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3463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docx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

试论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

【摘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饮食文化贯穿了人类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1],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饮食习俗就是饮食文化的表征。

五邑地区作为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其独树一帜的饮食习俗深受侨乡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邑地区饮食习俗的种类、五邑地区饮食习俗的发展等角度对广东五邑地区饮食习俗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饮食习俗五邑地区侨乡

OnthedietcustominWuyiareaofGuangdongProvince

Abstract:

Asthesayinggoes,foodisthemostimportantthingforthepeople,andfoodoccupiesaveryimportantpositioninpeople'slife.Foodculturerunsthroughthematerialandspirituallevelsofhumanbeingsandisanindispensablepartofsocialculture.Foodcustomsaretherepresentationoffoodculture.Wuyiregion,asoneofthefamousbridgevillagesinGuangdongprovince,isdeeplyinfluencedbythecultureofthehometownofoverseasChinese.Thisarticlewillmakeanin-depthstudyofthesubjectfromtheperspectivesofthetypesoffoodcustomsinWuyiregionandthedevelopmentoffoodcustomsinWuyiregion.

Keywords:

dietarycustoms;hometownofoverseasChineseinWuyiregion

绪论

老夫子曾云:

食,色,人之性也。

[2]对食物的渴望是人类作为动物的本能,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生存需求。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食物除了单纯的果腹作用外还开始不断演变,渐渐融入人类的文明,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那就是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们对食物的选择、烹饪上,更体现在人类对于饮食本身的认知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民俗的保护,针对各地方民俗进行研究和保护已经是大势所趋。

而饮食民俗作为民俗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民俗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涉及的广东省五邑地区是我国有名的侨乡,早在元末明初便形成墟集。

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

[3]当时作为易口的江门,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结合自身的饮食特点,形成了特殊的饮食习俗。

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以研究广东东部地区的饮食习俗为多。

对广东中南部地区的饮食习俗并没有过多的探讨。

因此,在研究广东中南部的饮食习俗这一方面,本文选取五邑地区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1.五邑地区饮食习俗的种类

1.1日常饮食习俗

日常饮食习俗主要包括主食、副食、调料、酒水这四个方面。

1.1.1主食及其加工

五邑地区是指广东省江门市所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区县市。

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由于南濒南海,海岸线长达283.36公里,所以受海洋性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无霜期在360天以上,终年无雪,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全区均在22℃左右,适宜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五邑地区一般种植双季稻,多以稻米为主食。

但是也种植芋头、红薯、土豆和玉米等作物。

五邑地区大多数人家都以稻米为主食,而最平常的做法就是粥和米饭。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将米磨成粉末状制作成米浆,做出极具特色的美味。

恩平的濑粉就是以粘米为主要原料,磨粉兑水调制成稠度适中的粉浆,再将其放入濑粉木槽中挤压,粉条入沸水,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濑粉。

面条也是五邑人的主食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外海面。

外海面又叫“竹升面”,是江门经典的面食。

其制作工艺从清朝开始已在外海盛行,并一直流传至今。

外海面要用新鲜鸡蛋和上等的面粉作为原料,用长2米的粗竹杠对面板上的面团反复地弹压,直到面团不起粘性为止。

外海面多以汤面形式煮出,常伴以云吞,是江门人最为热爱的主食之一。

其次,红薯、芋头、玉米等也是人们作为主食的备用选项。

红薯的煮法比较多,清蒸、水煮等等。

在解放前,物资贫乏,很多家庭都吃不起米饭,普通家庭多是以红薯、芋头作为充饥的主食。

上学的孩子没有早餐吃,就在田里挖出两条红薯,用火烤熟便是一顿。

红薯的叶子和藤蔓也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既可以水煮来吃又可以养猪喂牛。

1.1.2副食

五邑地区大部分人都是以猪作为主要的肉食,其次就是鸡和鹅。

由于现在现代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少人家会选择在城市养猪,而农村也因为劳动力问题渐渐减少了猪的养殖。

鸡、鸭、鹅因为养殖方便,成为农村大部分人家更好的选择。

五邑人不常吃鸭,反而更中意鹅。

鹅虽然细毛多难处理,但是体型较大、肉质更为鲜甜,更受五邑人们的喜爱。

五邑地区的某些地方更是有“无鹅不成年”的说法。

江门市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台山市、新会市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五邑地区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因而五邑地区的人民食用海鲜的比例比较高。

