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3528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7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docx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编制单位:

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1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工程;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本项目由LNG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和输气管道工程三部分组成。

1)码头工程按近期接卸LNG量为300×104t/a,水域相应建设可靠泊26.6万立方LNG船舶的码头1座和工作船泊位一座,在华尾咀东南侧水域,预留另行建设1座26.6万立方LNG码头所需岸线。

陆域形成考虑接收站远期扩建需要,可在不停车状况下进行接收站远期工程扩建的可能,预留足够的远期扩建建设用地,本项目陆域形成工程设计占地总面积为65.1hm2。

2)接收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即:

接收LNG进罐300×104t/a,另外考虑LNG汽车装车量50×104t/a,远期工程建设将根据市场需求具体安排实施日期,远期工程达产后整个接收站设计能力为1000×104t/a。

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输量为135×108m3/a,管径为Φ1016,设计压力为10.0MPa,一期输气规模为40.5×108m3/a,管道长26.07km,沿线设首站和末站各一座。

建设地点:

码头和接收站工程位于温州市洞头县小门岛北部。

管线自LNG接收站敷设至小门岛东北侧,之后沿规划环岛路向西南方向敷设,桥下开挖穿过小门大桥,在在建大门大桥东约300m处进入海域,并按照小门岛的规划要求穿越规划小门岛围垦区,经过约8.22km的海域穿越,管线在乐清市黄华镇南宅水闸附近登陆,之后管道折向北沿规划路网敷设并与拟建甬台温管线并行,到达位于乐城镇东北方向滩涂区域的乐清末站,即为本工程的终点。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下图。

图2.3-1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1.2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LNG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和输气管道工程。

码头工程主要包括:

LNG码头水工构筑物和回旋水域与进港航道连接段的疏浚工程。

其中:

LNG码头计划在小门岛东侧的华尾咀西侧海域新建1个26.6万m3LNG船的LNG泊位(码头结构兼顾3~26.6万m3LNG船)、1个工作船泊位以及取水口、排水口等设施,对回旋水域和进港航道连接段约2km的浅段进行疏浚,相应疏浚方量为400万m3。

并在华尾咀东南侧水域预留另行建设1座26.6万立方LNG码头所需岸线。

陆域形成工程:

形成陆域总面积65.1hm2,其中采用滩地回填形成面积20.3hm2,开山形成可利用场地面积36hm2,护坡占地面积(投影面积)8.8hm2。

陆域形成工程中,计划新建围堤总长度1120m。

接收站工程主要包括:

对于初步形成的陆域工程进一步处理达到接收站工程所需的基础,接收站工程建设内容包括LNG卸船工艺设施、储存、气化/外输工艺设施、汽车运输系统、蒸发气(BOG)处理系统和冷能利用装置。

输气管道工程主要包括:

线路工程、站场工程及附属工程等;输气管道全长26.07公里,其中海底管道15.08公里,陆域管道10.99公里;沿线设置首站1座,乐清末站1座,阀室1座;管道设计输量为135亿立方米/年,管径为1016毫米,设计压力为10.0兆帕,一期输气规模为40.5亿立方米/年;管道首站与接收站合建,末站与甬台温管道乐清分输清管站毗邻建设。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针对一期工程内容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拟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见表1.2-1,主要指标见表1.2-2-4。

表1.21拟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陆域形成

陆域总占地面积约65.1万m2,其中滩地占地面积约为20.3万m2,开山形成可利用地块面积36万m2,8.8万m2为开山护坡面积。

码头

与接收站

码头

1个26.6×104m3LNG船的LNG泊位(码头结构兼顾3~26.6×104m3LNG船)、1个工作船泊位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接收站

LNG卸船、储存、气化/外输、蒸发气(BOG)处理、LNG汽车装车和冷能利用装置。

公用工程

1)供水:

市政提供淡水供水,自建海水泵区用于气化单元和高压消防系统;

2)供电:

市政供电,站内自建变电所;

3)供气:

燃料气来自本工程,净化压缩空气来自自建空气压缩系统;

4)采暖:

中央空调采暖

服务工程

站内办公楼、倒班公寓、餐厅

环保工程

接收站内设埋地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管网,清洗设备及维修产生的生产废水收集后进站内建设的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接收站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海水气化器排出的冷排水采用远离取水口经渠道排入大海。

输气管道

线

管线区段名称

长度(km)

设计压力(MPa)

管径(Φmm)

陆地管道

10.99

10.0

1016

海底管道

15.08

10.0

1016

合计

26.07

工艺站场

站场名称

建设内容

LNG首站

汇管、发球系统

乐清末站

汇管、旋风分离器、过滤分离器、计量阀组、调压阀组、收发球系统

附属工程

设自控截断阀室1座

管道的防腐和保温

通讯和自控系统等

环保

工程

末站设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末站设紧急放空火炬一套

表1.22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主要指标及工程量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码头年吞吐量

