《宅地法》

C.马歇尔倡导欧洲复兴计划D.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

11.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过程中,美国政府给遵守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志,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机会B.实现经济复兴

C.加强政府权力D.恢复银行信用

1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这个改变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是

A.实行法西斯主义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D.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

1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

14.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日军刺杀南京青年《格尔尼卡》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A.法西斯的暴行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C.欧洲战场的残酷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15.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元凶”的历史人物中,不应该有

A.希特勒  B.东条英机C.墨索里尼  D.丘吉尔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

“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惟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同盟国集团中的德国是战争的惟一祸首吗?

写出你的观点。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予以说明。

 

(2)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提示:

题中所涉及的措施不可以作为作答的内容)

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

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从这里开始,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材料二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它的倒闭成为当时金融危机全面升级的标志。

奥巴马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借鉴了以往成功的经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你能说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哪些特点吗?

 

(2)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增加就业机会的措施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分析奥巴马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4)面对经济危机,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试举出两点。

 

18.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

“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

“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选择题

1—5:

AADAA6—10:

DAABA11—15:

BDCAD

二、非选择题

16.

(1)观点:

不是惟一的祸首。

说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结成军事同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扩军备战;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两大集团都是战争的罪人,战败的德国不是惟一的祸首。

(2)伏笔:

和约惩治、宰割了德国;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规定了大量战争赔款;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法西斯德国煽动复仇主义情绪;1939年德国挑起战争。

17.

(1)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言之有理即可)

(4)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等。

(至少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8.

(1)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2)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

(3)使美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