每逢开渔时期,鱼、虾、蟹是人们常见的食材。

特别是台山市,以上川岛和下川岛两个岛屿称著,海鲜是他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每逢办婚嫁、大寿等喜事的筵席时,虾是一定要有的菜品。

而每到新春佳节,新鲜的鱿鱼、生蚝都是家家年夜菜里常见的“客人”。

因为新鲜海鲜不易存放,所以许多海鲜被加工成容易存放的干货或者是加工成酱。

台山住海边的人就会用小虾加工成的咸虾酱。

此外,人们将生蚝加工成蚝豉,鱿鱼制成鱿鱼干,小虾晒干成虾米等,这些都便于存放。

蔬菜和瓜果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副食。

人们依照四季天气来种植日常所需的果蔬。

蔬菜有生菜、白菜、油麦菜、茼蒿等等,水果则有荔枝、草莓、橙子之类的。

其中蓬江杜阮凉瓜以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享誉广东省;恩平龙眼则以味甜肉多核小而闻名五邑。

五邑地区有一句俗语:

“乜季种乜菜,反季菜难开。

”这句话说明了五邑人深谙种植要顺应天时,按照不同的季节去安排不同果蔬的种植,才能有所收获。

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许多农村的家庭都会选择将多种的蔬菜运到城里去卖。

五邑地区在食材的选择上与广府饮食毫无差异,都追求一个“鲜”字,当天出土的新鲜蔬菜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

这些果蔬就是五邑人民的日常副食的常用食品。

1.1.3调料

五邑人多以植物油为主要的油脂。

五邑人偏好清淡而又醇厚的口感,菜籽油的口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过于单薄,而动物油又过于浓重,所以对他们而言花生油是食用油的最佳选择。

虽然现在购物已然非常方便,但是对于五邑人来说,超市里的调和花生油总归没有自己做的好。

一般人家会买上十几斤花生,送到油坊去榨一年所需要的油。

在日常调料上,盐是必备的调料。

以前经济还不发达的时候,五邑地区很多农村里的人都是食用粗盐。

粗盐不含碘,多吃了会得粗脖子病,所以农村里老一辈的人很多都得了这种病。

但是现在经济比以前提升不少,交通也越发方便了,人们都会去超市购买袋装盐。

平时做菜,还会常用到酱油、蚝油、糖、料酒,一些家庭也会用到味精或者鸡精粉去提鲜。

在重大的家庭聚会的饭桌上或者是在筵席上,调料的品种远比日常品种来得多。

豆腐乳、芝麻油和胡椒、八角、桂皮等大料的组合都是厨师必不可少的助手。

五邑人口味偏重,但是又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在用料上都是根据食材进行调配。

1.1.4酒水

不同于广东偏北地区的人,五邑人一般没有饮酒的习惯。

一般只有在招呼客人,大摆宴席或者是节日里才会饮酒。

五邑人喝酒也比较养生,喜欢饮用药酒和果酒。

老一辈的人在平时基本不会碰啤酒,只有年轻一辈更喜欢啤酒的口感。

一般人都会遵从小酌怡情,多喝伤身的道理。

在筵席上常备有红酒和药酒,主人和客人之间会相互敬酒,但是五邑人在宴席上饮酒也极为克制,很少出现酩酊大醉的情况。

除了酒之外,茶叶在五邑地区也很受欢迎。

受广府文化的影响,五邑人也爱饮茶。

五邑人喜欢约上三五知己或者亲朋戚友到茶楼喝茶,一壶茶、一桌子糕点,便能聊上一个上午。

五邑人喝茶多喜欢普洱、铁观音和花茶,新会产的桔普是大多五邑人的喝茶的首选。

桔普茶顾名思义是用完整的桔子皮将茶叶包在其中,让桔皮的清香渗入到茶叶中。

茶叶除了自饮,还有别的功能。

既可以作为馈赠的礼品,又可以作为菜的调料。

至于其他饮料,常见的就是市面上可乐、雪碧等气泡水。

平常家里都以饮水为主要解渴方式,饮料多在逢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喝。

当然,如今生活便利,饮料也成为了嘴馋时的饮品。

1.2节日饮食习俗

“传统节日呈现的形态,构成了其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及综合性民俗文化事项的基本特征。