万吨

近期300远期600

设计通过能力634万吨/年

2

LNG泊位数

1

包括1座工作平台、2对靠船墩、3对系缆墩及引桥。

泊位长度415m,码头工作平台55m×35m,顶面高程为9.5m,引桥长103.6m、净宽16m

工作船泊位数

1

平面尺寸92×12m,系揽墩1座,引桥长76.5m、宽8m

消控楼平台

1

35×20m(平台顶标高11.47m,布置在引桥根部,主要作

为码头综合用房,以及码头区域的消防控制室。

3

泊位

长度

LNG码头

m

415

工作平台尺度

55×30

消控楼平台

35×20

工作船码头

110

4

后方陆域总面积

公顷

65.1

(1)滩地回填形成面积

公顷

20.3

(2)开山形成可利用场地面积(不含护坡)

公顷

36

(3)护坡占地面积

公顷

8.8

5

开山方量

万方

2710

已考虑1.3松散系数,扣除围堤及回填所需方量后,弃方2324万方

6

回填方量合计

万方

386

#1围堤所需石料

万方

79

#1围堤长365m,爆破堤

#2围堤所需石料

万方

50

#2围堤长755m,排水板堤

#1围堤后方回填区

万方

60

滩地面积3.9万m3

#2围堤后方回填区

万方

197

港区北侧,面积16.4万m3

7

取水口

1

8

排水口

1

含陆域海水泵房及水池一座

9

港作

船舶

拖轮

HP/艘

4500HP共4艘

考虑2艘购买,2艘租赁

巡逻船

1

租赁

10

码头人员

22

11

总投资

万元

191636

不含外航道疏浚费用

表1.23接收站工程主要指标表

主项名称

单位

设计规模

备注

一期

远期扩建

远期总规模

储运设施

1

LNG码头卸料设施

m3/h

14,000

14,000

2x14,000

2

LNG装船

m3/h

1,500

0

1,500

3

LNG罐区

m3

800,000

1,000,000

1,800,000

4

工艺处理设施

104t/a

300

700

1000

5

天然气计量外输设施

108m3/a

40.50

94.5

135

6

LNG汽车装车设施

104t/a

50

50

100

7

工艺及热力管网

8

火炬设施

t/h

2*60/h

0

120

2座火炬

冷能综合利用

1

冷能空分装置

t/d

600

600

2x600

2

供冷、供热、供电三联供设施

1

公用工程

1

海水泵区

m3/h

18666

38500

57160

含海水消防2160

2016m3/h

2

淡水消防泵站

3

给排水及消防管网

4

给水泵站

m3/h

10/120

0

10/120

5

污水处理场

m3/h

2/6

0

2/6

生产/生活污水

6

事故水存储设施

m3

500

0

500

7

空压站

8

供电

kw

19049

10375

29424

9

通讯

辅助生产设施

1

中心控制室

m2

1700

0

1700

2

中心化验室及环保监测站

m2

600

0

600

3

HSE中心

m2

2300

0

2300

含消防站、救护中心

4

综合维修

m2

1700

0

1700

5

综合仓库

m2

880

0

880

6

机柜间

m2

1100

0

1100

7

35KV总变电站

m2

2600

0

2600

8

1-3#区域变电站

m2

5400

0

5400

9

全厂信息管理系统

服务性设施

1

站内办公楼

m2

2900

0

2900

含行政办公楼、口岸及海事办公楼

2

倒班公寓及餐厅

m2

2550

0

2550

表1.24管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总计

备注

1

线路

1.1

输气管道

1.1.1

Φ1016X70

km

17.85

1.1.2

Φ1016X65

km

8.22

1.2

管道防腐层

1.2.1

加强级三层PE防腐管(3.7mm)

km

26.97

Φ1016

1.2.2

热煨弯头防腐

m2

1640

Φ1016

1.3

穿跨越

1.3.1

公路穿越

1.3.1.1

Ⅱ级公路

m/处

100/2

钢筋混凝土套管2m/根

1.3.1.2

普通公路

m/处

360/18

钢筋混凝土套管2m/根

1.3.2

水域穿越

1.3.2.1

鱼塘定向钻

m/处

6200/4

1.3.3.2

河流、鱼塘、沟渠小型穿越

m/处

3400/90

1.4

阴极保护站

2

与首站、乐清末站合建

1.5

线路截断阀室

1

监控阀室

1.6

新建施工便道

km

0.5

2

站场

2.1

首站

1

2.2

末站

1

3

通信

3.1

16芯海底光缆

km

8.5

16芯GYTS光缆

km

18

3.2

通信站

2

与首站、乐清末站合建

4

供配电

4.1

10KV外部供配电线路

km

8

5

公用工程

5.1

总图

5.1.1

站场征地面积

m2

17558(26.34亩)