”[4]五邑地区多为汉族人,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与汉族地区的都大同小异,主要过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

[5]

1.2.1春节

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五邑人喜欢将春节称为“过新年”,在这天,无论离家多远人们都会赶回家吃团圆饭。

五邑人会在腊月二十八买好各种年货,还会买几根甘蔗和一些桔子。

在除夕日的早上人们宰鸡杀鹅,加上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将他们煮熟。

鸡一般是简单的水煮,鹅和五花肉则会用浓油重酱进行烹饪。

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再添上一对对肚(两条咸鱼的肚子靠在一起)蒸熟的咸鱼,供过各位祖先和各家神灵后就开始家宴。

白切鸡,焖鹅,生菜、发菜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菜肴,现在生活水平逐渐上涨,生蚝、鱿鱼这一类的海鲜也逐渐被搬到年夜饭的餐桌上。

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五邑人会按照风俗禁荤腥,不动刀也不杀生,只食素菜。

并且在这一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是对别人的一种冒犯。

大年初二,这一天五邑人又称之为“开年”,用水煮鸡祭拜过各方神灵,才能到别人家拜年。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备上一些糕点用来招待来访的亲友,其中瓜子、糖、花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前一年家中有喜事或者丧事的近亲来访,还要带上活的鸡作为礼品,主人家会在当天将鸡杀了,用来做上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客人。

大年初七是“人日”,又称“散年”。

这一天代表着春节就要结束了,人们会收拾心情,带着新年收到的祝福准备投入到新一年的劳动当中。

1.2.2清明节

清明节可以说的“散年”后较为重大的一个节日。

在清明节,五邑地区各个市都会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又称为“拜山”。

但是各个地方祭祖的时间会不一样,台山市、开平市和恩平市的人一般都会在清明节前祭祖,而江门和新会一般会在清明节当天祭祖。

祭祖一般都会以家族为单位,要备鸡、鹅,有些地方也会用烧猪来祭祖。

这种习俗以台山市和恩平市为多,在祭祖时会一大家族买一只上百斤重的猪拿去专门的饭店烧,作为祭祖的重头戏。

五邑地区的其他地方也会有在清明节用猪来祭拜先祖的习俗,但多以家庭为单位,视经济情况来选择是买烧猪肉祭祀还是买烧乳猪。

除此之外,还要煮上很多个鸭蛋,做上一锅糯米饭,买好烧饼,这才算是集齐了祭祖要的食品。

在祭祖期间,午饭时五邑地区的人习惯聚集在最近的那个族人的家中吃饭。

而在祭祖结束后,用于祭祖的食物会让大家在祖先坟头分食,烧猪也会在这个时候被分好给各家,取“太公分猪肉”之意。

1.2.3端午节

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五邑人早已养成的习惯,五邑的粽子有甜咸之分,并且各地的粽子会有所不同。

恩平市和台山市的咸粽子多以三棱锥形为主,而江门地区的咸粽子多以条状为主。

粽子内包有糯米、无壳绿豆、咸鸭蛋、五花肉,有些人家也会按照自家的口味加入虾米和栗子。

还有一种粽子是甜粽,又称为“碱水粽”。

人们在备料的时候提前一晚用稀释的碱水将糯米泡起来,泡好的糯米会微微发黄,带有碱水的味道。

五邑地区传统的碱水粽是没有馅料的,吃的时候蘸着黄糖煮化成的糖浆,甜甜糯糯,很是受小朋友的欢迎。

现在改良的碱水粽一般会在棕子里加上甜红豆沙作为馅料,红豆沙细软绵甜、入口即化,口感很是让人欲罢不能。

1.2.4中秋节

五邑地区过中秋节时的饮食习惯跟其他地区差不多,都会吃月饼。

有些老人还会在中秋这天煮上一盆菱角,作为中秋节赏月时的零食。

1.2.5冬至

冬至对五邑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又叫“过冬”。

冬至在五邑人的心里是对自己这一年辛勤工作的奖励,也是对新一年的一种迎接方式。

在冬至这一天,五邑人会做咸汤圆吃。

五邑地区的咸汤圆没有内陷,汤圆的味道主要来源于一起煮的材料。

用糯米粉和面,将大面团分成小份揉成圆形,伴以白萝卜、娃娃菜、腊鸭、虾米、姜丝和新鲜鱼肉打成的肉丸一起煮。

有些地区,如开平、台山,在煮咸汤圆的时候也会加上香菇或者平菇等菌类,用新鲜鲫鱼熬汤底来代替鱼肉丸。

汤汁咸鲜,汤圆软糯,在冬至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

1.3祭祀饮食习俗

各个地方都有相应的祭祀食俗,五邑地区也不例外。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祭,祭祀也。