5.1.2

阀室征地面积

m2

1647.6(2.47亩)

2污染源分析

2.1码头及海域管道工程

2.1.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1)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影响

(1)工程实施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筑堤、填海、码头、港池及航道连接段疏浚以及海底管线工程实施因其占用海域、滩涂,破坏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扩散等将对拟建工程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工程施工队海洋水动力环境和海床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筑堤、填海、码头、港池及航道连接段疏浚工程实施将引起的项目附近海域潮流场变化和海床泥沙冲淤变化。

2)工程施工期污染源强

施工期各污染物产生量见表2.1-1。

表2.1-1施工期污染源汇总表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发生量(或源强)

排放量

去向

1

废水

悬浮泥沙

#1围堤抛石

7.95kg/s

7.95kg/s

自然扩散。

#1围堤爆破挤淤

11580.40kg/s

11580.40kg/s

自然扩散。

#2围堤塑料排水板

2.00kg/s

2.00kg/s

自然扩散。

港池及航道连接段疏浚

82.20kg/s

82.20kg/s

自然扩散。

海底管道

预挖沟作业

1.73kg/s

1.73kg/s

自然扩散。

后挖沟作业

22.90kg/s

22.90kg/s

自然扩散。

生活污水

污水量

1.76万m3

1.76万m3

委托有资质单位拉走处置

COD

5.28t

5.28t

BOD

3.52t

3.52t

SS

0.70t

0.70t

NH3-N

4.40t

4.40t

含油废水

废水量

1437t

/

委托温州市诚杰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处理。

机械设备冲洗废水

废水量

20160m3

/

沉淀~隔油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

COD

3.02t

/

SS

5.04t

/

石油类

0.40t

/

清管试压废水

少量铁锈、焊渣以及泥沙

2677m3

2677m3

经沉降后直接排海。

2

废气(扬尘)

/

无组织排放。

3

噪声

74~95dB(距离7.5~50m)

自然衰减。

4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

207t

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理。

钻渣泥浆

3600m3

经沉淀固化后全部用于陆域工程场地平整。

疏浚泥

400万m3

委托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处理。

2.1.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1)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影响

(1)取水卷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LNG气化过程需要海水作为热源,然后海水排放到附近海域中。

取水卷载入水中的生物会受到机械冲击和化学冲击(加氯),因而导致冷却水中生物损伤或死亡,对工程附近海区生物资源产生不良影响。

(2)冷排水及余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拟建工程冷排水将造成排水口附近海域水温降低,并且冷排水中的余氯都将对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

(3)维护性疏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拟建码头前沿的港池及航道连接段在项目建成运营期间,为保障到港船舶的正常靠泊和航运,需进行维护性疏浚。

在工程运营期间进行的港池和航道连接段维护性疏浚作业时,由于机械的搅动作用,使得施工区域底栖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位于施工区海域的底栖生物全部或部分死亡;另外,维护性疏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会不同程度影响作业点周围的生物,附近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鱼卵、仔鱼部分死亡,游泳生物被驱散甚至死亡。

2)工程运营期污染源强

工程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

(1)维护性疏浚悬浮泥沙;

(2)到港船舶污水(到港船舶生活污水及舱底含油污水);(3)生产及生活污水(4)冷排水及余氯。

运营后码头上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后方接收站,因此在接收站工程污染源中一并考虑,到港船舶生产、生活污水由港区有资质单位接收不计入本工程污染源。

维护性疏浚量88万m3,泥沙浓度82.20kg/s。

冷排水源强见接收站工程污染源强。

2.2陆域形成工程

本工程目前部分陆域为凹塘(滩涂),可通过筑堤并回填开山石形成陆域;部分为山体,可通过开山形成陆域。

开山回填料部分可用于回填滩涂及围堤,其余部分外运,用于其他项目填海

根据可研报告,山体地质层自山体表浅部自上而下可依次分为Ⅸ灰黄~褐黄色含碎石黏性土、Ⅹ1杂色全风化凝灰岩、Ⅹ2杂色强风化凝灰岩、Ⅹ3杂色中风化凝灰岩。

2.2.1开山工艺

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的开采顺序,采用潜孔钻穿孔,多排中深孔分段延时爆破,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的采矿工艺。

矿山爆破产生的无法铲装的大块石料,需要进行二次破碎的,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液压碎石器机械破碎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个别特别巨大的大块,需进行二次破碎的,必须在大块上穿凿小孔径炮孔,装药并填塞孔口后爆破,采用控制性爆破,严禁在矿山设计采场进行裸露爆破。

2.2.2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开山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剥离表层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爆破、破碎、开采过程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开山产生的土石方处置不当对环境的影响。

1)生态损失

本工程开山共造成损失黑松林33.35hm2,灌丛5.83hm2,对局部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粉尘

粉尘排放几乎伴随整个采剥及加工工序。

其特点是排放高度低,属于面源污染;排放点分散;排放量收风速和空气湿度影响较大。

排放点产生的粉尘对近距离和采石工人会产生一定影响。

3)噪声

爆破、运输过程均会产生噪声,类比调查可知开山过程的噪声主要来自爆破工序,噪声强度与装药量有关。

当装药量60kg时,在200m远处测得的噪声源强为115dB,在400m、800m远时分别为68、60dB。

此外开山其它机械如钻孔机、凿岩机、空压机等均可产生较强的噪声。

噪声源强见下表。

表2.2-1开山设备噪声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dB)

备注

1

凿岩机

120~125

2

移动空压机

75~85

3

推土机

80~93

4

重型卡车

85~91

5

爆破

100~115

距爆破200m远(装药量60kg)

4)土石方量

本次开山石方量部分用于填海,部分用于小门岛规划中其他项目围填海。

土石方平衡情况见下表。

表2.2-2接收站施工期污染源汇总

开山过程

开采量

用方量

备注

石方量

2710万m3

本工程围填海631万m3

2079万m3用于其他项目围填海

2.3接收站工程

2.3.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2.3.1.1施工工艺特征分析

本项目接收站工程是在陆域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完成预留的0.7m厚的处理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建工程和设备、工艺管线的安装。

主要产污环节在施工期间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物和废水。

图2.3-1接收站工程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

2.3.1.2污染源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发生量少,污染负荷较低,短期对海水的影响小。

在现场按700人施工,每人排放生活污水0.1m3/d计,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70m3/d。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别按COD400mg/L、氨氮40.0mg/L计,则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

COD28.0kg/d,氨氮2.80kg/d。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配备必要的移动厕所,及时将收集的生活污水用车送入就近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2)废气

施工机械产生一定的废气,施工车辆运输造成施工作业场所近地面粉尘浓度升高,根据《港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实测资料分析,其浓度可达1.5mg/m3~30mg/m3。

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

生活垃圾按1kg/人•d,施工人数按700人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00kg/d。

送垃圾填埋场处置。

施工垃圾包括施工余下的下脚料,能回收得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送当地施工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置。

4)噪声

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等,噪声级在70~100dB(A)。

施工期污染源情况见下表。

表2.3-1接收站施工期污染源汇总

污染源分类

产生量

排放量

排放去向

废水

生活污水

70t/d

70t/d

拉走送污水处理场

废气

施工扬尘

1.5~30mg/m3

1.5~30mg/m3

大气

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

/

/

固废

生活垃圾

0.7t/d

0

租住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

源强70~100dB(A)

2.3.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2.3.2.1正常工况环境影响因素

1)大气环境:

正常工况下接收站仅有火炬长明灯燃烧废气产生,由于燃料为天然气且燃烧量很小,高空排放,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

职工餐厅排放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后油烟浓度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水环境:

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放会对海域水环境、海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气化单元的冷海水排海对海域水环境、海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固体废物:

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压缩机检维修产生的废润滑油,如果处置不当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4)声环境:

各类机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3.2.2事故状态环境影响因素

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接收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挥发的烃类、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消防废水排入海中对海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3.2.3污染源

1)废气污染源

(1)生产工艺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正常工况下,储罐产生的蒸发气通过再冷凝器进行回收,不外排至大气中。

只有在LNG储罐气相空间的压力超高,蒸发气压缩机不能控制,且压力超过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值时,储罐内多余的蒸发气将通过压力控制阀释放气体,被泄放的气体送入火炬系统中烧掉,火炬燃烧排放的废气量8100m3/h。

火炬系统进行检修时,泄放气体直接由罐顶的放空管进行就地冷排放。

接收站设置2座火炬,每个火炬系统设有点火装置(长明灯),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燃烧产物主要为H2O、CO2,还有少量的NOx(105.5mg/m3)以及微量的SO2等,长明灯废气排放量3m3/h。

(2)职工餐厅废气污染源

职工餐厅拟设4个灶头,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经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烟气排放量12000m3/h,油烟排放浓度1.5mg/m3。

接收站废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2.32废气污染源

来源

废气量

主要污染物

排放

高度

排口直径

排口烟气温度

排放

去向

排放

规律

火炬

81000m3/h(max)

NOX:

105.5mg/m3

35m

35m

<600℃

大气

非正常工况储罐气相压力超压

81000m3/h(max)

NOX:

105.5mg/m3

35m

35m

<600℃

大气

火炬点火装置

3m3/h

NOX:

105.5mg/m3

35m

35m

<100℃

大气

连续

3m3/h

NOX:

105.5mg/m3

35m

35m

<100℃

大气

连续

职工餐厅烟囱

12000m3/h

油烟:

1.5mg/m3

/

/

/

大气

间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