以手持肉。

”,“祀,祭无已也”。

[6]在《孝经·士章疏》中有提到“祀者,似也。

似将见先人也。

”[7]在古人的心中,祭祀就是用肉奉于神明前,祈求得到神明或者先祖的保佑,而食物则是祭祀时不可或缺的贡品。

在现代人的思想中,祭祀食俗起源于人们对死亡后的世界的想象。

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虽然他们碰不到人世间的东西,但是可以通过祭祀的方式跟他们分享人间的佳肴。

祭祀在人们的心里不仅是祈求神明保佑的方式,更多的是孝顺先人的体现。

恩平人在成家时会向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一张写上先人们的名字的锦帛,选好良辰吉日迎回家里的神台上挂着,每到重大节日就在自己家中进行祭拜。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就是这种观念的写实。

对于五邑人来说,祭祀在各个地方所占的重要性不一样。

江门市作为五邑地区中最为发达的地区,对于祭祀不是非常重视。

但是在除江门外的台山市、恩平市、开平市和新会市对于祭祀还是非常重视的。

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的村子里一般都会有公共的祖宗祠堂,逢年过节时都会到祠堂进行祭拜,不同的节日会备有不同的食品。

祭品又分为动物祭品和非动物祭品。

春节,恩平人会备上一鸡一鹅,一条五花肉,两条对肚蒸的咸鱼,五碗饭,五杯米酒和各种糕点到祠堂进行祭拜。

在祭拜土地神和天神时,祭品就要有所更改,只留一鸡一鹅,一条五花肉,三碗饭,三杯米酒和各种糕点拜天神;一鸡一鹅,一条五花肉,一碗饭,一杯米酒和糕点拜土地爷。

新会人则不一样,在祭拜祖先时一定要有鸡和烧鹅作为祭品。

祭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是有讲究的,不能多不能少,更不能错摆。

在大年初一,祭品就变成了由粉丝、金针菜、木耳和腐竹一起煮成的斋菜。

清明节,供上烧饼、鸭蛋和烧猪;端午供上粽子和糕点,人们在不同的节日用相应的食物作为祭品,求得一年平安顺遂。

除了在特殊的节日会有祭祀之外,婚丧娶嫁、新房落成等都要在家里拜祭。

各家各户的祭拜时间没有规定,几家人同时在祠堂祭拜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以前有规定,祭品一定要由男性呈上,并且女性不得进祠堂祭拜。

虽然现在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女性也可以随意出入祠堂,但是默认呈上祭品一定要是男性。

在五邑地区的一些农村里,还是会有女人在家准备好祭祀的食物,男人抬祭品去祭祀的习惯。

在祭祀结束后,祭品会由长辈平均分到出了祭祀费用的族人,由大家一起分食。

五邑人认为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族人的团结,又可以得到神灵或者祖先的保佑。

2特殊饮食习俗

五邑地区在饮食上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但是地区内不同的城市也会有自己的饮食个性和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劳动模式,还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

2.1婚宴

五邑地区的婚嫁饮食习俗多是大同小异,但是其中细微的不同体现了每个市的饮食特色。

在恩平市,新人结婚的当天,中午都不会吃饭。

男方和女方家人在早上都要熬好汤,准备好濑粉和河粉供亲友食用。

汤的材料的丰富程度体现了对亲友的尊重,如果汤料比较少,不仅会让新人家没有面子,更会让亲友感觉到不被欢迎。

而在新会,婚宴上必须会有由烧猪、烧鹅和烧排骨组成的烧腊拼盘,寓意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其次,多宝鱼也是餐桌上必备的菜品,寓意多彩多福,金银满屋。

台山靠海,婚宴上发菜生蚝是必不可少的菜品。

发菜取谐音“发财”,生蚝则寓意着早生贵子。

无论是在五邑地区的哪个城市,婚宴的菜品一定要是双数,这意味着成双成对,是对新人美好的祝福。

2.2寿宴

在五邑地区,家里的老人将近六十岁时,家中的晚辈就会准备老人大寿的宴席。

大寿宴席切忌在老人生日当天,只能提前不能延后。

寿宴的菜品和数量也有一定的忌讳,一定不能是单数。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白喜事才会选择单数的菜品。

除此之外,五柳炸蛋和三丝炒面是必不可少的菜品。

五柳炸蛋是用甜酸酱做成的鸡蛋,外表为红色,酸甜可口。

人们认为鸡蛋内富含蛋白质,红色则是中国公认的喜庆的颜色,红色的鸡蛋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古人认为,脸长的人一定可以长寿。

脸即面,面条越长则寿命越长,这就是长寿面的来源和寓意。

五邑人会在寿宴上备三丝炒面来代替传统的汤面,其一是因为汤面不好分食,其二是因为三丝炒面更为贴合现代的口味。

每桌都有这道菜,寓意着晚辈祈求长辈健康长寿,也寓意着主人家对客人的祝愿。

2.3特色饮食

五邑地区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的小吃和菜式,这些小吃像是一张名片,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张扬和发扬光大。

五邑地区虽然不大,但是每个城市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特色名片。

2.3.1江门

传统小吃有很多,但是江门最为出名的是一种零食——牛耳壳。

牛耳壳以三江的最为出名,三江的牛耳壳坚持用传统手艺进行制作,用奶油和南乳进行调味,油炸后香脆可口。

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美食,更是江门人的童年记忆。

江门的礼乐地区还有一道又怕又爱的美食,那就是老鼠肉。

礼乐多禾田地,每当秋收时鼠多,因此当地农民有捕鼠、食鼠的习惯。

礼乐的田鼠是吃粮食长大的,个头大,肉味清甜。

因此家家户户喜食老鼠,老鼠成了世代相传的佳肴。

礼乐人认为老鼠有丰富的营养,能滋阴壮阳。

所以礼乐人对于吃田鼠颇有心得,而这道佳肴也因此闻名五邑地区以及整个广东地区。

2.3.2新会

新会的美食不得不提的是古井烧鹅,古井烧鹅是广东江门新会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

古井烧鹅是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对原材料和烧鹅用的木料要求较高。

古井烧鹅需要用陈一年以上的荔枝木进行烧制,荔枝木的特殊香味通过燃烧传递到鹅身上。

大火烧制,让鹅的油脂和水分自然流失,少烟高温,干燥耐烧,让食材有独特的香味。

古井烧鹅不需要过多的酱料进行点缀,一般蘸以烧制完成后鹅肚里的汁水或者酸梅酱食用。

古井烧鹅皮脆汁美,吃的是鹅肉本身的甘甜,这道菜深受海内外食客的喜爱。

除了古井烧鹅之外,新会的另一样特色也闻名全国,那就是陈皮。

新会陈皮是用当地产的大红柑的果皮晒干制成,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并且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品。

正宗的新会陈皮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开皮、翻皮、干皮、包装、存放、陈化。

品质好的陈皮要在保护范围内自然陈放三年以上,用时间等待食物的形成。

2.3.3恩平

濑粉是广东人十分喜爱的著名小吃,开平、恩平等地的老百姓还特别把濑粉作为节日的传统小吃。

恩平的濑粉以长韧爽滑闻名五邑,从选材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要用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不断挤压。

这是一道费时也费力的美食,恩平人多喜欢熬上一锅老火汤来配濑粉。

濑粉也成为了恩平人红白喜事中,招待客人必备的美食。

恩平烧饼俗称“恩平烧”,一种只会在清明节前后有卖的特色美食,主要原料为糯米粉。

烧饼制成后,置于平底的圆铁盆中,上下以猛火煎烤,最终出炉的烧饼具有入口软滑的特点。

传统的烧饼是要用炭火烤制,现在科技进步了,大多数商家已经舍弃了传统的做法,而是用机器烤制。

烧饼有很多种口味,冰肉、叉烧、豆沙、莲蓉等等,老一辈的人更喜欢冰肉和叉烧这样的咸香口。

夹着烧猪肉吃的时候,烧猪皮的脆和烧饼上芝麻的香相互交织,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恩平还有食野菜的习惯,簕菜便是恩平人常食用的一种。

簕菜嫩梢外形完整,质地脆嫩,色泽鲜绿,大小均匀边缘有细锯齿或疏钝齿,无毛或脉上疏生刺毛。

入口味微甘,爽脆无渣。

恩平人食簕菜时极为挑剔,菜要是刚刚长出来的小三片新芽,不然就会老。

通常会用炒或者与猪下水一起煮着吃,簕菜上虽有微刺,但是口感甘甜,恩平人认为它有“下火”降血糖的作用。

除了直接煮着食用,恩平人还将簕菜晒干制成茶,簕菜茶微苦,但是对身体极有好处。

2.3.4开平

开平有一种以豆腐为原料的小吃,名为“豆腐角”。

制作时先将豆腐切成小方块,再在这些豆腐块中放上新鲜鱼腐,然后放至平底锅上热油煎炸,煎炸时应适时翻动,待至金黄色时即可。

开平“豆腐角”以赤坎镇的最为有名,虽然制作方法简单,但是异常鲜香。

开平另外一个有名的佳肴是水口镇的腐乳。

腐乳属于粤菜系,它是用豆腐作原料,经过发酵、加盐、加料等工序制成。

特点是酥化、咸度适中,香味诱人,是佐餐的极好小菜,同时,它也被人们当作调味料使用,使煮出的菜品更具咸香风味。

2.3.5台山

五邑人爱食狗肉,其中以台山人为甚。

台山人认为狗肉风味独特,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有健脾益气,和中壮阳之用。

所以台山很多的酒楼都会售卖狗肉,台山人更有在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台山人烹饪狗肉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五香狗肉、狗肉煲、蒸狗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台山人年轻一代吃狗肉的越来越少,更多人提倡爱护动物,反对吃狗肉。

虾糕也是台山的传统小吃,以用料讲究、制作方法精细而闻名。

选通体透明晶亮、肉质肥满、连壳可吃的小苗虾为主要原料,用咸水冲洗。

传统的做法会用石磨磨虾,再用瓦罐贮存虾胚,发酵焗香即可食用。

3影响五邑地区食俗发展的原因

在对五邑地区人们的观察和采访的基础上,从食材、烹饪方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大致研究出五邑人的饮食体系。

接下来将由地理、历史和人文三个角度对影响五邑地区食俗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

3.1地理原因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

全境位于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

台山市、新会市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

[8]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

无霜期在360天以上,终年无雪,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全区均在22℃左右。

因为气候炎热,加上是在广东省境内,所以五邑人在口味上和广府饮食很是相近。

五邑人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偏爱“鲜”、“甜”口味的菜肴,原汁原味就是最自然的味道。

五邑人还喜欢煲汤,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身体状态就煲不一样的汤,总的来说是冬补夏凉。

五邑濒临南海,所以海鲜在副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台山市,海鲜是筵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在祭祀的时候,五邑的一些地方甚至会用咸鱼作为祭祀的供品。

以上种种饮食习俗都可以看出五邑地区的人民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性。

从古至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五邑人欣然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并从心底里感谢大自然慷慨。

老一辈的五邑人时常叮嘱子孙后代,凡事留一线,不能过于贪图美味。

因为他们懂得,只有适度而为方能生生不息。

3.2历史原因

五邑地区是全国闻名的侨乡,其中台山还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

早在唐朝,五邑新会就有不少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定居。

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

外出打拼的游子归家之后,便将国外的一些烹饪方式和饮食习俗带回了五邑地区本地。

所以不难发现,五邑人惯用的烹调方式与西方相近,都是下较少的佐料,下佐料只是为了激发出食物本身的味道。

五邑地区的烹调方式不仅是五邑人取长补短的表现,更是五邑人心胸宽阔的体现。

对于外来文化,他们选择了包容和接纳,并不因文化的不同而心生排斥,这也是五邑人世代传承下来宝贵的精神品质。

3.3人文原因

仔细研究,五邑地区无论是语言发音还是饮食习惯都与客家人有些相似。

客家人在古代原本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西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